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 www.piaotian.tw,御前总管升职手札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在木质和石质房屋普遍只能达到三层楼高的大楚,这栋房子可谓是鹤立鸡小说网站要稳定很多更新还快,全文字的没有广告。]要不是因为秦州那边炼钢工作有所进展,还建不起这样的房子来。
这一点让平安很满意,因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他就是要让图书馆成为京城的地标性建筑,大家只要站在高处往这个方向一看,就能够看到它。
这样,它的存在才足够深入人心。
果然,房屋建成之后,几乎每天都有慕名而来的百姓站在不远处参观,还有人主动询问施工中的工作人员,“这图书馆什么时候能够建好?真的什么人都能进去借书?”
平安偶然过来视察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问题,于是索性在这里设立了一个临时咨询点,专门解答大家的问题。
当然不是“什么人都能进去借书”,短期内只允许在图书馆内看书,并不允许外借。将来开通这项服务,也必须要在图书馆登记户籍证明,有街坊邻居帮忙佐证,确定是本地常住人口,办理借书证的人才能借书。而且限定期限归还,否则的话就会罚款。罚款金额是逾期未归还的书价格的十倍。
诸如此类杂七杂八的问题还有很多,平安要让百姓们接受这个新事物,就要除去他们心中的疑虑。果然临时咨询点开设之后,前来咨询的人络绎不绝。
不过令人发愁的是,绝大多数人问的都是重复的问题。极大的浪费了人力物力。
最后平安索性决定,雇那些咨询过的百姓来帮忙解答这种简单的基础问题。因为只要回答别人的问题,所以就算一天只有几个铜板,这些人也十分乐意。反正他们既然已经知道了,要是有人问起,本来也会积极回答。现在有钱拿,就更加认真了。
这样一来,知道消息的人越来越多,几乎席卷整个京城,而且还在往外蔓延。
图书馆还没有开放,就已经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就连朝臣之中,也有不少觉得十分感兴趣。他们自己家里的藏书再多,又怎么能比得上皇家?而皇室的藏书有司礼监的人负责管理和保存,大臣们除非向皇帝请求,否则也是不能随意翻看的。
而现在有了图书馆,皇帝已经答应平安,让经厂那边将皇室珍藏的孤本,善本全部都印刷出来,供人阅览。虽说看不见原本,但只要不是爱好收藏古物,只是想要看书的话,这就已经足够了。
毕竟有些寒门出身的官员,最初的时候拥有的藏书,都是自己去富贵人家之中借书,然后自己抄写下来的。那种辛苦他们再清楚不过,所以现在能有这么好的渠道,大家自然十分高兴。
而真正让朝堂上下对这件事关注起来的,是江南温甯之老爷子上的一道奏折。
在这道折子里,温甯之表示自己可以将温家的藏书翻印出来,捐献给图书馆,让广大读书人得以阅览。
皇室的藏书虽多,但大楚毕竟立国未久,多数藏书都是战乱之中劫掠来的。虽然种类丰富,有不少孤本珍本,但实际上论到藏书的丰富和完整性,却还是远不如江南的世家大族。
毕竟江南少受战乱,这些大家族即便在朝代更迭的时候也能够屹立不倒,历代积累下来的藏书和财富,都是令人眼红的东西。
而现在,温家却主动将这些藏书捐出一份来,这该有多么大的价值!
而且温家向来为江南文士之首,他们都表态了,其他的家族还会远吗?如此一来,图书馆的藏书之多之全,恐怕会远超大家的预料。如此,自然也就值得这些朝臣们重视起来了。
因为古代印刷术的落后,再加上历史悠久,古代书写的时候又没有标点符号,所以就算是同一本书,各个版本不同的话,内容或是注释也会有所不同。这些都是非常宝贵的东西,研究的时候可以相互印证。
只不过这时候大家的习惯都是敝帚自珍,就算分享,也只跟寥寥数人。如果不是建立图书馆,恐怕根本不可能见到这等盛况。
古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之所以如此,其实是因为古代读书十分困难。所以许多文化大家,终身也只钻研四书五经之中的一本,固然是因为这样比较容易有所成就,但更是因为他们往往没有别的选择。
不过,温甯之在奏折里也提了要求,他希望江南也能建立一间图书馆,规模跟京城差不多,而且现在就要建。(棉花糖小说网 Www.MianHuaTang.C Txt免费
这是平安跟温老爷子交换的结果。他要请傅彦出山,让温老爷子帮忙,却也不能让人白帮,所以就给出了这个好处。若非如此,温老爷子也不会在信中连傅彦过去的那些事都告诉他。
反正江南文风鼎盛,自古就是文化交流的中心,成立一座图书馆也是势在必行的事,否则无法满足他们的需要。
而且这样看上去有点儿分庭抗礼的意思,但未尝不是对图书馆这个新事物的鼎力支持?既然江南的文人都接受了,这个风潮自然很快就会传遍整个大楚,到时候推行起来,就容易多了。
另外,在平安的规划里,图书馆的藏书,除了朝廷印刷的部分之外,还有民间捐赠的。这一部分会占很大比重,毕竟这是能够获得名声的好事。不过,有温家带头,往后进行起来,肯定会更加容易。
所以很快这份申请就被通过。等到京城的图书馆竣工之后,施工队就会赶往江南。
至于平安,他现在正在跟傅彦商量,图书馆里的书该怎么放。
后世有一个学科叫做图书管理学。可见要建一栋图书馆容易,但是要将它管理得井井有条,却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按照什么来作为索引?如何分门别类?哪一种放置方法比较方便取用和归类整理?这些都是需要迫切解决的事。
好在傅家本身就有藏书楼,在这方面,傅彦也算是有点经验。至于平安,得益于上大学的时候经常泡图书馆,多少也知道一点。
让他为难的是,现代的时候,图书索引之中大量使用字母和数字。但是现在,别说拉丁字母并没有被引进大楚,就是阿拉伯数字,现在也并没有人用。平安倒是知道码头工人使用的草码相较汉字更为简洁,但也不可能就那么挪过来用。
所以第一步进行图书分类,平安和傅彦就产生了分歧。
平安是以实用为主,最好是普通小老百姓一进来,只要能识字,就知道要去哪里找自己需要的书,同时引用后世的图书分类方法。但傅彦身上却还带着文人的风雅和浪漫,力求雅、达、美。以经史子集为基础,音韵为目。这种方法就连平安都云里雾里,更别说是普通人了。
“傅先生,你别忘了,我们的图书馆是面向广大的读书人。哪怕只是个刚刚念完私塾,连童生都没有考上的人,我也希望他能来这里看书。若是按照你的方法,恐怕许多人一进门就要被吓住了。”平安无奈。
就像你开个路边的早餐店,主打平价和快捷,结果却装修成高档餐厅,让人望而生畏一样,又怎么会有客人登门呢?
“而且我们这个方法定下来之后,以后其他地方建立图书馆都会比照这个标准来进行。到最后,我希望大楚每个县都有一座小型图书馆,甚至村子里也有一个图书室。到时候这种分类方法就完全不适用了。”
“可是当下读书人都习惯了按照这个方法分类。”傅彦坚持,“千百年来皆是如此,自有其道理。”
平安也是寸步不让。
建图书馆对他来说,只是第一步,学科分类更只是抛砖引玉。
只要定下这个分类,大家就会发现,许多分类比如自然科学下面,甚至有可能连一本书都没有。然后平安再顺势召集人进行编纂,将这种分类方法固定下来的同时,也要开始引导着这个时代更加重视形而上的哲学和社会科学的文人们,逐渐将目光转向自然科学。
不过现在看来,这条路任重道远。
傅彦固执起来,怎么说都不肯听,平安当然也不可能后退,一时之间,居然僵持住了。
冯璋听说之后,特意过来打趣了两人一趟,又问了缘故,然后哈哈大笑,“我来给你们做个评判如何?”
两人自然都答应了,因为他们都不认为自己会输。
然后冯璋就开始提问了。他挑的都是一些分类会比较含糊的书,要求两人按照自己的标准进行分类。如此再进行对比,哪一个比较清晰明了细致,哪一个比较难以理解,优劣自然就能够看出来了。
让平安惊讶的是,自己竟然没有大比分胜利,只以微弱的优势胜出。
有时候古人的智慧也是不能够小看的... -->>
在木质和石质房屋普遍只能达到三层楼高的大楚,这栋房子可谓是鹤立鸡小说网站要稳定很多更新还快,全文字的没有广告。]要不是因为秦州那边炼钢工作有所进展,还建不起这样的房子来。
这一点让平安很满意,因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他就是要让图书馆成为京城的地标性建筑,大家只要站在高处往这个方向一看,就能够看到它。
这样,它的存在才足够深入人心。
果然,房屋建成之后,几乎每天都有慕名而来的百姓站在不远处参观,还有人主动询问施工中的工作人员,“这图书馆什么时候能够建好?真的什么人都能进去借书?”
平安偶然过来视察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问题,于是索性在这里设立了一个临时咨询点,专门解答大家的问题。
当然不是“什么人都能进去借书”,短期内只允许在图书馆内看书,并不允许外借。将来开通这项服务,也必须要在图书馆登记户籍证明,有街坊邻居帮忙佐证,确定是本地常住人口,办理借书证的人才能借书。而且限定期限归还,否则的话就会罚款。罚款金额是逾期未归还的书价格的十倍。
诸如此类杂七杂八的问题还有很多,平安要让百姓们接受这个新事物,就要除去他们心中的疑虑。果然临时咨询点开设之后,前来咨询的人络绎不绝。
不过令人发愁的是,绝大多数人问的都是重复的问题。极大的浪费了人力物力。
最后平安索性决定,雇那些咨询过的百姓来帮忙解答这种简单的基础问题。因为只要回答别人的问题,所以就算一天只有几个铜板,这些人也十分乐意。反正他们既然已经知道了,要是有人问起,本来也会积极回答。现在有钱拿,就更加认真了。
这样一来,知道消息的人越来越多,几乎席卷整个京城,而且还在往外蔓延。
图书馆还没有开放,就已经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就连朝臣之中,也有不少觉得十分感兴趣。他们自己家里的藏书再多,又怎么能比得上皇家?而皇室的藏书有司礼监的人负责管理和保存,大臣们除非向皇帝请求,否则也是不能随意翻看的。
而现在有了图书馆,皇帝已经答应平安,让经厂那边将皇室珍藏的孤本,善本全部都印刷出来,供人阅览。虽说看不见原本,但只要不是爱好收藏古物,只是想要看书的话,这就已经足够了。
毕竟有些寒门出身的官员,最初的时候拥有的藏书,都是自己去富贵人家之中借书,然后自己抄写下来的。那种辛苦他们再清楚不过,所以现在能有这么好的渠道,大家自然十分高兴。
而真正让朝堂上下对这件事关注起来的,是江南温甯之老爷子上的一道奏折。
在这道折子里,温甯之表示自己可以将温家的藏书翻印出来,捐献给图书馆,让广大读书人得以阅览。
皇室的藏书虽多,但大楚毕竟立国未久,多数藏书都是战乱之中劫掠来的。虽然种类丰富,有不少孤本珍本,但实际上论到藏书的丰富和完整性,却还是远不如江南的世家大族。
毕竟江南少受战乱,这些大家族即便在朝代更迭的时候也能够屹立不倒,历代积累下来的藏书和财富,都是令人眼红的东西。
而现在,温家却主动将这些藏书捐出一份来,这该有多么大的价值!
而且温家向来为江南文士之首,他们都表态了,其他的家族还会远吗?如此一来,图书馆的藏书之多之全,恐怕会远超大家的预料。如此,自然也就值得这些朝臣们重视起来了。
因为古代印刷术的落后,再加上历史悠久,古代书写的时候又没有标点符号,所以就算是同一本书,各个版本不同的话,内容或是注释也会有所不同。这些都是非常宝贵的东西,研究的时候可以相互印证。
只不过这时候大家的习惯都是敝帚自珍,就算分享,也只跟寥寥数人。如果不是建立图书馆,恐怕根本不可能见到这等盛况。
古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之所以如此,其实是因为古代读书十分困难。所以许多文化大家,终身也只钻研四书五经之中的一本,固然是因为这样比较容易有所成就,但更是因为他们往往没有别的选择。
不过,温甯之在奏折里也提了要求,他希望江南也能建立一间图书馆,规模跟京城差不多,而且现在就要建。(棉花糖小说网 Www.MianHuaTang.C Txt免费
这是平安跟温老爷子交换的结果。他要请傅彦出山,让温老爷子帮忙,却也不能让人白帮,所以就给出了这个好处。若非如此,温老爷子也不会在信中连傅彦过去的那些事都告诉他。
反正江南文风鼎盛,自古就是文化交流的中心,成立一座图书馆也是势在必行的事,否则无法满足他们的需要。
而且这样看上去有点儿分庭抗礼的意思,但未尝不是对图书馆这个新事物的鼎力支持?既然江南的文人都接受了,这个风潮自然很快就会传遍整个大楚,到时候推行起来,就容易多了。
另外,在平安的规划里,图书馆的藏书,除了朝廷印刷的部分之外,还有民间捐赠的。这一部分会占很大比重,毕竟这是能够获得名声的好事。不过,有温家带头,往后进行起来,肯定会更加容易。
所以很快这份申请就被通过。等到京城的图书馆竣工之后,施工队就会赶往江南。
至于平安,他现在正在跟傅彦商量,图书馆里的书该怎么放。
后世有一个学科叫做图书管理学。可见要建一栋图书馆容易,但是要将它管理得井井有条,却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按照什么来作为索引?如何分门别类?哪一种放置方法比较方便取用和归类整理?这些都是需要迫切解决的事。
好在傅家本身就有藏书楼,在这方面,傅彦也算是有点经验。至于平安,得益于上大学的时候经常泡图书馆,多少也知道一点。
让他为难的是,现代的时候,图书索引之中大量使用字母和数字。但是现在,别说拉丁字母并没有被引进大楚,就是阿拉伯数字,现在也并没有人用。平安倒是知道码头工人使用的草码相较汉字更为简洁,但也不可能就那么挪过来用。
所以第一步进行图书分类,平安和傅彦就产生了分歧。
平安是以实用为主,最好是普通小老百姓一进来,只要能识字,就知道要去哪里找自己需要的书,同时引用后世的图书分类方法。但傅彦身上却还带着文人的风雅和浪漫,力求雅、达、美。以经史子集为基础,音韵为目。这种方法就连平安都云里雾里,更别说是普通人了。
“傅先生,你别忘了,我们的图书馆是面向广大的读书人。哪怕只是个刚刚念完私塾,连童生都没有考上的人,我也希望他能来这里看书。若是按照你的方法,恐怕许多人一进门就要被吓住了。”平安无奈。
就像你开个路边的早餐店,主打平价和快捷,结果却装修成高档餐厅,让人望而生畏一样,又怎么会有客人登门呢?
“而且我们这个方法定下来之后,以后其他地方建立图书馆都会比照这个标准来进行。到最后,我希望大楚每个县都有一座小型图书馆,甚至村子里也有一个图书室。到时候这种分类方法就完全不适用了。”
“可是当下读书人都习惯了按照这个方法分类。”傅彦坚持,“千百年来皆是如此,自有其道理。”
平安也是寸步不让。
建图书馆对他来说,只是第一步,学科分类更只是抛砖引玉。
只要定下这个分类,大家就会发现,许多分类比如自然科学下面,甚至有可能连一本书都没有。然后平安再顺势召集人进行编纂,将这种分类方法固定下来的同时,也要开始引导着这个时代更加重视形而上的哲学和社会科学的文人们,逐渐将目光转向自然科学。
不过现在看来,这条路任重道远。
傅彦固执起来,怎么说都不肯听,平安当然也不可能后退,一时之间,居然僵持住了。
冯璋听说之后,特意过来打趣了两人一趟,又问了缘故,然后哈哈大笑,“我来给你们做个评判如何?”
两人自然都答应了,因为他们都不认为自己会输。
然后冯璋就开始提问了。他挑的都是一些分类会比较含糊的书,要求两人按照自己的标准进行分类。如此再进行对比,哪一个比较清晰明了细致,哪一个比较难以理解,优劣自然就能够看出来了。
让平安惊讶的是,自己竟然没有大比分胜利,只以微弱的优势胜出。
有时候古人的智慧也是不能够小看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