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 www.piaotian.tw,大明之朔风疾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这一段时间没有仗打,丰州军把大营从滦河边转移到北边的丘陵地带,全军进入休整,将士们总算有机会放松一下,本来刘之纶有心攻打迁安,但李榆一口回绝,理由是骑兵不能用于攻城,而且丰州铁骑也没有攻城器具,李榆反过来向刘之纶提出要趁休整之际储备粮草、军械,刘之纶立刻傻眼了,在蓟州时邱禾嘉碍于情面多少会拨给他些粮草、军械,离开了蓟州刘之纶才知道过日子的酸甜苦辣。
军饷、粮草已经让刘之纶焦头烂额了,皇帝除了诏准他招募义勇时给过一笔钱,以后就没打算再给一个子,而李榆的丰州铁骑在大同镇没有正式编制,兵部也没有把他们当做正经明军看,属于黑人黑户没有粮饷,这两支部队的粮饷要通过他来筹集,另外尤世威等人跟他从蓟州大营出来,粮饷也只能由他兼理,可朝廷连山海关、蓟州的官军都保障不了,哪会有多余的钱粮给他,皇上鉴于他最近连获大捷,对他的态度有所好转,准他自行在地方筹集钱粮并从优供给,刘之纶只好拿着皇帝的诏书四处哀求,遵化所属的顺天府、迁安所属的永平府不少县城还在明廷的控制下,但这些知县们也过得苦巴巴的,刘之纶厚着脸皮也要不到多少东西。
杯水车薪解决不了问题,撤到三屯营的尤世威一伙首先不干了,这帮人拿不到粮饷就在遵化一带抢劫百姓,刘之纶一身正气,和这帮军头大吵了一架,尤世威等人干脆拍屁股走人,拿着马世龙要求他们归建的命令到滦州那里去混饭吃了,刘之纶的义勇也好不到哪里去,许多人不想干了,作义勇不发军饷也就认了,但饭也不给吃就太过分了,陆陆续续有千把人当了逃兵,满柱、侯世杰手下的义勇已经不足两千人了,刘之纶又累又气,却不得不放弃攻打迁安或遵化的打算了。
幸好李榆还比较乖,尽管同样没拿到军饷、行粮,却没给他找麻烦,否则刘之纶上吊的心都有了。不过李榆也是他最不放心的,这家伙最近有点鬼鬼祟祟,还在偷偷摸摸收拾东西,似乎有想跑的迹象,这可绝对不行,李榆这支铁骑是他刘之纶唯一的希望,他要是跑掉了,刘之纶恐怕真的要上吊了。刘之纶想到这里,哪也不敢去了,就天天呆在军营里,连睡觉都睁着一只眼。
李榆确实在做撤兵的准备了,从丰州出来到现在快四个月了,除了个被赶出京师的刘之纶把他们当个宝,朝廷也没人理睬他们,军饷一个子没有,粮草靠刘之纶腆着脸求别人施舍,打了胜仗也没有赏赐,那大家谁还愿意留在这儿,包括白显志、张传捷在内,大家都想早点回家,只有刘兴祚还在犹豫,他倒不是不想走,而是仗打到这地步,金军的劣势越来越明显,可以说败局已定,这时候跑了,不但以前的血白流了,而且还落个明国怪罪,这实在有点划不来,刘兴祚这么一说,大家也犹豫了,李榆最后拍板,走不走过段时间再说,但必须做好随时出发的准备,而且现在天气暖和了,正是打猎的时候,周围的山上应该有不少猎物,各营轮流派一队人上山打猎,为远行储备些食物。
只要是打猎,李榆总是兴致勃勃的,大营里有刘兴祚、白显志再加个那木儿看家没什么可担心的,迁安地处燕山山脉南麓,有的是山林和猎物,但想猎到大的猎物,必须往山的深处走,李榆很想猎只野猪之类的猎物,带了莫日格、孟克一帮子人一头就扎进山里。
徒步在山里转了两天,也没有找到野猪,却猎到了几只羚羊,李榆意犹未尽还想继续干下去,莫日格提醒他不能出来太久了,万一大营有事怎么办,李榆这才不得不收了心,带着大家往回走,不过这一走就走岔了道,黄昏时稀里糊涂闯进了一条溪流穿过的山谷,而且这个山谷里还住了不少人。
刘石头带着几个人走在最前面,与对方突然相遇,双方都吓了一跳,刘石头一边派人到后面报信,一边张弓搭箭以防万一,对方拿着木棒放哨的丁壮也大喊大叫地向回跑,李榆带着人赶到时,已有几十个人手持棍棒、锄头对他们怒目相视。
“鞑子,我们不怕你们,再往前走,我们就和你们拼了。”一个壮汉挥舞着手中的木棍大吼着。
“肯定是躲到山里避难的老百姓,把你们的弓箭收起来,”李榆低声吩咐道,然后上前一步乐呵呵地说,“老哥,我们不是鞑子,我们是大同边外来的兵,是好人啊!你们用不着害怕。”
“胡说,瞧你们的打扮,一看就是鞑子,休想骗我们。”
“谁说我们是鞑子?你听我说的是山西口音,你看我的头上也没有辫子,”孟克窜上前嚷嚷,把毡帽也摘下来了,对方马上一起哄笑起来,连李榆他们也笑了,李榆和这些亲卫不是留短发就是剃秃瓢,这下更说不清楚了,孟克急了又喊道,“我们是和明军一伙的,专打鞑子,都是大好人啊!”
“跟明军一伙的更不是好人。”对方已经给他们贴上标签了。
“你们才不是好人,我看你们都像贼,再不让路信不信老子揍你们。”孟克几句话说不清楚干脆凶相毕露,对方马上毫不示弱地举起手中的武器。
“算了,不跟这些老百姓纠缠了,我们换条路走吧,”李榆拉住孟克,叫大家退出谷口,随手又把陈二柱长矛上挂着的两只野兔摘下来扔给对方,冲着对方喊道,“兄弟,打搅了,这两只兔子留给你们,我们告辞了。”
“小兄弟,请留步,老头子想问你点事。”李榆一行刚走到谷口,对方簇拥着一个拄着拐杖的白发老人追上来,李榆吃了一惊,老人居然说的是带有土默特口音的蒙古话。
夜色下,一堆篝火熊熊燃烧,火上烤着的一只羚羊散发出阵阵肉香,孟克和刘石头时不时给烤羊翻个面,和他们吵过一架的壮汉想帮忙却插不上手,一群孩子已经急不可耐地等在一边吮起手指。
李榆和那个会讲几句蒙古话的老人正坐在不远处闲聊,这老人姓郑,是个举人出身,十几年前当过大同府右玉知县,跟杀虎口外鞑靼打过多年的交道,告老还乡后回到老家迁安闲居,金军打过来时,带着同村数百人躲进山里,李榆他们稀里糊涂闯进来,老人本以为这回村里人要遭殃,没想到村里的青壮毫发无损地回来了,还提着两只兔子说这次真奇怪了,来了一帮兵不扰民还送东西,老人听说对方是大同边外来的,会说山西口音的汉话,就追上去问个究竟,双方凑到一起一说,事情也就明白了。
老人当过的最大的官就是右玉知县,对于来自他曾经辉煌过的地方的隔壁邻居李榆很感兴趣,举人架子也不要了,把李榆留住问来问去,李榆把大同最近几年发生的事简要说了一遍,老人听了眉飞色舞,对李榆浑水摸鱼把丰州滩的地盘抢回大明赞不绝口,说得李榆有点面红耳赤。
“前些时候,听进山的人说,有一股打着红底黑鹰旗的夷兵很能打仗,杀了不少建州鞑子,跟那些不敢打仗只会祸害百姓的明军不一样,老百姓都叫他们黑鹰军,没想到是你们啊!后生,干得好!老夫当年任右玉知县的时候对你们鞑靼可好着呢,别人瞧不起鞑靼,但老夫却常对人说,鞑靼老实厚道、吃苦耐劳又精于骑射,若为我大明所用必是一支强军,这不应验了吧!”老人得意地说道。
一口一个鞑靼,还说对我们好呢,李榆有点不高兴地说道:“郑员外,我们不是鞑靼... -->>
这一段时间没有仗打,丰州军把大营从滦河边转移到北边的丘陵地带,全军进入休整,将士们总算有机会放松一下,本来刘之纶有心攻打迁安,但李榆一口回绝,理由是骑兵不能用于攻城,而且丰州铁骑也没有攻城器具,李榆反过来向刘之纶提出要趁休整之际储备粮草、军械,刘之纶立刻傻眼了,在蓟州时邱禾嘉碍于情面多少会拨给他些粮草、军械,离开了蓟州刘之纶才知道过日子的酸甜苦辣。
军饷、粮草已经让刘之纶焦头烂额了,皇帝除了诏准他招募义勇时给过一笔钱,以后就没打算再给一个子,而李榆的丰州铁骑在大同镇没有正式编制,兵部也没有把他们当做正经明军看,属于黑人黑户没有粮饷,这两支部队的粮饷要通过他来筹集,另外尤世威等人跟他从蓟州大营出来,粮饷也只能由他兼理,可朝廷连山海关、蓟州的官军都保障不了,哪会有多余的钱粮给他,皇上鉴于他最近连获大捷,对他的态度有所好转,准他自行在地方筹集钱粮并从优供给,刘之纶只好拿着皇帝的诏书四处哀求,遵化所属的顺天府、迁安所属的永平府不少县城还在明廷的控制下,但这些知县们也过得苦巴巴的,刘之纶厚着脸皮也要不到多少东西。
杯水车薪解决不了问题,撤到三屯营的尤世威一伙首先不干了,这帮人拿不到粮饷就在遵化一带抢劫百姓,刘之纶一身正气,和这帮军头大吵了一架,尤世威等人干脆拍屁股走人,拿着马世龙要求他们归建的命令到滦州那里去混饭吃了,刘之纶的义勇也好不到哪里去,许多人不想干了,作义勇不发军饷也就认了,但饭也不给吃就太过分了,陆陆续续有千把人当了逃兵,满柱、侯世杰手下的义勇已经不足两千人了,刘之纶又累又气,却不得不放弃攻打迁安或遵化的打算了。
幸好李榆还比较乖,尽管同样没拿到军饷、行粮,却没给他找麻烦,否则刘之纶上吊的心都有了。不过李榆也是他最不放心的,这家伙最近有点鬼鬼祟祟,还在偷偷摸摸收拾东西,似乎有想跑的迹象,这可绝对不行,李榆这支铁骑是他刘之纶唯一的希望,他要是跑掉了,刘之纶恐怕真的要上吊了。刘之纶想到这里,哪也不敢去了,就天天呆在军营里,连睡觉都睁着一只眼。
李榆确实在做撤兵的准备了,从丰州出来到现在快四个月了,除了个被赶出京师的刘之纶把他们当个宝,朝廷也没人理睬他们,军饷一个子没有,粮草靠刘之纶腆着脸求别人施舍,打了胜仗也没有赏赐,那大家谁还愿意留在这儿,包括白显志、张传捷在内,大家都想早点回家,只有刘兴祚还在犹豫,他倒不是不想走,而是仗打到这地步,金军的劣势越来越明显,可以说败局已定,这时候跑了,不但以前的血白流了,而且还落个明国怪罪,这实在有点划不来,刘兴祚这么一说,大家也犹豫了,李榆最后拍板,走不走过段时间再说,但必须做好随时出发的准备,而且现在天气暖和了,正是打猎的时候,周围的山上应该有不少猎物,各营轮流派一队人上山打猎,为远行储备些食物。
只要是打猎,李榆总是兴致勃勃的,大营里有刘兴祚、白显志再加个那木儿看家没什么可担心的,迁安地处燕山山脉南麓,有的是山林和猎物,但想猎到大的猎物,必须往山的深处走,李榆很想猎只野猪之类的猎物,带了莫日格、孟克一帮子人一头就扎进山里。
徒步在山里转了两天,也没有找到野猪,却猎到了几只羚羊,李榆意犹未尽还想继续干下去,莫日格提醒他不能出来太久了,万一大营有事怎么办,李榆这才不得不收了心,带着大家往回走,不过这一走就走岔了道,黄昏时稀里糊涂闯进了一条溪流穿过的山谷,而且这个山谷里还住了不少人。
刘石头带着几个人走在最前面,与对方突然相遇,双方都吓了一跳,刘石头一边派人到后面报信,一边张弓搭箭以防万一,对方拿着木棒放哨的丁壮也大喊大叫地向回跑,李榆带着人赶到时,已有几十个人手持棍棒、锄头对他们怒目相视。
“鞑子,我们不怕你们,再往前走,我们就和你们拼了。”一个壮汉挥舞着手中的木棍大吼着。
“肯定是躲到山里避难的老百姓,把你们的弓箭收起来,”李榆低声吩咐道,然后上前一步乐呵呵地说,“老哥,我们不是鞑子,我们是大同边外来的兵,是好人啊!你们用不着害怕。”
“胡说,瞧你们的打扮,一看就是鞑子,休想骗我们。”
“谁说我们是鞑子?你听我说的是山西口音,你看我的头上也没有辫子,”孟克窜上前嚷嚷,把毡帽也摘下来了,对方马上一起哄笑起来,连李榆他们也笑了,李榆和这些亲卫不是留短发就是剃秃瓢,这下更说不清楚了,孟克急了又喊道,“我们是和明军一伙的,专打鞑子,都是大好人啊!”
“跟明军一伙的更不是好人。”对方已经给他们贴上标签了。
“你们才不是好人,我看你们都像贼,再不让路信不信老子揍你们。”孟克几句话说不清楚干脆凶相毕露,对方马上毫不示弱地举起手中的武器。
“算了,不跟这些老百姓纠缠了,我们换条路走吧,”李榆拉住孟克,叫大家退出谷口,随手又把陈二柱长矛上挂着的两只野兔摘下来扔给对方,冲着对方喊道,“兄弟,打搅了,这两只兔子留给你们,我们告辞了。”
“小兄弟,请留步,老头子想问你点事。”李榆一行刚走到谷口,对方簇拥着一个拄着拐杖的白发老人追上来,李榆吃了一惊,老人居然说的是带有土默特口音的蒙古话。
夜色下,一堆篝火熊熊燃烧,火上烤着的一只羚羊散发出阵阵肉香,孟克和刘石头时不时给烤羊翻个面,和他们吵过一架的壮汉想帮忙却插不上手,一群孩子已经急不可耐地等在一边吮起手指。
李榆和那个会讲几句蒙古话的老人正坐在不远处闲聊,这老人姓郑,是个举人出身,十几年前当过大同府右玉知县,跟杀虎口外鞑靼打过多年的交道,告老还乡后回到老家迁安闲居,金军打过来时,带着同村数百人躲进山里,李榆他们稀里糊涂闯进来,老人本以为这回村里人要遭殃,没想到村里的青壮毫发无损地回来了,还提着两只兔子说这次真奇怪了,来了一帮兵不扰民还送东西,老人听说对方是大同边外来的,会说山西口音的汉话,就追上去问个究竟,双方凑到一起一说,事情也就明白了。
老人当过的最大的官就是右玉知县,对于来自他曾经辉煌过的地方的隔壁邻居李榆很感兴趣,举人架子也不要了,把李榆留住问来问去,李榆把大同最近几年发生的事简要说了一遍,老人听了眉飞色舞,对李榆浑水摸鱼把丰州滩的地盘抢回大明赞不绝口,说得李榆有点面红耳赤。
“前些时候,听进山的人说,有一股打着红底黑鹰旗的夷兵很能打仗,杀了不少建州鞑子,跟那些不敢打仗只会祸害百姓的明军不一样,老百姓都叫他们黑鹰军,没想到是你们啊!后生,干得好!老夫当年任右玉知县的时候对你们鞑靼可好着呢,别人瞧不起鞑靼,但老夫却常对人说,鞑靼老实厚道、吃苦耐劳又精于骑射,若为我大明所用必是一支强军,这不应验了吧!”老人得意地说道。
一口一个鞑靼,还说对我们好呢,李榆有点不高兴地说道:“郑员外,我们不是鞑靼...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