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 www.piaotian.tw,唐朝那些事儿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四人中,尚、赵是早起就跟着黄巢混的,崔是浙江时被俘的官员,唯独杨是跟着
张直方投降的官员,且世代是官宦大族。此人性格怪癖,据说考试前,把自己写的文章送给考官。考官看后,夸赞不已。
他却说:“这文章不是我写的,是弟杨源嶓作的。考官说:“现在的子弟以文求名,大半是借别人的文章。
要是有一篇文章被看上了,没一个不炫耀是自己写的。像你这样的,可以改变世上的不良风气了。
这个对话真的很能反映问题,第一且不说文章好与不好,考前就能接触到考官,这就非常不正常,而以他京城大家族子弟的身份,这考官的马屁也是拍的让人吐血。
也就不奇怪有那么多大才子考不上了,想想这些考官为了自己的前途不得不屈身于那些世家大族,夹着尾巴录人。
偏偏有那么几个有才的都是狂的一塌糊涂,也不把自己放在眼里。你让他们如何心平气和的去看你那盛气凌人的试卷。据说他还爱佛法,以至于把家作为敬佛诵经的道场。
凌晨起床,把身子爬在地上,让和10↗,尚盘着双腿坐在自己脊背上,先听和尚诵读三遍《金刚经》。
牛逼人物就得有牛逼的习惯。这老兄八成是个被虐狂,很有潜质去现在的日本av界发展。必能红极一时啊!
如果这个口味还不够独特,再有一个,说他上厕所前会脱光了狂奔去厕所。然后速度解决,回来穿上衣服。为的是不使衣服被厕所的气味熏染了!
这,绝对是个不折不扣的人物。无论当大官还是小官,活在古代还是现代,生在富家还是贫家,都不会阻碍他的名声-----传扬天下。
说说那位皮翰林皮学士吧,皮日休是晚唐有名的文学家、诗人。
和陆龟蒙齐名,史称“皮陆”,笔者认为他的才华绝对在哪位自认为超过李白杜甫,不把诸葛亮放在眼里的薛能。
鲁迅先生评价这两人是:“一蹋糊涂的泥塘里的光辉的锋芒”!笔者认为他还是位有自己独到见解的思想家。
可惜这样一位有才华的人,《新旧唐书》都未曾立传。只因他曾投降过黄巢。虽然很多资料说他是878年被陷入巢军。
也有资料说是主动投靠,笔者觉得主动去投靠的可能性不大,但应该心里也并不排斥,他的很多诗文都是基于当时的社会底层的同情,对政府、社会的讥讽,而且他也参加过科举,据说因为早年嗜酒如命,32岁才到京城参加科举。
到京城不久就已名动京城,只因此人的脾气和长相都和另一位晚唐的大师级人物----罗隐有的一拼。
而且眼睛和李克用类似。被人戏称独眼龙!终究是考了很久才以最后一名中举。而且始终没受到重用。
要说这也是情理中的事,没事谁会无缘无故跑来重用你呢。像刘备在那种丧家落魄的情况下,迫不得已三顾茅庐请诸葛,还多半不是因为他的才。
主要是因为想得到当地士族的支持。朝廷里的大员谁会低下头去给他机会!不受重用也是正常。
而黄巢需要他,派几个人带上几箱的礼物,给足面子、里子。实在没有理由拒绝。毕竟他对大唐政府也难说有多少不可割舍的情感。忠君都不够资格啊!
笔者印象最深刻的是中学时曾在历史课本上看过他的一首诗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当时还把这首诗少见的记在了笔记本上,因为笔者基本上是从来从来不写作业的!
他的下落不明。有说是出言得罪黄巢被杀,有说因黄巢兵败被政府所杀,有说隐形埋名,客死宿州。
笔者比较相信的是第一种和第三种。
第一种的可能性更大些。依他的性格对黄巢的所作所为不可能会不出讥讽之词。
黄巢也不是什么有肚量的人。连后来的朱温都曾数次想杀了自己的第一谋士敬翔,何况皮日休和黄巢的关系。
说皮日休就不能不提陆龟蒙。两人性格相投,才情相当,相互间写下了大量的诗词。笔者曾看皮日休的文集你有很多都是写太湖的。估计也没少喝陆龟蒙的酒。
笔者知道陆龟蒙这位大诗人的起因也是因为他的一首诗,
素花多蒙别艳欺,
此花端合在瑶池。
无情有恨何人觉?
月晓风清欲堕时。[
这是一首咏白莲的诗,当真是前无古人后不见来者的诗。形神俱佳。堪称神品。
这位大师的成就绝不仅仅限于诗歌的小成就。他和皮日休不同的是,他出生官宦之家。相同是两人都非常有才,却屡试不第。
陆龟蒙当了几年幕僚后干脆辞职在苏州隐居了。有田百亩,屋数十间,且在顾渚山下经营一个茶园。自称江湖散人。农忙季节就带着佣人干农活。
闲的季节就带上渔具、茶具,泛舟于太湖,饮茶钓鱼。此人写过一篇“《耒耜经》”据说是中国农学著作中最早的、里程碑的著作,他还对捕鱼、养鱼、渔具做了详细的记录和个人的总结。
还有一说唐朝有三本茶叶名家写的著作,分别是陆羽的《茶经》皎然的《茶诀》和陆龟蒙的《茶书》,后两本失传了,只有《茶经》留了下来,陆羽也因此被称为茶圣、茶仙。
笔者觉得学问真像启功老先生说的,学问得有玩的心情。喜欢玩,会玩,坚持玩下去。终究会有所成。
黄巢称帝封官之后,面对宫里数千貌美如花的宫女。终究按捺不住自己的心,虽已过天命之年。仍是老当益壮,不减当年,日夜耕耘,广播龙种。
外事内事,此时此刻都是烦心事。其实面对美女的免疫力,在没有了约束之后,男性同胞有几个能够抵抗的住!>
四人中,尚、赵是早起就跟着黄巢混的,崔是浙江时被俘的官员,唯独杨是跟着
张直方投降的官员,且世代是官宦大族。此人性格怪癖,据说考试前,把自己写的文章送给考官。考官看后,夸赞不已。
他却说:“这文章不是我写的,是弟杨源嶓作的。考官说:“现在的子弟以文求名,大半是借别人的文章。
要是有一篇文章被看上了,没一个不炫耀是自己写的。像你这样的,可以改变世上的不良风气了。
这个对话真的很能反映问题,第一且不说文章好与不好,考前就能接触到考官,这就非常不正常,而以他京城大家族子弟的身份,这考官的马屁也是拍的让人吐血。
也就不奇怪有那么多大才子考不上了,想想这些考官为了自己的前途不得不屈身于那些世家大族,夹着尾巴录人。
偏偏有那么几个有才的都是狂的一塌糊涂,也不把自己放在眼里。你让他们如何心平气和的去看你那盛气凌人的试卷。据说他还爱佛法,以至于把家作为敬佛诵经的道场。
凌晨起床,把身子爬在地上,让和10↗,尚盘着双腿坐在自己脊背上,先听和尚诵读三遍《金刚经》。
牛逼人物就得有牛逼的习惯。这老兄八成是个被虐狂,很有潜质去现在的日本av界发展。必能红极一时啊!
如果这个口味还不够独特,再有一个,说他上厕所前会脱光了狂奔去厕所。然后速度解决,回来穿上衣服。为的是不使衣服被厕所的气味熏染了!
这,绝对是个不折不扣的人物。无论当大官还是小官,活在古代还是现代,生在富家还是贫家,都不会阻碍他的名声-----传扬天下。
说说那位皮翰林皮学士吧,皮日休是晚唐有名的文学家、诗人。
和陆龟蒙齐名,史称“皮陆”,笔者认为他的才华绝对在哪位自认为超过李白杜甫,不把诸葛亮放在眼里的薛能。
鲁迅先生评价这两人是:“一蹋糊涂的泥塘里的光辉的锋芒”!笔者认为他还是位有自己独到见解的思想家。
可惜这样一位有才华的人,《新旧唐书》都未曾立传。只因他曾投降过黄巢。虽然很多资料说他是878年被陷入巢军。
也有资料说是主动投靠,笔者觉得主动去投靠的可能性不大,但应该心里也并不排斥,他的很多诗文都是基于当时的社会底层的同情,对政府、社会的讥讽,而且他也参加过科举,据说因为早年嗜酒如命,32岁才到京城参加科举。
到京城不久就已名动京城,只因此人的脾气和长相都和另一位晚唐的大师级人物----罗隐有的一拼。
而且眼睛和李克用类似。被人戏称独眼龙!终究是考了很久才以最后一名中举。而且始终没受到重用。
要说这也是情理中的事,没事谁会无缘无故跑来重用你呢。像刘备在那种丧家落魄的情况下,迫不得已三顾茅庐请诸葛,还多半不是因为他的才。
主要是因为想得到当地士族的支持。朝廷里的大员谁会低下头去给他机会!不受重用也是正常。
而黄巢需要他,派几个人带上几箱的礼物,给足面子、里子。实在没有理由拒绝。毕竟他对大唐政府也难说有多少不可割舍的情感。忠君都不够资格啊!
笔者印象最深刻的是中学时曾在历史课本上看过他的一首诗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当时还把这首诗少见的记在了笔记本上,因为笔者基本上是从来从来不写作业的!
他的下落不明。有说是出言得罪黄巢被杀,有说因黄巢兵败被政府所杀,有说隐形埋名,客死宿州。
笔者比较相信的是第一种和第三种。
第一种的可能性更大些。依他的性格对黄巢的所作所为不可能会不出讥讽之词。
黄巢也不是什么有肚量的人。连后来的朱温都曾数次想杀了自己的第一谋士敬翔,何况皮日休和黄巢的关系。
说皮日休就不能不提陆龟蒙。两人性格相投,才情相当,相互间写下了大量的诗词。笔者曾看皮日休的文集你有很多都是写太湖的。估计也没少喝陆龟蒙的酒。
笔者知道陆龟蒙这位大诗人的起因也是因为他的一首诗,
素花多蒙别艳欺,
此花端合在瑶池。
无情有恨何人觉?
月晓风清欲堕时。[
这是一首咏白莲的诗,当真是前无古人后不见来者的诗。形神俱佳。堪称神品。
这位大师的成就绝不仅仅限于诗歌的小成就。他和皮日休不同的是,他出生官宦之家。相同是两人都非常有才,却屡试不第。
陆龟蒙当了几年幕僚后干脆辞职在苏州隐居了。有田百亩,屋数十间,且在顾渚山下经营一个茶园。自称江湖散人。农忙季节就带着佣人干农活。
闲的季节就带上渔具、茶具,泛舟于太湖,饮茶钓鱼。此人写过一篇“《耒耜经》”据说是中国农学著作中最早的、里程碑的著作,他还对捕鱼、养鱼、渔具做了详细的记录和个人的总结。
还有一说唐朝有三本茶叶名家写的著作,分别是陆羽的《茶经》皎然的《茶诀》和陆龟蒙的《茶书》,后两本失传了,只有《茶经》留了下来,陆羽也因此被称为茶圣、茶仙。
笔者觉得学问真像启功老先生说的,学问得有玩的心情。喜欢玩,会玩,坚持玩下去。终究会有所成。
黄巢称帝封官之后,面对宫里数千貌美如花的宫女。终究按捺不住自己的心,虽已过天命之年。仍是老当益壮,不减当年,日夜耕耘,广播龙种。
外事内事,此时此刻都是烦心事。其实面对美女的免疫力,在没有了约束之后,男性同胞有几个能够抵抗的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