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进六章再添岁币赎八州 又结盟约换四平 (2/2)
飘天文学 www.piaotian.tw,逆袭水浒传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掩。再则若真能收回燕南八州,此便乃是大胜,哪里会有什么大败?”
童贯恍然大悟,当即命人起草奏表,星夜发往东京去了。闻焕章他只因要收拢败军,往来真定府各处,闻得消息时,已然晚了,赶回雄州后,急忙面见童贯道:“枢密,即便要赎回燕云十六州,也该咬牙多出些岁币,将燕北八州一并收回,只得燕南八州,北面燕山地利仍不在我,今后只恐留下后患。”
童贯却笑道:“一旦定盟,金国必不会反复,这金国就如同辽国一般,只求财帛,若是他背盟攻我,那岁币便没了,我观金主也是一代雄主,岂会做这杀鸡取卵之事?”闻焕章闻言长叹无语,只因童贯奏表已经上了,也不可能追回。
童贯所想也对,当年辽国不断南侵,也是因为看中宋国富庶,想要财帛,而檀渊之盟后,辽国每年都有岁币,便不必再兴师动众南下去抢了,这也就是宋国用钱换和平的战略。可以说宋国这个用钱换和平的战略对辽国是成功的,宋国经济发达,但因国内重文抑武,导致军队打不过辽军,但可以用钱换来和平,既然能花些钱就摆平辽国何乐而不为呢?
是以宋辽自檀渊之盟后,保持了百年的和平。按童贯等人设想,金灭辽后,也只是辽国换成金国而已,只要继续出钱,就能保持北境的和平。这种想法其实不止是童贯等人有,东京的朝廷内,其实也是这种想法,只因岁币和平带来的百年安定已经深入人心,万难扭转。可惜宋廷上下都忽略了一个问题,女真人可不是契丹人,他们对土地、财富的渴望与建立强悍的大金国的野心,可是远远超出了预想。
童贯的奏表到了朝廷之内,还是引起了一场争辩,但争辩的力度不大。文官们对于赎城没有太多意见,既然打不过也只能用钱赎买了,他们争辩的核心却是该有人对这场大败负责。朝中有蔡京、高俅等人周旋,而童贯推出来的种师道满足了文官们的要求,于是种师道成了替罪羊,被罢官免职。
大多数人都没有争辩该不该赎回燕云十六州,宋廷内众多名臣大将都默认了用岁币赎回燕南八州的事,只有李纲与黄裳上书,反对此事,但很快就被一众只求安稳的声音给淹没了。
李纲与黄裳也很是无奈,宋军大败出乎他们的意料,原以为西军精锐能与辽军一战,却没想到还是败得如此惯性,连辽军都打不过,又如何能打得过灭了辽国的金军呢?两人的上书,也只是宋人最后的一点骨气,至少是北宋最后的一点骨气。虽然两人也都看出宋军没有赎回燕北八州的后患,但两人也不愿意上书要朝廷咬牙将燕北八州一并赎回,因为给岁币赎城本就是他们主战派反对的事。
至于讨论岁币多寡,如何支给,宋廷上下倒也没有太多争辩的,蔡京推行王安石变法以来,虽然变法大多数施政成了官员们敛财的途径,但对于大宋的经济还是有实打实的作用,是以每年多出一百万缗钱并无太大压力,至于四十万金帛,河北诸路军州摊派一下,也就解决了。
岁币买和平又不是第一次干,道君皇帝下诏答允结盟赎城时并无压力,比起真宗皇帝赫赫武功都只能博得一个檀渊之盟相比,他自己觉得这一趟收回燕京在内的八州,也是一场赫赫武功啊。面对金国的强势,或许有北宋的无奈,也有宋人的软弱,但道君皇帝却忘了,檀渊之盟是宋真宗御驾亲征打出来的,而他这个盟约是遣使哀求,求出来的,能有多少保障力,也只有天知道了。
大宋宣和六年八月二十日,朝廷旨意到了雄州,同意童贯奏表,授命童贯主持与金国签订盟约,支给金国岁币银二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另加缗钱百万为燕南八州的代税钱,另外一次支给金军四十万金帛为犒赏钱粮。
两天后,宋金两国使者在燕京正式签订盟约,旬月后,宋国支付了四十万金帛,金军将燕京内值钱的东西都搬走后,撤出了燕京城,而后宋国支给一年岁币,金军完全退出燕南八州,至此宋军收复燕京八州。
而令人哭笑不得的是,童贯等进了燕京,看到的却是一座空破的城池,城内的百姓大多被山东路接走,城内钱粮都被金军搬走,就连燕京辽国皇宫内,金柱子上镶嵌的金箔都被金军用刀刮了个干干净净,宋军得到的只是一座干干净净的空城而已。(未完待续。)
掩。再则若真能收回燕南八州,此便乃是大胜,哪里会有什么大败?”
童贯恍然大悟,当即命人起草奏表,星夜发往东京去了。闻焕章他只因要收拢败军,往来真定府各处,闻得消息时,已然晚了,赶回雄州后,急忙面见童贯道:“枢密,即便要赎回燕云十六州,也该咬牙多出些岁币,将燕北八州一并收回,只得燕南八州,北面燕山地利仍不在我,今后只恐留下后患。”
童贯却笑道:“一旦定盟,金国必不会反复,这金国就如同辽国一般,只求财帛,若是他背盟攻我,那岁币便没了,我观金主也是一代雄主,岂会做这杀鸡取卵之事?”闻焕章闻言长叹无语,只因童贯奏表已经上了,也不可能追回。
童贯所想也对,当年辽国不断南侵,也是因为看中宋国富庶,想要财帛,而檀渊之盟后,辽国每年都有岁币,便不必再兴师动众南下去抢了,这也就是宋国用钱换和平的战略。可以说宋国这个用钱换和平的战略对辽国是成功的,宋国经济发达,但因国内重文抑武,导致军队打不过辽军,但可以用钱换来和平,既然能花些钱就摆平辽国何乐而不为呢?
是以宋辽自檀渊之盟后,保持了百年的和平。按童贯等人设想,金灭辽后,也只是辽国换成金国而已,只要继续出钱,就能保持北境的和平。这种想法其实不止是童贯等人有,东京的朝廷内,其实也是这种想法,只因岁币和平带来的百年安定已经深入人心,万难扭转。可惜宋廷上下都忽略了一个问题,女真人可不是契丹人,他们对土地、财富的渴望与建立强悍的大金国的野心,可是远远超出了预想。
童贯的奏表到了朝廷之内,还是引起了一场争辩,但争辩的力度不大。文官们对于赎城没有太多意见,既然打不过也只能用钱赎买了,他们争辩的核心却是该有人对这场大败负责。朝中有蔡京、高俅等人周旋,而童贯推出来的种师道满足了文官们的要求,于是种师道成了替罪羊,被罢官免职。
大多数人都没有争辩该不该赎回燕云十六州,宋廷内众多名臣大将都默认了用岁币赎回燕南八州的事,只有李纲与黄裳上书,反对此事,但很快就被一众只求安稳的声音给淹没了。
李纲与黄裳也很是无奈,宋军大败出乎他们的意料,原以为西军精锐能与辽军一战,却没想到还是败得如此惯性,连辽军都打不过,又如何能打得过灭了辽国的金军呢?两人的上书,也只是宋人最后的一点骨气,至少是北宋最后的一点骨气。虽然两人也都看出宋军没有赎回燕北八州的后患,但两人也不愿意上书要朝廷咬牙将燕北八州一并赎回,因为给岁币赎城本就是他们主战派反对的事。
至于讨论岁币多寡,如何支给,宋廷上下倒也没有太多争辩的,蔡京推行王安石变法以来,虽然变法大多数施政成了官员们敛财的途径,但对于大宋的经济还是有实打实的作用,是以每年多出一百万缗钱并无太大压力,至于四十万金帛,河北诸路军州摊派一下,也就解决了。
岁币买和平又不是第一次干,道君皇帝下诏答允结盟赎城时并无压力,比起真宗皇帝赫赫武功都只能博得一个檀渊之盟相比,他自己觉得这一趟收回燕京在内的八州,也是一场赫赫武功啊。面对金国的强势,或许有北宋的无奈,也有宋人的软弱,但道君皇帝却忘了,檀渊之盟是宋真宗御驾亲征打出来的,而他这个盟约是遣使哀求,求出来的,能有多少保障力,也只有天知道了。
大宋宣和六年八月二十日,朝廷旨意到了雄州,同意童贯奏表,授命童贯主持与金国签订盟约,支给金国岁币银二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另加缗钱百万为燕南八州的代税钱,另外一次支给金军四十万金帛为犒赏钱粮。
两天后,宋金两国使者在燕京正式签订盟约,旬月后,宋国支付了四十万金帛,金军将燕京内值钱的东西都搬走后,撤出了燕京城,而后宋国支给一年岁币,金军完全退出燕南八州,至此宋军收复燕京八州。
而令人哭笑不得的是,童贯等进了燕京,看到的却是一座空破的城池,城内的百姓大多被山东路接走,城内钱粮都被金军搬走,就连燕京辽国皇宫内,金柱子上镶嵌的金箔都被金军用刀刮了个干干净净,宋军得到的只是一座干干净净的空城而已。(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