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 www.piaotian.tw,唐朝那些事儿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十之五六)。很多大将被俘(包括刘弘基、李安远等)。
李世民带领存活下来的士兵,回到长安,刘文静与殷开山被革职这样看来,唐军的失败和李世民一点关系都没有,都是刘文静和殷开山的过错。但我认为,这个记载不真实。有些地方可能和真实的历史有出入,尤其是在战败的责任到底由谁来承担这个问题上。
我观看李世民的战斗史。从太原起兵,一直到后来的平王灭窦。就是在他的整个青年阶段,历史记载的就只有这么一次败仗。而且对于这次败仗,根据史书上的记载,似乎也不是他本人的原因,难道李世民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战神。我本人还是比较倾向于,这样的说法,当然了,这个说法并不是我首创。
这场战役的失败,原因在于李世民,史书上之所以没有这样写,是为了给李世民隐讳,让人们只看到他光辉、胜利的一面,而不是失败、挫折的一面。
而且李世民到底有没有真的生病,还不好说,即使真的病了,也不是要命的病,日常事务可以不处理,大军出动这种大事,不能不处理吧?而且对于刘文静的智商来说,不应该犯这种低级的错误。
李世民治军甚严,刘文静这么聪明的一个人,也作出了违反军纪的事,实在是让人没有办法不产生怀疑。更为重要的是:李世民军事指挥的改变,以此次战役为转折点的。
在这次战役之前,我们称为李世民的早期军事指挥,早期的李世民就像一个刚入世事的少年,社会上有很多的潜规则他都不懂,他做事情只是凭借着自己的一腔热血,不考虑后果,遇见敌人就打,同时他的运气也很好,每次都打胜仗
。属于那种急进过度、轻率型的,在霍邑打宋老生如此,第一次打薛仁果时也是如此。但是现实告诉我们,一个人的运气并非总是很好的。这次李世民的运气突然变的不好了,打了败仗,他平生第一次遇见这么大的失败。
世上有很多种人,有这么一种人经受不住挫折,遇见挫折就后退,他们也不想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自己的名字,只想安安稳稳的过着自己的小日子,对于这种人,我祝福他们,但是在历史中,没有这种人的位置。
有另外一种人和上一种人恰恰相反,遇见了挫折、失败、打击,他们也曾迷茫过,他们也曾自暴自弃过,不知道自己未来的路该怎么走?
也不知道自己还有没有未来?然而,迷茫过后,是对未来的执着。自暴自弃后,有着别人所不理解的坚持。对于这一种人,不一定他们都能够进入史册,但是我想能否被写进史书对他们来说并不重要。他们认为重要的是人生的那种经历,在失败面前不低头,在挫折面前昂首挺胸、斗志昂扬、永不服输的那种精神。
李世民应该属于后一种人。(更加幸运的是,他进入了史册“彪炳史册”)之后,他认真分析自己哪里错了、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然后默默的告诉自己以后不要再犯类似的错误。
我不敢说这次战败一定是李世民的过错,但是他一定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而且通过这次战争的失败,李世民成长了,由一个男孩真正成长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人。
他知道了,原来战争并不是他想象的那样。并不是向前冲就肯定能够胜利。在战争中,勇气当然很重要,然而,智慧与坚忍更重要。
有了勇气,你最多是一名勇将。有了智慧和坚忍你才能算做一名合格的统帅。年龄的增长,不能算做成熟,真正的成熟要从内心开始。
挫折就是一个人成熟的催化剂。没有挫折不坚强,没有磨难不成长。李世民的这次战败,这次挫折,对于他本人是一件好事,对于李渊来说也是一件好事,对于尚在襁褓中大唐王朝更是一件好事。
挫折史书上是这样记载的。李世民率领大军开赴前线,在高墌(今甘肃省泾川县东)扎营,李世民知道薛举粮食将要用光。急于速战,所以深挖壕沟,高筑营垒,拒绝应战。正巧这时李世民患上了疟疾,就把军队的指挥权交给了刘文静和殷开山,并且特意嘱咐二人。无论如何不能出战。二人认为是李世民瞧不起自己,为了证明自己也是有能力的。于是二人私自率领部队应战,结果被薛举打败。士兵阵亡超过了一半(十之五六)我觉得史书的记载没有问题的。如果说责任,小李的责任至多是用人不当。第一:选择什么样的战术是视具体情况而定的,既然以前小李采用的战术没有问题,就不能因为他以前多用急进的战术就认为他这次也一样。第二:当时薛举屯兵的地点是析墌,而小李到了高墌就不再前进,明显是取守势。六月初十小李统军出发,七月初九浅水原兵败,这其间有一个月的时间。总不会都在行军,起码在高墌是驻扎了一段时间“深溝高壘不與戰”的。第三:刘文静大败的原因是“恃眾而不設備”,这是缺乏基本的军事常识的表现。可见刘殷二人并非军事长才,殷开山在这次兵败之后一直任文职,不再掌兵,刘文静此后再也没有官复原职,也说明这次兵败的确是他二人指挥不当,而不是替小李背了黑锅。第四:李元吉弃守太原那次李渊也曾试图归罪他人,但并没有成功。刘殷二人若是无过受罚,不可能大家都缄口不言。第五:浅水原兵败一个月后,李渊再度派小李统军出征,也说明李渊信任他的军事能力。而李四那次逃回长安后,李渊可再没让他单独领过兵。最后,当时小李还没有后来在军中的那种威望,他生病了难免控制力不强,这两人把军队拉出去,小李知道后派人去追已经来不及了。
“未及与战,会太宗不豫,行军长史刘文静、殷开山请观兵于高墌西南,恃众不设备,为举兵掩乘其后。太宗闻之,知其必败,遽与书责之。未至,两军合战,竟为举所败,死者十五六,”另外:关于小李的病通鉴说是疟疾。
这次战役的失败不仅给了李世民很大的打击,也给了刚刚建立的大唐王朝一个不小的打击。几家欢喜几家愁。有人忧愁,就有人快乐,薛举就很快乐,经过上次的败仗,他原本以为唐朝是很强大的,现在他知道了这个邻居也并不是不可以战胜的。这次的胜利,让薛举很高兴,他终于知道了这个邻居只是外面看着强大而已,实际上没有什么那么可怕,上次让他们得胜,不过是侥幸而已,一个二十岁的毛头小伙子还想和我斗(这一年618年,李世民虚岁二十),也不掂量掂量自己几斤几两。郝瑗向薛举建议:“唐军现在被打败,关中人心骚乱,正应该乘胜追击,直取长安。”薛举表示同意,想趁此多抢点东西,最好把李渊打败,自己占据关中。不料薛举突然患病,而且一病不起,不久就死了,太子薛仁果继承帝位,计划终止。
薛仁果是薛举的长子,在薛举称帝后,被封为皇太子,力大无穷,作战勇敢,军中号为“万人敌”,这些都是优点,这些优点能够帮助他成功;同时薛仁果也有缺点,他为人脾气暴躁,残忍好杀,这些缺点足以使他失败。那么薛仁果残忍好杀到什么程度呢?(未完待续)
十之五六)。很多大将被俘(包括刘弘基、李安远等)。
李世民带领存活下来的士兵,回到长安,刘文静与殷开山被革职这样看来,唐军的失败和李世民一点关系都没有,都是刘文静和殷开山的过错。但我认为,这个记载不真实。有些地方可能和真实的历史有出入,尤其是在战败的责任到底由谁来承担这个问题上。
我观看李世民的战斗史。从太原起兵,一直到后来的平王灭窦。就是在他的整个青年阶段,历史记载的就只有这么一次败仗。而且对于这次败仗,根据史书上的记载,似乎也不是他本人的原因,难道李世民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战神。我本人还是比较倾向于,这样的说法,当然了,这个说法并不是我首创。
这场战役的失败,原因在于李世民,史书上之所以没有这样写,是为了给李世民隐讳,让人们只看到他光辉、胜利的一面,而不是失败、挫折的一面。
而且李世民到底有没有真的生病,还不好说,即使真的病了,也不是要命的病,日常事务可以不处理,大军出动这种大事,不能不处理吧?而且对于刘文静的智商来说,不应该犯这种低级的错误。
李世民治军甚严,刘文静这么聪明的一个人,也作出了违反军纪的事,实在是让人没有办法不产生怀疑。更为重要的是:李世民军事指挥的改变,以此次战役为转折点的。
在这次战役之前,我们称为李世民的早期军事指挥,早期的李世民就像一个刚入世事的少年,社会上有很多的潜规则他都不懂,他做事情只是凭借着自己的一腔热血,不考虑后果,遇见敌人就打,同时他的运气也很好,每次都打胜仗
。属于那种急进过度、轻率型的,在霍邑打宋老生如此,第一次打薛仁果时也是如此。但是现实告诉我们,一个人的运气并非总是很好的。这次李世民的运气突然变的不好了,打了败仗,他平生第一次遇见这么大的失败。
世上有很多种人,有这么一种人经受不住挫折,遇见挫折就后退,他们也不想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自己的名字,只想安安稳稳的过着自己的小日子,对于这种人,我祝福他们,但是在历史中,没有这种人的位置。
有另外一种人和上一种人恰恰相反,遇见了挫折、失败、打击,他们也曾迷茫过,他们也曾自暴自弃过,不知道自己未来的路该怎么走?
也不知道自己还有没有未来?然而,迷茫过后,是对未来的执着。自暴自弃后,有着别人所不理解的坚持。对于这一种人,不一定他们都能够进入史册,但是我想能否被写进史书对他们来说并不重要。他们认为重要的是人生的那种经历,在失败面前不低头,在挫折面前昂首挺胸、斗志昂扬、永不服输的那种精神。
李世民应该属于后一种人。(更加幸运的是,他进入了史册“彪炳史册”)之后,他认真分析自己哪里错了、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然后默默的告诉自己以后不要再犯类似的错误。
我不敢说这次战败一定是李世民的过错,但是他一定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而且通过这次战争的失败,李世民成长了,由一个男孩真正成长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人。
他知道了,原来战争并不是他想象的那样。并不是向前冲就肯定能够胜利。在战争中,勇气当然很重要,然而,智慧与坚忍更重要。
有了勇气,你最多是一名勇将。有了智慧和坚忍你才能算做一名合格的统帅。年龄的增长,不能算做成熟,真正的成熟要从内心开始。
挫折就是一个人成熟的催化剂。没有挫折不坚强,没有磨难不成长。李世民的这次战败,这次挫折,对于他本人是一件好事,对于李渊来说也是一件好事,对于尚在襁褓中大唐王朝更是一件好事。
挫折史书上是这样记载的。李世民率领大军开赴前线,在高墌(今甘肃省泾川县东)扎营,李世民知道薛举粮食将要用光。急于速战,所以深挖壕沟,高筑营垒,拒绝应战。正巧这时李世民患上了疟疾,就把军队的指挥权交给了刘文静和殷开山,并且特意嘱咐二人。无论如何不能出战。二人认为是李世民瞧不起自己,为了证明自己也是有能力的。于是二人私自率领部队应战,结果被薛举打败。士兵阵亡超过了一半(十之五六)我觉得史书的记载没有问题的。如果说责任,小李的责任至多是用人不当。第一:选择什么样的战术是视具体情况而定的,既然以前小李采用的战术没有问题,就不能因为他以前多用急进的战术就认为他这次也一样。第二:当时薛举屯兵的地点是析墌,而小李到了高墌就不再前进,明显是取守势。六月初十小李统军出发,七月初九浅水原兵败,这其间有一个月的时间。总不会都在行军,起码在高墌是驻扎了一段时间“深溝高壘不與戰”的。第三:刘文静大败的原因是“恃眾而不設備”,这是缺乏基本的军事常识的表现。可见刘殷二人并非军事长才,殷开山在这次兵败之后一直任文职,不再掌兵,刘文静此后再也没有官复原职,也说明这次兵败的确是他二人指挥不当,而不是替小李背了黑锅。第四:李元吉弃守太原那次李渊也曾试图归罪他人,但并没有成功。刘殷二人若是无过受罚,不可能大家都缄口不言。第五:浅水原兵败一个月后,李渊再度派小李统军出征,也说明李渊信任他的军事能力。而李四那次逃回长安后,李渊可再没让他单独领过兵。最后,当时小李还没有后来在军中的那种威望,他生病了难免控制力不强,这两人把军队拉出去,小李知道后派人去追已经来不及了。
“未及与战,会太宗不豫,行军长史刘文静、殷开山请观兵于高墌西南,恃众不设备,为举兵掩乘其后。太宗闻之,知其必败,遽与书责之。未至,两军合战,竟为举所败,死者十五六,”另外:关于小李的病通鉴说是疟疾。
这次战役的失败不仅给了李世民很大的打击,也给了刚刚建立的大唐王朝一个不小的打击。几家欢喜几家愁。有人忧愁,就有人快乐,薛举就很快乐,经过上次的败仗,他原本以为唐朝是很强大的,现在他知道了这个邻居也并不是不可以战胜的。这次的胜利,让薛举很高兴,他终于知道了这个邻居只是外面看着强大而已,实际上没有什么那么可怕,上次让他们得胜,不过是侥幸而已,一个二十岁的毛头小伙子还想和我斗(这一年618年,李世民虚岁二十),也不掂量掂量自己几斤几两。郝瑗向薛举建议:“唐军现在被打败,关中人心骚乱,正应该乘胜追击,直取长安。”薛举表示同意,想趁此多抢点东西,最好把李渊打败,自己占据关中。不料薛举突然患病,而且一病不起,不久就死了,太子薛仁果继承帝位,计划终止。
薛仁果是薛举的长子,在薛举称帝后,被封为皇太子,力大无穷,作战勇敢,军中号为“万人敌”,这些都是优点,这些优点能够帮助他成功;同时薛仁果也有缺点,他为人脾气暴躁,残忍好杀,这些缺点足以使他失败。那么薛仁果残忍好杀到什么程度呢?(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