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 www.piaotian.tw,易中天品三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间很小,他的发展只能往西走,只能去取益州。这是没有选择的,不能说他选错了。但是他进了益州又丢了荆州以后,他就等于既进了保险箱又进了死胡同。崇山竣岭把他围起来了。这个时候关起门来过日子奔小康,那是可以的,冲出门去图天下那是不可以的。所以田余庆先生说了十六个字,叫做“刘备出峡,全军覆没,诸葛北伐,积年无成”就是你蜀国只要出兵就肯定是失败,刘备出去全军覆设,诸葛亮不停地北上,什么事都没做成。这个事情它不是谁想怎么样就可以怎么样的,不是人力所为,用现在的话说,非人力抗拒之原因。所以蜀汉政权命中注定偏霸。“偏霸”这两个字是田余庆先生提出来的,我认为精准,既不是偏安,也不是称霸,是偏霸,偏一隅而霸。在这个问题上,温庭筠的诗是说的很准的,叫做“中原得鹿不由人”由不得你,这是客观条件的限制。
第三个原因,诸葛非将略之才。关于诸葛亮的才能其实原本是有定论的,没有什么必要来争议,陈寿说的很清楚,也是十六个字“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这是陈寿对诸葛亮能力的非常准确的评价。这个评价的意思是说,诸葛亮的政治才能高于他的军事才能,在他的军事才能当中,治军的能力高于用兵的能力,非常准确,有什么好争议的呢?之所以有人争议,是有这么一个证据,是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说诸葛亮病逝退兵以后,司马懿打过来,过来以后巡视了诸葛亮留下的军营,说了这么一句话,天下奇才也。很多人就根据这句话认定诸葛亮就是杰出的军事家,天下奇才;他不知道,司马懿这个时候肯定的恰恰是他的治军。就是说诸葛亮治国是一流的,治军也是没有问题的,会治军不等于会用兵,对于他的用兵司马懿另有评价,这个评价在哪里呢?在晋书宣帝传。原文是这样的“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什么意思呢?就是他的志向很大,但是抓不住机遇,他的谋略很多,但是没有决断,他喜欢带兵打仗,但是不知道权变,权变就是随机应变,这个“权”不是权力的权,是权变的权,就是他不能随机应变,他只能规规矩矩地打正规战,而一旦战场的情况发生变化,他就不知道怎么办了。说得难听一点,这等于说他是志大才疏,眼高手低。
[画外音]北伐是刘备死后诸葛亮最重要的事业,然而他的北伐正如历史学家田余庆先生所言,是“积年无成”易中天先生认为,诸葛亮的北伐其实是不可能成功的,原因有三:曹魏非速亡之国,益州非进取之地,诸葛非将略之才。那么这三个原因,诸葛亮自己清楚呜?如果清楚,那么为什么还要坚持北伐呢?
接下来要问的问题是,这三个原因,他知道吗?这三点诸葛亮他心里清楚呜?诸葛亮是何等聪明的人,怎么会不清楚呢?也许第一次北伐的时候他还有点乐观,但是也很谨慎,不采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谋,他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好,那么我们只好又问下去了,既然清楚,那为什么还要不断地北伐呢?你明明知道北伐是不能成功的,为什么呢?三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安内必先攘外。有证据呜?有,在哪里?出师表。我们去读一读诸葛亮的出师表,开篇怎么说的:“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这才是他要北伐的原因。危急存亡之秋。那么我们要问,为什么诸葛亮觉得蜀汉政权处于危急存亡之秋呢?是曹魏的威胁呜?不是,我们翻翻历史就知道,自从赤壁之战以后,后来灭蜀之前,曹魏可从来没有主动进攻过刘备和蜀汉,他们发动过一次战争呜?那个时候曹魏老打孙权的,相反,刘备征汉中,关羽围襄奕,诸葛出祁山,都是你刘备集团、蜀汉政权屡屡桃衅,怎么能说威胁来自北方呢?再看看东边有威胁呜?夷陵之战以后,吴蜀两国就恢复了盟好当然这里面有诸葛亮的外交的功绩。诸葛亮执政以后,立即执行联合孙吴的这个国策,还做得很好。两家关系和好了,威胁也不来自东边——威胁既不来自北边,也不来自东边,我们要问,让诸葛亮感到不安的那个威胁来自哪里呢?请大家想想还能来自哪里呢?只有一个地方,内部。而内部忧患重重的原因,我在前面己经多次讲过了,就因为他这个政权是由三股政治力量组成的。所以啊,诸葛亮之忧,忧在萧墙之内。在这样的清况下,他只有采取这样的一个政策,就是对内依法治国,对外发动战争。战争对于转移注意力,加强凝聚力,镇压反对派都是很有利的,这叫做安内必先攘外。
第二个原因,小国更要图强。在魏、蜀、吴三国当中,蜀是最弱小的,一个弱小的国家要生存,只有奋发图强,你不能坐在家里等着人家来打你,所以后出师表,——后出师表是不是诸葛亮写的有争论,我们顶多说“疑似”后出师表里面诸葛亮,这个“诸葛亮”要打引号,诸葛亮怎么说呢?“不伐贼,王业亦亡,唯坐待亡,孰与伐之?”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们不去攻打曹魏,也是要亡的,大汉王朝也是要亡的;与其坐在这儿等死,我不如去拼他一下。如果说这个话因为后出师表的作者存疑,你不能认定是诸葛亮的意思的话,那么华阳国志的八个字,我觉得是可以采信的,就是“以弱为强,犹可自保”而且王夫之,王夫之大家知道是明末清初的大学问家,在他的读通鉴论里面就干脆把诸葛亮北伐的原因锁定为四个字,就是“以攻为守”而且这个以攻为守包括两个内容,用王夫之的话来说就是“巩固以存”和“待时以进”就是说,以攻为守的结果是什么呢?一方面,首先我可以守住自己,另一方面,万一在进攻的过程中有个机会呢。机遇只给有准备的人。为了抓住机遇,必须使蜀汉政权时刻保持战争状态。这是第二点,小国更要图强。
第三个原因,理想必须坚持。我一再说过,诸葛亮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作为一个理想主义者,他只要有一丁点机会,都会抓住机会去实现自己的理想,这是理想主义者的共同特点。问题是,诸葛亮的理想没变,而形势变了,就是诸葛亮在隆中对里面设计将来“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这样一个条件是什么呢?是刘备集团能够跨有荆、益,就是荆州和益州都在手上;然后两路出兵,一路从荆州出发,一路从益州出发;而且还要有个时机,就是天下有变。这是很科学的,一个很科学的规划。现在这个形势没有了,首先是曹魏非速亡之国,没有“天下有变”这个条件,另外荆州丢了,所以理想没变形势变了,形势变了策略要变,也就是说这个时候他必须继续高举“汉贼不两立”的旗帜,坚持这个政治立场,坚持北伐,坚持讨贼;但是另一方面在具体行动的时候,必须小心翼翼,做到万无一失。
你要知道诸葛亮统帅的十万大军是蜀国的命脉所在,是蜀国的命根子啊,我不能孤注一掷把这十万大军投入在战场上,赌它一把,豪赌一把。这种豪赌是土匪干的事情,孔明先生不会干,所以诸葛亮是不能采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谋的,这个风险太大了。对此,王夫之也有一个结论,王夫之说:“公盖有不得己焉者,特未可一一与魏延辈语也。”就是诸葛亮在做北伐的决策的时候,有很多不得己的地方,有很多难言之隐,这样一些复杂的清况,这样一种复杂的形势是不可以和魏延这些人说清楚的,我不能公开告诉魏。说不清,魏延也听不懂。何况这个时候诸葛亮也需要有魏延这样的坚定的抗曹分子,因为我现在高举的是汉贼不两立、北定中原、还于旧都这样的旗帜,我也有人打先锋啊,有这么个楞头青天天说要灭曹魏不是很好嘛,我干嘛跟他说穿啊。
[画外音]通过以上易中天先生的分析,不难看出,诸葛亮的政治账是把蜀国内部的矛盾转移到战争上,然后靠北伐来振奋蜀国的士气,更重要的是诸葛亮一直对他的政治理想耿耿于怀,不肯罢休,而作为蜀国后期唯一的猛将魏延,很可能就是他死后的北伐继承人,那么诸葛亮为什么在临死之前设有把北伐的接力棒交给魏延呢?
那么就剩下最后一个问题了,诸葛亮临终之前,为什么要跟杨仪他们说,这个魏延恐怕是不会听命令的,他要是不听命令你们走你们的,别管他,为什么?现在我想大家应该明白了吧。就因为魏延是个坚定不移的抗曹分子,不但不是反贼,而且是坚决的抗曹分子,诸葛亮料定他不会放弃北伐,他一定还要坚持打下去,而且诸葛亮很了解魏延这个人,这个人自命不凡,自视很高,诸葛亮在世的时候他老觉得不得志,仗没打过瘾,但是诸葛亮威望太高,他没办法。现在诸葛亮去世了,什么杨仪啊,什么姜维啊,什么费祎啊,这些人你还镇得住魏延?魏延听你的?他才不会听呢,只好让他去,没有办法,留不住,挡不住嘛,所以诸葛亮的遗命说的很清楚“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就是你们走你们的,不管他;没有说魏延如果不听命令,你就杀了他。因为诸葛亮心里很清楚,魏延绝不是反贼,只是没办法而己,因为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赶快把大军撤回成都,把蜀汉政权保卫起来,只有保住了蜀汉,将来的什么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或许还有一丝希望,你如果连蜀汉都保不住了,你一点希望都没有了。为了顾全大局,这个时候也只好说随魏延去吧,我认为这就是诸葛亮一片良苦用心。他临终时候想到的就是保住蜀汉。
但是诸葛亮去世三十年后,蜀汉还是亡了,而且在魏、蜀、吴三国当中,蜀国是最早灭亡的。那么蜀汉为什么又会最早灭亡呢?请看下集:无力回天
间很小,他的发展只能往西走,只能去取益州。这是没有选择的,不能说他选错了。但是他进了益州又丢了荆州以后,他就等于既进了保险箱又进了死胡同。崇山竣岭把他围起来了。这个时候关起门来过日子奔小康,那是可以的,冲出门去图天下那是不可以的。所以田余庆先生说了十六个字,叫做“刘备出峡,全军覆没,诸葛北伐,积年无成”就是你蜀国只要出兵就肯定是失败,刘备出去全军覆设,诸葛亮不停地北上,什么事都没做成。这个事情它不是谁想怎么样就可以怎么样的,不是人力所为,用现在的话说,非人力抗拒之原因。所以蜀汉政权命中注定偏霸。“偏霸”这两个字是田余庆先生提出来的,我认为精准,既不是偏安,也不是称霸,是偏霸,偏一隅而霸。在这个问题上,温庭筠的诗是说的很准的,叫做“中原得鹿不由人”由不得你,这是客观条件的限制。
第三个原因,诸葛非将略之才。关于诸葛亮的才能其实原本是有定论的,没有什么必要来争议,陈寿说的很清楚,也是十六个字“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这是陈寿对诸葛亮能力的非常准确的评价。这个评价的意思是说,诸葛亮的政治才能高于他的军事才能,在他的军事才能当中,治军的能力高于用兵的能力,非常准确,有什么好争议的呢?之所以有人争议,是有这么一个证据,是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说诸葛亮病逝退兵以后,司马懿打过来,过来以后巡视了诸葛亮留下的军营,说了这么一句话,天下奇才也。很多人就根据这句话认定诸葛亮就是杰出的军事家,天下奇才;他不知道,司马懿这个时候肯定的恰恰是他的治军。就是说诸葛亮治国是一流的,治军也是没有问题的,会治军不等于会用兵,对于他的用兵司马懿另有评价,这个评价在哪里呢?在晋书宣帝传。原文是这样的“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什么意思呢?就是他的志向很大,但是抓不住机遇,他的谋略很多,但是没有决断,他喜欢带兵打仗,但是不知道权变,权变就是随机应变,这个“权”不是权力的权,是权变的权,就是他不能随机应变,他只能规规矩矩地打正规战,而一旦战场的情况发生变化,他就不知道怎么办了。说得难听一点,这等于说他是志大才疏,眼高手低。
[画外音]北伐是刘备死后诸葛亮最重要的事业,然而他的北伐正如历史学家田余庆先生所言,是“积年无成”易中天先生认为,诸葛亮的北伐其实是不可能成功的,原因有三:曹魏非速亡之国,益州非进取之地,诸葛非将略之才。那么这三个原因,诸葛亮自己清楚呜?如果清楚,那么为什么还要坚持北伐呢?
接下来要问的问题是,这三个原因,他知道吗?这三点诸葛亮他心里清楚呜?诸葛亮是何等聪明的人,怎么会不清楚呢?也许第一次北伐的时候他还有点乐观,但是也很谨慎,不采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谋,他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好,那么我们只好又问下去了,既然清楚,那为什么还要不断地北伐呢?你明明知道北伐是不能成功的,为什么呢?三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安内必先攘外。有证据呜?有,在哪里?出师表。我们去读一读诸葛亮的出师表,开篇怎么说的:“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这才是他要北伐的原因。危急存亡之秋。那么我们要问,为什么诸葛亮觉得蜀汉政权处于危急存亡之秋呢?是曹魏的威胁呜?不是,我们翻翻历史就知道,自从赤壁之战以后,后来灭蜀之前,曹魏可从来没有主动进攻过刘备和蜀汉,他们发动过一次战争呜?那个时候曹魏老打孙权的,相反,刘备征汉中,关羽围襄奕,诸葛出祁山,都是你刘备集团、蜀汉政权屡屡桃衅,怎么能说威胁来自北方呢?再看看东边有威胁呜?夷陵之战以后,吴蜀两国就恢复了盟好当然这里面有诸葛亮的外交的功绩。诸葛亮执政以后,立即执行联合孙吴的这个国策,还做得很好。两家关系和好了,威胁也不来自东边——威胁既不来自北边,也不来自东边,我们要问,让诸葛亮感到不安的那个威胁来自哪里呢?请大家想想还能来自哪里呢?只有一个地方,内部。而内部忧患重重的原因,我在前面己经多次讲过了,就因为他这个政权是由三股政治力量组成的。所以啊,诸葛亮之忧,忧在萧墙之内。在这样的清况下,他只有采取这样的一个政策,就是对内依法治国,对外发动战争。战争对于转移注意力,加强凝聚力,镇压反对派都是很有利的,这叫做安内必先攘外。
第二个原因,小国更要图强。在魏、蜀、吴三国当中,蜀是最弱小的,一个弱小的国家要生存,只有奋发图强,你不能坐在家里等着人家来打你,所以后出师表,——后出师表是不是诸葛亮写的有争论,我们顶多说“疑似”后出师表里面诸葛亮,这个“诸葛亮”要打引号,诸葛亮怎么说呢?“不伐贼,王业亦亡,唯坐待亡,孰与伐之?”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们不去攻打曹魏,也是要亡的,大汉王朝也是要亡的;与其坐在这儿等死,我不如去拼他一下。如果说这个话因为后出师表的作者存疑,你不能认定是诸葛亮的意思的话,那么华阳国志的八个字,我觉得是可以采信的,就是“以弱为强,犹可自保”而且王夫之,王夫之大家知道是明末清初的大学问家,在他的读通鉴论里面就干脆把诸葛亮北伐的原因锁定为四个字,就是“以攻为守”而且这个以攻为守包括两个内容,用王夫之的话来说就是“巩固以存”和“待时以进”就是说,以攻为守的结果是什么呢?一方面,首先我可以守住自己,另一方面,万一在进攻的过程中有个机会呢。机遇只给有准备的人。为了抓住机遇,必须使蜀汉政权时刻保持战争状态。这是第二点,小国更要图强。
第三个原因,理想必须坚持。我一再说过,诸葛亮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作为一个理想主义者,他只要有一丁点机会,都会抓住机会去实现自己的理想,这是理想主义者的共同特点。问题是,诸葛亮的理想没变,而形势变了,就是诸葛亮在隆中对里面设计将来“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这样一个条件是什么呢?是刘备集团能够跨有荆、益,就是荆州和益州都在手上;然后两路出兵,一路从荆州出发,一路从益州出发;而且还要有个时机,就是天下有变。这是很科学的,一个很科学的规划。现在这个形势没有了,首先是曹魏非速亡之国,没有“天下有变”这个条件,另外荆州丢了,所以理想没变形势变了,形势变了策略要变,也就是说这个时候他必须继续高举“汉贼不两立”的旗帜,坚持这个政治立场,坚持北伐,坚持讨贼;但是另一方面在具体行动的时候,必须小心翼翼,做到万无一失。
你要知道诸葛亮统帅的十万大军是蜀国的命脉所在,是蜀国的命根子啊,我不能孤注一掷把这十万大军投入在战场上,赌它一把,豪赌一把。这种豪赌是土匪干的事情,孔明先生不会干,所以诸葛亮是不能采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谋的,这个风险太大了。对此,王夫之也有一个结论,王夫之说:“公盖有不得己焉者,特未可一一与魏延辈语也。”就是诸葛亮在做北伐的决策的时候,有很多不得己的地方,有很多难言之隐,这样一些复杂的清况,这样一种复杂的形势是不可以和魏延这些人说清楚的,我不能公开告诉魏。说不清,魏延也听不懂。何况这个时候诸葛亮也需要有魏延这样的坚定的抗曹分子,因为我现在高举的是汉贼不两立、北定中原、还于旧都这样的旗帜,我也有人打先锋啊,有这么个楞头青天天说要灭曹魏不是很好嘛,我干嘛跟他说穿啊。
[画外音]通过以上易中天先生的分析,不难看出,诸葛亮的政治账是把蜀国内部的矛盾转移到战争上,然后靠北伐来振奋蜀国的士气,更重要的是诸葛亮一直对他的政治理想耿耿于怀,不肯罢休,而作为蜀国后期唯一的猛将魏延,很可能就是他死后的北伐继承人,那么诸葛亮为什么在临死之前设有把北伐的接力棒交给魏延呢?
那么就剩下最后一个问题了,诸葛亮临终之前,为什么要跟杨仪他们说,这个魏延恐怕是不会听命令的,他要是不听命令你们走你们的,别管他,为什么?现在我想大家应该明白了吧。就因为魏延是个坚定不移的抗曹分子,不但不是反贼,而且是坚决的抗曹分子,诸葛亮料定他不会放弃北伐,他一定还要坚持打下去,而且诸葛亮很了解魏延这个人,这个人自命不凡,自视很高,诸葛亮在世的时候他老觉得不得志,仗没打过瘾,但是诸葛亮威望太高,他没办法。现在诸葛亮去世了,什么杨仪啊,什么姜维啊,什么费祎啊,这些人你还镇得住魏延?魏延听你的?他才不会听呢,只好让他去,没有办法,留不住,挡不住嘛,所以诸葛亮的遗命说的很清楚“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就是你们走你们的,不管他;没有说魏延如果不听命令,你就杀了他。因为诸葛亮心里很清楚,魏延绝不是反贼,只是没办法而己,因为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赶快把大军撤回成都,把蜀汉政权保卫起来,只有保住了蜀汉,将来的什么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或许还有一丝希望,你如果连蜀汉都保不住了,你一点希望都没有了。为了顾全大局,这个时候也只好说随魏延去吧,我认为这就是诸葛亮一片良苦用心。他临终时候想到的就是保住蜀汉。
但是诸葛亮去世三十年后,蜀汉还是亡了,而且在魏、蜀、吴三国当中,蜀国是最早灭亡的。那么蜀汉为什么又会最早灭亡呢?请看下集:无力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