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 www.piaotian.tw,这个小皇帝爱务农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阿嚏!”
此刻,刘病已打了一个喷嚏,便从梦中醒来。
背靠着门板坐着的老朱已经打起了呼噜。
明亮的月光透过窗棂照进屋内,将那变了形状的条条框框映照在地面上。
刘病已坐起来,试着用力呼吸了一下,身体内的痛胀感已经舒缓了许多。“想必爷爷在保佑着我,要不然不会恢复地这么快!”
刘病已起身,下床,试着活动了一下身子骨,感觉的确太过羸弱了,基本上手无缚鸡之力。
“我得好好规划一下今后的打算了,为自己制定一个计划表,奔着皇帝梦一步一步地实现。”刘病已这般想着,来到书桌前,摸索着找到了一块儿铁板,还有一个石英石。
傍晚的时候,他看到老朱就是通过摩擦石英石,喷溅出火星子来,将松油灯点燃的。刘病已捏着石英石请悄悄地蹭着铁板,试了几十次,都没能打出火星子来。本来想着把老朱唤醒,结果手儿一用力,数个火星子迸溅出来。其中一个擦着油灯的灯芯过去,立马将灯芯点燃了。
“费劲!这样落后的工具恐怕让以后的生活质量严重低下。我得想法子研制出火药来,先做火柴,后做烟花和爆竹。还有,老朱说的家里还有近百亩田地,我得想法子改良粮食品种,提高单产。另外,去深山里寻找一些后世常用以栽植的农作物,运用21世纪的种植方式,搞出丰产的粮食来。首先要做的就是先把肚子喂饱。随后推广开来,造福百姓。”
“嗯!就这么办!”刘病已边想着边寻找纸笔记录下来。但寻摸了半天,只看到了简陋的毛笔,还有一堆书简。刘病已这才想起来,纸张的发明还是在东汉末年。
“哎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还是先做好充分的调查再做进一步的详细打算吧。眼下,先列一个初步的大纲。”刘病已将竹简一个又一个地摊开,寻找着又没有可用的空白竹简。
一个个打开来才知道原主真是勤奋,这些书籍不但把韦编都快翻烂了,还用一些小篆做了详细的解读。
“原主原来是一个学霸啊!”刘病已回想到娘亲哭诉时说的话,才想起自己的才学已经把自己抬进了太学的准弟子员队伍。如果对比21世纪,也就是相当于一条腿已经迈进了北大、清华的门槛。
不过,让刘病已颇为烦恼的是,对于原主的记忆一点儿也没留下,以至于翻开这些竹简,如同看天书一般。
眼前的汉篆字体,美是相当地美。只是形体结构太过复杂了,环环绕绕地就跟画小人画一样。
刘病已看都看不懂,不免皱着眉头摇了摇头。
“还是简体字好啊!”刘病已寻思着要不要自己边种田边教书,给孩子们讲授这种简体字?兴许用个半个多世纪,这种言简意赅的简体字就能推行开来了。
不过,想想这种浩瀚的工程,刘病已还是摇了摇头。“改变世界太难,还是还改变一下自我吧。比如,先从学习汉篆开始!”刘病已终于找到了一个空白的竹简。这才摊平在书桌上,饱蘸浓墨,开始在这窄小的竹简上写起了计划书。
刘病已采用倒推法,先设定当皇帝的目标达成,随后一步步倒退到眼前要做些什么。随着框架结构搭建起来,刘病已的思路渐趋明朗。眼下,他要做的就是拟定一个详细的每日作息表。
作息表涵盖早上几点起床,洗漱后,户外锻炼多长时间,几点吃早餐,上午的学习学什么内容,学多久休息十分钟。休息的时候要喝水,要起来活动,要远眺崇山峻岭,做眼保健操。几点吃午饭,午休睡多久……
刘病已事无巨细,足足将这竹简的正反面全都用尽了。
好不容易用毛笔颤颤巍巍写了这么多字,刘病已的手腕儿都酸了。放下毛笔,看着眼前的杰作,刘病已心满意足地盘算着计划就从今天凌晨起实施。
起身伸了个懒腰,觉得闷热就顺手推开了窗户。
忽然觉得肚子里有些饿了。目光从竹简的末尾继续向右扫去,在桌子上寻找着东西。
以往,熬夜打游戏的时候,刘病已会在右手旁放一叠花生米。饿了就吃上几粒儿。
刘病已不爱吃烤干的花生米,吃多了,肠胃不好消化,嘴里还太干。
生的花生米,不但有足够的油性,还能回味到小时候在家乡忙着从山地里收花生的场景。
那时候,八月十五中秋节刚过不久,埋在土里的花生早就饱满结实了,人们就推着车子,扛着铁镢头,到地里收花生。
找准一墩花生,一镢刨下去,再用手拽住高高的花生秧儿一扥,白花花的一墩花生就从碎土里露出来。
望着满满当当又饱满的大花生,农民就乐得心里开花。
抓住一颗花生用力扥下来。
双手捏住花生皮的缝隙,用力一捏,“啪”地一声,花生壳破开,两粒浅红色的花生粒儿就躺在里面。
抛进嘴里一嚼,清脆的鲜香气充盈嘴巴,直达胃部。
有时,遇到多雨的秋季,花生地里仍旧涝着,人们便将铁镢头放在田间地头,挽起裤管儿,漟进地里,弯腰,双手抓住一棵花生秧,往上轻轻一提。
一嘟噜雪白的花生就呈现在人们那眉开眼笑的面前。
……
刘病已喜欢吃花生米,除了对口味,还就是时刻提醒自己劳动的辛苦。
这般想着,刘病已发现右侧的桌面上什么也没有。
刘病已这才想到,花生这种食用广泛的坚果,进入中华大地的时间应该是在明朝。哥伦布发现美洲,花生等农作物这才被人重视,之后经由菲律宾普及南亚地区、南洋诸国,随后才传入中国。先是在沿海地区普及,随后传入中原地区。
刘病已想吃花生米,但总不能横渡大海洋,去美洲寻找。
在这样的世纪里,九死一生都是极其奢侈的。说不定刚在海上漂一会儿,就被巨浪吞噬了。古代的航海技术和设备都是最原始的。况且,迷路都是极其正常的。
正在想着,眼光突然被书桌右侧的一样东西惊吓了一跳。
书简旁赫然躺着一个金色的东西。
仔细一看,那是一枚别致的金钗。这金子制作的钗端上,镶嵌着两枚大大的绿叶形状的碧玉。在碧玉的衬托下,绽放着两朵一大一小的银制梅花。花斑中间撒着一些珍珠制成的花蕊。
只是这金钗的末端裹着一层黑漆漆的东西,而在金钗旁边的桌面上,散落着一些碎碎的粉末。
看到这一场景,联想到自己的数次吐血,刘病已立马想到这些粉末就是砒霜。而这金钗,如果猜不错的话就是下毒之人的。
“这枚金钗是谁的?”
“有人今天来过!”刘病已登时精神紧张起来。
他将屋内的情景仔细查看。
以防有人暗藏在屋内,伺机从背后给自己来一刀子。
刘病已将屋内能藏人的地方搜了个遍,并没有察觉到任何异常。
但内心还是波澜涌动,他的安全感顿时被先前... -->>
“阿嚏!”
此刻,刘病已打了一个喷嚏,便从梦中醒来。
背靠着门板坐着的老朱已经打起了呼噜。
明亮的月光透过窗棂照进屋内,将那变了形状的条条框框映照在地面上。
刘病已坐起来,试着用力呼吸了一下,身体内的痛胀感已经舒缓了许多。“想必爷爷在保佑着我,要不然不会恢复地这么快!”
刘病已起身,下床,试着活动了一下身子骨,感觉的确太过羸弱了,基本上手无缚鸡之力。
“我得好好规划一下今后的打算了,为自己制定一个计划表,奔着皇帝梦一步一步地实现。”刘病已这般想着,来到书桌前,摸索着找到了一块儿铁板,还有一个石英石。
傍晚的时候,他看到老朱就是通过摩擦石英石,喷溅出火星子来,将松油灯点燃的。刘病已捏着石英石请悄悄地蹭着铁板,试了几十次,都没能打出火星子来。本来想着把老朱唤醒,结果手儿一用力,数个火星子迸溅出来。其中一个擦着油灯的灯芯过去,立马将灯芯点燃了。
“费劲!这样落后的工具恐怕让以后的生活质量严重低下。我得想法子研制出火药来,先做火柴,后做烟花和爆竹。还有,老朱说的家里还有近百亩田地,我得想法子改良粮食品种,提高单产。另外,去深山里寻找一些后世常用以栽植的农作物,运用21世纪的种植方式,搞出丰产的粮食来。首先要做的就是先把肚子喂饱。随后推广开来,造福百姓。”
“嗯!就这么办!”刘病已边想着边寻找纸笔记录下来。但寻摸了半天,只看到了简陋的毛笔,还有一堆书简。刘病已这才想起来,纸张的发明还是在东汉末年。
“哎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还是先做好充分的调查再做进一步的详细打算吧。眼下,先列一个初步的大纲。”刘病已将竹简一个又一个地摊开,寻找着又没有可用的空白竹简。
一个个打开来才知道原主真是勤奋,这些书籍不但把韦编都快翻烂了,还用一些小篆做了详细的解读。
“原主原来是一个学霸啊!”刘病已回想到娘亲哭诉时说的话,才想起自己的才学已经把自己抬进了太学的准弟子员队伍。如果对比21世纪,也就是相当于一条腿已经迈进了北大、清华的门槛。
不过,让刘病已颇为烦恼的是,对于原主的记忆一点儿也没留下,以至于翻开这些竹简,如同看天书一般。
眼前的汉篆字体,美是相当地美。只是形体结构太过复杂了,环环绕绕地就跟画小人画一样。
刘病已看都看不懂,不免皱着眉头摇了摇头。
“还是简体字好啊!”刘病已寻思着要不要自己边种田边教书,给孩子们讲授这种简体字?兴许用个半个多世纪,这种言简意赅的简体字就能推行开来了。
不过,想想这种浩瀚的工程,刘病已还是摇了摇头。“改变世界太难,还是还改变一下自我吧。比如,先从学习汉篆开始!”刘病已终于找到了一个空白的竹简。这才摊平在书桌上,饱蘸浓墨,开始在这窄小的竹简上写起了计划书。
刘病已采用倒推法,先设定当皇帝的目标达成,随后一步步倒退到眼前要做些什么。随着框架结构搭建起来,刘病已的思路渐趋明朗。眼下,他要做的就是拟定一个详细的每日作息表。
作息表涵盖早上几点起床,洗漱后,户外锻炼多长时间,几点吃早餐,上午的学习学什么内容,学多久休息十分钟。休息的时候要喝水,要起来活动,要远眺崇山峻岭,做眼保健操。几点吃午饭,午休睡多久……
刘病已事无巨细,足足将这竹简的正反面全都用尽了。
好不容易用毛笔颤颤巍巍写了这么多字,刘病已的手腕儿都酸了。放下毛笔,看着眼前的杰作,刘病已心满意足地盘算着计划就从今天凌晨起实施。
起身伸了个懒腰,觉得闷热就顺手推开了窗户。
忽然觉得肚子里有些饿了。目光从竹简的末尾继续向右扫去,在桌子上寻找着东西。
以往,熬夜打游戏的时候,刘病已会在右手旁放一叠花生米。饿了就吃上几粒儿。
刘病已不爱吃烤干的花生米,吃多了,肠胃不好消化,嘴里还太干。
生的花生米,不但有足够的油性,还能回味到小时候在家乡忙着从山地里收花生的场景。
那时候,八月十五中秋节刚过不久,埋在土里的花生早就饱满结实了,人们就推着车子,扛着铁镢头,到地里收花生。
找准一墩花生,一镢刨下去,再用手拽住高高的花生秧儿一扥,白花花的一墩花生就从碎土里露出来。
望着满满当当又饱满的大花生,农民就乐得心里开花。
抓住一颗花生用力扥下来。
双手捏住花生皮的缝隙,用力一捏,“啪”地一声,花生壳破开,两粒浅红色的花生粒儿就躺在里面。
抛进嘴里一嚼,清脆的鲜香气充盈嘴巴,直达胃部。
有时,遇到多雨的秋季,花生地里仍旧涝着,人们便将铁镢头放在田间地头,挽起裤管儿,漟进地里,弯腰,双手抓住一棵花生秧,往上轻轻一提。
一嘟噜雪白的花生就呈现在人们那眉开眼笑的面前。
……
刘病已喜欢吃花生米,除了对口味,还就是时刻提醒自己劳动的辛苦。
这般想着,刘病已发现右侧的桌面上什么也没有。
刘病已这才想到,花生这种食用广泛的坚果,进入中华大地的时间应该是在明朝。哥伦布发现美洲,花生等农作物这才被人重视,之后经由菲律宾普及南亚地区、南洋诸国,随后才传入中国。先是在沿海地区普及,随后传入中原地区。
刘病已想吃花生米,但总不能横渡大海洋,去美洲寻找。
在这样的世纪里,九死一生都是极其奢侈的。说不定刚在海上漂一会儿,就被巨浪吞噬了。古代的航海技术和设备都是最原始的。况且,迷路都是极其正常的。
正在想着,眼光突然被书桌右侧的一样东西惊吓了一跳。
书简旁赫然躺着一个金色的东西。
仔细一看,那是一枚别致的金钗。这金子制作的钗端上,镶嵌着两枚大大的绿叶形状的碧玉。在碧玉的衬托下,绽放着两朵一大一小的银制梅花。花斑中间撒着一些珍珠制成的花蕊。
只是这金钗的末端裹着一层黑漆漆的东西,而在金钗旁边的桌面上,散落着一些碎碎的粉末。
看到这一场景,联想到自己的数次吐血,刘病已立马想到这些粉末就是砒霜。而这金钗,如果猜不错的话就是下毒之人的。
“这枚金钗是谁的?”
“有人今天来过!”刘病已登时精神紧张起来。
他将屋内的情景仔细查看。
以防有人暗藏在屋内,伺机从背后给自己来一刀子。
刘病已将屋内能藏人的地方搜了个遍,并没有察觉到任何异常。
但内心还是波澜涌动,他的安全感顿时被先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