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 www.piaotian.tw,空间之妇唱夫随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琼林宴后半个月不到,此次考中的贡士都安排了职位。状元忠勇公自己要求入翰林院,只因当年钱继祖的父亲钱鸿盛也是在翰林院任职。
三郎和慕扶疏商量了一下,最后决定让钱继祖去了书院。
天一书院已经开始招收学生,到目前为止一共收了五百多人,这些人至少需要二十个夫子,而现在书院的院长还是杨翁兼任着。
思虑再三,钱继祖被封为侍读学士,去了书院做了副院长,周家明入了翰林院任编修,平时无事就去书院任课。
翰林院的翰林在任职期间,大多是一面读书一面修学,以期获得更多知识,静待朝廷大用。翰林院是储才养望之所,历来许多大学问家、大政治家都是翰林出身,他们并不是只懂闷头读书写文章,其他方面也多有优长,而且多负有清望,是朝廷着意培植的人才。
翰林院的官职也从五品到庶吉士等分成很多等。其中学士为正五品;侍读学士、侍讲学士是从五品;侍读、侍讲为正六品;史官修撰从六品;编修正七品;检讨从七品;五经博士为正八品;其他诸如典籍、侍书、待诏、孔目等品级更底,最后就是没有品级的庶吉士。
周家明是正七品。钱继祖是从五品,中间差了两级,但周翰林没有异议,其他人也不觉得有什么,毕竟周家明还挂了个编修的职,钱继祖却是直接就被任命为副院长,命他去了书院住,也就是说翰林院不需要他回去了。
虽说的副院长,其实杨翁也基本不会去管。他相当于天一书院的一把手。
慕扶疏和三郎都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有官员上折子说钱继祖太年轻,三郎用一句:“朕也很年轻!”就驳了。
皇帝都这么说了,要是还有人坚持,那就是看不起皇帝咯?
近一年来,大家对这个新帝越来越看不透。原以为他是大长公主殿下推出来的傀儡,没想到自他登基后大长公主压根就没干涉过任何朝政上的事。连两位驸马(大家都公认有两位驸马。泪目……)也是在政事上听命于皇帝,丝毫没有干政的意思。
这些时日以来,从当初修改律法到发粮种免赋税办学堂招标办厂……一桩桩一件件都可以看出这个新帝真的很厉害。厉害的有些诡异,完全不像是一个年方弱冠的郎君做出来的事。
他不但在政事上精通,连农事、商业、制造业也有涉猎,其他诸如“卖官”助学之类的。一开始大家都觉得有辱斯文,可静下来想想。这举措实在是好,朝廷不出一文钱就多了那么多学堂,且夫子都是官府委任,束脩也是童子们交到学堂。学堂再交到官府,官府再发给夫子。
看上去有些曲折,这是按照前世的学校来管理了。先前关于书院的学费设定是。只要过童生试就由朝廷奖励十两银子,在书院学习学费全免。每个童生一个月交两百文餐费。
学堂里的童子都是没有过童生试的,年龄都比较小,中午一顿也是留饭的,每月只收五十文餐费,这样算下来比原先到私塾时交的束脩便宜得多,有那会算账的,更算出要是家中六岁以上的孩子每月都去学堂用午食,且午食真是一荤一素一汤加米饭白面管饱,那比在家中吃更合算。
三郎和慕扶疏也正是算准了这一点,才将价格定的这么低。那些钱其实交上去连饭钱都不够,还要朝廷贴补的,更别说先生们的月俸。
大隋原先有惯例,考上秀才的每个月有米粮和少量的银钱,虽然少,也能勉强维持一个人生计,让他们继续读书科考。秀才家中的田地也是不需要缴税的,很多人都会将自己家里的田亩挂在秀才名下,每年给一定的钱粮,相比缴税还是要便宜一些的。
而新帝杨三郎又有了新举措:在秀才里选拔一些学问好本性优的人出来,分派到各个学堂任教。这些被称为先生的秀才能得到的就不是一点点米粮了,而是足够养活一大家子的银钱。
高薪养廉,也适合这些为人师表的秀才先生。
很多地方得知这一举措后,秀才们都蜂拥至当地官府自荐,不管是家境贫寒还是富裕的,都争相当这个先生,要知道这是朝廷委任的,也相当于做官了。一边教书一边念书,还有银钱粮食两不耽误,更甚者朝廷有什么关于读书人的新举措也能早知道。
金秋十月,大隋迎来十数年未有的大丰收,先前“借”朝廷粮种的百姓们将粮种还了,因为免税,家家户户的粮仓都是满的溢出来,足够吃一整年的了。
冬季来临之前,朝廷又下发了文件,教大家怎样储存蔬菜,怎样加工干菜腌制咸菜,确保大家在大丰收时吃不掉的蔬菜不被浪费,冬季也能有菜吃。(未完待续)
ps:鞠躬感谢a羽之灵同学投出宝贵的粉红票!
鞠躬感谢风中雪舞同学投出宝贵的两张粉红票!
每天都有粉红票,清水激动的内牛满面。也想多更,奈何事多……
晚上回来车好好停在车库还被擦了,对方打110,通知我说我停车停的不好影响别人,我百思不得其解,明明停的很好的说,结果下去后人家又说是他错,很爽快说他全责。还好还好,世上还是好人多……本来还以为下午拍了碰瓷的桥段回来就见真章了捏……
今天头疼少更了一半,对不起亲们……
琼林宴后半个月不到,此次考中的贡士都安排了职位。状元忠勇公自己要求入翰林院,只因当年钱继祖的父亲钱鸿盛也是在翰林院任职。
三郎和慕扶疏商量了一下,最后决定让钱继祖去了书院。
天一书院已经开始招收学生,到目前为止一共收了五百多人,这些人至少需要二十个夫子,而现在书院的院长还是杨翁兼任着。
思虑再三,钱继祖被封为侍读学士,去了书院做了副院长,周家明入了翰林院任编修,平时无事就去书院任课。
翰林院的翰林在任职期间,大多是一面读书一面修学,以期获得更多知识,静待朝廷大用。翰林院是储才养望之所,历来许多大学问家、大政治家都是翰林出身,他们并不是只懂闷头读书写文章,其他方面也多有优长,而且多负有清望,是朝廷着意培植的人才。
翰林院的官职也从五品到庶吉士等分成很多等。其中学士为正五品;侍读学士、侍讲学士是从五品;侍读、侍讲为正六品;史官修撰从六品;编修正七品;检讨从七品;五经博士为正八品;其他诸如典籍、侍书、待诏、孔目等品级更底,最后就是没有品级的庶吉士。
周家明是正七品。钱继祖是从五品,中间差了两级,但周翰林没有异议,其他人也不觉得有什么,毕竟周家明还挂了个编修的职,钱继祖却是直接就被任命为副院长,命他去了书院住,也就是说翰林院不需要他回去了。
虽说的副院长,其实杨翁也基本不会去管。他相当于天一书院的一把手。
慕扶疏和三郎都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有官员上折子说钱继祖太年轻,三郎用一句:“朕也很年轻!”就驳了。
皇帝都这么说了,要是还有人坚持,那就是看不起皇帝咯?
近一年来,大家对这个新帝越来越看不透。原以为他是大长公主殿下推出来的傀儡,没想到自他登基后大长公主压根就没干涉过任何朝政上的事。连两位驸马(大家都公认有两位驸马。泪目……)也是在政事上听命于皇帝,丝毫没有干政的意思。
这些时日以来,从当初修改律法到发粮种免赋税办学堂招标办厂……一桩桩一件件都可以看出这个新帝真的很厉害。厉害的有些诡异,完全不像是一个年方弱冠的郎君做出来的事。
他不但在政事上精通,连农事、商业、制造业也有涉猎,其他诸如“卖官”助学之类的。一开始大家都觉得有辱斯文,可静下来想想。这举措实在是好,朝廷不出一文钱就多了那么多学堂,且夫子都是官府委任,束脩也是童子们交到学堂。学堂再交到官府,官府再发给夫子。
看上去有些曲折,这是按照前世的学校来管理了。先前关于书院的学费设定是。只要过童生试就由朝廷奖励十两银子,在书院学习学费全免。每个童生一个月交两百文餐费。
学堂里的童子都是没有过童生试的,年龄都比较小,中午一顿也是留饭的,每月只收五十文餐费,这样算下来比原先到私塾时交的束脩便宜得多,有那会算账的,更算出要是家中六岁以上的孩子每月都去学堂用午食,且午食真是一荤一素一汤加米饭白面管饱,那比在家中吃更合算。
三郎和慕扶疏也正是算准了这一点,才将价格定的这么低。那些钱其实交上去连饭钱都不够,还要朝廷贴补的,更别说先生们的月俸。
大隋原先有惯例,考上秀才的每个月有米粮和少量的银钱,虽然少,也能勉强维持一个人生计,让他们继续读书科考。秀才家中的田地也是不需要缴税的,很多人都会将自己家里的田亩挂在秀才名下,每年给一定的钱粮,相比缴税还是要便宜一些的。
而新帝杨三郎又有了新举措:在秀才里选拔一些学问好本性优的人出来,分派到各个学堂任教。这些被称为先生的秀才能得到的就不是一点点米粮了,而是足够养活一大家子的银钱。
高薪养廉,也适合这些为人师表的秀才先生。
很多地方得知这一举措后,秀才们都蜂拥至当地官府自荐,不管是家境贫寒还是富裕的,都争相当这个先生,要知道这是朝廷委任的,也相当于做官了。一边教书一边念书,还有银钱粮食两不耽误,更甚者朝廷有什么关于读书人的新举措也能早知道。
金秋十月,大隋迎来十数年未有的大丰收,先前“借”朝廷粮种的百姓们将粮种还了,因为免税,家家户户的粮仓都是满的溢出来,足够吃一整年的了。
冬季来临之前,朝廷又下发了文件,教大家怎样储存蔬菜,怎样加工干菜腌制咸菜,确保大家在大丰收时吃不掉的蔬菜不被浪费,冬季也能有菜吃。(未完待续)
ps:鞠躬感谢a羽之灵同学投出宝贵的粉红票!
鞠躬感谢风中雪舞同学投出宝贵的两张粉红票!
每天都有粉红票,清水激动的内牛满面。也想多更,奈何事多……
晚上回来车好好停在车库还被擦了,对方打110,通知我说我停车停的不好影响别人,我百思不得其解,明明停的很好的说,结果下去后人家又说是他错,很爽快说他全责。还好还好,世上还是好人多……本来还以为下午拍了碰瓷的桥段回来就见真章了捏……
今天头疼少更了一半,对不起亲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