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网络心理教育 (1/2)
飘天文学 www.piaotian.tw,爱,在雨中飘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随着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大好形势的到来。互联网作为信息技术的产物逐渐进入了校园,进入了千家万户,为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同时带来了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伪科学、反人类、不健康的甚至有害的信息垃圾泛滥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
qq聊天网站显示数据:一般在线人数达到15000万人,其中50%的网民是在校学生。一份中小学生“上网情况问卷调查”调查显示20。5%的小学生会在网吧上网。45%的初中生,36%的高中生经常上网。其中,很多是痴迷者,为此而学坏走向辍学、犯罪的屡见不鲜。他们上网主要做些什么?我们看一lycos。cn网站的统计数字所做的搜索关键词排行榜,列出前几位排名是:网络游戏、qq聊天、聊天室、联众、色情、图片、mp3、性、贺卡、手机、美少女、网易。由此可知,色情、交流、娱乐是他们所关心三大热点。这种情况不能不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忧虑。
一、上网对中小学生人格的影响
人格是人的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的行为的重要基础之一,还是影响人的身心健康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对于一个涉世未深的中小学生,接触了五彩缤纷的网络世界,通过网络,从现实生活中来到一个虚幻的空间,青少年期是自我意识觉醒时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希望把自己的愿望、爱好、欲念、习惯、利益通过网络来一一实现。在虚幻的空间里,人们可以轻而易举把自己塑造成与现实生活截然不同的形象,你可以“创造”一个你想要的自己,却不必顾及后果,没有人会知道你说话结巴,也没有人看得到你大脑袋小身体的羸弱形象,你丝毫不用担心被嘲笑,不高兴了,鼠标一点了事。于是,在现实中被压抑的自我就破茧而出了。由于这种特殊性从而迷恋上了在网上与别人交谈,而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就不愿甚至不与他人交往,怕别人发现自己的弱点,在某些场合对某些人存在恐惧心理,甚至于见到陌生人就会脸红,说不出话来。
某学生是一个内向学生,除了上课,其余大部分时间都会在网上四处游荡,与别人聊天,不喜欢与同学老师交流,每个星期都会有十几封网友的来信。另一种情况:网络是“安全”的,你的行为可以不符合社会规范,可以不负责任,撒慌、欺骗、伤害他人习以为常,不必担心你的行为会受到别人的指责,甚至要受到惩罚,缺乏罪责感和羞耻心。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出对任何人或事都不爱护也不忠实,行为冲动经常违反校规,犯错后既无后悔之感,又不能从中吸取教训。以上这些在心理学上称为人格障碍,前者称作“回避型”人格障碍,后者称做“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人格障碍有不同的程度:轻者,完全可以过正常的生活,只有与他密切接近的人才会觉得其与众不同或者怪癖;稍重者,即觉得其古怪、难处;最严重者,难以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此外青少年时期是一个充满好奇心、需要求知纳问的时期,对于“性”是在朦胧而又无知的阶段,不难想象,当他们在网上寻找时,打开一幅幅令人心跳的图像将对他们的心灵和人格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贪图“一时之快”而饱受折磨,甚至不能自拔,做出违反道德、伦理的一些越轨行为。
二、对学生上网的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是向学生传授心理卫生知识和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的班级活动。目的在于消除各种不利于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因素,培养对社会生活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网络毒瘤”的根源是网吧,网吧里挣得就是青少年的“昧心钱”社会管理是虚设的“取缔校园周遍网吧”知识呼吁,即使周遍的取缔了,还有周遍以外的。教师只能从实际出发,抓好教育。因此要使学生能够“健康”地上网,作为班主任对待学生上网的心理问题,要辩证地分析,不能象一些家长那样一味地反对和阻止学生上网,或者对上网问题避而... -->>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随着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大好形势的到来。互联网作为信息技术的产物逐渐进入了校园,进入了千家万户,为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同时带来了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伪科学、反人类、不健康的甚至有害的信息垃圾泛滥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
qq聊天网站显示数据:一般在线人数达到15000万人,其中50%的网民是在校学生。一份中小学生“上网情况问卷调查”调查显示20。5%的小学生会在网吧上网。45%的初中生,36%的高中生经常上网。其中,很多是痴迷者,为此而学坏走向辍学、犯罪的屡见不鲜。他们上网主要做些什么?我们看一lycos。cn网站的统计数字所做的搜索关键词排行榜,列出前几位排名是:网络游戏、qq聊天、聊天室、联众、色情、图片、mp3、性、贺卡、手机、美少女、网易。由此可知,色情、交流、娱乐是他们所关心三大热点。这种情况不能不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忧虑。
一、上网对中小学生人格的影响
人格是人的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的行为的重要基础之一,还是影响人的身心健康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对于一个涉世未深的中小学生,接触了五彩缤纷的网络世界,通过网络,从现实生活中来到一个虚幻的空间,青少年期是自我意识觉醒时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希望把自己的愿望、爱好、欲念、习惯、利益通过网络来一一实现。在虚幻的空间里,人们可以轻而易举把自己塑造成与现实生活截然不同的形象,你可以“创造”一个你想要的自己,却不必顾及后果,没有人会知道你说话结巴,也没有人看得到你大脑袋小身体的羸弱形象,你丝毫不用担心被嘲笑,不高兴了,鼠标一点了事。于是,在现实中被压抑的自我就破茧而出了。由于这种特殊性从而迷恋上了在网上与别人交谈,而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就不愿甚至不与他人交往,怕别人发现自己的弱点,在某些场合对某些人存在恐惧心理,甚至于见到陌生人就会脸红,说不出话来。
某学生是一个内向学生,除了上课,其余大部分时间都会在网上四处游荡,与别人聊天,不喜欢与同学老师交流,每个星期都会有十几封网友的来信。另一种情况:网络是“安全”的,你的行为可以不符合社会规范,可以不负责任,撒慌、欺骗、伤害他人习以为常,不必担心你的行为会受到别人的指责,甚至要受到惩罚,缺乏罪责感和羞耻心。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出对任何人或事都不爱护也不忠实,行为冲动经常违反校规,犯错后既无后悔之感,又不能从中吸取教训。以上这些在心理学上称为人格障碍,前者称作“回避型”人格障碍,后者称做“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人格障碍有不同的程度:轻者,完全可以过正常的生活,只有与他密切接近的人才会觉得其与众不同或者怪癖;稍重者,即觉得其古怪、难处;最严重者,难以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此外青少年时期是一个充满好奇心、需要求知纳问的时期,对于“性”是在朦胧而又无知的阶段,不难想象,当他们在网上寻找时,打开一幅幅令人心跳的图像将对他们的心灵和人格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贪图“一时之快”而饱受折磨,甚至不能自拔,做出违反道德、伦理的一些越轨行为。
二、对学生上网的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是向学生传授心理卫生知识和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的班级活动。目的在于消除各种不利于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因素,培养对社会生活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网络毒瘤”的根源是网吧,网吧里挣得就是青少年的“昧心钱”社会管理是虚设的“取缔校园周遍网吧”知识呼吁,即使周遍的取缔了,还有周遍以外的。教师只能从实际出发,抓好教育。因此要使学生能够“健康”地上网,作为班主任对待学生上网的心理问题,要辩证地分析,不能象一些家长那样一味地反对和阻止学生上网,或者对上网问题避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