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 www.piaotian.tw,贵圈(古代)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陈俨语速难得快,话音刚落,小旺已经挥鞭子驾马走了,当真是尽职尽责,一点工夫都不耽搁,也不让即将分别的人多说几句话。
于是道别的话还未来得及说,站在巷口的常台笙便只能看着那马车消失在了街市里。
她就这样送走了陈俨。巷口有风涌进来,暮春阳光有些刺目,她伸手挡了一挡,这才回过神来原路折回。府里的马车已停在事先约定好的地方,常台笙上马车之前也不忘四下看看有没有可疑人等跟着。她以前再小心也不至于到这个程度,转念一想谨慎些也是好事,尽管她那因谨慎而想出的法子方才还被陈俨嘲笑烂透了。
常台笙上了车,闭目思索了一番陈俨临行前仓促交代的几件事,想到最后一件事时,她霍然睁开了眼——段书意是左利手?确认一下?
陈俨如何会知道他是左利手?既然知道,又为何要让她去确认?这家伙不将事情说清楚,故意出题让人猜,真是玩心太重了。
段书意目前涉嫌谋逆,必定已被杭州地方上禁足扣押,更是不可能再随便见人。要回杭州确认段书意是否当真左撇子,对常台笙而言,又哪里是什么易事?
马车一路回了府,常台笙径直往后院走。谢氏则仍如往常一般在花房忙碌,似乎今日校其他时日也并没有什么特别。她虽知道陈俨今日便会离京,且所要周旋的人都不是什么善辈,孤身入敌巢更是凶险,却到底也没有唉声叹息担惊受怕。
她活到这年岁,历经过大风浪,知道有些事毫无建树,并没有什么意义。
她正修剪着花枝,约莫是听到了外边的动静,手中剪子便停了停,抬头即看到行至门口的常台笙。
“回来了?”谢氏说着又低下头去,继续修剪花枝,并未问多余的话。
但常台笙是过来同她告别的,自己要离京的事还未来得及与谢氏说,正想着要如何开口,恰碰上谢氏一脸闲定地侍弄花草,一时更不知要怎么开口。
谢氏蓦地抬头忽对她笑了一下:“来,帮我将这盆搬到那儿去,这日头当真是愈发厉害了。”
常台笙微愣了一下,赶紧上前搭了把手。给盆景挪了位置后,谢氏搁下剪子带她出了花房,说去洗手。常台笙应了一下,补了一句道:“还是母亲花房中凉快,这时辰外面确实晒得慌。”
谢氏不慌不忙去洗了手,路过伙房时还嘱咐厨工将梅子吊到井里去凉一凉。常台笙恍然瞥见陈俨口中那个做羹难吃的厨子,那家伙看起来有些呆头呆脑的,竟是……眼线?
她都快不知陈俨哪句是真哪句是假了,结果谢氏微微侧头小声说了一句:“人不能貌相。”
明知是眼线还留着?
常台笙忙应了一声,也不往那边再看,跟着谢氏拐进了内廊。谢氏边走边道:“京城这天气就是这样,太燥。到了夏天,人都快烘焦了,偏偏大半个月连雨星子都见不着。”行在内廊中都能听到外面热闹蝉鸣声,夏季的确是近了。
谢氏补了一句:“到底不如江南舒服,若哪天我能不必耗在这里,也去江南寻个好地方,省了里外应酬,过怡然自得的日子。”她到底是有品级的命妇,在京城必有诸多交际走动,多少有些身不由己。
“母亲大约是未体会过,江南连绵梅雨也难熬,天像是破了个口子,怎么也修不好一般。”
说话间两人已出了内廊,常台笙看一眼碧晴的天,又低声接着道:“这时日,南边也该梅雨不断了。”
“等你回去,梅雨大概也快停了。”谢氏极自然地带出了这句,“若不是这府里得有人留着,我都打算同你一道走了。”
常台笙微愣,谢氏解释道:“那孩子今早与我说你有事要回杭州了,打算何时走?”
陈俨竟全都说了,也不知会她一声,这家伙果还真是专断啊。
常台笙回说近几日就走,谢氏应了一声便转过身,往卧房的方向去。谢氏认为常台笙在这当口离京是好事,毕竟她现在是已死的身份,在杭州那假尸迷局解开之前,她待在京城,也许会招麻烦。何况再过几日,朝中必有大事发生,京城不是个安全的地方,还是离这风暴中心远一点为好。
谢氏进了卧房,常台笙出于礼貌便站在外面候着,谢氏转头见没了人,忙又出去将她带进来。常台笙正要开口,便见谢氏自屏风后抱了一只小箱子出来。
谢氏将箱子放在窗边翘头案上,打开小锁将里头东西一件件取出来,嘀咕道:“上回在苏州,也没给常遇那孩子像样的见面礼,这次就托你顺带过去,一定要给她。”
都是些稀奇玩意,有上面赏的有市面上很少得见的,从首饰到小器物,什么都有。
“太多了……”常台笙见她那架势,似要将这箱子里的宝贝全掏出来给她似的。
“不多不多,也有你的份。”谢氏一边翻找一边说着,“当时也未给你像模像样的见面礼,你就从这里头挑罢,余下的就带给常遇。你这次会先回苏州罢?”
常遇如今住在苏府,常台笙若要去替她送这份心意,必定是要去苏州的。若那样,必会见着苏晔,依苏晔的性子,恐是不会让常台笙单枪匹马回杭州,能帮一把也是好的。
这是谢氏的私心,她到底有些担心常台笙一人可能应付不来。
常台笙大约也猜到了她的意图,便答说是要先回苏州,再去杭州的。随后又几番推拒,从那一堆宝贝中挑了几个收下了。
——*——*——*——*——
常台笙离京那天,烈日高照蝉鸣不断,分明已是入了夏。如谢氏所言,京城这时节极少下雨,燥得令人不舒服。常台笙有点咳嗽,谢氏不放心让她一个人,遂遣了侍女一路陪着,免得她身子不适还没人照料。
接连行了近十日,全是太阳当头的晴朗天气,常台笙从未觉得初夏这么热过。好在随行侍女贴心又会照料人,也免去不少苦头。
行至南京时,终于迎来了久违的雨水。此后再一路往前,便都是阴雨天气相随。这潮湿味道是江南雨季独有的,常台笙撩开车窗帘子,侍女瞅着外边小声道:“这便是江南梅雨季啊。”
天色晦暗,细雨如丝,快要入暮,湿嗒嗒的街巷里慢慢亮起灯,只有寥寥行人撑伞而行。
常台笙轻应了一声,侍女看着外面街景又问:“少夫人,这是已经到苏州了罢,的确是与京城大不同呢。”
“恩。”常台笙仍是无甚波澜地浅应一声,唇边笑意淡得不能再淡。虽离开的时间不长,常台笙却觉得这其中隔了许多日子似的,有种不真实感。
苏州街景仍是老样子,百姓还是忙着生计无暇顾其他,似乎政局变化都与他们没有什么干系。
马车在苏府门前停下,侍女连忙接过常台笙拜帖,下车往门房去了。恰巧这时,常台笙闻得附近传来马嘶声,遂撩起车窗帘子往外瞅了一眼,只见下来一个小厮撑伞站在一旁候着,随即便见苏晔拎了常遇的书匣子出来,最后才见常遇磨蹭磨蹭地下了马车。
遥遥看小丫头脸色似乎不大对,常台笙轻蹙蹙眉,拿过车厢内的伞便下了车。平日里素来眼尖的常遇此时却并未留意到常台笙,倒是撑伞小厮先注意到了她。
小厮刚要开口同苏晔说,埋着头的常遇这时却蹦出一句:“我不是故意要与先生作对的……”声音有些低,怕惹了人生气似的。
苏晔不说话继续往前走,蓦抬头便瞧见了常台笙。因之前有过书信知会,苏晔知道她要过来,却也不惊讶,领着小丫头一路走到了门口。常遇一直低着头,压根不知道姑姑来了,陡然抬头看见常台笙,眼睛里一下子亮了起来。
但她也不像往常一般直接扑进常台笙怀里热切地表达这阵子的想念,而是老老实实站在原地,脑袋耷拉下去,跟犯了错似的。常台笙没打算在这里问情委,苏晔也道:“下雨天在外面小心淋着,先进去罢。”
几人一道进了府,天色已彻底黯下来。苏府廊下的灯笼被这水汽弥漫的夜雾笼罩着,看着有几分惨淡。苏晔偏头嘱咐小厮将常遇先带去老夫人那里,随后领常台笙往书房走。
常台笙离京时朝中还未有什么动静,结果走了没过几日,宫内便传出了万岁病危的消息。太子奉旨监国,因年纪尚小,故而由心腹大臣辅佐。一时间流言四起,更有说万岁已然驾崩,此时秘而不报不过是因担心西南闻风而乱,给小太子顺利登基争取足够的时间。
恰在这节骨眼上,朝堂之中又接二连三的有人站出来弹劾西南端王存有逆反之意,按照旧例,应遣人携圣旨前去藩地责问。小太子惶惑得很,便只能听由几位重臣做了决定,遣了御史等人前去西南没收端王护卫及田亩。
事情到这地步,这所谓的遣人责问也不过是过过场子。携着圣旨的御史还没到地方,只转眼间,西南那儿就已竖起了反旗,吓得御史赶紧回头跑。
端王扯着皇帝昏聩无道治国无方的幌子,师出有名,且广收沿途流民土匪、抓着地方官便逼着反,来势汹汹,颇有些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架势。
这些消息常台笙是知道的,一路过来,坊间流言传得比什么都快。且因西南位置偏远,端王目前所能控摄地方有限,战火影响的地方也仅仅局限在西南周边一带,故而许多人觉得端王要杀到这里是太遥远的事,除了平日里多一项谈资,似乎对生活并无什么影响。
苏州便是个典例。百姓如往常般过日子,似乎并没有将端王反叛当回事。
“叛乱战事是明面上的冲突,暗地里的动作却谁也说不准。京城必有不少端王的人,不知他们是以什么样的身份藏匿着,也不知会做出什么事来,这也许才是更令人担心的事。”苏晔点到为止,并没有接着往下讲。他非朝堂中人,并不是什么话都能讲。
常台笙闻言回说:“听说已做好了准备,但愿能万全。”她说着拿过杯子低头喝了一口水,随后有些疲惫地靠向椅背:“没有其他的消息了吗?”
苏晔摇摇头:“我没有他的消息。”
一阵沉默。
至此两人已在书房聊了不少时候,讲了很多事,偏偏一直未谈及陈俨。苏晔自然知道她比谁都迫切地想知道陈俨的安危,但这家伙神出鬼没,就连自己人都探听不到他的行踪。或许这时候,没有消息便是最好的消息。
常台笙的眸色中闪过一瞬黯然,苏晔转而道:“虽没有他的消息,但镇抚司最近却出了些事。”
“什么事?”
“似乎有人从镇抚司监狱越狱了,但这件事被压了下去,故而很少有人知道。”要知道,镇抚司已被端王收买控制,被关押在镇抚司监狱的人自然不寻常。苏晔猜测过,端王胁迫地方军官谋反这般容易,难道这些被关押的人,会是这些军官们的家眷?若这层威胁没了,策反地方军官或许能容易一些,也许可以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杀戮。
常台笙似乎想通了什么,于是点点头,又听他讲了一些关于镇抚司的事。之后苏晔话锋一转,问道:“你这时候赶回来,是芥堂有事么?”
“芥堂的事是其一,另外我得查清楚是谁用死尸顶替我。”她顿了顿,“我在苏州不会逗留很久,明日或后日我就得回杭州。对了,段书意眼下如何了?”
“被关押禁足了。”苏晔说道,“且由专人看守,那地方大约连只蚊子都飞不进去。”
上面原本是打算将段书意押解至京城,后来又改了主意,大概是怕路途之中横生变故,被端王府的人劫了去,便索性将其扣在杭州好好盯着。毕竟段书意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是个再好不过的人质。
“关押在杭州有利有弊,保不准端王救子心切,会直接杀到这边来。”
“未必。”苏晔观点倒与她不同,“从种种迹象看,段书意与端王的关系并不是很好,救子心切直接杀到杭州来这种事,大约不可能发生。”
“我只猜测而已。”常台笙说完轻叹了口气,苏晔见她确实是累了,便说:“回房歇着罢,晚饭会有人给你送去的。”
常台笙起了身,道:“我去看看祖父。”
苏晔应了一声,也未送她,常台笙便独自出去了。走廊里有细雨飘进来,侍女赶紧迎上来,道:“方才这府里管事来说,那边老夫人请您过去呢。”
她竟差点给忘了!常台笙忽又想起什么,转头即嘱咐侍女道:“行李中有个小包袱,将那小包袱送去给府里的小小姐,就说我等会儿过去。”
侍女应声去了客房,那边常台笙则往老夫人房里去。苏老夫人还未用饭,听身边小丫鬟读了会儿书觉着没趣,听说常台笙来了,便赶紧让人去前面喊常台笙一道过来吃晚饭。
饭菜都上齐,老夫人正要遣人去喊常遇也过来,常台笙到了。她刚走到门口便听得里面侍女说道:“老夫人不知道,今日小小姐回房便不肯出来了,连晚饭都还未吃呢。”
老夫人闻言一愣:“怎么了?”
“说是在学堂里同先生起了争执,后来东家去接了,大约是……训了。”侍女声音渐渐低下去,她也是准备晚饭时候从小厮那听来的消息,并不十分确定。
“训了?”苏老夫人声音立刻拔高了几度,“他训个孩子做什么?让他过来!”
这时常台笙抬手敲了敲门,小侍赶紧过来给开了门,随后领她进去。
苏老夫人见她来了,偏过头去小声同侍女嘱咐:“先让小小姐过来吃饭。”姑姑好不容易来趟苏州,小丫头心里再憋着气也会来吃饭的。
苏老夫人让常台笙坐下,寒暄了几句,随后又说:“你祖父这时辰应已睡下了,明日早上再去打招呼罢。”常台笙点点头,余光不时地瞥向门口。
就说今日在门口遇见常遇时觉得她神色不大对,原是与先生起争执又被苏晔训了,也不知这会儿肯不肯过来吃饭。
那边常遇正埋头看着书,老夫人房里的小丫鬟忽然来敲门,说老夫人请她过去吃饭。
常遇抬起头,隔着门小声问道:“姑姑也在那里吗?”
小侍女忙道:“在呢在呢,这会儿晚饭也没吃,就都等着小小姐呢,再不去,饭菜恐怕都要凉了。”
常遇想想,闷声不吭地合上书跳下了椅子,往门口去给小侍女开了门。
小侍女领着她去了老夫人房里,那边常台笙喝着热茶与老夫人正聊着天,见她来了,老夫人赶紧让她坐到身边,小丫头像模像样行了个礼,又喊了常台笙一声姑姑,这才坐下来。
因饭菜都凉了,苏老夫人让撤下去热一热再送来,结果这会儿桌上除了点心便没有其他。常台笙没提学堂那茬子事,只同老夫人接着讲路上一些见闻。
小丫头中午就没吃饭,这会儿早饿得前心贴后背,趁姑姑与苏老夫人谈话不注意时,便偷偷往自己这边挪来一盘点心,闷着头吃起来。老夫人偏头瞅她一眼,同常台笙使了个眼色,常台笙看过去,小丫头正低着头往往嘴里塞一只蛋黄酥,再看盘里,只剩一半了。
吃得这么投入也不怕噎着,常台笙伸手将茶杯推过去,正要开口时,小丫头霍地抬头,嘴里却因塞满了蛋黄酥一时说不了话,突然被发现偷吃的惊讶看起来略是滑稽,常台笙也忍不住笑了起来:“慢慢吃,别噎着了。”
那边老夫人更是将水喂到她嘴边,轻抚她后背让她小心点吃。常遇憋红了小脸将嘴里的点心吃完,又接连喝了好几口水,才不好意思地说:“我以后不会偷吃了。”
她已没了刚来时的疏离,在苏府待久了,竟真变回个小孩子一样,会有小脾气,会不高兴,甚至还会当着大人的面以为能瞒天过海地偷吃点心。常台笙看着她稍稍走神,老夫人却开口问她:“听说今日在学堂同先生闹别扭了?”
提到这事,常遇竟闷了脑袋:“不是故意要惹先生生气的……他收了我的书,我想要回来……”
“先生收书做什么?不该多读些书的么,这个先生倒是奇怪了。”苏老夫人一脸不解,还以为是什么大事呢,竟只是先生没收了书,那学生辩解几句也是应当,... -->>
陈俨语速难得快,话音刚落,小旺已经挥鞭子驾马走了,当真是尽职尽责,一点工夫都不耽搁,也不让即将分别的人多说几句话。
于是道别的话还未来得及说,站在巷口的常台笙便只能看着那马车消失在了街市里。
她就这样送走了陈俨。巷口有风涌进来,暮春阳光有些刺目,她伸手挡了一挡,这才回过神来原路折回。府里的马车已停在事先约定好的地方,常台笙上马车之前也不忘四下看看有没有可疑人等跟着。她以前再小心也不至于到这个程度,转念一想谨慎些也是好事,尽管她那因谨慎而想出的法子方才还被陈俨嘲笑烂透了。
常台笙上了车,闭目思索了一番陈俨临行前仓促交代的几件事,想到最后一件事时,她霍然睁开了眼——段书意是左利手?确认一下?
陈俨如何会知道他是左利手?既然知道,又为何要让她去确认?这家伙不将事情说清楚,故意出题让人猜,真是玩心太重了。
段书意目前涉嫌谋逆,必定已被杭州地方上禁足扣押,更是不可能再随便见人。要回杭州确认段书意是否当真左撇子,对常台笙而言,又哪里是什么易事?
马车一路回了府,常台笙径直往后院走。谢氏则仍如往常一般在花房忙碌,似乎今日校其他时日也并没有什么特别。她虽知道陈俨今日便会离京,且所要周旋的人都不是什么善辈,孤身入敌巢更是凶险,却到底也没有唉声叹息担惊受怕。
她活到这年岁,历经过大风浪,知道有些事毫无建树,并没有什么意义。
她正修剪着花枝,约莫是听到了外边的动静,手中剪子便停了停,抬头即看到行至门口的常台笙。
“回来了?”谢氏说着又低下头去,继续修剪花枝,并未问多余的话。
但常台笙是过来同她告别的,自己要离京的事还未来得及与谢氏说,正想着要如何开口,恰碰上谢氏一脸闲定地侍弄花草,一时更不知要怎么开口。
谢氏蓦地抬头忽对她笑了一下:“来,帮我将这盆搬到那儿去,这日头当真是愈发厉害了。”
常台笙微愣了一下,赶紧上前搭了把手。给盆景挪了位置后,谢氏搁下剪子带她出了花房,说去洗手。常台笙应了一下,补了一句道:“还是母亲花房中凉快,这时辰外面确实晒得慌。”
谢氏不慌不忙去洗了手,路过伙房时还嘱咐厨工将梅子吊到井里去凉一凉。常台笙恍然瞥见陈俨口中那个做羹难吃的厨子,那家伙看起来有些呆头呆脑的,竟是……眼线?
她都快不知陈俨哪句是真哪句是假了,结果谢氏微微侧头小声说了一句:“人不能貌相。”
明知是眼线还留着?
常台笙忙应了一声,也不往那边再看,跟着谢氏拐进了内廊。谢氏边走边道:“京城这天气就是这样,太燥。到了夏天,人都快烘焦了,偏偏大半个月连雨星子都见不着。”行在内廊中都能听到外面热闹蝉鸣声,夏季的确是近了。
谢氏补了一句:“到底不如江南舒服,若哪天我能不必耗在这里,也去江南寻个好地方,省了里外应酬,过怡然自得的日子。”她到底是有品级的命妇,在京城必有诸多交际走动,多少有些身不由己。
“母亲大约是未体会过,江南连绵梅雨也难熬,天像是破了个口子,怎么也修不好一般。”
说话间两人已出了内廊,常台笙看一眼碧晴的天,又低声接着道:“这时日,南边也该梅雨不断了。”
“等你回去,梅雨大概也快停了。”谢氏极自然地带出了这句,“若不是这府里得有人留着,我都打算同你一道走了。”
常台笙微愣,谢氏解释道:“那孩子今早与我说你有事要回杭州了,打算何时走?”
陈俨竟全都说了,也不知会她一声,这家伙果还真是专断啊。
常台笙回说近几日就走,谢氏应了一声便转过身,往卧房的方向去。谢氏认为常台笙在这当口离京是好事,毕竟她现在是已死的身份,在杭州那假尸迷局解开之前,她待在京城,也许会招麻烦。何况再过几日,朝中必有大事发生,京城不是个安全的地方,还是离这风暴中心远一点为好。
谢氏进了卧房,常台笙出于礼貌便站在外面候着,谢氏转头见没了人,忙又出去将她带进来。常台笙正要开口,便见谢氏自屏风后抱了一只小箱子出来。
谢氏将箱子放在窗边翘头案上,打开小锁将里头东西一件件取出来,嘀咕道:“上回在苏州,也没给常遇那孩子像样的见面礼,这次就托你顺带过去,一定要给她。”
都是些稀奇玩意,有上面赏的有市面上很少得见的,从首饰到小器物,什么都有。
“太多了……”常台笙见她那架势,似要将这箱子里的宝贝全掏出来给她似的。
“不多不多,也有你的份。”谢氏一边翻找一边说着,“当时也未给你像模像样的见面礼,你就从这里头挑罢,余下的就带给常遇。你这次会先回苏州罢?”
常遇如今住在苏府,常台笙若要去替她送这份心意,必定是要去苏州的。若那样,必会见着苏晔,依苏晔的性子,恐是不会让常台笙单枪匹马回杭州,能帮一把也是好的。
这是谢氏的私心,她到底有些担心常台笙一人可能应付不来。
常台笙大约也猜到了她的意图,便答说是要先回苏州,再去杭州的。随后又几番推拒,从那一堆宝贝中挑了几个收下了。
——*——*——*——*——
常台笙离京那天,烈日高照蝉鸣不断,分明已是入了夏。如谢氏所言,京城这时节极少下雨,燥得令人不舒服。常台笙有点咳嗽,谢氏不放心让她一个人,遂遣了侍女一路陪着,免得她身子不适还没人照料。
接连行了近十日,全是太阳当头的晴朗天气,常台笙从未觉得初夏这么热过。好在随行侍女贴心又会照料人,也免去不少苦头。
行至南京时,终于迎来了久违的雨水。此后再一路往前,便都是阴雨天气相随。这潮湿味道是江南雨季独有的,常台笙撩开车窗帘子,侍女瞅着外边小声道:“这便是江南梅雨季啊。”
天色晦暗,细雨如丝,快要入暮,湿嗒嗒的街巷里慢慢亮起灯,只有寥寥行人撑伞而行。
常台笙轻应了一声,侍女看着外面街景又问:“少夫人,这是已经到苏州了罢,的确是与京城大不同呢。”
“恩。”常台笙仍是无甚波澜地浅应一声,唇边笑意淡得不能再淡。虽离开的时间不长,常台笙却觉得这其中隔了许多日子似的,有种不真实感。
苏州街景仍是老样子,百姓还是忙着生计无暇顾其他,似乎政局变化都与他们没有什么干系。
马车在苏府门前停下,侍女连忙接过常台笙拜帖,下车往门房去了。恰巧这时,常台笙闻得附近传来马嘶声,遂撩起车窗帘子往外瞅了一眼,只见下来一个小厮撑伞站在一旁候着,随即便见苏晔拎了常遇的书匣子出来,最后才见常遇磨蹭磨蹭地下了马车。
遥遥看小丫头脸色似乎不大对,常台笙轻蹙蹙眉,拿过车厢内的伞便下了车。平日里素来眼尖的常遇此时却并未留意到常台笙,倒是撑伞小厮先注意到了她。
小厮刚要开口同苏晔说,埋着头的常遇这时却蹦出一句:“我不是故意要与先生作对的……”声音有些低,怕惹了人生气似的。
苏晔不说话继续往前走,蓦抬头便瞧见了常台笙。因之前有过书信知会,苏晔知道她要过来,却也不惊讶,领着小丫头一路走到了门口。常遇一直低着头,压根不知道姑姑来了,陡然抬头看见常台笙,眼睛里一下子亮了起来。
但她也不像往常一般直接扑进常台笙怀里热切地表达这阵子的想念,而是老老实实站在原地,脑袋耷拉下去,跟犯了错似的。常台笙没打算在这里问情委,苏晔也道:“下雨天在外面小心淋着,先进去罢。”
几人一道进了府,天色已彻底黯下来。苏府廊下的灯笼被这水汽弥漫的夜雾笼罩着,看着有几分惨淡。苏晔偏头嘱咐小厮将常遇先带去老夫人那里,随后领常台笙往书房走。
常台笙离京时朝中还未有什么动静,结果走了没过几日,宫内便传出了万岁病危的消息。太子奉旨监国,因年纪尚小,故而由心腹大臣辅佐。一时间流言四起,更有说万岁已然驾崩,此时秘而不报不过是因担心西南闻风而乱,给小太子顺利登基争取足够的时间。
恰在这节骨眼上,朝堂之中又接二连三的有人站出来弹劾西南端王存有逆反之意,按照旧例,应遣人携圣旨前去藩地责问。小太子惶惑得很,便只能听由几位重臣做了决定,遣了御史等人前去西南没收端王护卫及田亩。
事情到这地步,这所谓的遣人责问也不过是过过场子。携着圣旨的御史还没到地方,只转眼间,西南那儿就已竖起了反旗,吓得御史赶紧回头跑。
端王扯着皇帝昏聩无道治国无方的幌子,师出有名,且广收沿途流民土匪、抓着地方官便逼着反,来势汹汹,颇有些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架势。
这些消息常台笙是知道的,一路过来,坊间流言传得比什么都快。且因西南位置偏远,端王目前所能控摄地方有限,战火影响的地方也仅仅局限在西南周边一带,故而许多人觉得端王要杀到这里是太遥远的事,除了平日里多一项谈资,似乎对生活并无什么影响。
苏州便是个典例。百姓如往常般过日子,似乎并没有将端王反叛当回事。
“叛乱战事是明面上的冲突,暗地里的动作却谁也说不准。京城必有不少端王的人,不知他们是以什么样的身份藏匿着,也不知会做出什么事来,这也许才是更令人担心的事。”苏晔点到为止,并没有接着往下讲。他非朝堂中人,并不是什么话都能讲。
常台笙闻言回说:“听说已做好了准备,但愿能万全。”她说着拿过杯子低头喝了一口水,随后有些疲惫地靠向椅背:“没有其他的消息了吗?”
苏晔摇摇头:“我没有他的消息。”
一阵沉默。
至此两人已在书房聊了不少时候,讲了很多事,偏偏一直未谈及陈俨。苏晔自然知道她比谁都迫切地想知道陈俨的安危,但这家伙神出鬼没,就连自己人都探听不到他的行踪。或许这时候,没有消息便是最好的消息。
常台笙的眸色中闪过一瞬黯然,苏晔转而道:“虽没有他的消息,但镇抚司最近却出了些事。”
“什么事?”
“似乎有人从镇抚司监狱越狱了,但这件事被压了下去,故而很少有人知道。”要知道,镇抚司已被端王收买控制,被关押在镇抚司监狱的人自然不寻常。苏晔猜测过,端王胁迫地方军官谋反这般容易,难道这些被关押的人,会是这些军官们的家眷?若这层威胁没了,策反地方军官或许能容易一些,也许可以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杀戮。
常台笙似乎想通了什么,于是点点头,又听他讲了一些关于镇抚司的事。之后苏晔话锋一转,问道:“你这时候赶回来,是芥堂有事么?”
“芥堂的事是其一,另外我得查清楚是谁用死尸顶替我。”她顿了顿,“我在苏州不会逗留很久,明日或后日我就得回杭州。对了,段书意眼下如何了?”
“被关押禁足了。”苏晔说道,“且由专人看守,那地方大约连只蚊子都飞不进去。”
上面原本是打算将段书意押解至京城,后来又改了主意,大概是怕路途之中横生变故,被端王府的人劫了去,便索性将其扣在杭州好好盯着。毕竟段书意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是个再好不过的人质。
“关押在杭州有利有弊,保不准端王救子心切,会直接杀到这边来。”
“未必。”苏晔观点倒与她不同,“从种种迹象看,段书意与端王的关系并不是很好,救子心切直接杀到杭州来这种事,大约不可能发生。”
“我只猜测而已。”常台笙说完轻叹了口气,苏晔见她确实是累了,便说:“回房歇着罢,晚饭会有人给你送去的。”
常台笙起了身,道:“我去看看祖父。”
苏晔应了一声,也未送她,常台笙便独自出去了。走廊里有细雨飘进来,侍女赶紧迎上来,道:“方才这府里管事来说,那边老夫人请您过去呢。”
她竟差点给忘了!常台笙忽又想起什么,转头即嘱咐侍女道:“行李中有个小包袱,将那小包袱送去给府里的小小姐,就说我等会儿过去。”
侍女应声去了客房,那边常台笙则往老夫人房里去。苏老夫人还未用饭,听身边小丫鬟读了会儿书觉着没趣,听说常台笙来了,便赶紧让人去前面喊常台笙一道过来吃晚饭。
饭菜都上齐,老夫人正要遣人去喊常遇也过来,常台笙到了。她刚走到门口便听得里面侍女说道:“老夫人不知道,今日小小姐回房便不肯出来了,连晚饭都还未吃呢。”
老夫人闻言一愣:“怎么了?”
“说是在学堂里同先生起了争执,后来东家去接了,大约是……训了。”侍女声音渐渐低下去,她也是准备晚饭时候从小厮那听来的消息,并不十分确定。
“训了?”苏老夫人声音立刻拔高了几度,“他训个孩子做什么?让他过来!”
这时常台笙抬手敲了敲门,小侍赶紧过来给开了门,随后领她进去。
苏老夫人见她来了,偏过头去小声同侍女嘱咐:“先让小小姐过来吃饭。”姑姑好不容易来趟苏州,小丫头心里再憋着气也会来吃饭的。
苏老夫人让常台笙坐下,寒暄了几句,随后又说:“你祖父这时辰应已睡下了,明日早上再去打招呼罢。”常台笙点点头,余光不时地瞥向门口。
就说今日在门口遇见常遇时觉得她神色不大对,原是与先生起争执又被苏晔训了,也不知这会儿肯不肯过来吃饭。
那边常遇正埋头看着书,老夫人房里的小丫鬟忽然来敲门,说老夫人请她过去吃饭。
常遇抬起头,隔着门小声问道:“姑姑也在那里吗?”
小侍女忙道:“在呢在呢,这会儿晚饭也没吃,就都等着小小姐呢,再不去,饭菜恐怕都要凉了。”
常遇想想,闷声不吭地合上书跳下了椅子,往门口去给小侍女开了门。
小侍女领着她去了老夫人房里,那边常台笙喝着热茶与老夫人正聊着天,见她来了,老夫人赶紧让她坐到身边,小丫头像模像样行了个礼,又喊了常台笙一声姑姑,这才坐下来。
因饭菜都凉了,苏老夫人让撤下去热一热再送来,结果这会儿桌上除了点心便没有其他。常台笙没提学堂那茬子事,只同老夫人接着讲路上一些见闻。
小丫头中午就没吃饭,这会儿早饿得前心贴后背,趁姑姑与苏老夫人谈话不注意时,便偷偷往自己这边挪来一盘点心,闷着头吃起来。老夫人偏头瞅她一眼,同常台笙使了个眼色,常台笙看过去,小丫头正低着头往往嘴里塞一只蛋黄酥,再看盘里,只剩一半了。
吃得这么投入也不怕噎着,常台笙伸手将茶杯推过去,正要开口时,小丫头霍地抬头,嘴里却因塞满了蛋黄酥一时说不了话,突然被发现偷吃的惊讶看起来略是滑稽,常台笙也忍不住笑了起来:“慢慢吃,别噎着了。”
那边老夫人更是将水喂到她嘴边,轻抚她后背让她小心点吃。常遇憋红了小脸将嘴里的点心吃完,又接连喝了好几口水,才不好意思地说:“我以后不会偷吃了。”
她已没了刚来时的疏离,在苏府待久了,竟真变回个小孩子一样,会有小脾气,会不高兴,甚至还会当着大人的面以为能瞒天过海地偷吃点心。常台笙看着她稍稍走神,老夫人却开口问她:“听说今日在学堂同先生闹别扭了?”
提到这事,常遇竟闷了脑袋:“不是故意要惹先生生气的……他收了我的书,我想要回来……”
“先生收书做什么?不该多读些书的么,这个先生倒是奇怪了。”苏老夫人一脸不解,还以为是什么大事呢,竟只是先生没收了书,那学生辩解几句也是应当,...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