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 www.piaotian.tw,三国之四世三公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不的不说,有时候当一个人告诉你距离不远,就在前面之类的话,千万不能相信。否则,你只会觉得人与人之间的信任都到哪去了。正如南华告诉袁常和太史慈二人,张良的道观就在黄袍山上不远的位置,然而,袁常三人走了将近一个时辰,也才依稀看到道观的影子,又七拐八绕的走了半个时辰,才走到道观跟前。
“南华道长,你作为出家人如此妄言,是不是破戒了。”袁常站在南华的身边,调侃着说道。
“无量天尊!”
南华稽首行了一礼,淡淡然回答到:“幽州牧,贫道并没有妄言。贫道是说家师的道观在不远的位置,幽州牧并没有询问距离,贫道自然没有回答。贫道平日里上山下山,已经习惯了故而认为这样的距离只是转眼的事情,没有顾虑到幽州牧你们的情况,这一点是贫道的疏忽。此外,贫道并非是出家人,而是方外之士,与来自西域国家的佛陀并不一样。”
袁常哑然,没想到南华隐居山林,竟然还知道佛教的事情。
其实,袁常这也是大惊小怪了。佛教最早出现是在秦始皇的时候,当然,因为并没有相关记载,对于这个事件也并不是很确定。而直到两汉时期,佛教才正式被记载,而且,普及的范围开始广泛,也渐渐的被民众所认知。就如下邳相笮融,就大肆宣传佛教,修建佛像。而佛教在中原的兴起,却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佛教在魏晋南北朝能兴盛起来,自然也是有他的原因。
首先,是由於魏晋南北朝时,政治黑暗,时局动荡造成佛教大盛。魏晋南北朝三百余年,政权更换快速,篡弑频仍,故政治混乱,民不聊生;加上外族入侵,造成生灵涂炭,人民生活艰苦。普通百姓在现实生活既找不到出路,乃寄心於宗教,寻求心灵的慰藉,於是各种宗教均甚盛行,而佛教也就在这背景下兴起。
另一方面,在东汉党锢之祸后,士人在政治上屡受摧残,加上魏晋以来,篡弑频仍,政治黑暗,士人为求明哲保身,多不谈政治,於是儒家所崇尚的纲常名教及积极入世的思想大受打击。士人精神无所记托,於是讲求个人逍遥的道家哲学及出世的宗教思想随之兴起。
佛教之所以能在众宗教中而特别盛行,主要是因为它的教义适合时代需要。早期,佛教传入中国以小乘为主,其教义主要为:(一)人死后精神不灭,(二)因果报应,(三)轮回之说,(四)布施。一般来说,小乘是专修个人的,此等教义,正好给予在现实生活中受尽折磨、困苦和灾难的人民对来世有所企望,因而大盛。
另外,也因为儒佛思想并无大冲突,故佛学得以为传统的儒子及人民所接受。佛教教义与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并无根本上的大冲突;两者均主张依赖自力而不依恃他人的帮助,佛教之众生皆可以成佛与儒家的人人皆可以成尧舜非常接近。主要分别则在於出世与入世之不同,在当时的环境中,现实生活与政治状况,均不容许人在世上有所作为,因此儒家思想根本无法实现,较消极的佛教思想,乃当时得令。
其次,佛教者传教方法得宜,也有助其兴盛。佛教在传入之初即巳注意争取社会上层人物的信仰和支持,在当时的博士弟子景卢、楚王英、汉桓帝、魏文帝、孙权以及南北朝的大多数君主,都好佛事。佛教因得君主的提倡及上层士子的支持,故得广泛流传,不受摧抑。
还有的是两晋时期,清谈玄学盛行,僧侣支遁、慧远等时与名士辩论玄理,亦深为士林所敬重,因此主流思想也沾染了不少佛教思想。此外,东晋末年,慧远致力於融佛入儒,其著有《丧服经》及《三礼毛诗注析》,以及后来的法显西行寻求戒律,此等人的行径,均丰富了佛学,有助於弘扬佛法,赢得了人民的普遍信奉。
而且,当时汉代神仙方术流行,他们往往透过符咒治病、占星等来吸引群众;而佛教中人为迎合当时俗尚,也兼用占验,预卜吉凶、治病等方术以接近群众,作为传教方法。例如西晋末年,西域僧人佛图澄来华,他用方术感化石勒,阻止了他的残杀,其后亦为石虎所崇信,此等方术,极能吸引一般民众,使中原人民逐渐奉佛。
最后,佛教既得君主的崇信的优待,所以君主常将财产捐於佛寺,天下更从风而化。北朝朝士死者,其家多舍居宅,以施僧尼。南朝豪贵亦常舍其邸宅,以起佛寺,至於以金钱货贽田地捐给佛寺者,为数尤多,故佛寺财产年年增加。佛教寺庙既有大量财富,亦能致力於社会福利,以收揽人心。政府又容许附属於寺庙的土地及人户免国家赋役,而投归佛寺,故造成佛寺财力丰盛,劳力大增,故在社会经济上有一特殊地位,确保其势力发展。
如今佛教虽然还未兴盛,而南华能够知晓佛教的情况,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一个新的教派兴起,必然会引起本地原有教派势力的注意。佛教从西域传入中原大地,道教人物又岂会注意不到。虽然佛教的传入得到道教的注意,但是,却并没有被重视,以致于后来道教反而被佛教盖过。佛教在西域本土没能发展,还被诛灭,反而在中原这个异国他乡壮大,不得不说,这也是一件让人感到神奇的事情。而之所以会如此,先是道教初期没有过多的关注,也是因为道教提倡的是无为的理念,脱离俗世;而佛教虽然说是出家人,六根清净,但是,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很显然,佛教做的事跟他们提倡的理念并不一致。特别是在袁常穿越前那个时代,佛教反而成为多数人谋利的一种职业了。
“幽州牧谬赞,贫道所知与家师相比,犹如萤火之光与皓月。”
“那是自然!太玄真人被称之为谋圣,南华道长你不如也是很正常的,无需气馁,相信有朝一日南华道长你能超越太玄真人。”
南华一番自谦的话语,袁常倒是不失时机的打击了一番,让南华和太史慈好生无语,心中暗叹怎么会有这样的人... -->>
不的不说,有时候当一个人告诉你距离不远,就在前面之类的话,千万不能相信。否则,你只会觉得人与人之间的信任都到哪去了。正如南华告诉袁常和太史慈二人,张良的道观就在黄袍山上不远的位置,然而,袁常三人走了将近一个时辰,也才依稀看到道观的影子,又七拐八绕的走了半个时辰,才走到道观跟前。
“南华道长,你作为出家人如此妄言,是不是破戒了。”袁常站在南华的身边,调侃着说道。
“无量天尊!”
南华稽首行了一礼,淡淡然回答到:“幽州牧,贫道并没有妄言。贫道是说家师的道观在不远的位置,幽州牧并没有询问距离,贫道自然没有回答。贫道平日里上山下山,已经习惯了故而认为这样的距离只是转眼的事情,没有顾虑到幽州牧你们的情况,这一点是贫道的疏忽。此外,贫道并非是出家人,而是方外之士,与来自西域国家的佛陀并不一样。”
袁常哑然,没想到南华隐居山林,竟然还知道佛教的事情。
其实,袁常这也是大惊小怪了。佛教最早出现是在秦始皇的时候,当然,因为并没有相关记载,对于这个事件也并不是很确定。而直到两汉时期,佛教才正式被记载,而且,普及的范围开始广泛,也渐渐的被民众所认知。就如下邳相笮融,就大肆宣传佛教,修建佛像。而佛教在中原的兴起,却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佛教在魏晋南北朝能兴盛起来,自然也是有他的原因。
首先,是由於魏晋南北朝时,政治黑暗,时局动荡造成佛教大盛。魏晋南北朝三百余年,政权更换快速,篡弑频仍,故政治混乱,民不聊生;加上外族入侵,造成生灵涂炭,人民生活艰苦。普通百姓在现实生活既找不到出路,乃寄心於宗教,寻求心灵的慰藉,於是各种宗教均甚盛行,而佛教也就在这背景下兴起。
另一方面,在东汉党锢之祸后,士人在政治上屡受摧残,加上魏晋以来,篡弑频仍,政治黑暗,士人为求明哲保身,多不谈政治,於是儒家所崇尚的纲常名教及积极入世的思想大受打击。士人精神无所记托,於是讲求个人逍遥的道家哲学及出世的宗教思想随之兴起。
佛教之所以能在众宗教中而特别盛行,主要是因为它的教义适合时代需要。早期,佛教传入中国以小乘为主,其教义主要为:(一)人死后精神不灭,(二)因果报应,(三)轮回之说,(四)布施。一般来说,小乘是专修个人的,此等教义,正好给予在现实生活中受尽折磨、困苦和灾难的人民对来世有所企望,因而大盛。
另外,也因为儒佛思想并无大冲突,故佛学得以为传统的儒子及人民所接受。佛教教义与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并无根本上的大冲突;两者均主张依赖自力而不依恃他人的帮助,佛教之众生皆可以成佛与儒家的人人皆可以成尧舜非常接近。主要分别则在於出世与入世之不同,在当时的环境中,现实生活与政治状况,均不容许人在世上有所作为,因此儒家思想根本无法实现,较消极的佛教思想,乃当时得令。
其次,佛教者传教方法得宜,也有助其兴盛。佛教在传入之初即巳注意争取社会上层人物的信仰和支持,在当时的博士弟子景卢、楚王英、汉桓帝、魏文帝、孙权以及南北朝的大多数君主,都好佛事。佛教因得君主的提倡及上层士子的支持,故得广泛流传,不受摧抑。
还有的是两晋时期,清谈玄学盛行,僧侣支遁、慧远等时与名士辩论玄理,亦深为士林所敬重,因此主流思想也沾染了不少佛教思想。此外,东晋末年,慧远致力於融佛入儒,其著有《丧服经》及《三礼毛诗注析》,以及后来的法显西行寻求戒律,此等人的行径,均丰富了佛学,有助於弘扬佛法,赢得了人民的普遍信奉。
而且,当时汉代神仙方术流行,他们往往透过符咒治病、占星等来吸引群众;而佛教中人为迎合当时俗尚,也兼用占验,预卜吉凶、治病等方术以接近群众,作为传教方法。例如西晋末年,西域僧人佛图澄来华,他用方术感化石勒,阻止了他的残杀,其后亦为石虎所崇信,此等方术,极能吸引一般民众,使中原人民逐渐奉佛。
最后,佛教既得君主的崇信的优待,所以君主常将财产捐於佛寺,天下更从风而化。北朝朝士死者,其家多舍居宅,以施僧尼。南朝豪贵亦常舍其邸宅,以起佛寺,至於以金钱货贽田地捐给佛寺者,为数尤多,故佛寺财产年年增加。佛教寺庙既有大量财富,亦能致力於社会福利,以收揽人心。政府又容许附属於寺庙的土地及人户免国家赋役,而投归佛寺,故造成佛寺财力丰盛,劳力大增,故在社会经济上有一特殊地位,确保其势力发展。
如今佛教虽然还未兴盛,而南华能够知晓佛教的情况,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一个新的教派兴起,必然会引起本地原有教派势力的注意。佛教从西域传入中原大地,道教人物又岂会注意不到。虽然佛教的传入得到道教的注意,但是,却并没有被重视,以致于后来道教反而被佛教盖过。佛教在西域本土没能发展,还被诛灭,反而在中原这个异国他乡壮大,不得不说,这也是一件让人感到神奇的事情。而之所以会如此,先是道教初期没有过多的关注,也是因为道教提倡的是无为的理念,脱离俗世;而佛教虽然说是出家人,六根清净,但是,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很显然,佛教做的事跟他们提倡的理念并不一致。特别是在袁常穿越前那个时代,佛教反而成为多数人谋利的一种职业了。
“幽州牧谬赞,贫道所知与家师相比,犹如萤火之光与皓月。”
“那是自然!太玄真人被称之为谋圣,南华道长你不如也是很正常的,无需气馁,相信有朝一日南华道长你能超越太玄真人。”
南华一番自谦的话语,袁常倒是不失时机的打击了一番,让南华和太史慈好生无语,心中暗叹怎么会有这样的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