253 我预判了你的预判 (1/2)
飘天文学 www.piaotian.tw,学魔养成系统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秒解压轴题,这在普通的校测,乃至高考,都是有可能的。
但在物竞决赛的现场,却着实有些放肆了。
李峥和林逾静的身旁,也难免引起了监考老师的围观。
就看着他们这卷面,这步骤。
你就说他(她)解的对不对?
那一定是对的。
虽然现场老师都还没时间读完题目,但就是觉得一定是对的。
面对这个情况,老师们甚至都没有想到天才、冠军之类的词汇。
满脑子都是“放肆!”“嚣张!”之类的感受。
就是辛辛苦苦堆了一座高山,给你们整了道超级难题,结果就被两个人直接碾过去了。
当然,个别老师也难免会往作弊、泄题的方向想。
但眼见这二人,如闲庭信步般,又各自用一套方法把第一题解了,十几分钟便追上了大部队的进度,这又说不出啥了。
一时之间,两个考场的监考老师眼里只剩下这二位。
“太夸张了……这是决赛啊,怎么感觉像全国冠军考预赛一样……”
“我听今年菁北集训营地的人说过,他们俩实力是诡的可以,今年蓟京还有个更诡的没来。”
“那也是要有极限的,这么短的时间,那么一大道论文题,读题都不一定读的完……你说他是不是……”
“也许见过这道题,但,不可能是那个……你也不看看他什么学校的。”
“……这倒是,那名字我都没听过,不可能有能耐搞这个。”
两个考场老师的谈话,都在一个敏感的地方戛然而止。
李峥和林逾静本人自然是不管这些的。
这张卷子,的确很难。
甚至,也许是有史以来,国内最难的一份竞赛物理卷。
可即便如此,这张卷子的难度,依然很难掀起他们的激情。
然而情况有变。
因为听说有两个复赛380+的怪物存在,所以他们俩根本不考虑试卷难度,别说微积分,就算是小学加减法,他们都会涌出100%的认真去对待。
而且,二人心里还都深埋着相同的恐惧。
可不能去APHO喽……
李峥这边一路答题,基本没有遇到任何阻碍。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题型更为复合化。
以前那些泾渭分明的力学题、电学题、光学题,今年有些融合的趋势,比如一道电磁学题目,中间会牵扯到力学场景,这是很好的现象,更考验学生综合水平。
不过依然很简单。
而且很多题都是从应用角度切入的,比如汽车发动机、凌日干扰等等,甚至扯到了中微子。
不过依然很简单。
做题的过程,这异常顺畅的感受,也让李峥产生了一些全新的体验。
以往,尤其是化竞的时候,做题顺,更多的是因为对题型的熟悉,相似题型做过几十道了,都是套路,数字往里怼就是了。
但通过前一段时间的数学学习和论文钻研,现在的李峥其实已经把套路忘的差不多了。
拿起一道题就解,更多的是一种本能反射,完全建立在对知识全面精通的基础上。
任何题型,在他面前都化成了同一种题型。
既无招胜有招之后。
他似乎隐隐又摸到了万剑归一,重剑无锋的境界。
重剑无锋,大巧不工。
只要一个人知识够多,算力够猛。
套路与技巧。
他就再也不需要了。
此时的考场内,如果是外行看,也只能看到李峥解题很快,很顺罢了。
但对于真正懂竞赛,懂学习的监考老师们来说。
李峥的笔尖,已经荡出了磅礴的气势。
他如横扫千军一般,平趟五题。
又如同一柄无韧重剑,横斩五敌。
便是诸位老师监考多年,也从未见过这种考风。
而隔壁的考场,林逾静展现出的又完全是另一幅风姿了。
如果李峥是重剑无锋,横扫千军的气势。
她便是软剑无常,千变万化的灵巧。
而与李峥相同的是,她做题,同样……
不需要怎么动脑子。
拿到题,自然而然就会顺着最简洁,也令人最想不到的曲径,盘绕流转一番,只用最少的力气,便足以到达终点。
而在老师们的眼里,她的每一招,每个思路,却又是如此的玄乎离奇,令人拍案叫绝。
这一天,樱湖双煞来了。
……
铃声响起,理论考试结束。
李峥也刚刚检查完一遍。
与预想中的一样,没有任何错误。
这种程度的计算,想犯错,已经不太可能了。
收卷结束,教室内惯例开骂。
“你妈的,这是史上最难的一次了吧?”
“第六题根本看都没看完……”
“国三了国三了。”
“有谁做出来第六题了么?”
“我TM第五道都没做……用经纬度和凌日时间算地日距离都出来了,地理不是文科么?”
“冷静点,文科生也认为地理应该算理科……”
喧闹之中,黄櫺骐摇头一笑,回身道:“我找了一个齐备的实验室,下午要不要一起去热热手?”
李峥收拾好东西,拿起计算器起身道:“不必了,我们有特殊的实验考试复习方法。”
“哇哦……”黄櫺骐上下打量着李峥的背影,最后定在了臀部,“这身材也太好了……”
……
的确,李峥和林逾静的确有特殊的复习方法。
对于他们来说,实验思路和实验设计基本都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了。
难的是操作细节。
再具体一些,实验纪律。
实验室中,有很多苛刻的规则,比如做某个过程的时候,手一定要捏在哪里,一定要确保ABCD,目的无非都是保证实验安全,规范操作动作。
不过那都是对新手而言的,他们的确需要这样的保护措施。
然而对李峥和林逾静来说,由于过于熟练,早已忽略了一些无关紧要的教条化规则,习惯性地优化实验效率。
就像中学生行为规范第18条——
认真预习、复习,按时完成作业。
合理安排课余生活,每天坚持阅读、收听、收看新闻。
别说预习、复习、作业什么的,李峥都快天天逃学了,这怎么可能做到么。
因此,他们的特殊复习,也正是瞄准了这方面的规范强化。
纯粹为了是应付考试中的扣分点。
具体过程就是,互相对着空气模拟实验,对方则对着实验规范找茬。
当然,这种空气模拟,也难免造成口舌之争。
小花园中,李峥看着林逾静的手势果断抬手。
李峥:“你刚刚漏磁了,会产生误差。”
林逾静:“我没有,我预判了这种情况,那个动作已经纠正了。”
李峥:“不,你有,我预判了你的预判,结论是还是漏磁了。”
林逾静:“你太弱了,渣渣,我预判到你没有看懂我的预判。”
李峥:“总之你就是漏磁了。”
林逾静:“总之你就是渣渣。”
于他们而言,这只是正常的讨论。
但对不巧路过的人而言,他们似乎在对着空气运气功,同时嘴里嘟囔着一些听不懂的咒语。
这就很邪了。
“这个我见过!”一个寸头惊道,“我上课的时候有一次跟同学用嘴玩LOL,我说我亚索吹了个Q把他吹起来了……然后他说他预判到了我的Q,走位躲避了,我又说我预判了他的走位还是Q到了。”
“那最后呢?”
“班主任正好在后窗偷看,我被班主任叫出去骂了一顿。”
“就叫... -->>
秒解压轴题,这在普通的校测,乃至高考,都是有可能的。
但在物竞决赛的现场,却着实有些放肆了。
李峥和林逾静的身旁,也难免引起了监考老师的围观。
就看着他们这卷面,这步骤。
你就说他(她)解的对不对?
那一定是对的。
虽然现场老师都还没时间读完题目,但就是觉得一定是对的。
面对这个情况,老师们甚至都没有想到天才、冠军之类的词汇。
满脑子都是“放肆!”“嚣张!”之类的感受。
就是辛辛苦苦堆了一座高山,给你们整了道超级难题,结果就被两个人直接碾过去了。
当然,个别老师也难免会往作弊、泄题的方向想。
但眼见这二人,如闲庭信步般,又各自用一套方法把第一题解了,十几分钟便追上了大部队的进度,这又说不出啥了。
一时之间,两个考场的监考老师眼里只剩下这二位。
“太夸张了……这是决赛啊,怎么感觉像全国冠军考预赛一样……”
“我听今年菁北集训营地的人说过,他们俩实力是诡的可以,今年蓟京还有个更诡的没来。”
“那也是要有极限的,这么短的时间,那么一大道论文题,读题都不一定读的完……你说他是不是……”
“也许见过这道题,但,不可能是那个……你也不看看他什么学校的。”
“……这倒是,那名字我都没听过,不可能有能耐搞这个。”
两个考场老师的谈话,都在一个敏感的地方戛然而止。
李峥和林逾静本人自然是不管这些的。
这张卷子,的确很难。
甚至,也许是有史以来,国内最难的一份竞赛物理卷。
可即便如此,这张卷子的难度,依然很难掀起他们的激情。
然而情况有变。
因为听说有两个复赛380+的怪物存在,所以他们俩根本不考虑试卷难度,别说微积分,就算是小学加减法,他们都会涌出100%的认真去对待。
而且,二人心里还都深埋着相同的恐惧。
可不能去APHO喽……
李峥这边一路答题,基本没有遇到任何阻碍。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题型更为复合化。
以前那些泾渭分明的力学题、电学题、光学题,今年有些融合的趋势,比如一道电磁学题目,中间会牵扯到力学场景,这是很好的现象,更考验学生综合水平。
不过依然很简单。
而且很多题都是从应用角度切入的,比如汽车发动机、凌日干扰等等,甚至扯到了中微子。
不过依然很简单。
做题的过程,这异常顺畅的感受,也让李峥产生了一些全新的体验。
以往,尤其是化竞的时候,做题顺,更多的是因为对题型的熟悉,相似题型做过几十道了,都是套路,数字往里怼就是了。
但通过前一段时间的数学学习和论文钻研,现在的李峥其实已经把套路忘的差不多了。
拿起一道题就解,更多的是一种本能反射,完全建立在对知识全面精通的基础上。
任何题型,在他面前都化成了同一种题型。
既无招胜有招之后。
他似乎隐隐又摸到了万剑归一,重剑无锋的境界。
重剑无锋,大巧不工。
只要一个人知识够多,算力够猛。
套路与技巧。
他就再也不需要了。
此时的考场内,如果是外行看,也只能看到李峥解题很快,很顺罢了。
但对于真正懂竞赛,懂学习的监考老师们来说。
李峥的笔尖,已经荡出了磅礴的气势。
他如横扫千军一般,平趟五题。
又如同一柄无韧重剑,横斩五敌。
便是诸位老师监考多年,也从未见过这种考风。
而隔壁的考场,林逾静展现出的又完全是另一幅风姿了。
如果李峥是重剑无锋,横扫千军的气势。
她便是软剑无常,千变万化的灵巧。
而与李峥相同的是,她做题,同样……
不需要怎么动脑子。
拿到题,自然而然就会顺着最简洁,也令人最想不到的曲径,盘绕流转一番,只用最少的力气,便足以到达终点。
而在老师们的眼里,她的每一招,每个思路,却又是如此的玄乎离奇,令人拍案叫绝。
这一天,樱湖双煞来了。
……
铃声响起,理论考试结束。
李峥也刚刚检查完一遍。
与预想中的一样,没有任何错误。
这种程度的计算,想犯错,已经不太可能了。
收卷结束,教室内惯例开骂。
“你妈的,这是史上最难的一次了吧?”
“第六题根本看都没看完……”
“国三了国三了。”
“有谁做出来第六题了么?”
“我TM第五道都没做……用经纬度和凌日时间算地日距离都出来了,地理不是文科么?”
“冷静点,文科生也认为地理应该算理科……”
喧闹之中,黄櫺骐摇头一笑,回身道:“我找了一个齐备的实验室,下午要不要一起去热热手?”
李峥收拾好东西,拿起计算器起身道:“不必了,我们有特殊的实验考试复习方法。”
“哇哦……”黄櫺骐上下打量着李峥的背影,最后定在了臀部,“这身材也太好了……”
……
的确,李峥和林逾静的确有特殊的复习方法。
对于他们来说,实验思路和实验设计基本都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了。
难的是操作细节。
再具体一些,实验纪律。
实验室中,有很多苛刻的规则,比如做某个过程的时候,手一定要捏在哪里,一定要确保ABCD,目的无非都是保证实验安全,规范操作动作。
不过那都是对新手而言的,他们的确需要这样的保护措施。
然而对李峥和林逾静来说,由于过于熟练,早已忽略了一些无关紧要的教条化规则,习惯性地优化实验效率。
就像中学生行为规范第18条——
认真预习、复习,按时完成作业。
合理安排课余生活,每天坚持阅读、收听、收看新闻。
别说预习、复习、作业什么的,李峥都快天天逃学了,这怎么可能做到么。
因此,他们的特殊复习,也正是瞄准了这方面的规范强化。
纯粹为了是应付考试中的扣分点。
具体过程就是,互相对着空气模拟实验,对方则对着实验规范找茬。
当然,这种空气模拟,也难免造成口舌之争。
小花园中,李峥看着林逾静的手势果断抬手。
李峥:“你刚刚漏磁了,会产生误差。”
林逾静:“我没有,我预判了这种情况,那个动作已经纠正了。”
李峥:“不,你有,我预判了你的预判,结论是还是漏磁了。”
林逾静:“你太弱了,渣渣,我预判到你没有看懂我的预判。”
李峥:“总之你就是漏磁了。”
林逾静:“总之你就是渣渣。”
于他们而言,这只是正常的讨论。
但对不巧路过的人而言,他们似乎在对着空气运气功,同时嘴里嘟囔着一些听不懂的咒语。
这就很邪了。
“这个我见过!”一个寸头惊道,“我上课的时候有一次跟同学用嘴玩LOL,我说我亚索吹了个Q把他吹起来了……然后他说他预判到了我的Q,走位躲避了,我又说我预判了他的走位还是Q到了。”
“那最后呢?”
“班主任正好在后窗偷看,我被班主任叫出去骂了一顿。”
“就叫...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