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 www.piaotian.tw,大明之帝国崛起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等一众人员离去后,衙署只剩下杨一清、刘谨和谷大用,“刘谨,西山就交给你打理,希望你别令本宫失望,你暂时领总管位,有问题及时禀报,你若敢欺凌农户和匠户,本宫绝不轻饶,在西山本宫绝对不容许出现不公平和不公正的事情,所以你对任何人和任何事都要秉公处理,不偏不倚,知道吗”?
刘谨立马跪了下去,“奴婢谢太子殿下垂爱,奴婢谨记殿下教诲,绝不令殿下忧心”。
“你下去吧,本宫与杨大人有事要谈”,刘谨走后,杨一清皱着眉头,毕竟来西山几次了,杨一清对西山也有所了解,西山每日的钱粮数不胜数,杨一清担心刘瑾等人同流合污,上下其手,忧心道:“太子殿下,让刘谨掌管西山,是否不妥”?
“本宫已安排督察人员监督西山的人员和钱粮花费”,朱厚照从袖中掏出折叠好的纸张,递给杨一清,杨一清疑惑的打开,“本宫不懂练兵,也不懂军事,虽然读了些兵书,但比不得杨大人,我听闻杨大人在陕西督学时时常去边疆揣摩军事,且熟读兵书。这是本宫的一些想法,杨大人若是觉得可行就在西山组建新军,一定要找良家子弟,本宫不要滥竽充数,宁缺毋滥,也规定了兵饷,兵饷每月由西山衙署支出。记住,本宫要的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无不胜的军队”。
“新军”?杨一清大吃一惊,不是东宫卫队吗?杨一清一直以为召自己前来是协助太子组建卫队的,谁知太子竟然让自己组建训练新军,杨一清为难道:“殿下,这恐不合礼制,陛下那里。。。”
“杨大人放宽心就是,父皇那里我已言明,东宫卫队不过是遮人耳目,以免朝中有人拿礼制说三道四,这事内阁三位阁老也清楚,杨大人安心”。
“那这兵饷会不会多了些”?
“本宫是要骁勇善战的精兵,相信杨大人久在陕西也看到边镇从上到下已经开始糜烂,若是外敌侵扰,杨大人认为谁能抗敌呢?靠那些克扣兵饷、大腹便便将不知兵的将领还是靠饥不裹腹老弱病残的士兵”?
“敢问太子殿下,主要是什么兵种呢”?
“这个由你掌握,本宫的想法是成立类似神机营的新军,但本宫看了目前的鸟铳,似乎威力很一般,所以在新式鸟铳没改造完成前,就先以弓弩兵为主,辅以鸟铳,至于刀盾兵和长矛兵太笨重了,就不需要了。这章程你先好好细看,若有不妥之处我们再商量,西山北边本宫已命工匠建造军营,这几日你暂时在衙署,缺什么你让刘瑾去给你置办”。
杨一清捧着章程,一边看一边思考,真有意思,这章程里面的内容完全颠覆了大明的兵制,章程规定以班为基础,十人一班,设班长一人,副班长一人;五班一排,设排长一人,副排长两人;五排一连,设连长一人,副连长两人;五连一营,设营长一人,副营长两人;四营一团,设团长一人,副团长两人。按照这个计算,新军刚好一个团。
章程还规定所有士兵每天必须去学堂学习识字,看到此处杨一清有点疑惑,在他的理解中士兵只要按照将领要求冲锋陷阵即可,学习识字好像没必要,提出疑问时,朱厚照笑了笑,这是时代巨大的鸿沟,现在大明还属于冷兵器时代,对于武器的操作并没有什么规程,完全靠令旗指挥。
“杨大人,本宫认为以后火器会逐渐代替刀枪,而火器也会不断改进,我们编制好火器操作规程,士兵若是识字是不是更容易上手?另外在行军途中,可能会因某些原因让士兵带着图纸潜伏某地,包括打仗时的信息传递,士兵懂得识字是不是方便很多”?
杨一清点点头,不再言语,专心致志的看着章程,内容太多,需要慢慢消化。朱厚照也不理他,处理完堆积的西山事务便打道回宫。现在西山朱厚照只抓主要的事情,采购、人员安排、生产经营都交给刘谨等人管理。
接下来朱厚照准备在西山西面建设新的一批作坊,用于生产钟表、煤炉、水泥及白糖,现在正在通过工部紧急调用全国各地的匠户,西山朱厚照已做好规划,东面是学堂,未来将在此地按照后世建立小学、中学和太学;南面为衙署和居住地,西面是各式作坊,北面是兵营。整个西山被朱厚照规划成网格式,道路宽阔,房屋整齐,绿树成荫,未来西山将作为京城的补充部分,类似后世的工业园。
朱厚照回到宫中,就见萧敬站在门口,萧敬见到太子的车辂,忙过来扶朱厚照,朱厚照见是萧敬,稍稍惊讶,这位东厂督公可很少到东宫来,朱厚照忙拱手问好,萧敬望着半高的太子,眼里全是笑意,见朱厚照行礼,忙躲到一边,“太子殿下,您可是折煞老奴了,陛下让老奴等太子,请太子殿下移驾乾清宫”。
“萧公公,父皇有交待什么事吗”?
“回殿下,老奴不知,不过老奴过来时陛下正在审阅考卷”,萧敬恭敬的回到。
“请萧公公稍等片刻,本宫去书房拿条陈”,既然是考卷的事情,朱厚照随即去书房把关于户政改制的条陈拿来,朱厚照参考后世户口管理制度和结合现行的户籍制度进行了糅合,尽量贴近现实又方便管理。
取了条陈,朱厚照揣在怀里,也不乘坐车辂,信步前往乾清宫,萧敬落后半步跟随。路上,朱厚照像是突然想起的问萧敬,“萧公公,老家还有人吗”?
萧敬心里唐突,不知朱厚照为何突然问起,“老奴家里还有些家人”。
“挑选几个机灵忠心的到东宫来,本宫有重用”。
“老奴谢太子殿下,回头老奴就写信回家,让他们尽快到京城来”,萧敬感激的朝着朱厚照的背影躬身。萧敬在明朝官宦中也是赫赫有名,他不像王振、汪直、刘瑾、魏忠贤等为非作歹,陷害忠良,敛财贪腐。反而不敛财、不滥用权力,不拉帮结派,对人温和谦恭,侍奉明朝五位皇帝几十年,深得信任,可以说是明朝太... -->>
等一众人员离去后,衙署只剩下杨一清、刘谨和谷大用,“刘谨,西山就交给你打理,希望你别令本宫失望,你暂时领总管位,有问题及时禀报,你若敢欺凌农户和匠户,本宫绝不轻饶,在西山本宫绝对不容许出现不公平和不公正的事情,所以你对任何人和任何事都要秉公处理,不偏不倚,知道吗”?
刘谨立马跪了下去,“奴婢谢太子殿下垂爱,奴婢谨记殿下教诲,绝不令殿下忧心”。
“你下去吧,本宫与杨大人有事要谈”,刘谨走后,杨一清皱着眉头,毕竟来西山几次了,杨一清对西山也有所了解,西山每日的钱粮数不胜数,杨一清担心刘瑾等人同流合污,上下其手,忧心道:“太子殿下,让刘谨掌管西山,是否不妥”?
“本宫已安排督察人员监督西山的人员和钱粮花费”,朱厚照从袖中掏出折叠好的纸张,递给杨一清,杨一清疑惑的打开,“本宫不懂练兵,也不懂军事,虽然读了些兵书,但比不得杨大人,我听闻杨大人在陕西督学时时常去边疆揣摩军事,且熟读兵书。这是本宫的一些想法,杨大人若是觉得可行就在西山组建新军,一定要找良家子弟,本宫不要滥竽充数,宁缺毋滥,也规定了兵饷,兵饷每月由西山衙署支出。记住,本宫要的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无不胜的军队”。
“新军”?杨一清大吃一惊,不是东宫卫队吗?杨一清一直以为召自己前来是协助太子组建卫队的,谁知太子竟然让自己组建训练新军,杨一清为难道:“殿下,这恐不合礼制,陛下那里。。。”
“杨大人放宽心就是,父皇那里我已言明,东宫卫队不过是遮人耳目,以免朝中有人拿礼制说三道四,这事内阁三位阁老也清楚,杨大人安心”。
“那这兵饷会不会多了些”?
“本宫是要骁勇善战的精兵,相信杨大人久在陕西也看到边镇从上到下已经开始糜烂,若是外敌侵扰,杨大人认为谁能抗敌呢?靠那些克扣兵饷、大腹便便将不知兵的将领还是靠饥不裹腹老弱病残的士兵”?
“敢问太子殿下,主要是什么兵种呢”?
“这个由你掌握,本宫的想法是成立类似神机营的新军,但本宫看了目前的鸟铳,似乎威力很一般,所以在新式鸟铳没改造完成前,就先以弓弩兵为主,辅以鸟铳,至于刀盾兵和长矛兵太笨重了,就不需要了。这章程你先好好细看,若有不妥之处我们再商量,西山北边本宫已命工匠建造军营,这几日你暂时在衙署,缺什么你让刘瑾去给你置办”。
杨一清捧着章程,一边看一边思考,真有意思,这章程里面的内容完全颠覆了大明的兵制,章程规定以班为基础,十人一班,设班长一人,副班长一人;五班一排,设排长一人,副排长两人;五排一连,设连长一人,副连长两人;五连一营,设营长一人,副营长两人;四营一团,设团长一人,副团长两人。按照这个计算,新军刚好一个团。
章程还规定所有士兵每天必须去学堂学习识字,看到此处杨一清有点疑惑,在他的理解中士兵只要按照将领要求冲锋陷阵即可,学习识字好像没必要,提出疑问时,朱厚照笑了笑,这是时代巨大的鸿沟,现在大明还属于冷兵器时代,对于武器的操作并没有什么规程,完全靠令旗指挥。
“杨大人,本宫认为以后火器会逐渐代替刀枪,而火器也会不断改进,我们编制好火器操作规程,士兵若是识字是不是更容易上手?另外在行军途中,可能会因某些原因让士兵带着图纸潜伏某地,包括打仗时的信息传递,士兵懂得识字是不是方便很多”?
杨一清点点头,不再言语,专心致志的看着章程,内容太多,需要慢慢消化。朱厚照也不理他,处理完堆积的西山事务便打道回宫。现在西山朱厚照只抓主要的事情,采购、人员安排、生产经营都交给刘谨等人管理。
接下来朱厚照准备在西山西面建设新的一批作坊,用于生产钟表、煤炉、水泥及白糖,现在正在通过工部紧急调用全国各地的匠户,西山朱厚照已做好规划,东面是学堂,未来将在此地按照后世建立小学、中学和太学;南面为衙署和居住地,西面是各式作坊,北面是兵营。整个西山被朱厚照规划成网格式,道路宽阔,房屋整齐,绿树成荫,未来西山将作为京城的补充部分,类似后世的工业园。
朱厚照回到宫中,就见萧敬站在门口,萧敬见到太子的车辂,忙过来扶朱厚照,朱厚照见是萧敬,稍稍惊讶,这位东厂督公可很少到东宫来,朱厚照忙拱手问好,萧敬望着半高的太子,眼里全是笑意,见朱厚照行礼,忙躲到一边,“太子殿下,您可是折煞老奴了,陛下让老奴等太子,请太子殿下移驾乾清宫”。
“萧公公,父皇有交待什么事吗”?
“回殿下,老奴不知,不过老奴过来时陛下正在审阅考卷”,萧敬恭敬的回到。
“请萧公公稍等片刻,本宫去书房拿条陈”,既然是考卷的事情,朱厚照随即去书房把关于户政改制的条陈拿来,朱厚照参考后世户口管理制度和结合现行的户籍制度进行了糅合,尽量贴近现实又方便管理。
取了条陈,朱厚照揣在怀里,也不乘坐车辂,信步前往乾清宫,萧敬落后半步跟随。路上,朱厚照像是突然想起的问萧敬,“萧公公,老家还有人吗”?
萧敬心里唐突,不知朱厚照为何突然问起,“老奴家里还有些家人”。
“挑选几个机灵忠心的到东宫来,本宫有重用”。
“老奴谢太子殿下,回头老奴就写信回家,让他们尽快到京城来”,萧敬感激的朝着朱厚照的背影躬身。萧敬在明朝官宦中也是赫赫有名,他不像王振、汪直、刘瑾、魏忠贤等为非作歹,陷害忠良,敛财贪腐。反而不敛财、不滥用权力,不拉帮结派,对人温和谦恭,侍奉明朝五位皇帝几十年,深得信任,可以说是明朝太...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