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 www.piaotian.tw,北魏异闻录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如果把吕二率领的两千少年营精锐比作正规军,把莫何去汾和俟斤丘头升率领的两千蠕蠕人马比作游击队。试想,被一支草原游击队牵着鼻子在大山内外,千里草原兜了一个大圈子的吕二,该是何等的气急败坏?故而,他口不择言的大骂阿那瑰是“兔子日下的龟孙”这么没有逻辑的言语也就不难理解了。吕二只知道阿那瑰的存在,并不熟悉戏耍他的蠕蠕骑兵首领是谁。反正所有的恼怒和歇斯底里,都要归咎于阿那瑰那厮!其实,阿那瑰还真没有吕二想的那么龌龊,要怪,只能怪莫何去汾这个突厥奴太过阴损。
汗国是一种由可汗统治的政治实体,区别于中原王朝皇权郡县统治结构,有点像部落联盟或者公国、王国之类的性质。进一步类比的话,还有那么一点后世欧盟的样子。汗国之内的各大部落,政治上接受可汗的领导,经济上自成一体,军事上则是拉帮结伙。可汗若想发动战争,点兵时须先向各部落传达“汗命”。各部落领命后不得推诿,必须在指定位置按时集结。战争结束后,可汗根据各自在战场上的表现和牺牲情况,酌情分配给匹配的战利品。然后大家一拍两散,回归领地。若是有人胆敢违逆汗命,拒绝参战,轻则瓜分了你的部众,重则全部族沦为奴隶。说白了就是不跟你玩儿了,所有部落一起排斥你,让你走投无路。如此这般,就很少有人敢不尊号令。至于口是心非者,为了保存实力,上了战场出工不出力,那是另外一回事。
要不怎么说,基因这种东西会遗传很久。后世欧盟的内在基因,不正是对古代汗国的基因传承吗?秦帝国一统华夏实行郡县制之后,中原王朝就很少有藩镇割据者的生存土壤。但凡出现了短暂的国家分裂,不管谁执政,心心念念的都是国家统一。
汗国则不同。没有对外战争时,部落之间的战斗也时常发生。相较于可汗这个最大的部落首领而言,各部落只有臣服或被消灭的命运。既不想臣服又不想被消灭,只有迁徙到远离丰美草场的地域偏安一隅。其他部落之间则是相互吞并,直至达到力量平衡方能相安无事。草原上常年演绎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戏码,原因就是部落之间没有行政上的从属关系,也没有所谓“同殿为臣”的觉悟,所以战争不断,经年累月的打打杀杀。后世生活在北极圈附近某些国家中的少数民族,其实就是躲避被征服命运的蒙古利亚人种。看他们的相貌,和我国内蒙古地区的巴尔虎人几乎没有多大区别。
之所以啰嗦这么多,是想说明一个事实,部落联盟性质的汗国,便面看起来声势浩大,实则各怀心思,表里不一。打顺风仗时一拥而上,出现败相时一哄而散。
且说莫何去汾和俟斤丘头升,两人本是突厥部落的首领。此时此刻,突厥人尚未崛起,他们只能作为柔然国的仆从存在。有人说突厥民族属于丁零(高车或敕勒)民族的一部,也有人说突厥是匈奴别种。其实,两种说法都对。蒙古高原上生活过得所有民族,细论起来,没有一个是纯粹的单一族群。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和民族融合,彼此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早已成为常态。谁认谁祖宗,谁认谁子孙,都有依据。说的直白一些,哪个民族强大,哪个民族就会成为主体民族,其他中小部落就会归顺臣服。于是,征服范围内的所有部落族群就会自觉地贴上主体民族的标签。数千年来,尤以匈奴、突厥、蒙古民族的含金量为最。故而,承认自己是上述三个民族的人也最多。这也是族群认同的最直接方式。后世那些自觉将匈奴、突厥、蒙古认作祖宗的国家,正是基于此情此理。不能说他们是自取其辱或者是拉大旗作虎皮。只不过,有人“认祖归宗”目的是想祸乱其他国家,用心歹毒,其心可诛!
说起来,柔然国早期,突厥是以柔然汗国征服下的“炼铁奴”自居的。虽然心里憋屈,但情势所迫,不得不认!柔然中后期,突厥部落人口猛增,渐成气候。广义范围内的突厥部落逐渐兴起,多股势力已经走上政治舞台,并积极参与进柔然汗国的政治军事当中。莫何去汾和俟斤丘头升就是其中的两个部落首领。此时此刻,他俩的身份既是柔然汗国的文臣武将,也是各自部落的统帅。俟斤部比莫何部弱一些,此时还是以莫何部为首。
俟斤本为官名,遂以为氏。俟斤丘头升目下只有二十郎当岁,身高体壮,面... -->>
如果把吕二率领的两千少年营精锐比作正规军,把莫何去汾和俟斤丘头升率领的两千蠕蠕人马比作游击队。试想,被一支草原游击队牵着鼻子在大山内外,千里草原兜了一个大圈子的吕二,该是何等的气急败坏?故而,他口不择言的大骂阿那瑰是“兔子日下的龟孙”这么没有逻辑的言语也就不难理解了。吕二只知道阿那瑰的存在,并不熟悉戏耍他的蠕蠕骑兵首领是谁。反正所有的恼怒和歇斯底里,都要归咎于阿那瑰那厮!其实,阿那瑰还真没有吕二想的那么龌龊,要怪,只能怪莫何去汾这个突厥奴太过阴损。
汗国是一种由可汗统治的政治实体,区别于中原王朝皇权郡县统治结构,有点像部落联盟或者公国、王国之类的性质。进一步类比的话,还有那么一点后世欧盟的样子。汗国之内的各大部落,政治上接受可汗的领导,经济上自成一体,军事上则是拉帮结伙。可汗若想发动战争,点兵时须先向各部落传达“汗命”。各部落领命后不得推诿,必须在指定位置按时集结。战争结束后,可汗根据各自在战场上的表现和牺牲情况,酌情分配给匹配的战利品。然后大家一拍两散,回归领地。若是有人胆敢违逆汗命,拒绝参战,轻则瓜分了你的部众,重则全部族沦为奴隶。说白了就是不跟你玩儿了,所有部落一起排斥你,让你走投无路。如此这般,就很少有人敢不尊号令。至于口是心非者,为了保存实力,上了战场出工不出力,那是另外一回事。
要不怎么说,基因这种东西会遗传很久。后世欧盟的内在基因,不正是对古代汗国的基因传承吗?秦帝国一统华夏实行郡县制之后,中原王朝就很少有藩镇割据者的生存土壤。但凡出现了短暂的国家分裂,不管谁执政,心心念念的都是国家统一。
汗国则不同。没有对外战争时,部落之间的战斗也时常发生。相较于可汗这个最大的部落首领而言,各部落只有臣服或被消灭的命运。既不想臣服又不想被消灭,只有迁徙到远离丰美草场的地域偏安一隅。其他部落之间则是相互吞并,直至达到力量平衡方能相安无事。草原上常年演绎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戏码,原因就是部落之间没有行政上的从属关系,也没有所谓“同殿为臣”的觉悟,所以战争不断,经年累月的打打杀杀。后世生活在北极圈附近某些国家中的少数民族,其实就是躲避被征服命运的蒙古利亚人种。看他们的相貌,和我国内蒙古地区的巴尔虎人几乎没有多大区别。
之所以啰嗦这么多,是想说明一个事实,部落联盟性质的汗国,便面看起来声势浩大,实则各怀心思,表里不一。打顺风仗时一拥而上,出现败相时一哄而散。
且说莫何去汾和俟斤丘头升,两人本是突厥部落的首领。此时此刻,突厥人尚未崛起,他们只能作为柔然国的仆从存在。有人说突厥民族属于丁零(高车或敕勒)民族的一部,也有人说突厥是匈奴别种。其实,两种说法都对。蒙古高原上生活过得所有民族,细论起来,没有一个是纯粹的单一族群。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和民族融合,彼此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早已成为常态。谁认谁祖宗,谁认谁子孙,都有依据。说的直白一些,哪个民族强大,哪个民族就会成为主体民族,其他中小部落就会归顺臣服。于是,征服范围内的所有部落族群就会自觉地贴上主体民族的标签。数千年来,尤以匈奴、突厥、蒙古民族的含金量为最。故而,承认自己是上述三个民族的人也最多。这也是族群认同的最直接方式。后世那些自觉将匈奴、突厥、蒙古认作祖宗的国家,正是基于此情此理。不能说他们是自取其辱或者是拉大旗作虎皮。只不过,有人“认祖归宗”目的是想祸乱其他国家,用心歹毒,其心可诛!
说起来,柔然国早期,突厥是以柔然汗国征服下的“炼铁奴”自居的。虽然心里憋屈,但情势所迫,不得不认!柔然中后期,突厥部落人口猛增,渐成气候。广义范围内的突厥部落逐渐兴起,多股势力已经走上政治舞台,并积极参与进柔然汗国的政治军事当中。莫何去汾和俟斤丘头升就是其中的两个部落首领。此时此刻,他俩的身份既是柔然汗国的文臣武将,也是各自部落的统帅。俟斤部比莫何部弱一些,此时还是以莫何部为首。
俟斤本为官名,遂以为氏。俟斤丘头升目下只有二十郎当岁,身高体壮,面...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