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 www.piaotian.tw,古代生活日常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
三丫在家里挖起了地道,说是地道,其实就是个地窖,只不过这个地窖都入口在另一个地窖里。
为了防止慧明和慧节被人发现,在官兵搜到李家村之前,宋家在地窖里又挖了个地窖,经过几个男性的日夜赶工,终于挖出了个窖中窖。
这个方案还是三丫想出来的,三丫对挖洞的见解比较独特,她好歹也是看过地道战的人,也就是时间紧迫,要不然三丫还能绘个图纸,在家里多设几个出口。
地窖虽然挖好了,官兵们却没到李家村来,朝廷突然叫停了征兵令。
皇帝登基不满一年,不降税收,不体恤民情,一年不到就强征了两次兵,已经引起了百姓怨怼,有御史上表劝谏皇帝,说他的行为乃是暴君行径,非明君所为,请求皇帝收回成命。
三皇子更是抓住了此次机会,大肆宣扬皇帝无道,以致天命不佑的流言,说自己才是英明君主,如果自己为帝,一定爱惜百姓,不让百姓受战乱之苦。
凡事就怕对比,皇帝绝对不能容忍三皇子把自己比下去,因此刚颁布的征兵令被叫停了,慧明慧节得救了。
兵力得不到补充,前线的战事自然吃紧,大安军队只能守住原有的地盘,无法再对兴庆府发起抢夺,大安的西北门户就这样归了西胡了。
没等朝廷想出办法夺回兴庆府,南方又传来了消息,三皇子派人暗杀了围剿的主将,吸纳了投降的官兵,再一次扩大了自己的势力。
那些官兵原本是不愿投降的,但是三皇子宣扬了兴庆府主将楚铭的死,说他为国尽忠,家人却得不到善待,自己不愿屠杀大安的将士,愿意放他们一条生路,就看他们自己敢不敢回去了。
这些将士当然不敢回去,主将死了,他们必定会被朝廷追责,左右是个死,还不如另投明主,就这样,三皇子靠着花言巧语成功迷惑了他们,前线的将士竞相出走,没几天就都跑到了三皇子的阵营。
三皇子趁势而出,一口气吞并了周围多座城池,实力大增,偏偏朝廷又抽不出人来,更无人敢请命前去围剿三皇子,朝堂上文臣和武将吵的稀碎,纷纷指责对方无能,以前的种种矛盾全都摆在了明面上,恨不能活吃了对方。
皇帝无奈,下令释放了楚铭的家人,并赏了些财物做为安抚,武将团体才稍稍收敛。文臣们认为这是武将在趁机要挟,于是骂的更狠了,还扬言要让这些粗俗的野汉们好看,上书皇帝,让他选人出战,要是拿不下三皇子,一律就地正法。
皇帝曾是太子时,文臣武将皆有拉拢,甚至武将拉拢的还更多一些,等他登基成了皇帝,文臣团体那样庞大,皇帝也免不了重文轻武,重心偏向了文臣,武将们心里早就不舒服了,如今两场大战皆失利,内心对文臣的不满就更强烈了,打仗是武将的事,这些个酸儒却总是指指点点,什么都要听他们的,多次贻误了战机,武将们早就不服了,趁此机会向皇帝索要权利,不许文臣再插手军事。
/>
三丫在家里挖起了地道,说是地道,其实就是个地窖,只不过这个地窖都入口在另一个地窖里。
为了防止慧明和慧节被人发现,在官兵搜到李家村之前,宋家在地窖里又挖了个地窖,经过几个男性的日夜赶工,终于挖出了个窖中窖。
这个方案还是三丫想出来的,三丫对挖洞的见解比较独特,她好歹也是看过地道战的人,也就是时间紧迫,要不然三丫还能绘个图纸,在家里多设几个出口。
地窖虽然挖好了,官兵们却没到李家村来,朝廷突然叫停了征兵令。
皇帝登基不满一年,不降税收,不体恤民情,一年不到就强征了两次兵,已经引起了百姓怨怼,有御史上表劝谏皇帝,说他的行为乃是暴君行径,非明君所为,请求皇帝收回成命。
三皇子更是抓住了此次机会,大肆宣扬皇帝无道,以致天命不佑的流言,说自己才是英明君主,如果自己为帝,一定爱惜百姓,不让百姓受战乱之苦。
凡事就怕对比,皇帝绝对不能容忍三皇子把自己比下去,因此刚颁布的征兵令被叫停了,慧明慧节得救了。
兵力得不到补充,前线的战事自然吃紧,大安军队只能守住原有的地盘,无法再对兴庆府发起抢夺,大安的西北门户就这样归了西胡了。
没等朝廷想出办法夺回兴庆府,南方又传来了消息,三皇子派人暗杀了围剿的主将,吸纳了投降的官兵,再一次扩大了自己的势力。
那些官兵原本是不愿投降的,但是三皇子宣扬了兴庆府主将楚铭的死,说他为国尽忠,家人却得不到善待,自己不愿屠杀大安的将士,愿意放他们一条生路,就看他们自己敢不敢回去了。
这些将士当然不敢回去,主将死了,他们必定会被朝廷追责,左右是个死,还不如另投明主,就这样,三皇子靠着花言巧语成功迷惑了他们,前线的将士竞相出走,没几天就都跑到了三皇子的阵营。
三皇子趁势而出,一口气吞并了周围多座城池,实力大增,偏偏朝廷又抽不出人来,更无人敢请命前去围剿三皇子,朝堂上文臣和武将吵的稀碎,纷纷指责对方无能,以前的种种矛盾全都摆在了明面上,恨不能活吃了对方。
皇帝无奈,下令释放了楚铭的家人,并赏了些财物做为安抚,武将团体才稍稍收敛。文臣们认为这是武将在趁机要挟,于是骂的更狠了,还扬言要让这些粗俗的野汉们好看,上书皇帝,让他选人出战,要是拿不下三皇子,一律就地正法。
皇帝曾是太子时,文臣武将皆有拉拢,甚至武将拉拢的还更多一些,等他登基成了皇帝,文臣团体那样庞大,皇帝也免不了重文轻武,重心偏向了文臣,武将们心里早就不舒服了,如今两场大战皆失利,内心对文臣的不满就更强烈了,打仗是武将的事,这些个酸儒却总是指指点点,什么都要听他们的,多次贻误了战机,武将们早就不服了,趁此机会向皇帝索要权利,不许文臣再插手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