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 www.piaotian.tw,薄云残雪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至今我还保留着一种习惯:每当坐下来吃饭的时候,总要端上一碟小咸菜。太太说,天生的穷命,什么时候也吃不上山珍海味;女儿奇怪,爸爸怎么跟咸菜这么有缘啊?
我的童年,就是吃着窝窝头就着咸菜度过的,按理说,早该吃厌了吧?不知为何,窝窝头甚至成了大酒店的下酒菜了,我却怎么也稀罕不起来;而对小咸菜却一直情有独钟。当女儿问及这个问题的时候,我略想了想,这种感情大概是源于儿时的那口老瓮吧!
儿时留给自己的记忆太多,但总有一些终生都念念不忘的,那口老瓮即是其中之一。那时农村人穷,市场也没有开放,普普通通集市也当资本主义尾巴割掉了。好在,人们要求不高,自己打下粮食来,除了交上国家粮,剩下的能图个饱饭就不错了,并不在乎质量的高低。而蔬菜、果瓜之类,也是生产队统一生产、集中分发。儿时的乐趣之一,便是几个伙伴到菜园里去,做些浇地、施肥之类的无偿劳动,而这劳动并非有人强迫,而是我们的向往。特别是那架起吊式水车,总成为伙伴们争抢的对象。只不过,那铁家伙太笨重,不一会就摇得大汗淋漓,只好歇下手,另一对早就候着的小伙伴马上跟进。现在想起来,似乎跟现在的玩游戏差不多,却又多了些自然的野趣。看菜园的两位大爷一高一矮,高的瘦,矮的胖,尽管形象各异,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整天乐哈哈的,特别是见我们这些小朋友来,总是任我们在菜地里穿行。
隔上三五天,队长便叫上几个壮劳力,把各种疏菜弄出一部分,然后分门别类地分成一堆一堆地,再由几个识字的记着,开始按每家每户的人头(人数)分发。我们几个正上小学的娃子算得上是的的道道的学问家了。记帐的总愿意我们几个守在身边,给各家各户对应着人口算出疏菜的斤两。对农人来讲,这一天是欢乐的,他们抱了各自分得的疏菜回家。不用说,这个傍晚,家家传出了“滋滋”的响声,走在大街上都是香喷喷的味道。我的母亲是烙菜饼的高手,每到分菜的这一天,还没开始分发,就早支下鏊子,和好面,等父亲抱着韭菜什么的回家。而我,先是在分菜的人们中间穿来穿去,直到菜分得差不多了,有的人家已经传出熟锅(点火放油时传出的油和着葱花的香气)的味道,才恋恋不舍地回家。而这时,母亲的菜饼也刚好烙下来。那时烧得多是麦秸,火“呼呼”的,旋即而息,非得有一人专添柴草才行,而这拿手活总是父亲来做,而且配合的特别默契。即使现在,每当我们一家三口回老家,灶前端坐续柴的也总是父亲,于是也就不由得说起这类陈年旧事,父母还是乐个不了。一个大老爷们,居然把个火头军(烧火的)当得那么地道,在农村,绝对是个奇迹。
当然更忘不了家里的那口老瓮,至今还记得它的模样,说是泥陶的吧,最外一层还有些瓷器的样子,满布着斜斜的条纹。底座稍小,呈圆孤状往上逐渐增大,中间凸出一块,往上又微微收缩了一点,最上沿又加厚了一些,滑滑的,像个把手。由于那玩儿比我还高,父亲就在地下挖一个小半米的坑,把瓮墩在里面,既结实,又便于我够到里面的东西。
说是东西,其实也很简单。因为我记忆中的这口老瓮,就是将分到家一时吃不了的菜腌制起来,先是吃个新鲜... -->>
至今我还保留着一种习惯:每当坐下来吃饭的时候,总要端上一碟小咸菜。太太说,天生的穷命,什么时候也吃不上山珍海味;女儿奇怪,爸爸怎么跟咸菜这么有缘啊?
我的童年,就是吃着窝窝头就着咸菜度过的,按理说,早该吃厌了吧?不知为何,窝窝头甚至成了大酒店的下酒菜了,我却怎么也稀罕不起来;而对小咸菜却一直情有独钟。当女儿问及这个问题的时候,我略想了想,这种感情大概是源于儿时的那口老瓮吧!
儿时留给自己的记忆太多,但总有一些终生都念念不忘的,那口老瓮即是其中之一。那时农村人穷,市场也没有开放,普普通通集市也当资本主义尾巴割掉了。好在,人们要求不高,自己打下粮食来,除了交上国家粮,剩下的能图个饱饭就不错了,并不在乎质量的高低。而蔬菜、果瓜之类,也是生产队统一生产、集中分发。儿时的乐趣之一,便是几个伙伴到菜园里去,做些浇地、施肥之类的无偿劳动,而这劳动并非有人强迫,而是我们的向往。特别是那架起吊式水车,总成为伙伴们争抢的对象。只不过,那铁家伙太笨重,不一会就摇得大汗淋漓,只好歇下手,另一对早就候着的小伙伴马上跟进。现在想起来,似乎跟现在的玩游戏差不多,却又多了些自然的野趣。看菜园的两位大爷一高一矮,高的瘦,矮的胖,尽管形象各异,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整天乐哈哈的,特别是见我们这些小朋友来,总是任我们在菜地里穿行。
隔上三五天,队长便叫上几个壮劳力,把各种疏菜弄出一部分,然后分门别类地分成一堆一堆地,再由几个识字的记着,开始按每家每户的人头(人数)分发。我们几个正上小学的娃子算得上是的的道道的学问家了。记帐的总愿意我们几个守在身边,给各家各户对应着人口算出疏菜的斤两。对农人来讲,这一天是欢乐的,他们抱了各自分得的疏菜回家。不用说,这个傍晚,家家传出了“滋滋”的响声,走在大街上都是香喷喷的味道。我的母亲是烙菜饼的高手,每到分菜的这一天,还没开始分发,就早支下鏊子,和好面,等父亲抱着韭菜什么的回家。而我,先是在分菜的人们中间穿来穿去,直到菜分得差不多了,有的人家已经传出熟锅(点火放油时传出的油和着葱花的香气)的味道,才恋恋不舍地回家。而这时,母亲的菜饼也刚好烙下来。那时烧得多是麦秸,火“呼呼”的,旋即而息,非得有一人专添柴草才行,而这拿手活总是父亲来做,而且配合的特别默契。即使现在,每当我们一家三口回老家,灶前端坐续柴的也总是父亲,于是也就不由得说起这类陈年旧事,父母还是乐个不了。一个大老爷们,居然把个火头军(烧火的)当得那么地道,在农村,绝对是个奇迹。
当然更忘不了家里的那口老瓮,至今还记得它的模样,说是泥陶的吧,最外一层还有些瓷器的样子,满布着斜斜的条纹。底座稍小,呈圆孤状往上逐渐增大,中间凸出一块,往上又微微收缩了一点,最上沿又加厚了一些,滑滑的,像个把手。由于那玩儿比我还高,父亲就在地下挖一个小半米的坑,把瓮墩在里面,既结实,又便于我够到里面的东西。
说是东西,其实也很简单。因为我记忆中的这口老瓮,就是将分到家一时吃不了的菜腌制起来,先是吃个新鲜...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