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 www.piaotian.tw,冬来踏雪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看到满街购年货而川流不息的人群,年气便扑面而来,特别是那些小孩子喜气洋洋的高兴劲,不禁想起童年时过年的景象。
在农村,进入腊月,年气就随期而至。初五吃五豆,初八吃腊八,就把年气带进了腊月。习惯上从穿戴到灶上用具等都讲究一个新,所以进了腊月的人们就开始准备年货了。为十五做灯笼也在备年货之列,那是要忙乎一个腊月的。我虽然干不了大活,就帮着搓麻纸捻子,扎灯圈,拓花纸的小活。一到干活时,只要外边有小伙伴的动静,就猴不自意,如坐针毡,父母看出我想溜的意思,那怕是给个眼色,这可如获释一般,就一流烟地遄了出去,疯得半天不回家。到了晚上,大人们忙着扎灯笼,我装摸做样的爬在背墙上做作业,可不一会,便随周公而去了。
腊月二十三,农家人就是过小年了,也是传统的“祭灶日”母亲一大早就忙着发面。天还没黑下来,就嚷嚷着要吃托托馍。以面活出名的父亲,把那发好的面反反复复的揉和,一团一团的面拉开,抹上一层油,撒上细细的葱花和盐,做成一个个的饼子,哇!还没有出锅,就闻到葱油香的味道来,馋得直流口水。当第一锅饼子出锅时,就早已忍耐不住伸手去抓,可被父亲温柔的一打:“嗨嗨!这第一个可不是你吃的,那得先给灶王爷吃,灶王爷吃了会上天给咱搬粮的!”父亲把三个热腾腾的饼子献给灶王爷后,这才轮到我们姐弟俩。
二十三之后,年气就更浓了。二十四、五,是一年一次的大扫除,也就是习俗中的“扫尘日”那是要忙活一家人的。一大早,把家里的坛坛罐罐全都搬到院子里,从房顶到墙面,从楼上到地下,彻彻底底地来一次大清扫,老尘土飞扬一屋子,个个弄得面目全非,尽管头上包着头巾、脖子上围巾、脸上包着手巾,可到头来还免不了一个个都成了黑灰色的土人。清扫完毕,待尘埃落定,用事先泡好的白土水,把屋内屋外的墙壁粉刷得白白亮亮。窗户糊上新纸,贴上五颜六色的窗花,墙上贴上新年画,把整个屋子装饰得一新,迎接新年的到来。
二十四、五,惦记着的一件大事就要到来,那就是生产队杀年猪。不等杀猪开始,就等着看热闹了。看着有几位丁壮劳力,满猪圈追着逮猪,先逮住那个肥实、跑不动的,揪着耳朵拖到土车架上,几个人按着大猪,那嘶心裂肺的叫声与人们的吆喝声、小孩子的呐喊声组成年气的吹奏曲,只见杀手手握大刀,对着猪脖子就是一刀,鲜血直喷而出,几大盆猪血就成了杀猪人独享的美餐。待血淌完了,我们几个胆子大的男孩子,就把手插入猪脖子的刀口里,蘸两手热乎乎的鲜血,拿去吓唬女孩子。
腊月的生活,好似芝麻开花节节高,年气一浪高过一浪。到了二十六、七,村村户户炊烟四起,家家都要蒸上几锅馍。菜包子、肉包子、豆沙包子,给祖先敬献的大枣花馍、给亲戚回礼的小枣花馍、还有大礼花馍、送给小孩的鱼样馍等等。花样繁多,种类齐全。第一锅馍出锅时,总忘不了先敬献给神灵和祖先,然后,大人小孩才能食用,还忘不了送给隔壁和同族的人家尝个新鲜,邻里的和谐气氛在年关时得到充分体现。
在我的记忆里,一年到头吃得最香的一顿饭,还要数大年三十那顿午饭了。那时候,生产队把正经肉都分成条、编上号,由社员抓阄。将剩下的杂碎煮熟,连汤带肉分给各家。一年到头见不了几次荤腥的我们,对那一盆肉杂碎汤实在是寄予了厚望,因为那是大年三十那顿米饭的主料,配上农家仅有的粉条、萝卜、白菜几味大宗菜,做成的大米饭,味道美不可言。后来我在城市生活了三十多年,生活一年比一年好,可就是再也吃不出比那更香的饭了,看来,儿时大年三十那顿大米饭够我回味一生的了。
大年三十,传统的祈福文化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在清扫了院落之后,从屋内到户外都贴上祈福的条幅。外门、二门上贴上喜庆语的春联;门眉上贴上剪着各种花样的门须子;门外墙上表达着“出门见喜”的愿望;屋内横梁上“抬头见喜”把美好心情送给每一位家人;粮瓮上的“五谷丰登”是农民对来年年景的祈盼;背墙上的“小心灯火”提醒人们喜庆之时也别忘了安全;炕头上有“身体安康”的祝福;水... -->>
看到满街购年货而川流不息的人群,年气便扑面而来,特别是那些小孩子喜气洋洋的高兴劲,不禁想起童年时过年的景象。
在农村,进入腊月,年气就随期而至。初五吃五豆,初八吃腊八,就把年气带进了腊月。习惯上从穿戴到灶上用具等都讲究一个新,所以进了腊月的人们就开始准备年货了。为十五做灯笼也在备年货之列,那是要忙乎一个腊月的。我虽然干不了大活,就帮着搓麻纸捻子,扎灯圈,拓花纸的小活。一到干活时,只要外边有小伙伴的动静,就猴不自意,如坐针毡,父母看出我想溜的意思,那怕是给个眼色,这可如获释一般,就一流烟地遄了出去,疯得半天不回家。到了晚上,大人们忙着扎灯笼,我装摸做样的爬在背墙上做作业,可不一会,便随周公而去了。
腊月二十三,农家人就是过小年了,也是传统的“祭灶日”母亲一大早就忙着发面。天还没黑下来,就嚷嚷着要吃托托馍。以面活出名的父亲,把那发好的面反反复复的揉和,一团一团的面拉开,抹上一层油,撒上细细的葱花和盐,做成一个个的饼子,哇!还没有出锅,就闻到葱油香的味道来,馋得直流口水。当第一锅饼子出锅时,就早已忍耐不住伸手去抓,可被父亲温柔的一打:“嗨嗨!这第一个可不是你吃的,那得先给灶王爷吃,灶王爷吃了会上天给咱搬粮的!”父亲把三个热腾腾的饼子献给灶王爷后,这才轮到我们姐弟俩。
二十三之后,年气就更浓了。二十四、五,是一年一次的大扫除,也就是习俗中的“扫尘日”那是要忙活一家人的。一大早,把家里的坛坛罐罐全都搬到院子里,从房顶到墙面,从楼上到地下,彻彻底底地来一次大清扫,老尘土飞扬一屋子,个个弄得面目全非,尽管头上包着头巾、脖子上围巾、脸上包着手巾,可到头来还免不了一个个都成了黑灰色的土人。清扫完毕,待尘埃落定,用事先泡好的白土水,把屋内屋外的墙壁粉刷得白白亮亮。窗户糊上新纸,贴上五颜六色的窗花,墙上贴上新年画,把整个屋子装饰得一新,迎接新年的到来。
二十四、五,惦记着的一件大事就要到来,那就是生产队杀年猪。不等杀猪开始,就等着看热闹了。看着有几位丁壮劳力,满猪圈追着逮猪,先逮住那个肥实、跑不动的,揪着耳朵拖到土车架上,几个人按着大猪,那嘶心裂肺的叫声与人们的吆喝声、小孩子的呐喊声组成年气的吹奏曲,只见杀手手握大刀,对着猪脖子就是一刀,鲜血直喷而出,几大盆猪血就成了杀猪人独享的美餐。待血淌完了,我们几个胆子大的男孩子,就把手插入猪脖子的刀口里,蘸两手热乎乎的鲜血,拿去吓唬女孩子。
腊月的生活,好似芝麻开花节节高,年气一浪高过一浪。到了二十六、七,村村户户炊烟四起,家家都要蒸上几锅馍。菜包子、肉包子、豆沙包子,给祖先敬献的大枣花馍、给亲戚回礼的小枣花馍、还有大礼花馍、送给小孩的鱼样馍等等。花样繁多,种类齐全。第一锅馍出锅时,总忘不了先敬献给神灵和祖先,然后,大人小孩才能食用,还忘不了送给隔壁和同族的人家尝个新鲜,邻里的和谐气氛在年关时得到充分体现。
在我的记忆里,一年到头吃得最香的一顿饭,还要数大年三十那顿午饭了。那时候,生产队把正经肉都分成条、编上号,由社员抓阄。将剩下的杂碎煮熟,连汤带肉分给各家。一年到头见不了几次荤腥的我们,对那一盆肉杂碎汤实在是寄予了厚望,因为那是大年三十那顿米饭的主料,配上农家仅有的粉条、萝卜、白菜几味大宗菜,做成的大米饭,味道美不可言。后来我在城市生活了三十多年,生活一年比一年好,可就是再也吃不出比那更香的饭了,看来,儿时大年三十那顿大米饭够我回味一生的了。
大年三十,传统的祈福文化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在清扫了院落之后,从屋内到户外都贴上祈福的条幅。外门、二门上贴上喜庆语的春联;门眉上贴上剪着各种花样的门须子;门外墙上表达着“出门见喜”的愿望;屋内横梁上“抬头见喜”把美好心情送给每一位家人;粮瓮上的“五谷丰登”是农民对来年年景的祈盼;背墙上的“小心灯火”提醒人们喜庆之时也别忘了安全;炕头上有“身体安康”的祝福;水...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