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飘天文学 www.piaotian.tw,老舍之谜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老舍为什么最终要回国,他在美国的生活怎么样?

    1947年10月9日,老舍在纽约与冯玉祥将军会面。冯玉祥是以考察水利为名出国的,实际上是为了摆脱蒋介石的控制。抗战初期他就认识老舍,曾给老舍很大的生活援助,解除他的后顾之忧。冯玉祥爱吟诗作赋,直爽,与老舍很相投。9日傍晚,听说了冯玉祥来到纽约,老舍立刻到旅馆看望。不料竟成诀别,冯玉祥在回国路上,因乘坐的轮船失火而亡。

    1948年底,老舍坐骨神经病开始发作,开始忍着,没当回事,到1949年4月,疼痛难忍,才住进医院,做了手术。6月病体好转,准备出院时,国内形势大变。4月解放军渡过长江,占领南京、上海,国民党全线崩溃。老舍心情舒畅起来,打电话邀日本朋友到公寓吃饭,说,“中国不久将获得新生了。……中国已经有希望了,我要尽快回中国去”。觉得不和中国民众一起生活,耳畔消失乡音,写不出真正的文学作品。

    1949年6月,全国第一次文代会召开在即,郭沫若、茅盾、曹禺、田汉、冯雪峰等三十多人,签名写了一封邀请信,经秘密渠道送到老舍手中。于是,老舍一边处理手头未完的工作,一边做回国准备。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老舍又收到赵清阁、曹禺邀请信,即整装回返。

    10月初,老舍来到旧金山,拟坐威尔逊总统号轮船赴香港,然后北上。由于船延期启航,在三藩市又等了约一周,13日才乘船离美。同船有22名回国的留学生。船经夏威夷檀香山、日本横滨、菲律宾马尼拉,老舍均下船作参观。11月4日抵香港。去北方的船票吃紧,28日他才买到,经朝鲜仁川,12月9日到了天津。1949年12月12日,老舍回北京,暂住北京饭店。此时已是阔别北京14年了。次日,周恩来在阳翰笙陪同下,前来看望。见老舍有腿疾,行动不便,就给他配了专车。

    自1938年他们在武汉认识后,1946年赴美讲学前,周恩来又前来欢送。现在久别重逢,老舍受到感动。

    1950年1月4日,全国文联在北京饭店举行茶话会,欢迎老舍归来,茅盾主持,老舍也讲了话,当场演唱了刚写好的《过新年》。

    老舍在北京饭店住了3个月,大西南解放,妻子带着4个孩子回到北。老舍在东城灯市口买了一所带院子的房子,种上花草,自此才有了一个家,这时已经52岁。

    1950年5月28日,北京市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开幕,老舍被推举为大会执行主席。6月5日,市文联召开第一次理事会,他当选为主席。

    副主席为梅兰芳、李伯钊和赵树理。秘书长由文化处处长王亚平兼任。

    理事会理事共45人,候补理事5人,常务理事25人。理事会包括了首都文艺界各方面的代表。

    继而,他改变态度、风格,取抗战时期所选过的路,也是与昔日倡导过的“为人生而艺术”相一致,他又走到了极端,决定放弃一切,尽快适应新社会的形势、要求,像小学生一样从头学起,先写通俗文艺鼓词、快板、歌词、相声,再试着经营长篇。

    1949年以后,审查旧作也比较严。陈徒手说:“凡旧作与新社会不合拍的,都得仔细过滤、删掉。……连瞿秋白早年写的访俄游记《俄乡纪程》里的海参威华侨吸鸦片、贩毒等内容,也属‘给中国人脸上抹黑’,1953年出版《瞿秋白文集》时悉数被删。……老作家要出版旧作,就更得仔细斟酌、删节了。譬如叶圣陶忍痛将他的主要作品《倪焕之》删去了好几章。曹禺则被迫改写《雷雨》、《日出》的剧本,……老舍也不例外。……一时拿不出新作,就先对其主要著作《骆驼祥子》开刀。该书末尾有近万字,描写祥子如何堕落为行尸走肉,个人主义的末路鬼。他对祥子的结局实际是否定的。可是而今祥子属劳动人民,是无产阶级份子,那样描写祥子有‘丑化劳动人民’的嫌疑,再版时只好统统删去。”

    另一方面,友人也在促使他写这些作品。当时不仅曲艺缺乏好作品,戏剧上也在闹荒。朋友们就鼓动他来写,他是个有求必应的人,便写了五幕话剧《方珍珠》,不是很成功。此后,到1965年,他发表剧作23部,水平高低互见,大部分作品,证明了他的政治热忱,也显示了他不顾成败的“冒险”,生活准备不够,“只好东拼西凑”(参见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166-168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

    促使他放弃小说创作,而潜心写戏剧作品的原因之一是认为,“以一部分劳动人民现有的文化水平来讲,阅读小说也许多少还有困难”,“而看戏就不那么麻烦”(《老舍剧作选自序》,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

    1950年上半年,林斤澜到了北京人艺创作组(1951年底调北京市文联)。7月15日老舍受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委托,写《龙须沟》剧本。因他寒腿,走路不很方便,右手总执手杖,不能常下去,人艺领导就派林斤澜下去采访,找素材给老舍。老舍再借阅一些文件,大体了解附近市民的生活状况,根据它们写出剧本。这就叫“三结合”:领导出思想,群众出生活,作家出技巧。老舍说:“我就抓住臭沟不放,要达到对人民政府修沟的歌颂。哪怕自己还不成熟,我也要反映它。”构思却很艰苦。灵机一动,才以一个小院子里的人物为主,通过他们和这条水沟关系的变化,对比出两个社会的不同性质,来歌颂新社会,命名《龙须沟》。写作时一气呵成。

    《龙须沟》写出后,北京人艺找在北京师范大学任教的焦菊隐当导演,焦极有艺术天分,他觉得《龙须沟》太单薄,不宜演出。人艺一再努力,焦菊隐最后同意了,说就让导演和演员共同丰富这部戏吧。195 1年2月2日《龙须沟》在北京剧场首次上演,获得巨大“成功”。此后一直演到年底,盛况不衰。

    但老舍则感到,写这样的剧本是一次冒险,不熟悉的东西是很难写好的,《龙须沟》的成功在于扬长避短,写了熟悉的人和事,但在感性层面上,他认为得力于高涨的政治热情。政治上的热情弥补了生活经验上的不足,写出了符合时代政治需要的作品。当时周扬想给老舍“人民艺术家”称号,但一些解放区过来的作家、理论家不服气,认为老舍刚从美国回来,没有参加革命斗争。彭真表态,那就由北京市发吧,《龙须沟》是写北京的。12月21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因此授予老舍“人民艺术家”称号。

    不久,老舍写起了“三反”、“五反”内容的话剧,虽然他知道在运动过程中写运动不好,但他舍不得放弃趁热打铁的机会。1952年2月,他开始了艰难而漫长的写作。运动一个接一个,任务也一个接一个,他又生了病,费时十个月,改写十次,交出第一稿。

    人艺的朋友们提了意见,他反复来去,重写了九次,直到演出前,才取名叫《春华秋实》,付出很多,结果却不很“成功”。他不计较艺术上的得失,把对当前实际的社会教育作用摆在第一位。

    1950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全国文联成立宣传委员会,老舍、侩悲鸿等13人被选为宣传委员。他组织编写各种文章,并带头捐款,支持、声援朝鲜战争。

    1953年秋,中国人民第三届慰问团组成,贺龙为团长,老舍、梅兰芳、康克清、吴晗等为副团长。10月20日到达朝鲜,进行为期五十余天的慰问活动。工作结束后,他要求留下来体验生活,和前线战士共同生活5个月。1954年4月回国,写出了中篇小说《无名高地有了名》。立即又着手准备材料,写反映工人生活的剧本《青年突击队》。这边刚脱稿,他又听从公安部长的意见,写起了讽刺剧《西望长安》。

    1958年“大跃进”,老舍也频频出席各种座谈会、誓师会,许多作家都提出了自己的跃进计划,老舍没有计划,但也不甘落后。想写的东西实在太多了,需要他做的事也实在太多了,他不仅有着全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北京市文联主席、国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等数不清的头衔,还是《北京文艺》、《说说唱唱》的主编,数不清的会议、活动与学习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