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 www.piaotian.tw,唐朝那些事儿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sp; 公元695年正月,朔方道行军总管,再击突厥;
公元695年七月,肃边道行军大总管,反击吐蕃之入寇;
公元696年三月,在素罗汗山败于吐蕃之手,被贬官为庶人(平民)。
主要战功:
收复自670年后,两次陷于吐蕃的安西四镇。使得大唐在龟兹复置安西都护府;其他如击突厥、战吐蕃的功绩相对收复安西四镇就黯然多了,不介绍了。
现在王孝杰被贬官为平民百姓,无所事事。对于一个曾经戎马倥偬且战功显赫的将领来说,这种日子是最无聊、也是最难熬的。
这种日子不是我想要的,我想要的是萧杀的战场。
大漠孤烟、军旗猎猎才是我最向往的景色;
万马嘶鸣、战鼓轰然才是我最期待的乐声;
策马疾驰、冲锋陷阵、刀剑激碰、血浸战袍才能够让我热血沸腾;
当年英国公李世勣74岁高龄尚且率兵灭亡高句丽,而我才64岁,难道我的人生就以这种方式结尾吗?
素罗汗山之败,一生功名毁于一战,成也吐蕃,败也吐蕃!
我让那个信任我的人失望了。我辜负了她,更辜负了无数的大唐将士!
如果,能够再有一次机会。我愿意为这个帝国,再次披挂上阵,保边平叛,开疆拓土,至死无憾!
为自己,为帝国,我愿意!
上天注定不会让王孝杰就此了却终生,帝国又给他提供了一次机会,最后一次机会。
公元696年年底。在家很无聊的王孝杰接到了来自朝廷的调令:契丹深入我河北道境内,大肆抄掠。即日起。着王孝杰出任清边道行军总管,率副总管苏宏晖等以下共17万大军出击契丹!
我知道。武三思、武攸宜都不是将才,只因为他们是皇帝的武氏族人,才放心给他们兵权。
张玄遇的“二十八将大军”曾经是圣上的希望,但是最终让她失望了。
我不能再次让她失望。
鞠躬尽瘁,勇往直前!纵然马革裹尸,吾亦虽死无憾!
王孝杰带着17万大军、带着皇帝的希望出发了,向着那个吞噬了我数十万大军、向着那个似乎不可战胜的目标出发了!
武周天册金**圣皇帝武则天正在批阅管记张说呈上的奏章:“孝杰忠勇敢死,乃诚奉国,深入寇境,以少御众,但为后援不至,所以致败。孝杰乃心国家,敢深入,以少当众,虽败,功可录也。”
武则天哀痛之余,下令追赠王孝杰为夏官尚书、耿国公。
这一切,都发生在半个月前的那场大战之后。
※东硖石谷
公元697年,武周神功元年,春,三月,戊申(十二日),东硖石谷。
清边道行军大总管王孝杰率17万大军行军至此,在这里,唐军与契丹再次遭遇。
这里对武周的将军们并不陌生,五个月前,张玄遇统帅的“二十八将大军”在与东硖石谷毗邻的西硖石谷,被李尽忠设计诱入伏击圈,全军覆没。
王孝杰身为拥有丰富对夷作战经验的老将,他知道张玄遇失败的原因,第一,好大贪功,轻敌冒进;第二,抛弃后军,孤军深入,导致各路唐军被逐个歼灭;
这五个月来,契丹的表现世人共睹,全军上下现在肯定没有了轻敌思想!轻敌?不惧敌就算阿弥陀佛了。这一点王孝杰很放心,只要没有轻敌思想,大军步步为营、稳扎稳打、逐步推进,谅你契丹区区数万之众,也奈何不了我17万大军!
东硖石谷与西硖石谷地形相似,都是一条狭窄的峡谷,不利于大兵团行动。
当前军来报,在谷口遭遇契丹军时,王孝杰并没有像张玄遇等人那样激动,这里地形对我极为不利,契丹军为何再次出现此处?
伏击我军?
孙万荣没有那么傻,相同的招数使用两次还能有效?
我王孝杰也没有那么傻,轻易就被你算计!
但是契丹为何要在这里出现?你要说是偶遇?打死我也不相信。
据报,前军遭遇的是契丹军精锐,如果契丹要继续打埋伏,诱我进谷,怎么会派出精锐呢?应该派出一些老弱病残才说得过去!
种种迹象表明,契丹不是打埋伏,而是要凭借狭窄的地形阻击我军。
硖石谷,是唐通往契丹的要道,唐军攻占此处,进可以攻,退可以守,战略主动权将掌握在唐军手中,兵力充足、准备充分时大可以去契丹晃悠一番,搅它个鸡犬不宁;兵力不足、准备不周时,可以凭借有利地形阻挡契丹军进入河北道。
此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要,兵家必夺之地也。
这里的重要性,王孝杰知道,孙万荣肯定也知道。
看过《斯巴达300勇士》电影的朋友们会了解,这里(硖石谷)的地形相对于唐、契丹双方来说,就类似电影里面的温泉谷,只要扼守住温泉谷,300打50万肯定不是神话!
看过《明朝那些事儿》的朋友们更会了解,这里(硖石谷)就类似山海关,任你努尔哈赤、皇太极如何智勇兼备、能征善战,如果拿不下山海关,你清军也只能望关内兴叹了。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要做最坏的打算,最万全的准备。
王孝杰决定亲率精兵为前锋,攻击前进,然后由副总管苏宏晖率主力随后跟进,前后策应,如若契丹真有埋伏,那么苏宏晖的后军将是最终击溃契丹军后招、奇兵。
65岁的王孝杰丝毫不输当年之勇,亲率精兵,操刀上阵、奋击而前。
就是龙潭虎穴,也要闯一闯。
在兵精将勇的唐军的凌厉攻势下,契丹军的阵脚出现了动摇,挡不住了,开始慢慢后退。
敌退我进嘛!
王孝杰杀性大起,率精锐唐军步步紧追……
追着追着,唐军就来到了一处悬崖边。
不过,契丹军似乎重新稳住了阵脚,任凭唐军怎么突击,契丹军就是岿然不动!(未完待续)
sp; 公元695年正月,朔方道行军总管,再击突厥;
公元695年七月,肃边道行军大总管,反击吐蕃之入寇;
公元696年三月,在素罗汗山败于吐蕃之手,被贬官为庶人(平民)。
主要战功:
收复自670年后,两次陷于吐蕃的安西四镇。使得大唐在龟兹复置安西都护府;其他如击突厥、战吐蕃的功绩相对收复安西四镇就黯然多了,不介绍了。
现在王孝杰被贬官为平民百姓,无所事事。对于一个曾经戎马倥偬且战功显赫的将领来说,这种日子是最无聊、也是最难熬的。
这种日子不是我想要的,我想要的是萧杀的战场。
大漠孤烟、军旗猎猎才是我最向往的景色;
万马嘶鸣、战鼓轰然才是我最期待的乐声;
策马疾驰、冲锋陷阵、刀剑激碰、血浸战袍才能够让我热血沸腾;
当年英国公李世勣74岁高龄尚且率兵灭亡高句丽,而我才64岁,难道我的人生就以这种方式结尾吗?
素罗汗山之败,一生功名毁于一战,成也吐蕃,败也吐蕃!
我让那个信任我的人失望了。我辜负了她,更辜负了无数的大唐将士!
如果,能够再有一次机会。我愿意为这个帝国,再次披挂上阵,保边平叛,开疆拓土,至死无憾!
为自己,为帝国,我愿意!
上天注定不会让王孝杰就此了却终生,帝国又给他提供了一次机会,最后一次机会。
公元696年年底。在家很无聊的王孝杰接到了来自朝廷的调令:契丹深入我河北道境内,大肆抄掠。即日起。着王孝杰出任清边道行军总管,率副总管苏宏晖等以下共17万大军出击契丹!
我知道。武三思、武攸宜都不是将才,只因为他们是皇帝的武氏族人,才放心给他们兵权。
张玄遇的“二十八将大军”曾经是圣上的希望,但是最终让她失望了。
我不能再次让她失望。
鞠躬尽瘁,勇往直前!纵然马革裹尸,吾亦虽死无憾!
王孝杰带着17万大军、带着皇帝的希望出发了,向着那个吞噬了我数十万大军、向着那个似乎不可战胜的目标出发了!
武周天册金**圣皇帝武则天正在批阅管记张说呈上的奏章:“孝杰忠勇敢死,乃诚奉国,深入寇境,以少御众,但为后援不至,所以致败。孝杰乃心国家,敢深入,以少当众,虽败,功可录也。”
武则天哀痛之余,下令追赠王孝杰为夏官尚书、耿国公。
这一切,都发生在半个月前的那场大战之后。
※东硖石谷
公元697年,武周神功元年,春,三月,戊申(十二日),东硖石谷。
清边道行军大总管王孝杰率17万大军行军至此,在这里,唐军与契丹再次遭遇。
这里对武周的将军们并不陌生,五个月前,张玄遇统帅的“二十八将大军”在与东硖石谷毗邻的西硖石谷,被李尽忠设计诱入伏击圈,全军覆没。
王孝杰身为拥有丰富对夷作战经验的老将,他知道张玄遇失败的原因,第一,好大贪功,轻敌冒进;第二,抛弃后军,孤军深入,导致各路唐军被逐个歼灭;
这五个月来,契丹的表现世人共睹,全军上下现在肯定没有了轻敌思想!轻敌?不惧敌就算阿弥陀佛了。这一点王孝杰很放心,只要没有轻敌思想,大军步步为营、稳扎稳打、逐步推进,谅你契丹区区数万之众,也奈何不了我17万大军!
东硖石谷与西硖石谷地形相似,都是一条狭窄的峡谷,不利于大兵团行动。
当前军来报,在谷口遭遇契丹军时,王孝杰并没有像张玄遇等人那样激动,这里地形对我极为不利,契丹军为何再次出现此处?
伏击我军?
孙万荣没有那么傻,相同的招数使用两次还能有效?
我王孝杰也没有那么傻,轻易就被你算计!
但是契丹为何要在这里出现?你要说是偶遇?打死我也不相信。
据报,前军遭遇的是契丹军精锐,如果契丹要继续打埋伏,诱我进谷,怎么会派出精锐呢?应该派出一些老弱病残才说得过去!
种种迹象表明,契丹不是打埋伏,而是要凭借狭窄的地形阻击我军。
硖石谷,是唐通往契丹的要道,唐军攻占此处,进可以攻,退可以守,战略主动权将掌握在唐军手中,兵力充足、准备充分时大可以去契丹晃悠一番,搅它个鸡犬不宁;兵力不足、准备不周时,可以凭借有利地形阻挡契丹军进入河北道。
此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要,兵家必夺之地也。
这里的重要性,王孝杰知道,孙万荣肯定也知道。
看过《斯巴达300勇士》电影的朋友们会了解,这里(硖石谷)的地形相对于唐、契丹双方来说,就类似电影里面的温泉谷,只要扼守住温泉谷,300打50万肯定不是神话!
看过《明朝那些事儿》的朋友们更会了解,这里(硖石谷)就类似山海关,任你努尔哈赤、皇太极如何智勇兼备、能征善战,如果拿不下山海关,你清军也只能望关内兴叹了。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要做最坏的打算,最万全的准备。
王孝杰决定亲率精兵为前锋,攻击前进,然后由副总管苏宏晖率主力随后跟进,前后策应,如若契丹真有埋伏,那么苏宏晖的后军将是最终击溃契丹军后招、奇兵。
65岁的王孝杰丝毫不输当年之勇,亲率精兵,操刀上阵、奋击而前。
就是龙潭虎穴,也要闯一闯。
在兵精将勇的唐军的凌厉攻势下,契丹军的阵脚出现了动摇,挡不住了,开始慢慢后退。
敌退我进嘛!
王孝杰杀性大起,率精锐唐军步步紧追……
追着追着,唐军就来到了一处悬崖边。
不过,契丹军似乎重新稳住了阵脚,任凭唐军怎么突击,契丹军就是岿然不动!(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