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 www.piaotian.tw,三国名将:一个历史学家的排行榜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答:诈降的事,有。但是苦肉的事,那是真没有。《三国演义》的苦肉计,属于盗版,从哪里盗的版?盗的是周鲂诈降曹休一事。周鲂的诈降计,将在讲陆逊时详细讲到,这里就不啰唆了。
问:庞统是否进献过连环计?
答:这事儿也真没有。曹军船只之所以首尾相连挤在一起,不是因为上了环,而是有四点另外的原因:一是载运二十多万人马的船只太多;二是驾船技术太差;三是赤壁江面陡然变窄;四是遭遇到周瑜阻击而造成障碍难以快速通过。就好比一条高速公路,本来车辆就多,驾车者都是二把刀,三车道又陡然变成两车道,前方再遭遇车祸,那还免得了连环追尾大塞车吗?肯定免不了嘛。
赤壁大战是古代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周瑜选择有利的决战地点,针对实际测试出来的敌人弱点,利用特殊的气象条件,采用有利的火攻战术,还挑选了正确的执行火攻人选,所以取得了辉煌的成功。他的用兵特色,总结起来是三个“知”字,即知天、知地、知人。周瑜完全做到了“三知”。反观曹操,是首次到赤壁,首次与孙吴水军作战,对此地的天文、地理以及敌方的水面战斗力,完全是“三不知”。因此,五十四岁的老江湖曹操,就惨败在三十四岁的周瑜手下。
赤壁大败,曹操败退回到北方,留下大将曹仁坚守要塞江陵(今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周瑜乘胜向西推进,开始发动江陵大战。江陵大战的实质,是赤壁之战的扩展和延伸。那么周瑜在他生命历程中的最后一次重要战役中,还会有怎样的才能表演呢?
周瑜到达江陵,再次发挥“一慢两快”的用兵特色。他先在南岸安营扎寨,观察北岸江陵的敌情。水战是交过手了,但是对方陆地作战的本事如何,也必须先上手试探试探。在何处试探呢?此时骁将甘宁前来献计,进攻江陵上游约三百里的敌军要塞夷陵县(今湖北省宜昌市),如果测试得手,还可以对江陵形成两面夹攻之势。
谁提出最佳建议,谁就是最佳人选,这也是赤壁之战使用黄盖的原因。周瑜立即委派甘宁前往。甘宁一到夷陵就拿下城池,迫使曹仁急派援军围攻甘宁。临机应变极快的周瑜,又采用吕蒙的计策,留下凌统镇守大营,亲率一半主力,对夷陵的曹军实施反包围,大获全胜。此时的周瑜心中有了底,回转大营就集中精兵数万,对江陵发起强攻。他本人带头冲锋,被流矢射中右胸,依然坚持巡视军营,鼓舞部下,不仅轻伤不下火线,重伤也不下火线。经过一年多苦战,建安十四年(209)终于攻克江陵,从而将孙吴控制的长江大通道,从下游一直贯通到中游的三峡东端。
第二年,周瑜到下游见孙权,建议西进三峡攻取益州。孙权批准他回江陵做准备,不幸在回程中,病死在长江边上的巴丘山(在今湖南省岳阳市),年仅三十六虚岁。十年前孙策被刺身亡,大乔变成寡妇。现今妹妹小乔,不幸又变成寡妇。不久,孙权的妹妹也要与夫君刘备分道扬镳。江东三位名媛,全都红颜薄命,真是令人唏嘘不已。
令人唏嘘的事儿,还有周瑜后代的下场。史书记载,周瑜有两个儿子。长子周循,娶了孙权的女儿为妻,这位驸马爷颇有乃父的风范,是个人才,可惜死得太早。周循一死,周家光大门楣的希望,就寄托在小儿子周胤身上。他刚刚成人,就娶了孙权家族的女子为媳妇儿,当将领,封侯爵,优厚待遇样样有。但是很可惜,他又很不成器:胡作非为,劣迹斑斑,甚至连孙权的告诫也当作耳边风,屡教不改。《三国志》卷五十四《周瑜传》记载说,当时孙权很是生气,说他是“酗淫自恣,前后告谕,曾无悛改”。罪行累累,孙权也无法为他遮掩,忍痛给他一个流放边远之地的惩处,意图是“且欲苦之,使自知耳”,希望能够用艰苦环境来迫使他改过自新。可惜他还没有改掉毛病成为新人,就在流放之地病死了。父亲是扬名天下的全军主帅,母亲是国色天香的绝代美人、孙权大嫂的小妹,如此高贵的家庭出身,如此优裕的生活环境,却出了这样一个不成器的儿子,令人唏嘘之余,也令人深思。
令人唏嘘的事儿还不止这一件。周瑜死后,他的遗体从巴丘运回当时孙吴的政治中心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孙权亲自从吴县启程,前往上游的芜湖(今安徽省芜湖市),迎接周瑜的灵柩,并且在吴县以异常隆重的礼仪,办理周瑜的丧事。那么千里迢迢,从巴丘主持护送周瑜遗体回来的是谁呢?此人就是周瑜生前的下属,大名鼎鼎的凤雏先生庞统。你会有疑问了,庞统和诸葛亮,不是刘备手下的军师吗?他怎么成了周瑜的下属了?其实,庞统为刘备效力,那是后来的事。周瑜攻占江陵之后,曾经兼任这里的南郡太守,而庞统当时就在郡政府里面担任官职,所以周瑜就成为庞统的顶头上司了。庞统为何会在这里当官呢?原来,那时候州郡县三级地方政府中的公务官员,照例是由行政长官自行任命,而且是从本地的人才中进行选拔。庞统是哪里的人?是南郡下属襄阳县的人,所以他在南郡的郡政府当官是理所当然的事。他的职务正式名称叫做功曹史,简称功曹。功曹的职责,一是管总务,二是管人事,相当于现今总务主任兼人力资源部主管。郡太守的丧事,正是总务和人事的范围,所以庞统也就成了周瑜灵柩的护送人。周瑜和庞统,当然都是英才,绝对的英才。然而令人唏嘘的是,英才往往早逝。就在周瑜去世四年之后,转而为刘备效力的庞统,也在益州进攻雒县(今四川省广汉市)的战斗中英勇捐躯。两人死亡的年龄,竟然完全相同,都是三十六虚岁;而且两人之死,都与弓箭相关。周瑜是因为右胸中箭,严重损害健康而死,庞统则是中箭之后当场身亡,这种巧合实在罕见之至。
周瑜的生命结束了,对他应当怎样评价呢?
其一,他的军事生涯从二十一岁起,至三十六岁止,十五年间作战多次,从未失败,堪称三国罕见的“常胜将军”。特别是赤壁之战,以三万之众迎战二十多万敌军,以一当十取得完胜,更是罕见的经典战例。
其二,他生命最后三年间,连续取得江夏、赤壁、江陵三大战的胜利,促成了三分鼎立历史格局的初步形成。将其辉煌战功、重大影响合而观之,可以推选他为孙吴名将的第一名。再结合其完美的人品,以及对国家所起的脊梁作用,可以评为三国完美型名将的总冠军。
纵观周瑜的一生,“完美”一词,堪称是他的主旋律。但是,他虽然品格很完美,婚姻很完美,事业很完美,地位更是完美,却非常之可惜,出了一个很不完美的儿子。古语云:“天道忌盛满。”看来父母这一辈,在努力创造自身完美的同时,一定要尽早留意下一辈的完美问题,而且必须要特别上心;而下一辈是否能够继续走向完美,最关键的因素,还不在父母一辈为其提供的物质生活,是否在舒适和豪华上达到了极致,而在于为其提供的人格教育,是否在正直和善良上出现了缺失。现今在下一辈身上发生,并且令人惋惜不已的事例,真的是太多了!这正是:
完美家庭须谨慎,从来福祸两相随。
关于周瑜就讲到这里。下面要讲孙吴主帅型名将的第二名——吕蒙。
主帅型名将第二名——吕蒙
这位名将,是当上了主帅的少年娃娃兵,也是虎将关羽的致命克星,还是读书学习的标兵模范,同我们熟悉的成语“刮目相看”“吴下阿蒙”有密切关系……
一军界新锐
本节讲的这位名将,是当上了主帅的少年娃娃兵,也是虎将关羽的致命克星,还是读书学习的标兵模范,同我们熟悉的成语“刮目相看”“吴下阿蒙”有着密切关系,在名将之中有资格获得最佳读书充电金奖。他就是继周瑜之后,孙吴的另一位优秀主帅吕蒙。吕蒙二十多年的漫长军事生涯,分为前后两部分,本节先讲他的前半部分。前半部分又有两个主旋律:一个是身份的改变和提升,从底层的娃娃兵,变成了新锐的将军;另一个是素质的改变和提升,从莽撞的愣头青,变成了智勇的精英。他是怎样完成这两个“改变和提升”的呢?
吕蒙,字子明,汝南郡富陂县人氏(今安徽省阜南县)。家庭出身贫寒低贱,早年的日子过得极其艰难。少年时他就投靠已经出嫁的姐姐。姐夫名叫邓当,在孙策手下当一般将领。当兵吃粮,是穷人家孩子的常见出路。吕蒙决心要当兵,自力更生。十五六岁时就偷偷跟在队伍后面,冲锋杀敌。正在沙场血战的邓当,连忙阻止他,他却依然冲杀不止。幸好打了胜仗,不然他就可能少年捐躯了。
《三国志》卷五十四《吕蒙传》记载说,邓当回家就向吕蒙老妈告状。老妈要收拾他,吕蒙赶忙说:“贫贱难可居,脱误有功,富贵可致。且不探虎穴,焉得虎子?”贫贱生活难以忍受,万一碰巧立下战功,就可求得富贵。打仗确实是很危险,但是不探虎穴,怎么抓得到老虎崽子啊!他老妈听了伤心不已,同意儿子去跟姐夫上战场,奔自己的出路。
邓当的分队有个管事,看到吕蒙一本正经来操练,当面嘲笑吕蒙。他以为吕蒙弱小,挨欺负也得忍着。哪知道此时的吕蒙,愣头青一个。当场抽出佩刀,几刀将其砍死。出了人命,吕蒙开始害怕了,因为擅自杀人,按照军法要偿命。然而结果出人意料,他没受任何惩罚。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军中一个叫袁雄的前辈,去向孙策求情。孙策一听小小少年脾气倒不小,便叫吕蒙来问话。一问话,便舍不得杀他了。只比他大三岁的孙策,正在策划打回老家江东开创基业,急需兵员,像吕蒙这样有志当兵,而且性情刚烈又适合当兵的家伙,哪里舍得杀他?不仅没有杀,还将吕蒙安插在身边当卫兵。
东汉献帝兴平二年(195),孙策南渡长江,打回老家江东。十八岁的吕蒙随从前往。几年之后,他姐夫邓当去世,其职务由吕蒙接任,正式官衔叫做别部司马。于是,吕蒙实现了身份上的第一步提升,从士兵升到军官。
五年后即建安五年(200),孙策被刺身亡,孙权成为江东新主。新主上台,吕蒙的日子不好过了。为什么呢?新主上台三把火,宣布整编军队,提高战斗力,凡是兵力较少而使用不多的小分队,一律合并改组。吕蒙的分队不幸属于整编对象,于是前途变得很可怕,那就是面临下岗。不要以为当今才有下岗,古人照样要面临下岗。
下岗,吕蒙万难接受。他从军卖命,为的就是谋求富贵。而在孙吴军队当军官,更是谋求富贵的最佳捷径。为什么呢?玄机在于,孙吴实行了一种特殊的军队制度,后世学者称为“领兵制”。简要来说,领兵将领与他的部下之间,具有强烈的依附关系;不仅因为部下长期跟随他,部下的妻室儿女家属长期随军驻防,子弟成年后也继续在这支军队当兵;更为重要的是,军队除了作战之外,还能够从事经济活动来创收,收入由将领支配。因此,孙吴将领手下的军队,一半是国家的武装力量,另一半则很像是由将领个人承包的产业公司。
好不容易才有了自己承包的产业公司,虽然规模还不大,但也不能拱手让人。吕蒙坐下来,静心思考对策:新领导此番整编,目的是要提高军队的战斗力;而决定战斗力的基本因素,是数量和质量。数量没办法马上增多,但是质量却还有应急办法可想,于是吕蒙想出一条对策来。这是什么对策呢?
这一日,孙权亲自来到检阅场,视察列入裁撤对象的部队。其他各支队伍,早已是军心涣散训练停滞,所以上得场来,精神萎靡动作稀松,看得孙权心头直冒火。但是,吕蒙的分队一出场,孙权顿时眼睛一亮:只见数百人马,清一色崭新的绛红色军装,黑色的行縢,也就是绑腿,军容先就焕然不同。雄赳赳气昂昂进场之后,随即整齐有序,演练各种阵势,进攻后退,变化多端,精神饱满,吼声震天,看得孙权眉开眼笑,好不喜欢。《三国志·吕蒙传》对此记载说:“蒙阴赊贳,为兵作绛衣行縢。及简日,陈列赫然,兵人练习,权见之大悦,增其兵。”原来,吕蒙自掏腰包,又借了一大笔债,将部下的军装全部更换一新。他的部下本来就没有荒废训练,穿上新装更是士气高涨。视察一结束,孙权就宣布,吕蒙的分队依旧保留,而且还将其他被裁撤的军队,分出一部分合并到吕蒙的名下。这样一来,他不仅没有下岗,手下产业公司的规模还扩大了。
如果说,当初因为没有杀吕蒙,孙策算是他的再生父母;那么现今孙权没有裁撤吕蒙,就算是他的衣食父母了。受到双重的父母恩,所以吕蒙从此对孙吴政权忠心耿耿,舍命报答,也就很可理解了。在接下来的一系列战役中,他都有上佳的表现,因而得以升任偏将军,兼任庐江郡太守,这就在身份上进入了孙吴中级将领的行列。
偏将军是什么官呢?当时的军官,大体分为中低级和高级两大类。中低级的,多以“某某都尉”“某某校尉”“某某中郎将”来命名,名目相当复杂。高级军官,则称“某将军”或“某某将军”,军阶高低的区分,是“将军”前面的修饰语。在三国前期,还沿袭东汉旧制,最高是“大将军”,最低是“偏将军”和“裨将军”。吕蒙的偏将军,正是高级军官中的最低等,所以只能算是中级将领。
以上所说,是吕蒙身份上的改变和提升。如果与此同时,他没有完成素质上的改变和提升,即使他再忠心耿耿,再拼命报答,也只能是孙吴众多普通将领中的一员,而不能异军突起,成为孙吴的又一名出色主帅。
他为何能完成素质的改变和提升呢?秘诀就一条,勤奋不懈地读书充电。是谁勉励和指导他完成这一点的呢?是比他还年轻四岁的孙权。
原来,孙权曾经在众多将领中,物色培养对象,选中了吕蒙和蒋钦,然后指示说:“你们现今掌权统兵,应当努力增长学问,从而开阔眼界、增长智慧。”这时的吕蒙,还没有完全脱离愣头青的原生态,根本不明白增长学问的重要,就随随便便回答道:“军务实在太忙了,没有空闲时间来读书啊!”
孙权的脸色立刻变得严肃起来,说了一段至今读来还发人深省的话,这段话记录在《三国志》卷五十四《吕蒙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中:“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令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少时历《诗》《书》《礼记》《左传》《国语》,惟不读《易》。至统事以来,省三史、诸家兵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如卿二人,意性朗悟;学必得之,宁当不为乎!宜急读《孙子》《六韬》《左传》《国语》及三史。孟德亦自谓‘老而好学’,卿何独不自勉勖邪!”
这段话翻译过来就是:我哪里是要你们熟读儒经去当太学的博士教官啊?而是要求你们涉猎书籍了解过去的重大事件呀!你说公务多,比得上我多吗?我在少年时代就读过《诗经》《尚书》《礼记》《左传》《国语》,只是没有读深奥的《易经》。到了掌权管事之后,又专门读了《史记》《汉书》《东观汉记》这三部史书,还有各家的兵法,深感大有收获。你们性格开朗,悟性又好,努力学习必定会得到提升,怎能推辞不做呢!赶紧去阅读《孙子兵法》《六韬》《左传》《国语》《史记》《汉书》和《东观汉记》。连曹孟德都说他自己是“老而好学”,你们怎能不勉励自己努力上进啊!
孙权谆谆教导吕蒙的这段话,此前虽然多次有人提到,但是大都没有加以深入的探究。其实,这段话不仅对吕蒙本人的提升很关键,也对我们深入全面了解三国的历史文化非常重要。其中暗藏的玄机,值得好好破解和领略一番。那么玄机在何处?“三国探客”告诉你。
玄机之一,孙权能把江东基业做大做强,靠的是什么?是人才、智谋,还是武功呢?其实说到底,靠的是学习!你看,孙权自己率先垂范,而且督促重要将领读书充电,大有将孙吴建设成学习型政权的模样。君臣素质全面提升,才能吸引人才,产生智谋,最后取得辉煌武功。因此,学习才是真正具有根本性质的法宝。
玄机之二,是什么因素促使孙权这样做呢?竞争压力啊。曹操年纪老经验多,地盘大力量强,都还“老而好学”孜孜不倦,我们要是不迎头赶上,将来肯定要吃这个老学习模范的大亏。孙权有压力,压力还很大,所以把这件事抓得很紧。抓紧时间读书充电,曹操是如此,他的儿子曹丕也是如此。《三国志》卷二《文帝纪》裴松之注引《典论·自叙》中,记载曹丕自己的话说:“余是以少诵《诗》《论》,及长而备历五经、四部,《史》《汉》、诸子百家之言,靡不毕览。”还有刘备也是如此,他临终前就谆谆嘱咐刘禅:“可读《汉书》《礼记》,闲暇历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益人意智。”这段话见于《三国志》卷三十二《先主传》裴松之注引《诸葛亮集》。当然,诸葛亮也是如此:“与颍川石广元、徐元直、汝南孟公威俱游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这段话见于《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魏略》。总之,三国的君臣,在沙场血战的同时,又抓紧时间读书充电,在这方面展示出强烈的竞争态势。因此,三国的竞争,从根本上说,是学习的竞争。而从实际的效果来看,读书充电的佼佼者,如孙权、曹操、刘备,最终都成为三国的胜利者;完全不读书充电者,如董卓、吕布,即便曾经一度控制朝廷大权,最终还是成为死于非命的失败者。
玄机之三,读书读什么书?“知识就是力量”虽然是名言,但是,用什么知识来充电,却是关系到充电是否成功的关键。知识如海,生命有限。漫无目标地读书,对闲人是享受,对忙人则是奢侈。所以事务繁忙者,必须精心选择自己急需的知识来充电。孙权亲自为吕蒙选择了七部书,其中《孙子兵法》《六韬》属于兵书,《左传》《国语》《史记》《汉书》和《东观汉记》属于史书,史书占的分量最重。五部史书中,《左传》和《国语》主要记载春秋时期历史(后者始于西周末年),《史记》记载从上古轩辕黄帝至西汉武帝的历史,《汉书》记载西汉历史,《东观汉记》记载东汉历史。五部史书相互衔接和补充,形成了完整的历史画卷。统兵打仗的将领,读兵书那是本分,为何还要读史书?玄机在于,军事是政治的工具,所以优秀将领必须分辨政治风云;军事又是群体的行为,所以优秀将领又必须协调人际关系。在古代,集中记载政治风云和人际关系的教科书,首先就是史书。《史记》《汉书》也在曹丕阅读的书目中,刘备为刘禅开列的首选书也是《汉书》。真是应了那句话:英雄所见略同。
玄机之四,书要怎么读?你会说,这个问题太小儿科,谁不会读书啊!其实不然,读书方法不是小儿科,而是涉及教育体制的大问题。我们常说应试教育,其实搞应试教育的老祖宗,就是孙权和吕蒙出生的东汉。东汉的人才选拔,以儒经考试为中心,孝廉、茂才为主要科目。孝廉由各郡行政长官,按照每二十万人口举一人的比例进行,以品德的孝顺廉洁为标准。茂才由每州的行政长官每年举荐一人,以才能突出为标准。东汉全国在册人口将近五千万,按照上述比例计算,每年推选孝廉在二百五十人左右。而全国十三州,每年推选的茂才总数不过十三人。所以人才选拔,以孝廉为主体。入选的孝廉,要到京城洛阳参加考试,合格就能当官。考试考什么?考的是儒家经典。从众多儒经中,任意抽取一段,要求考生进行阐释和发挥。如果对儒经不能读得滚瓜烂熟,就会交白卷。于是,把儒家经典熟读精读,就成为读书人必须听从的指挥棒。读得熟,读得精,才能应付考试,才能当官发财。至于这些知识对素质的提高,对能力的培养有没有用,那就不管了。这样的教育体制,不正是典型的应试教育吗?
明白了以上时代背景,再来看孙权在读书方法上的指点,玄机就容易破解了。他不要吕蒙熟读儒经,就是不走应试教育的老路。什么是新路?根据本职工作的实际需要,广泛涉猎史书,了解历史大事,开阔眼界增长智慧就是新路。涉猎虽然广泛,了解却有重点,这是高效率的实用性读书方法;围绕的中心是开启眼界增长智慧,这更是突破应试教育体制的素质教育和能力教育了。
走新路的还有诸葛亮。上面说他在荆州与石韬、徐庶、孟建一起游学。三人读书“务于精熟”,还在走应试教育的老路。唯有他读书是“观其大略”,即只选读有用的精华,与孙权的主张有异曲同工之妙。这就又应了那句话:英雄所见略同。
孔明日后的隆中对策,展现出非凡的大局观,赤壁之战时,又提出联吴抗曹的大谋略,都得益于这种素质和能力的教育。现今吕蒙受到孙权如此的勉励和督促,他收到的效果究竟如何呢?
吕蒙收到的效果究竟如何,鲁肃的亲身感受就能说明问题。这个故事也记载在《三国志》卷五十四《吕蒙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中。
那是东汉献帝建安十五年(210),鲁肃西上荆州,途中路过寻阳(今湖北省武穴市)。寻阳要塞的守将不是他人,正是吕蒙。鲁肃以往在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见过吕蒙,当时的印象是一勇之夫。心存轻视的鲁肃,官位又比对方高,所以不愿去拜访。经部属劝说,鲁肃勉强停船,上岸去见了一面。不料一交谈,吕蒙的学问见识,连自负渊博的鲁肃也相形见绌。鲁肃大为惊叹,不禁拍着吕蒙的背,由衷赞叹道:“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我还以为贤弟只有武勇战略而已,谁知今日学识精到广博,已不再是当初在吴下见到的那个阿蒙了!
吕蒙笑答道:“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当下二人畅谈至夜深。吕蒙认为鲁肃如今镇守的陆口(在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与上游的关羽接壤,其人骁雄异常,很难相处,便为鲁肃拟就三条应对之策。鲁肃佩服之至,于是按照当时好友之间的礼节,登堂入室拜见吕蒙的老母,从此二人结为至交。这就是成语“刮目相看”的由来。
鲁肃与吕蒙的这段故事,大家都知道。但是这中间透露出的玄机和信息,却未必都能领会。首先,是他们二位的亲密关系。其实在当时,不同姓的平辈男性,只要友谊深厚,都能以兄弟相称,并不需要所谓的桃园结义焚香拜神的仪式。而是否具有兄弟一般情分的重要标志,就是能否进入对方家庭隐秘的内堂,面见对方的女眷(母亲或是妻子,特别是母亲)。鲁肃是“遂拜蒙母”,见于《三国志》卷五十四《吕蒙传》;而周瑜当初与孙策也是“升堂拜母”,见于《三国志》卷五十四《周瑜传》。可见结为异姓兄弟,拜还是要拜的,只不过不是拜天地神灵,而是拜见对方的母亲。其次,是他们二位的优良作风。当时鲁肃是孙吴全军的主帅,吕蒙则是君主孙权重点培养的新生代将领。他们二位在一起,完全有条件搞大吃大喝,腐化堕落,或者搞拉帮结派,合伙谋私。但是他们对不良风气说不,而是在读书充电上相互激励,在素质提升上彼此欣赏,作风很正派,品位很高尚。他们没有虚度自己的光阴,不枉自来人间一遭。他们留下的,是美名和英名,而不是恶名和骂名。古人如此这般的道德风范,真是值得我们好生学习啊!
不久鲁肃便向孙权报告此事,孙权听了大为感慨:“好学难得,身居要职依然... -->>
答:诈降的事,有。但是苦肉的事,那是真没有。《三国演义》的苦肉计,属于盗版,从哪里盗的版?盗的是周鲂诈降曹休一事。周鲂的诈降计,将在讲陆逊时详细讲到,这里就不啰唆了。
问:庞统是否进献过连环计?
答:这事儿也真没有。曹军船只之所以首尾相连挤在一起,不是因为上了环,而是有四点另外的原因:一是载运二十多万人马的船只太多;二是驾船技术太差;三是赤壁江面陡然变窄;四是遭遇到周瑜阻击而造成障碍难以快速通过。就好比一条高速公路,本来车辆就多,驾车者都是二把刀,三车道又陡然变成两车道,前方再遭遇车祸,那还免得了连环追尾大塞车吗?肯定免不了嘛。
赤壁大战是古代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周瑜选择有利的决战地点,针对实际测试出来的敌人弱点,利用特殊的气象条件,采用有利的火攻战术,还挑选了正确的执行火攻人选,所以取得了辉煌的成功。他的用兵特色,总结起来是三个“知”字,即知天、知地、知人。周瑜完全做到了“三知”。反观曹操,是首次到赤壁,首次与孙吴水军作战,对此地的天文、地理以及敌方的水面战斗力,完全是“三不知”。因此,五十四岁的老江湖曹操,就惨败在三十四岁的周瑜手下。
赤壁大败,曹操败退回到北方,留下大将曹仁坚守要塞江陵(今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周瑜乘胜向西推进,开始发动江陵大战。江陵大战的实质,是赤壁之战的扩展和延伸。那么周瑜在他生命历程中的最后一次重要战役中,还会有怎样的才能表演呢?
周瑜到达江陵,再次发挥“一慢两快”的用兵特色。他先在南岸安营扎寨,观察北岸江陵的敌情。水战是交过手了,但是对方陆地作战的本事如何,也必须先上手试探试探。在何处试探呢?此时骁将甘宁前来献计,进攻江陵上游约三百里的敌军要塞夷陵县(今湖北省宜昌市),如果测试得手,还可以对江陵形成两面夹攻之势。
谁提出最佳建议,谁就是最佳人选,这也是赤壁之战使用黄盖的原因。周瑜立即委派甘宁前往。甘宁一到夷陵就拿下城池,迫使曹仁急派援军围攻甘宁。临机应变极快的周瑜,又采用吕蒙的计策,留下凌统镇守大营,亲率一半主力,对夷陵的曹军实施反包围,大获全胜。此时的周瑜心中有了底,回转大营就集中精兵数万,对江陵发起强攻。他本人带头冲锋,被流矢射中右胸,依然坚持巡视军营,鼓舞部下,不仅轻伤不下火线,重伤也不下火线。经过一年多苦战,建安十四年(209)终于攻克江陵,从而将孙吴控制的长江大通道,从下游一直贯通到中游的三峡东端。
第二年,周瑜到下游见孙权,建议西进三峡攻取益州。孙权批准他回江陵做准备,不幸在回程中,病死在长江边上的巴丘山(在今湖南省岳阳市),年仅三十六虚岁。十年前孙策被刺身亡,大乔变成寡妇。现今妹妹小乔,不幸又变成寡妇。不久,孙权的妹妹也要与夫君刘备分道扬镳。江东三位名媛,全都红颜薄命,真是令人唏嘘不已。
令人唏嘘的事儿,还有周瑜后代的下场。史书记载,周瑜有两个儿子。长子周循,娶了孙权的女儿为妻,这位驸马爷颇有乃父的风范,是个人才,可惜死得太早。周循一死,周家光大门楣的希望,就寄托在小儿子周胤身上。他刚刚成人,就娶了孙权家族的女子为媳妇儿,当将领,封侯爵,优厚待遇样样有。但是很可惜,他又很不成器:胡作非为,劣迹斑斑,甚至连孙权的告诫也当作耳边风,屡教不改。《三国志》卷五十四《周瑜传》记载说,当时孙权很是生气,说他是“酗淫自恣,前后告谕,曾无悛改”。罪行累累,孙权也无法为他遮掩,忍痛给他一个流放边远之地的惩处,意图是“且欲苦之,使自知耳”,希望能够用艰苦环境来迫使他改过自新。可惜他还没有改掉毛病成为新人,就在流放之地病死了。父亲是扬名天下的全军主帅,母亲是国色天香的绝代美人、孙权大嫂的小妹,如此高贵的家庭出身,如此优裕的生活环境,却出了这样一个不成器的儿子,令人唏嘘之余,也令人深思。
令人唏嘘的事儿还不止这一件。周瑜死后,他的遗体从巴丘运回当时孙吴的政治中心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孙权亲自从吴县启程,前往上游的芜湖(今安徽省芜湖市),迎接周瑜的灵柩,并且在吴县以异常隆重的礼仪,办理周瑜的丧事。那么千里迢迢,从巴丘主持护送周瑜遗体回来的是谁呢?此人就是周瑜生前的下属,大名鼎鼎的凤雏先生庞统。你会有疑问了,庞统和诸葛亮,不是刘备手下的军师吗?他怎么成了周瑜的下属了?其实,庞统为刘备效力,那是后来的事。周瑜攻占江陵之后,曾经兼任这里的南郡太守,而庞统当时就在郡政府里面担任官职,所以周瑜就成为庞统的顶头上司了。庞统为何会在这里当官呢?原来,那时候州郡县三级地方政府中的公务官员,照例是由行政长官自行任命,而且是从本地的人才中进行选拔。庞统是哪里的人?是南郡下属襄阳县的人,所以他在南郡的郡政府当官是理所当然的事。他的职务正式名称叫做功曹史,简称功曹。功曹的职责,一是管总务,二是管人事,相当于现今总务主任兼人力资源部主管。郡太守的丧事,正是总务和人事的范围,所以庞统也就成了周瑜灵柩的护送人。周瑜和庞统,当然都是英才,绝对的英才。然而令人唏嘘的是,英才往往早逝。就在周瑜去世四年之后,转而为刘备效力的庞统,也在益州进攻雒县(今四川省广汉市)的战斗中英勇捐躯。两人死亡的年龄,竟然完全相同,都是三十六虚岁;而且两人之死,都与弓箭相关。周瑜是因为右胸中箭,严重损害健康而死,庞统则是中箭之后当场身亡,这种巧合实在罕见之至。
周瑜的生命结束了,对他应当怎样评价呢?
其一,他的军事生涯从二十一岁起,至三十六岁止,十五年间作战多次,从未失败,堪称三国罕见的“常胜将军”。特别是赤壁之战,以三万之众迎战二十多万敌军,以一当十取得完胜,更是罕见的经典战例。
其二,他生命最后三年间,连续取得江夏、赤壁、江陵三大战的胜利,促成了三分鼎立历史格局的初步形成。将其辉煌战功、重大影响合而观之,可以推选他为孙吴名将的第一名。再结合其完美的人品,以及对国家所起的脊梁作用,可以评为三国完美型名将的总冠军。
纵观周瑜的一生,“完美”一词,堪称是他的主旋律。但是,他虽然品格很完美,婚姻很完美,事业很完美,地位更是完美,却非常之可惜,出了一个很不完美的儿子。古语云:“天道忌盛满。”看来父母这一辈,在努力创造自身完美的同时,一定要尽早留意下一辈的完美问题,而且必须要特别上心;而下一辈是否能够继续走向完美,最关键的因素,还不在父母一辈为其提供的物质生活,是否在舒适和豪华上达到了极致,而在于为其提供的人格教育,是否在正直和善良上出现了缺失。现今在下一辈身上发生,并且令人惋惜不已的事例,真的是太多了!这正是:
完美家庭须谨慎,从来福祸两相随。
关于周瑜就讲到这里。下面要讲孙吴主帅型名将的第二名——吕蒙。
主帅型名将第二名——吕蒙
这位名将,是当上了主帅的少年娃娃兵,也是虎将关羽的致命克星,还是读书学习的标兵模范,同我们熟悉的成语“刮目相看”“吴下阿蒙”有密切关系……
一军界新锐
本节讲的这位名将,是当上了主帅的少年娃娃兵,也是虎将关羽的致命克星,还是读书学习的标兵模范,同我们熟悉的成语“刮目相看”“吴下阿蒙”有着密切关系,在名将之中有资格获得最佳读书充电金奖。他就是继周瑜之后,孙吴的另一位优秀主帅吕蒙。吕蒙二十多年的漫长军事生涯,分为前后两部分,本节先讲他的前半部分。前半部分又有两个主旋律:一个是身份的改变和提升,从底层的娃娃兵,变成了新锐的将军;另一个是素质的改变和提升,从莽撞的愣头青,变成了智勇的精英。他是怎样完成这两个“改变和提升”的呢?
吕蒙,字子明,汝南郡富陂县人氏(今安徽省阜南县)。家庭出身贫寒低贱,早年的日子过得极其艰难。少年时他就投靠已经出嫁的姐姐。姐夫名叫邓当,在孙策手下当一般将领。当兵吃粮,是穷人家孩子的常见出路。吕蒙决心要当兵,自力更生。十五六岁时就偷偷跟在队伍后面,冲锋杀敌。正在沙场血战的邓当,连忙阻止他,他却依然冲杀不止。幸好打了胜仗,不然他就可能少年捐躯了。
《三国志》卷五十四《吕蒙传》记载说,邓当回家就向吕蒙老妈告状。老妈要收拾他,吕蒙赶忙说:“贫贱难可居,脱误有功,富贵可致。且不探虎穴,焉得虎子?”贫贱生活难以忍受,万一碰巧立下战功,就可求得富贵。打仗确实是很危险,但是不探虎穴,怎么抓得到老虎崽子啊!他老妈听了伤心不已,同意儿子去跟姐夫上战场,奔自己的出路。
邓当的分队有个管事,看到吕蒙一本正经来操练,当面嘲笑吕蒙。他以为吕蒙弱小,挨欺负也得忍着。哪知道此时的吕蒙,愣头青一个。当场抽出佩刀,几刀将其砍死。出了人命,吕蒙开始害怕了,因为擅自杀人,按照军法要偿命。然而结果出人意料,他没受任何惩罚。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军中一个叫袁雄的前辈,去向孙策求情。孙策一听小小少年脾气倒不小,便叫吕蒙来问话。一问话,便舍不得杀他了。只比他大三岁的孙策,正在策划打回老家江东开创基业,急需兵员,像吕蒙这样有志当兵,而且性情刚烈又适合当兵的家伙,哪里舍得杀他?不仅没有杀,还将吕蒙安插在身边当卫兵。
东汉献帝兴平二年(195),孙策南渡长江,打回老家江东。十八岁的吕蒙随从前往。几年之后,他姐夫邓当去世,其职务由吕蒙接任,正式官衔叫做别部司马。于是,吕蒙实现了身份上的第一步提升,从士兵升到军官。
五年后即建安五年(200),孙策被刺身亡,孙权成为江东新主。新主上台,吕蒙的日子不好过了。为什么呢?新主上台三把火,宣布整编军队,提高战斗力,凡是兵力较少而使用不多的小分队,一律合并改组。吕蒙的分队不幸属于整编对象,于是前途变得很可怕,那就是面临下岗。不要以为当今才有下岗,古人照样要面临下岗。
下岗,吕蒙万难接受。他从军卖命,为的就是谋求富贵。而在孙吴军队当军官,更是谋求富贵的最佳捷径。为什么呢?玄机在于,孙吴实行了一种特殊的军队制度,后世学者称为“领兵制”。简要来说,领兵将领与他的部下之间,具有强烈的依附关系;不仅因为部下长期跟随他,部下的妻室儿女家属长期随军驻防,子弟成年后也继续在这支军队当兵;更为重要的是,军队除了作战之外,还能够从事经济活动来创收,收入由将领支配。因此,孙吴将领手下的军队,一半是国家的武装力量,另一半则很像是由将领个人承包的产业公司。
好不容易才有了自己承包的产业公司,虽然规模还不大,但也不能拱手让人。吕蒙坐下来,静心思考对策:新领导此番整编,目的是要提高军队的战斗力;而决定战斗力的基本因素,是数量和质量。数量没办法马上增多,但是质量却还有应急办法可想,于是吕蒙想出一条对策来。这是什么对策呢?
这一日,孙权亲自来到检阅场,视察列入裁撤对象的部队。其他各支队伍,早已是军心涣散训练停滞,所以上得场来,精神萎靡动作稀松,看得孙权心头直冒火。但是,吕蒙的分队一出场,孙权顿时眼睛一亮:只见数百人马,清一色崭新的绛红色军装,黑色的行縢,也就是绑腿,军容先就焕然不同。雄赳赳气昂昂进场之后,随即整齐有序,演练各种阵势,进攻后退,变化多端,精神饱满,吼声震天,看得孙权眉开眼笑,好不喜欢。《三国志·吕蒙传》对此记载说:“蒙阴赊贳,为兵作绛衣行縢。及简日,陈列赫然,兵人练习,权见之大悦,增其兵。”原来,吕蒙自掏腰包,又借了一大笔债,将部下的军装全部更换一新。他的部下本来就没有荒废训练,穿上新装更是士气高涨。视察一结束,孙权就宣布,吕蒙的分队依旧保留,而且还将其他被裁撤的军队,分出一部分合并到吕蒙的名下。这样一来,他不仅没有下岗,手下产业公司的规模还扩大了。
如果说,当初因为没有杀吕蒙,孙策算是他的再生父母;那么现今孙权没有裁撤吕蒙,就算是他的衣食父母了。受到双重的父母恩,所以吕蒙从此对孙吴政权忠心耿耿,舍命报答,也就很可理解了。在接下来的一系列战役中,他都有上佳的表现,因而得以升任偏将军,兼任庐江郡太守,这就在身份上进入了孙吴中级将领的行列。
偏将军是什么官呢?当时的军官,大体分为中低级和高级两大类。中低级的,多以“某某都尉”“某某校尉”“某某中郎将”来命名,名目相当复杂。高级军官,则称“某将军”或“某某将军”,军阶高低的区分,是“将军”前面的修饰语。在三国前期,还沿袭东汉旧制,最高是“大将军”,最低是“偏将军”和“裨将军”。吕蒙的偏将军,正是高级军官中的最低等,所以只能算是中级将领。
以上所说,是吕蒙身份上的改变和提升。如果与此同时,他没有完成素质上的改变和提升,即使他再忠心耿耿,再拼命报答,也只能是孙吴众多普通将领中的一员,而不能异军突起,成为孙吴的又一名出色主帅。
他为何能完成素质的改变和提升呢?秘诀就一条,勤奋不懈地读书充电。是谁勉励和指导他完成这一点的呢?是比他还年轻四岁的孙权。
原来,孙权曾经在众多将领中,物色培养对象,选中了吕蒙和蒋钦,然后指示说:“你们现今掌权统兵,应当努力增长学问,从而开阔眼界、增长智慧。”这时的吕蒙,还没有完全脱离愣头青的原生态,根本不明白增长学问的重要,就随随便便回答道:“军务实在太忙了,没有空闲时间来读书啊!”
孙权的脸色立刻变得严肃起来,说了一段至今读来还发人深省的话,这段话记录在《三国志》卷五十四《吕蒙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中:“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令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少时历《诗》《书》《礼记》《左传》《国语》,惟不读《易》。至统事以来,省三史、诸家兵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如卿二人,意性朗悟;学必得之,宁当不为乎!宜急读《孙子》《六韬》《左传》《国语》及三史。孟德亦自谓‘老而好学’,卿何独不自勉勖邪!”
这段话翻译过来就是:我哪里是要你们熟读儒经去当太学的博士教官啊?而是要求你们涉猎书籍了解过去的重大事件呀!你说公务多,比得上我多吗?我在少年时代就读过《诗经》《尚书》《礼记》《左传》《国语》,只是没有读深奥的《易经》。到了掌权管事之后,又专门读了《史记》《汉书》《东观汉记》这三部史书,还有各家的兵法,深感大有收获。你们性格开朗,悟性又好,努力学习必定会得到提升,怎能推辞不做呢!赶紧去阅读《孙子兵法》《六韬》《左传》《国语》《史记》《汉书》和《东观汉记》。连曹孟德都说他自己是“老而好学”,你们怎能不勉励自己努力上进啊!
孙权谆谆教导吕蒙的这段话,此前虽然多次有人提到,但是大都没有加以深入的探究。其实,这段话不仅对吕蒙本人的提升很关键,也对我们深入全面了解三国的历史文化非常重要。其中暗藏的玄机,值得好好破解和领略一番。那么玄机在何处?“三国探客”告诉你。
玄机之一,孙权能把江东基业做大做强,靠的是什么?是人才、智谋,还是武功呢?其实说到底,靠的是学习!你看,孙权自己率先垂范,而且督促重要将领读书充电,大有将孙吴建设成学习型政权的模样。君臣素质全面提升,才能吸引人才,产生智谋,最后取得辉煌武功。因此,学习才是真正具有根本性质的法宝。
玄机之二,是什么因素促使孙权这样做呢?竞争压力啊。曹操年纪老经验多,地盘大力量强,都还“老而好学”孜孜不倦,我们要是不迎头赶上,将来肯定要吃这个老学习模范的大亏。孙权有压力,压力还很大,所以把这件事抓得很紧。抓紧时间读书充电,曹操是如此,他的儿子曹丕也是如此。《三国志》卷二《文帝纪》裴松之注引《典论·自叙》中,记载曹丕自己的话说:“余是以少诵《诗》《论》,及长而备历五经、四部,《史》《汉》、诸子百家之言,靡不毕览。”还有刘备也是如此,他临终前就谆谆嘱咐刘禅:“可读《汉书》《礼记》,闲暇历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益人意智。”这段话见于《三国志》卷三十二《先主传》裴松之注引《诸葛亮集》。当然,诸葛亮也是如此:“与颍川石广元、徐元直、汝南孟公威俱游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这段话见于《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魏略》。总之,三国的君臣,在沙场血战的同时,又抓紧时间读书充电,在这方面展示出强烈的竞争态势。因此,三国的竞争,从根本上说,是学习的竞争。而从实际的效果来看,读书充电的佼佼者,如孙权、曹操、刘备,最终都成为三国的胜利者;完全不读书充电者,如董卓、吕布,即便曾经一度控制朝廷大权,最终还是成为死于非命的失败者。
玄机之三,读书读什么书?“知识就是力量”虽然是名言,但是,用什么知识来充电,却是关系到充电是否成功的关键。知识如海,生命有限。漫无目标地读书,对闲人是享受,对忙人则是奢侈。所以事务繁忙者,必须精心选择自己急需的知识来充电。孙权亲自为吕蒙选择了七部书,其中《孙子兵法》《六韬》属于兵书,《左传》《国语》《史记》《汉书》和《东观汉记》属于史书,史书占的分量最重。五部史书中,《左传》和《国语》主要记载春秋时期历史(后者始于西周末年),《史记》记载从上古轩辕黄帝至西汉武帝的历史,《汉书》记载西汉历史,《东观汉记》记载东汉历史。五部史书相互衔接和补充,形成了完整的历史画卷。统兵打仗的将领,读兵书那是本分,为何还要读史书?玄机在于,军事是政治的工具,所以优秀将领必须分辨政治风云;军事又是群体的行为,所以优秀将领又必须协调人际关系。在古代,集中记载政治风云和人际关系的教科书,首先就是史书。《史记》《汉书》也在曹丕阅读的书目中,刘备为刘禅开列的首选书也是《汉书》。真是应了那句话:英雄所见略同。
玄机之四,书要怎么读?你会说,这个问题太小儿科,谁不会读书啊!其实不然,读书方法不是小儿科,而是涉及教育体制的大问题。我们常说应试教育,其实搞应试教育的老祖宗,就是孙权和吕蒙出生的东汉。东汉的人才选拔,以儒经考试为中心,孝廉、茂才为主要科目。孝廉由各郡行政长官,按照每二十万人口举一人的比例进行,以品德的孝顺廉洁为标准。茂才由每州的行政长官每年举荐一人,以才能突出为标准。东汉全国在册人口将近五千万,按照上述比例计算,每年推选孝廉在二百五十人左右。而全国十三州,每年推选的茂才总数不过十三人。所以人才选拔,以孝廉为主体。入选的孝廉,要到京城洛阳参加考试,合格就能当官。考试考什么?考的是儒家经典。从众多儒经中,任意抽取一段,要求考生进行阐释和发挥。如果对儒经不能读得滚瓜烂熟,就会交白卷。于是,把儒家经典熟读精读,就成为读书人必须听从的指挥棒。读得熟,读得精,才能应付考试,才能当官发财。至于这些知识对素质的提高,对能力的培养有没有用,那就不管了。这样的教育体制,不正是典型的应试教育吗?
明白了以上时代背景,再来看孙权在读书方法上的指点,玄机就容易破解了。他不要吕蒙熟读儒经,就是不走应试教育的老路。什么是新路?根据本职工作的实际需要,广泛涉猎史书,了解历史大事,开阔眼界增长智慧就是新路。涉猎虽然广泛,了解却有重点,这是高效率的实用性读书方法;围绕的中心是开启眼界增长智慧,这更是突破应试教育体制的素质教育和能力教育了。
走新路的还有诸葛亮。上面说他在荆州与石韬、徐庶、孟建一起游学。三人读书“务于精熟”,还在走应试教育的老路。唯有他读书是“观其大略”,即只选读有用的精华,与孙权的主张有异曲同工之妙。这就又应了那句话:英雄所见略同。
孔明日后的隆中对策,展现出非凡的大局观,赤壁之战时,又提出联吴抗曹的大谋略,都得益于这种素质和能力的教育。现今吕蒙受到孙权如此的勉励和督促,他收到的效果究竟如何呢?
吕蒙收到的效果究竟如何,鲁肃的亲身感受就能说明问题。这个故事也记载在《三国志》卷五十四《吕蒙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中。
那是东汉献帝建安十五年(210),鲁肃西上荆州,途中路过寻阳(今湖北省武穴市)。寻阳要塞的守将不是他人,正是吕蒙。鲁肃以往在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见过吕蒙,当时的印象是一勇之夫。心存轻视的鲁肃,官位又比对方高,所以不愿去拜访。经部属劝说,鲁肃勉强停船,上岸去见了一面。不料一交谈,吕蒙的学问见识,连自负渊博的鲁肃也相形见绌。鲁肃大为惊叹,不禁拍着吕蒙的背,由衷赞叹道:“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我还以为贤弟只有武勇战略而已,谁知今日学识精到广博,已不再是当初在吴下见到的那个阿蒙了!
吕蒙笑答道:“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当下二人畅谈至夜深。吕蒙认为鲁肃如今镇守的陆口(在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与上游的关羽接壤,其人骁雄异常,很难相处,便为鲁肃拟就三条应对之策。鲁肃佩服之至,于是按照当时好友之间的礼节,登堂入室拜见吕蒙的老母,从此二人结为至交。这就是成语“刮目相看”的由来。
鲁肃与吕蒙的这段故事,大家都知道。但是这中间透露出的玄机和信息,却未必都能领会。首先,是他们二位的亲密关系。其实在当时,不同姓的平辈男性,只要友谊深厚,都能以兄弟相称,并不需要所谓的桃园结义焚香拜神的仪式。而是否具有兄弟一般情分的重要标志,就是能否进入对方家庭隐秘的内堂,面见对方的女眷(母亲或是妻子,特别是母亲)。鲁肃是“遂拜蒙母”,见于《三国志》卷五十四《吕蒙传》;而周瑜当初与孙策也是“升堂拜母”,见于《三国志》卷五十四《周瑜传》。可见结为异姓兄弟,拜还是要拜的,只不过不是拜天地神灵,而是拜见对方的母亲。其次,是他们二位的优良作风。当时鲁肃是孙吴全军的主帅,吕蒙则是君主孙权重点培养的新生代将领。他们二位在一起,完全有条件搞大吃大喝,腐化堕落,或者搞拉帮结派,合伙谋私。但是他们对不良风气说不,而是在读书充电上相互激励,在素质提升上彼此欣赏,作风很正派,品位很高尚。他们没有虚度自己的光阴,不枉自来人间一遭。他们留下的,是美名和英名,而不是恶名和骂名。古人如此这般的道德风范,真是值得我们好生学习啊!
不久鲁肃便向孙权报告此事,孙权听了大为感慨:“好学难得,身居要职依然...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