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 www.piaotian.tw,发展成本与区域经济金融研究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因历史和发展差距的诸多原因,少数民族贫困山区县域金融机构如何支持新农村建设已成为当务之急,县域金融机构如何更好地贯彻落实货币信贷政策,克服政策性与经营性矛盾,宏观与微观结合,解决突出问题,发挥县域金融的整体合力对新农村建设是十分重要的。
一、临潭县农村经济金融的主要特征
作为经济欠发达的临潭县,2005年12月底全县总人口14.9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就达13.7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92%,农业总产值10283万元,仅占全县国民总收入32788万元的31.36%,农村人均纯收入1295元,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属国列扶贫县,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民基本上靠天吃饭,财政属“吃饭”财政,当年实现财政收入1674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仅710万元,根本无力支持农业投入;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处于起步阶段,金融服务功能在县域内被弱化,仅提供个人存款结算和支农信贷业务。
截至2005年12月底,临潭县共有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金融机构经营网点17家,金融从业人员137人,网点数与最多时的1996年一相比减少11家。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3262万元,其中邮政储蓄存款余额2498万元。各项贷款余额25.411万元,存贷占比为76.4%0其中农业贷款12236万元,占各项贷款的比例为48%。虽然县人行积极发挥窗口指导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投放力度,但仍满足不了“三农”发展生产资金需要,仅满足“三农”资金需求的50%左右。
二、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面临突出问题。
1.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村资金供求失衡。
目前,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一方面表现为金融机构网点急剧萎缩。近年来,临潭县金融机构网点减少11个,其中撤销支行2个,撤销储蓄所1个,撤销营业所4个,撤销信用社4个。
另一方面表现为金融机构信贷活动萎缩,商业银行资金投向转移,信贷权限上收,农村资金外流。单靠农村信用社难以完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重任。
2.政策性农村金融机构支农职能发挥不充分。
支持“三农”除需要财政资金、信贷资金的投入外,政策性金融机构应当发挥其特有的扶持功能。
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农发行临潭办事处已撤销,政策性金融功能缺位,制约了金融支农作用的有效发挥。
3.农村信用社孤军作战,力量不足。
从目前情况看,农村资金供需矛盾突出。虽然县人行积极发挥窗口指导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投放力度,但仍满足不了“三农”发展生产资金的需要,2005年农信社累计发放农业贷款9816万元,农行未发放农业贷款,仅满足“三农”资金需.求的50%左右。
4.民间借贷活跃,但不利于农村稳定。
金融机构由于风险意识的增强,加之银行资金运作考核周期与农业生产周期的不相适应,造成农业生产资金的青黄不接。民间融资虽然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如果不进行严格的规范和管理,有可能产生非法集资和地下钱庄洗钱等非法活动,加大农村金融风险。农民农业生产要借周转资金,生病借医疗费,孩子上学借学费,由于这种借贷是私下进行的,缺乏规范,滋生了高利借贷者,高利借贷迫使一部分农民陷入贫困。
5.金融机构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缺位。
由于目前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县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农村社会事业欠账较多、发展滞后,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金融机构增加信贷投放、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热情和力度。
6.农村金融服务产品单一,创新滞后,服务功... -->>
因历史和发展差距的诸多原因,少数民族贫困山区县域金融机构如何支持新农村建设已成为当务之急,县域金融机构如何更好地贯彻落实货币信贷政策,克服政策性与经营性矛盾,宏观与微观结合,解决突出问题,发挥县域金融的整体合力对新农村建设是十分重要的。
一、临潭县农村经济金融的主要特征
作为经济欠发达的临潭县,2005年12月底全县总人口14.9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就达13.7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92%,农业总产值10283万元,仅占全县国民总收入32788万元的31.36%,农村人均纯收入1295元,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属国列扶贫县,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民基本上靠天吃饭,财政属“吃饭”财政,当年实现财政收入1674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仅710万元,根本无力支持农业投入;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处于起步阶段,金融服务功能在县域内被弱化,仅提供个人存款结算和支农信贷业务。
截至2005年12月底,临潭县共有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金融机构经营网点17家,金融从业人员137人,网点数与最多时的1996年一相比减少11家。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3262万元,其中邮政储蓄存款余额2498万元。各项贷款余额25.411万元,存贷占比为76.4%0其中农业贷款12236万元,占各项贷款的比例为48%。虽然县人行积极发挥窗口指导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投放力度,但仍满足不了“三农”发展生产资金需要,仅满足“三农”资金需求的50%左右。
二、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面临突出问题。
1.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村资金供求失衡。
目前,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一方面表现为金融机构网点急剧萎缩。近年来,临潭县金融机构网点减少11个,其中撤销支行2个,撤销储蓄所1个,撤销营业所4个,撤销信用社4个。
另一方面表现为金融机构信贷活动萎缩,商业银行资金投向转移,信贷权限上收,农村资金外流。单靠农村信用社难以完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重任。
2.政策性农村金融机构支农职能发挥不充分。
支持“三农”除需要财政资金、信贷资金的投入外,政策性金融机构应当发挥其特有的扶持功能。
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农发行临潭办事处已撤销,政策性金融功能缺位,制约了金融支农作用的有效发挥。
3.农村信用社孤军作战,力量不足。
从目前情况看,农村资金供需矛盾突出。虽然县人行积极发挥窗口指导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投放力度,但仍满足不了“三农”发展生产资金的需要,2005年农信社累计发放农业贷款9816万元,农行未发放农业贷款,仅满足“三农”资金需.求的50%左右。
4.民间借贷活跃,但不利于农村稳定。
金融机构由于风险意识的增强,加之银行资金运作考核周期与农业生产周期的不相适应,造成农业生产资金的青黄不接。民间融资虽然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如果不进行严格的规范和管理,有可能产生非法集资和地下钱庄洗钱等非法活动,加大农村金融风险。农民农业生产要借周转资金,生病借医疗费,孩子上学借学费,由于这种借贷是私下进行的,缺乏规范,滋生了高利借贷者,高利借贷迫使一部分农民陷入贫困。
5.金融机构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缺位。
由于目前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县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农村社会事业欠账较多、发展滞后,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金融机构增加信贷投放、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热情和力度。
6.农村金融服务产品单一,创新滞后,服务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