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 www.piaotian.tw,本王不服[娱乐圈]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本就没有正确选择,只有你想要的选择。】
“西班牙巴塞罗那的圣家族大教堂。阳光不错。7月8日。”
“希腊克里特岛的克诺索斯遗址。用一座王宫来关牛头人可真大手笔啊。9月14日。”
“丹麦奥尔堡现代艺术博物馆。遇到一个瑞士小姑娘说长大以后要嫁给我。11月30日。”
“阿根廷乌斯怀亚的马舍尔冰川。冷。1月13日。”
“埃及卢克索的卡尔纳克神庙。卢克索神庙前的甬道两旁布满狮身人面像。3月6日。”
而在远离这些或自然景点或历史遗址的世界另一头,在繁华都市的现代化高楼上,少年没有美景,只有课本、作业和蛋白质粉。还有一沓明信片。
这沓明信片来自世界各地,正面是或美轮美奂或别具一格的景点照片,背面则是由同一个字迹书写的时间地点和极其简短的感想备注。写明信片的人字迹俊逸遒劲、正大和雅,让人望字而下意识去想象动笔写字的人,他仿佛天然该拥有和字迹一样英挺谦和的容貌,那写字的一双手也该是文殊兰叶般纤长雅致的。他在教堂里、遗址旁、冰川下、神庙外,给他的侄子写下一张张明信片。
少年不知道自己拿着这叠明信片已经很久了,他的手指在下意识地翻动着这些薄薄的纸片,仿佛随着他指尖的摸索,他真的能在这些或光滑或粗粝的纸面上触碰到遗留其上的巴塞罗那的阳光和马舍尔冰川的冰雪,而不是坐在一个大大的格子里,地段再昂贵装修再豪华却依旧是个封闭的格子里,从玻璃窗望出去,只能看到暗沉的雾霾下一座座冷酷的钢铁建筑,没有山也没有水,没有好风景。
少年不想承认他那一点点的感激,感激他素来不待见的小叔叔在环游世界的时候主动给他寄来明信片,并且一直持续了下来,仿佛他用这个方式在邀请着少年顺着他足迹一样浪迹天下,去看地球上的大好河山。
少年沉浸在一些模糊的思绪中,这些思绪就像水面上的月影,越是用力去打捞,越是支离散落,淋得一身糊涂。
他还太年轻,哪里懂得人在明白生命本来开阔这件事后的欣悦与放达。
我们以儿子或女儿的身份出身,以学生的身份长大,以丈夫或妻子、员工和下属的身份成熟,以父亲或母亲的身份老去,或许直到死亡的那一刻才算真正为自己经受了生命,卸下了所有的身份。
我们出生在医院产房的格子里,我们长大在教室的格子里,我们成熟在办公室的格子里,我们老去在卧室和客厅的格子里,我们死在殡仪馆的格子里,死后又躺在骨灰盒的格子里。从生到死,我们似乎都在格子里。
从生到死,我们似乎从未自由过,什么叫自由,这个定义或许因人而异,但至少是为自己活,以自己想要的方式活。可以定义自己的身份,可以去自己想去的地方。
或许很多人都有过自由的梦想,他们拼命工作,努力挣钱,为自己积攒尽可能的资源用以进行更多的选择,可物质也是束缚。有多少人在家财万贯后一生为守住财富而累,多少人事业有成后忙于保住职位打击对手,这或许是成功,但这并非自由。
自由并不等于有钱环游世界,自由不关乎贫富,自由关乎勇敢,是等你意识到没有什么能真正束缚住你去追逐自己的想要,明白人生不只有升职加薪娶妻生子这一条才是出路,不是符合社会倡导的大众追逐的才是正确选择,本就没有正确选择,只有你想要的选择。自由是无路可走时发现处处是路,哪怕真没有路,就自己走出一条路来。
少年的阅历还远远不够让他明白这些,对现在年纪的他而言,自由只是为了对抗外界的个性化的追求,是解救自己,而非解放自己。他还不明白自由的代价,还没有衡量代价的理智,以及承受代价的勇气。
而他的叔叔做到了。少年的生命中有人做到了,少年模模糊糊地觉得自己的那逐日增长的钦佩并不只为了小叔表面的行为,那看似任性甚至疯狂的行为背后有什么更为坚硬而闪耀的东西打动了他,他只是,被打动得有些茫然和错愕。但这份打动就像一本书,他此刻不能明白,若他没有忘却这份打动,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他总会明白何谓自由。
小叔辞职233天后,回来了。
一大家子人都跑到机场接应他。
走出自动门的男人挺拔颀长,极致的英俊与出挑的气质让他在人群中犹如皎月当空一般瞩目。
他较之大半年前黑瘦了些许,气韵愈加平和收敛,一双眼却比以往愈发深邃璀然,像被晚风遍遍擦拭干净的星空。
少年的爷爷和爸爸既既有亲人归家的欣喜,又有余韵未消的愤怒和费解,几个大男人别别扭扭地打着招呼。
少年远远地站在一旁看着,并没有靠近凑话,但也不再像以前一样刻意原理。
小叔侧过头看了少年一眼,对着他点了点头。
少年顿了顿,也对着... -->>
【本就没有正确选择,只有你想要的选择。】
“西班牙巴塞罗那的圣家族大教堂。阳光不错。7月8日。”
“希腊克里特岛的克诺索斯遗址。用一座王宫来关牛头人可真大手笔啊。9月14日。”
“丹麦奥尔堡现代艺术博物馆。遇到一个瑞士小姑娘说长大以后要嫁给我。11月30日。”
“阿根廷乌斯怀亚的马舍尔冰川。冷。1月13日。”
“埃及卢克索的卡尔纳克神庙。卢克索神庙前的甬道两旁布满狮身人面像。3月6日。”
而在远离这些或自然景点或历史遗址的世界另一头,在繁华都市的现代化高楼上,少年没有美景,只有课本、作业和蛋白质粉。还有一沓明信片。
这沓明信片来自世界各地,正面是或美轮美奂或别具一格的景点照片,背面则是由同一个字迹书写的时间地点和极其简短的感想备注。写明信片的人字迹俊逸遒劲、正大和雅,让人望字而下意识去想象动笔写字的人,他仿佛天然该拥有和字迹一样英挺谦和的容貌,那写字的一双手也该是文殊兰叶般纤长雅致的。他在教堂里、遗址旁、冰川下、神庙外,给他的侄子写下一张张明信片。
少年不知道自己拿着这叠明信片已经很久了,他的手指在下意识地翻动着这些薄薄的纸片,仿佛随着他指尖的摸索,他真的能在这些或光滑或粗粝的纸面上触碰到遗留其上的巴塞罗那的阳光和马舍尔冰川的冰雪,而不是坐在一个大大的格子里,地段再昂贵装修再豪华却依旧是个封闭的格子里,从玻璃窗望出去,只能看到暗沉的雾霾下一座座冷酷的钢铁建筑,没有山也没有水,没有好风景。
少年不想承认他那一点点的感激,感激他素来不待见的小叔叔在环游世界的时候主动给他寄来明信片,并且一直持续了下来,仿佛他用这个方式在邀请着少年顺着他足迹一样浪迹天下,去看地球上的大好河山。
少年沉浸在一些模糊的思绪中,这些思绪就像水面上的月影,越是用力去打捞,越是支离散落,淋得一身糊涂。
他还太年轻,哪里懂得人在明白生命本来开阔这件事后的欣悦与放达。
我们以儿子或女儿的身份出身,以学生的身份长大,以丈夫或妻子、员工和下属的身份成熟,以父亲或母亲的身份老去,或许直到死亡的那一刻才算真正为自己经受了生命,卸下了所有的身份。
我们出生在医院产房的格子里,我们长大在教室的格子里,我们成熟在办公室的格子里,我们老去在卧室和客厅的格子里,我们死在殡仪馆的格子里,死后又躺在骨灰盒的格子里。从生到死,我们似乎都在格子里。
从生到死,我们似乎从未自由过,什么叫自由,这个定义或许因人而异,但至少是为自己活,以自己想要的方式活。可以定义自己的身份,可以去自己想去的地方。
或许很多人都有过自由的梦想,他们拼命工作,努力挣钱,为自己积攒尽可能的资源用以进行更多的选择,可物质也是束缚。有多少人在家财万贯后一生为守住财富而累,多少人事业有成后忙于保住职位打击对手,这或许是成功,但这并非自由。
自由并不等于有钱环游世界,自由不关乎贫富,自由关乎勇敢,是等你意识到没有什么能真正束缚住你去追逐自己的想要,明白人生不只有升职加薪娶妻生子这一条才是出路,不是符合社会倡导的大众追逐的才是正确选择,本就没有正确选择,只有你想要的选择。自由是无路可走时发现处处是路,哪怕真没有路,就自己走出一条路来。
少年的阅历还远远不够让他明白这些,对现在年纪的他而言,自由只是为了对抗外界的个性化的追求,是解救自己,而非解放自己。他还不明白自由的代价,还没有衡量代价的理智,以及承受代价的勇气。
而他的叔叔做到了。少年的生命中有人做到了,少年模模糊糊地觉得自己的那逐日增长的钦佩并不只为了小叔表面的行为,那看似任性甚至疯狂的行为背后有什么更为坚硬而闪耀的东西打动了他,他只是,被打动得有些茫然和错愕。但这份打动就像一本书,他此刻不能明白,若他没有忘却这份打动,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他总会明白何谓自由。
小叔辞职233天后,回来了。
一大家子人都跑到机场接应他。
走出自动门的男人挺拔颀长,极致的英俊与出挑的气质让他在人群中犹如皎月当空一般瞩目。
他较之大半年前黑瘦了些许,气韵愈加平和收敛,一双眼却比以往愈发深邃璀然,像被晚风遍遍擦拭干净的星空。
少年的爷爷和爸爸既既有亲人归家的欣喜,又有余韵未消的愤怒和费解,几个大男人别别扭扭地打着招呼。
少年远远地站在一旁看着,并没有靠近凑话,但也不再像以前一样刻意原理。
小叔侧过头看了少年一眼,对着他点了点头。
少年顿了顿,也对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