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 www.piaotian.tw,文秘基础知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一,什么叫沟通
沟通即是人与人间的信息传递和信息反馈
二,沟通按形式分为两大类:
语言沟通(包括文字沟通)和肢体沟通
平时的所有言谈,包括公众演讲、工作汇报、指令下达、个人谈心、群体闲谈和书信来往等,都叫语言沟通;平时所有行为上的与人交流,包括活动竞技、握手揽肩等身体的接触,都叫肢体沟通。
三,沟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决策性方案的形成是集体思维统一的结果。
而事实上,所有决策的形成肯定存在意见上的分歧。而当按该决策去实施时出现了危害团队的事,于是就有不同的声音会出现,同时对成功与失败的结果态度不一,总希望功劳是自己的,而失败的责任是别人的。
举例:三大战役之一——辽沈战役,可以说是一场民主战争史诗。
蒋介石和东北国军的高级将领间的不和谐、意见的不统一,从而举棋不定,贻误战机。
蒋卫矛盾之一(战略部署上):在1948年3月,卫立煌作为东北剿共的总司令,调配第八兵团司令周福成、第九兵团司令廖耀湘率领的共30万驻守沈阳外围的本溪、抚顺、铁岭等作为防御中枢,东北剿共副司令郑洞国的第一兵团10万军队驻守长春,牵制东野的兵力,剿共副司令范汉杰第六兵团15万驻守义县到秦皇岛沿线的防御,重点防御锦州、锦西的防线,确保与关内的联系。蒋结石要求卫部把沈阳的主力撤到锦州,与京津的傅作义部队配合,进可直取东北,退可撤至关内。而卫则要孤守沈阳、长春、锦州三大据点。到9月2日的辽沈战役已经打响了,蒋、卫两人还在讨论该不该打通辽锦线而争论不休。
毛林矛盾之二(战略部署上):毛泽东的军委在西柏坡村,东野总司令林彪、副总司令罗荣桓、政委刘亚楼是前线的总指挥。毛泽东首先提出先打锦州,对国军实行关门打狗的策略,切断东北国军与关内傅部的内外夹击,拦截东北卫部的内撤。而林彪认为部队从长春出发到锦州,路途遥远,重型设备携带不便,影响战斗力。同时又担心傅部随时会增援北上,受两面夹击。林主张部分队伍先打长春,主力南下。没想到,长春二个月都没打下来,于是决定按毛泽东为首的军委的决策,挥师南下,打锦州和锦西一带。
蒋卫矛盾之三(锦州会战上):48年9月初,在锦州之战打响时,锦州的范汉杰电告南京,东北情况危急,要求增援。蒋要求卫从沈阳出兵支援,结果遭到卫的拒绝。
9月底,蒋派顾祝同参谋总长带指令直接到沈阳监督卫执行向沈锦线支援的命令,结果是卫跟顾继续在吵架。
9月29日,在东野完成对锦州、义县的包围以后,蒋因忙着解围山东济南的会战,抽不出兵力解围东北的事,他又急忙电告卫解救锦州之围,而卫认为锦州的围困应该由关内的军队帮忙解决,再次违抗蒋的命令。
1948年10月1日,东野消灭了卢浚泉的一个师,占领了义县。
毛林矛盾之四(锦州之战):1948年10月2日,蒋亲自飞到沈阳,组建了由廖耀湘指挥的西进兵团,形成对锦州的东西夹击。这个时候,林彪感觉到形势的不妙,觉得锦州如果不马上攻克,将会受到沈阳、葫芦岛、锦西国军的夹击。10月3日,林彪、罗荣桓、刘亚楼三人磋商下决心攻打锦州。这个时候军委才舒了一口气。1948年10月15日,攻下锦州城,歼灭敌军10万余,活捉剿共副总司令范汉杰和卢浚泉军长。
1948年10月21日,长春的郑洞国率部起义,长春解放。
蒋卫矛盾之五(辽西会战):在锦州失守后,蒋在北平召集傅作义、杜聿明、卫立煌开会。蒋要求卫率廖部的西进兵团向锦州进攻,而卫则认为,既然锦州已经失守,如果继续进攻会被东野消灭,所以又拒绝蒋的指令,准备死守沈阳。而杜聿明则认为,要求先对军队进行整编,不急在现在就打。但蒋强制要求杜直接到东北督军攻克锦州。
毛林矛盾之六(辽西之战):毛泽东为首的军委认为,在锦州会战胜利以后,最怕廖部会从营口逃跑,所以下步打锦西、葫芦岛最有利。而林彪则认为,就在辽西锦、沈间跟廖军周旋,只要不让他撤退到营口,他退到那里就打到那里,后来军委就同意了林彪的意见,10月28日,取得辽西战役的胜利,活捉兵团司令廖耀湘。
蒋卫矛盾之七(沈阳会战):辽西战役以后,把国军打得已经无法进行编制。蒋一方面还想救廖部,所以出海军到营口。另一方面还想死守沈阳,叫杜亲自到沈阳跟卫议谈守军事宜。但这时的卫已经无心守城,一直在埋怨蒋不听他守城的建议,还说,我在胸前划个十字他都不信,现在守能吗?卫见大势已去,就逃离沈阳,守城之事交给周福成。
毛林矛盾之八:因为辽西战役时,东野的部队在不断的渗透和穿插,编制也大乱,军委要求东野不需重新编制,就打沈阳的一个目标,乘胜追击。而林彪则认为如果不编制,可能会造成队伍的疏散而影响攻城的组织。当林彪看到一堆的黄豆后,也就当机立断:乱就乱吧,让所有部队不用集结,朝沈阳一个目标进发。
11月2日,沈阳也被东野攻陷,辽沈战役结束。历时52天。卫到南京以后就被蒋软禁在家里。
2,意见的不统一是有主、客观原因的
从客观上讲,因为每个人的思维方式都不同,所以对... -->>
一,什么叫沟通
沟通即是人与人间的信息传递和信息反馈
二,沟通按形式分为两大类:
语言沟通(包括文字沟通)和肢体沟通
平时的所有言谈,包括公众演讲、工作汇报、指令下达、个人谈心、群体闲谈和书信来往等,都叫语言沟通;平时所有行为上的与人交流,包括活动竞技、握手揽肩等身体的接触,都叫肢体沟通。
三,沟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决策性方案的形成是集体思维统一的结果。
而事实上,所有决策的形成肯定存在意见上的分歧。而当按该决策去实施时出现了危害团队的事,于是就有不同的声音会出现,同时对成功与失败的结果态度不一,总希望功劳是自己的,而失败的责任是别人的。
举例:三大战役之一——辽沈战役,可以说是一场民主战争史诗。
蒋介石和东北国军的高级将领间的不和谐、意见的不统一,从而举棋不定,贻误战机。
蒋卫矛盾之一(战略部署上):在1948年3月,卫立煌作为东北剿共的总司令,调配第八兵团司令周福成、第九兵团司令廖耀湘率领的共30万驻守沈阳外围的本溪、抚顺、铁岭等作为防御中枢,东北剿共副司令郑洞国的第一兵团10万军队驻守长春,牵制东野的兵力,剿共副司令范汉杰第六兵团15万驻守义县到秦皇岛沿线的防御,重点防御锦州、锦西的防线,确保与关内的联系。蒋结石要求卫部把沈阳的主力撤到锦州,与京津的傅作义部队配合,进可直取东北,退可撤至关内。而卫则要孤守沈阳、长春、锦州三大据点。到9月2日的辽沈战役已经打响了,蒋、卫两人还在讨论该不该打通辽锦线而争论不休。
毛林矛盾之二(战略部署上):毛泽东的军委在西柏坡村,东野总司令林彪、副总司令罗荣桓、政委刘亚楼是前线的总指挥。毛泽东首先提出先打锦州,对国军实行关门打狗的策略,切断东北国军与关内傅部的内外夹击,拦截东北卫部的内撤。而林彪认为部队从长春出发到锦州,路途遥远,重型设备携带不便,影响战斗力。同时又担心傅部随时会增援北上,受两面夹击。林主张部分队伍先打长春,主力南下。没想到,长春二个月都没打下来,于是决定按毛泽东为首的军委的决策,挥师南下,打锦州和锦西一带。
蒋卫矛盾之三(锦州会战上):48年9月初,在锦州之战打响时,锦州的范汉杰电告南京,东北情况危急,要求增援。蒋要求卫从沈阳出兵支援,结果遭到卫的拒绝。
9月底,蒋派顾祝同参谋总长带指令直接到沈阳监督卫执行向沈锦线支援的命令,结果是卫跟顾继续在吵架。
9月29日,在东野完成对锦州、义县的包围以后,蒋因忙着解围山东济南的会战,抽不出兵力解围东北的事,他又急忙电告卫解救锦州之围,而卫认为锦州的围困应该由关内的军队帮忙解决,再次违抗蒋的命令。
1948年10月1日,东野消灭了卢浚泉的一个师,占领了义县。
毛林矛盾之四(锦州之战):1948年10月2日,蒋亲自飞到沈阳,组建了由廖耀湘指挥的西进兵团,形成对锦州的东西夹击。这个时候,林彪感觉到形势的不妙,觉得锦州如果不马上攻克,将会受到沈阳、葫芦岛、锦西国军的夹击。10月3日,林彪、罗荣桓、刘亚楼三人磋商下决心攻打锦州。这个时候军委才舒了一口气。1948年10月15日,攻下锦州城,歼灭敌军10万余,活捉剿共副总司令范汉杰和卢浚泉军长。
1948年10月21日,长春的郑洞国率部起义,长春解放。
蒋卫矛盾之五(辽西会战):在锦州失守后,蒋在北平召集傅作义、杜聿明、卫立煌开会。蒋要求卫率廖部的西进兵团向锦州进攻,而卫则认为,既然锦州已经失守,如果继续进攻会被东野消灭,所以又拒绝蒋的指令,准备死守沈阳。而杜聿明则认为,要求先对军队进行整编,不急在现在就打。但蒋强制要求杜直接到东北督军攻克锦州。
毛林矛盾之六(辽西之战):毛泽东为首的军委认为,在锦州会战胜利以后,最怕廖部会从营口逃跑,所以下步打锦西、葫芦岛最有利。而林彪则认为,就在辽西锦、沈间跟廖军周旋,只要不让他撤退到营口,他退到那里就打到那里,后来军委就同意了林彪的意见,10月28日,取得辽西战役的胜利,活捉兵团司令廖耀湘。
蒋卫矛盾之七(沈阳会战):辽西战役以后,把国军打得已经无法进行编制。蒋一方面还想救廖部,所以出海军到营口。另一方面还想死守沈阳,叫杜亲自到沈阳跟卫议谈守军事宜。但这时的卫已经无心守城,一直在埋怨蒋不听他守城的建议,还说,我在胸前划个十字他都不信,现在守能吗?卫见大势已去,就逃离沈阳,守城之事交给周福成。
毛林矛盾之八:因为辽西战役时,东野的部队在不断的渗透和穿插,编制也大乱,军委要求东野不需重新编制,就打沈阳的一个目标,乘胜追击。而林彪则认为如果不编制,可能会造成队伍的疏散而影响攻城的组织。当林彪看到一堆的黄豆后,也就当机立断:乱就乱吧,让所有部队不用集结,朝沈阳一个目标进发。
11月2日,沈阳也被东野攻陷,辽沈战役结束。历时52天。卫到南京以后就被蒋软禁在家里。
2,意见的不统一是有主、客观原因的
从客观上讲,因为每个人的思维方式都不同,所以对...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