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 www.piaotian.tw,炮灰通房要逆袭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以后可以光耀门楣,我家小孙孙日后便准备供他去读书,到时考个状元回来,老汉我可就做梦都能笑醒了。”
阮思义面色凄然,垂下头,“百无一用是书生……”
“怎么能如此说呢?孔夫子老人家都说读书好……当然,咱们穷苦人家想供个读书人出来是不易的。唉,说是如此说,还是生计要紧啊,肚子都吃不饱,瞎想也是无用。对了,你们家是做什么生计的?”
“没、没有生计。”
老汉端详面前这细皮嫩肉的书生模样的人,突然理解的点点头,“怪不得你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其实这么想也岔了,咱们这条街上也有是读书人的,平时帮人写个信抄个书什么的,也能维持生计的,就是日子苦点。勤学苦读,一朝能考上,就能出头了。”
阮思义一愣。
过了会儿,等阮思义走后,那老汉叹了一口气。
阮家那妇人也是可怜,男人是读书人,太过清高,家里日子无以为继。觉得自己说出来会有损男人尊严,居然托他来说上这一番话。
想了一会儿,那老汉便不再想了。
日子终究得自己过,自己摔了跟头吃过亏,才能明悟这其间的道理,希望这个后生能想明白。
……
阮思义带着犹豫的心态去又在周遭继续晃荡着,这次却是有了目的,而不是漫无境地。
连着看了几日,他心中也有些谱了,回家后翻箱倒柜找东西。
“相公,你找什么?”
阮思义一愣,轻声道:“我记得搬过来的时候,有些笔墨纸砚的。”
“你说的是那些啊。”乔氏转身打开一个箱子,抱出来一摞东西,“呶,都在这里了。”
有一块缺了角的砚台,两只笔尖墨已经结块了毛笔,还有一摞白色的宣纸。
阮思义爱好风雅,书房里摆放的书籍和字画都是那种极为名贵的,当初那些人卷物逃跑,最后没东西可卷,便把书房的东西都扫荡了。经过大家各种淘捡,也就给阮思义剩了这点东西。
阮思义神情复杂的摸摸这些东西,没有说话。
第二日他找乔氏要了二两银子,他没说干什么,乔氏也没问。
晚上,他抱了一个特制书箱回来了。是那种一尺半宽半人高箱体,既能背在身后,也能当个简易小书桌的那种。
次日,他便带着这书箱还有笔墨纸砚出门了。
……
想是容易,做时难。
阮思义背着书箱出门时,还没感觉,等到了他提前看好的地方时,他站那处愣了好半响都没将那书箱放下。
大街上,人群熙熙。两边有小商小贩吆喝着,讨着生计,而他也要在这种地方讨生计了。
阮思义站在那处,一种浓厚的羞愧感与耻辱感侵袭着他的心扉。
“嘿,你这书生到底摆不摆摊子啊?我写了信,还等着有事儿呢。”
他侧首一看,一位年纪五十多的大娘站在那处,不耐烦的看着他。
“摆的,摆的。”
他机械式的放书箱放下,把上面的小凳子取下,又拿下一块薄板垫在书箱之上,并从侧盖取出笔墨纸砚。
墨是事先磨好的,他走路小心,并没有洒出来。摊开一张雪白的宣纸,他深吸一口小声开口问那大娘需要写什么。
那大娘像是个经常写书信的,开口迅速说了一段话。
阮思义一边听,一边斟酌,经过润色后,写出人生第一封给人写的家书。写完后,他学着旁人那样,执起给那个大娘复述了一遍。
大娘听完后,连声急道:“你这书生到底会不会写信啊,你这写的什么,都听不懂,你要是不会写,我便找其他人了。”
阮思义面红耳赤,也不知说什么。
他有些迷茫,不懂自己为什么写的不好,他诗词歌赋样样精通,怎么可能连封信都写不好呢。
他脑海里突然闪电般经过大娘那句‘听不懂’,恍然大悟,忙道:“这位大娘,我再帮你重写一封。”
“那这封不算钱吧?”
一般帮人写家书,都是按纸张计费,一页书信,自备纸张只收三文钱,如若不自备纸张则是五文。
阮思义苦笑了一下,道:“自是不用的。”
说着,他便急笔奋书,只是几息间,又一封白话版的家书出炉了。
那大娘看他写的如此快,有点惊疑,“你这没写错吧?我都没开始口述,你就写好了?”
阮思义当然明白这大娘的意思,他记忆向来不错,这才隔了短短一会儿时间,自是不会忘记的。
见那大娘不信,他执起书信,照着口述了一遍。
大娘听完,惊喜的望着他道:“你这书生不错,记性好,你不知啊,我闺女嫁到外乡去了,隔些日子便要去封家书。这街上的写家书的摊子我都写过,他们每次都要我重复几遍才能写完一封的。”
阮思义心里又喜悦又苦涩,道:“谢大娘的夸赞,这个不当什么的。”
大娘摸出一个‘民封’,递给他,“你帮我装起来,封皮写个孙月娇亲启。”
“好的。”
大娘拿着信高兴的走了,留下五个铜板。
阮思义看着那五个脏兮兮的铜板,发了好半天呆。
以后可以光耀门楣,我家小孙孙日后便准备供他去读书,到时考个状元回来,老汉我可就做梦都能笑醒了。”
阮思义面色凄然,垂下头,“百无一用是书生……”
“怎么能如此说呢?孔夫子老人家都说读书好……当然,咱们穷苦人家想供个读书人出来是不易的。唉,说是如此说,还是生计要紧啊,肚子都吃不饱,瞎想也是无用。对了,你们家是做什么生计的?”
“没、没有生计。”
老汉端详面前这细皮嫩肉的书生模样的人,突然理解的点点头,“怪不得你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其实这么想也岔了,咱们这条街上也有是读书人的,平时帮人写个信抄个书什么的,也能维持生计的,就是日子苦点。勤学苦读,一朝能考上,就能出头了。”
阮思义一愣。
过了会儿,等阮思义走后,那老汉叹了一口气。
阮家那妇人也是可怜,男人是读书人,太过清高,家里日子无以为继。觉得自己说出来会有损男人尊严,居然托他来说上这一番话。
想了一会儿,那老汉便不再想了。
日子终究得自己过,自己摔了跟头吃过亏,才能明悟这其间的道理,希望这个后生能想明白。
……
阮思义带着犹豫的心态去又在周遭继续晃荡着,这次却是有了目的,而不是漫无境地。
连着看了几日,他心中也有些谱了,回家后翻箱倒柜找东西。
“相公,你找什么?”
阮思义一愣,轻声道:“我记得搬过来的时候,有些笔墨纸砚的。”
“你说的是那些啊。”乔氏转身打开一个箱子,抱出来一摞东西,“呶,都在这里了。”
有一块缺了角的砚台,两只笔尖墨已经结块了毛笔,还有一摞白色的宣纸。
阮思义爱好风雅,书房里摆放的书籍和字画都是那种极为名贵的,当初那些人卷物逃跑,最后没东西可卷,便把书房的东西都扫荡了。经过大家各种淘捡,也就给阮思义剩了这点东西。
阮思义神情复杂的摸摸这些东西,没有说话。
第二日他找乔氏要了二两银子,他没说干什么,乔氏也没问。
晚上,他抱了一个特制书箱回来了。是那种一尺半宽半人高箱体,既能背在身后,也能当个简易小书桌的那种。
次日,他便带着这书箱还有笔墨纸砚出门了。
……
想是容易,做时难。
阮思义背着书箱出门时,还没感觉,等到了他提前看好的地方时,他站那处愣了好半响都没将那书箱放下。
大街上,人群熙熙。两边有小商小贩吆喝着,讨着生计,而他也要在这种地方讨生计了。
阮思义站在那处,一种浓厚的羞愧感与耻辱感侵袭着他的心扉。
“嘿,你这书生到底摆不摆摊子啊?我写了信,还等着有事儿呢。”
他侧首一看,一位年纪五十多的大娘站在那处,不耐烦的看着他。
“摆的,摆的。”
他机械式的放书箱放下,把上面的小凳子取下,又拿下一块薄板垫在书箱之上,并从侧盖取出笔墨纸砚。
墨是事先磨好的,他走路小心,并没有洒出来。摊开一张雪白的宣纸,他深吸一口小声开口问那大娘需要写什么。
那大娘像是个经常写书信的,开口迅速说了一段话。
阮思义一边听,一边斟酌,经过润色后,写出人生第一封给人写的家书。写完后,他学着旁人那样,执起给那个大娘复述了一遍。
大娘听完后,连声急道:“你这书生到底会不会写信啊,你这写的什么,都听不懂,你要是不会写,我便找其他人了。”
阮思义面红耳赤,也不知说什么。
他有些迷茫,不懂自己为什么写的不好,他诗词歌赋样样精通,怎么可能连封信都写不好呢。
他脑海里突然闪电般经过大娘那句‘听不懂’,恍然大悟,忙道:“这位大娘,我再帮你重写一封。”
“那这封不算钱吧?”
一般帮人写家书,都是按纸张计费,一页书信,自备纸张只收三文钱,如若不自备纸张则是五文。
阮思义苦笑了一下,道:“自是不用的。”
说着,他便急笔奋书,只是几息间,又一封白话版的家书出炉了。
那大娘看他写的如此快,有点惊疑,“你这没写错吧?我都没开始口述,你就写好了?”
阮思义当然明白这大娘的意思,他记忆向来不错,这才隔了短短一会儿时间,自是不会忘记的。
见那大娘不信,他执起书信,照着口述了一遍。
大娘听完,惊喜的望着他道:“你这书生不错,记性好,你不知啊,我闺女嫁到外乡去了,隔些日子便要去封家书。这街上的写家书的摊子我都写过,他们每次都要我重复几遍才能写完一封的。”
阮思义心里又喜悦又苦涩,道:“谢大娘的夸赞,这个不当什么的。”
大娘摸出一个‘民封’,递给他,“你帮我装起来,封皮写个孙月娇亲启。”
“好的。”
大娘拿着信高兴的走了,留下五个铜板。
阮思义看着那五个脏兮兮的铜板,发了好半天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