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 www.piaotian.tw,宰执大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钟浩这次也要随平西军中营南下的。
平西军如今没有正副都指挥使,连都虞候如今都调去平戎军了,帅司行文让钟浩暂代平西军都指挥使一职。
虽然文官很少有任一军将主的,但钟浩如今有银城县男的爵位,权领平西军都指挥使一职倒也算合理。
富弼对钟浩随狄青平叛大军南下也是赞成的。大宋的武人虽然没地位,但是文官若是通军事还是有很多好处的。在大宋,若是文官通军事,仕途会比不通军事的文官升迁顺利得多。
远了不说,就如刚刚去世的夏竦和范仲淹,之所有如此威望,就跟他们颇通军事,长期主持对夏作战有关。而如今的宰相庞籍、枢密使韩绮,也都是在西北领过兵的。在大宋,文官想要做到相公级别的高位,不懂些军事,还真不好办!
所以富弼对钟浩随军南下,还是很是赞成的。不管怎样,钟浩去了最少还能镀镀金,得一个颇通军事的名号。再说在富弼看来,此次狄青带西军南下平叛,对付的是在大宋眼中不怎么能成事的南蛮猴子,应该还是能手到擒来的。富弼也经略过西北,如今又在河东,对西军的战斗力还是颇为了解的。
但是富弼嘱咐钟浩一定不要误了明年开春举行的“锁厅试”。在富弼这样的文官心中,科考才是这才是大事。他觉得以钟浩的文采,考个“锁厅试”还是手到擒来的。
是以富弼嘱咐钟浩明年一定要及时回京,赶上明年的“锁厅试”。富弼觉得狄青带西军去对付侬智高,应该是能脆胜的,费不了多长时间。但万一西军和侬智高打成持久战,钟浩到时也要想办法离去去京城参加科考。反正钟浩随军南下,怕是也起不了太大作用,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
明年大宋的省试科考会在二月份举行,而如今八月正是各州举行解试取解的时候。当然,钟浩如今有官身,自然是参加“锁厅试”的,不用再去参加解试。
大宋的科举和后世明清的科举有很大的不同。
明清时期的科考,过了县试、府试就能考取童生的功名,便算是有终身的功名了,步入有身份的读书人行列了。
若是再过了院试考取秀才功名,这辈子已经算是迈入特权阶级的门槛了。
若是再考中举人便已经绝对算是进入特权阶级了,就算一辈子考不上进士,这辈子也基本不用为吃喝等俗事发愁了。明清的举人不但有权利可以为官,而且还有许多免税赋和徭役的特权,到时只是吃来投献和卖身为奴的人的田租等,就已经足够日常的生活用度了。
但在大宋这取中了解试的举人,若是考不中进士,依旧只是个穷措大。大宋的举人头衔,只是个一次性的消费品,只是当科有效,过期则就作废。
这点对大宋的读书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所谓的“穷文富武”在大宋很难成立,若是没有一定的家底做物质保证,很难培养一个读书人,支撑到这个读书人考中进士。
在大宋,就是一个小康之家,若是这个读书人迟迟考不中进士,估计用不了多少年就能变成赤贫户。读书科考日常所费的开销,可是着实不小的。书籍、笔墨和纸张等,在如今这个年代可是很贵的。
若是像后世明清那样的科考方式,便可以吸纳更多的人走读书科考的路子。毕竟一个寒门子弟只要考中秀才,便可以有一些免税赋和徭役的特权,若是成绩好点,成了府县学宫里的廪生,每月还有一些钱粮发放,基本可以保证日常生活了,可以让学子们安心去读书了。
大宋的科考比起后世明清来,对应试的学子们来说有很多缺点,但是也是有一些优点的。
比如大宋的科考中考中后,觉得名次不满意,可以放弃这次名次和进士头衔,几年后再来考。毕竟一甲、二甲和三甲的排名,对以后的仕途来说,区别还是很大的。当然,这样的人都是对自己的水平有绝对的自信的。能舍得放弃好不容易考到手的进士身份的人并不多,但在大宋绝非没有。
像王安石变法时作为主将之一的章惇便曾经干过。
嘉佑二年,章惇入京参加科举考试,连过省试和殿试,最终高中二甲第十八名。按说这个名次绝对不低了。要知道嘉佑二年的龙虎榜,可是号称千年科考史上最闪耀的一榜。这一榜可是有无数大家的,苏轼、苏辙、张载、程颢、程颐、曾巩、曾布、吕惠卿、王韶等一个个都是赫赫有名的人物,在大宋史册上都留下自己浓重的印迹。光是后来名列唐宋八大家的,就有苏轼、苏辙、曾巩三人。唐宋八大家中的宋六家,就有三个是出自嘉佑二年的龙虎榜,占了半数。
无疑,嘉佑二年的这次科考含金量是相当高的。章惇能在这历史上最牛的一科中高中二甲第十八名,这个名次已经着实不算低了。但是在发榜之际,章惇看见侄子章衡名在自己的前面,而且还是高中状元。心高气傲的章惇耻于在其下,所以拒绝接受二甲进士的身份,丢下到手的二甲进士身份,飘然回家准备读书再战一次去了。等到嘉祐四年,章惇才再一次参加考试,这次名列第五名。
当然,像章惇这样敢于放弃到手的进士身份,回去重考的并不多。但大宋科举在这方面,总归还是比明清那种“一考定终身”的制度好一些,给那些确实有实力却因为一次发挥不好的学子们更多的机会。
而且大宋的科举和明清的科举不同之处便是,即使有品级的官员对目前的处境不满意,可以参加“锁厅试”,以期考取进士身份,毕竟科班正途出身的官员和非科班正途出身的官员,在仕途上还是有很大不同。
... -->>
钟浩这次也要随平西军中营南下的。
平西军如今没有正副都指挥使,连都虞候如今都调去平戎军了,帅司行文让钟浩暂代平西军都指挥使一职。
虽然文官很少有任一军将主的,但钟浩如今有银城县男的爵位,权领平西军都指挥使一职倒也算合理。
富弼对钟浩随狄青平叛大军南下也是赞成的。大宋的武人虽然没地位,但是文官若是通军事还是有很多好处的。在大宋,若是文官通军事,仕途会比不通军事的文官升迁顺利得多。
远了不说,就如刚刚去世的夏竦和范仲淹,之所有如此威望,就跟他们颇通军事,长期主持对夏作战有关。而如今的宰相庞籍、枢密使韩绮,也都是在西北领过兵的。在大宋,文官想要做到相公级别的高位,不懂些军事,还真不好办!
所以富弼对钟浩随军南下,还是很是赞成的。不管怎样,钟浩去了最少还能镀镀金,得一个颇通军事的名号。再说在富弼看来,此次狄青带西军南下平叛,对付的是在大宋眼中不怎么能成事的南蛮猴子,应该还是能手到擒来的。富弼也经略过西北,如今又在河东,对西军的战斗力还是颇为了解的。
但是富弼嘱咐钟浩一定不要误了明年开春举行的“锁厅试”。在富弼这样的文官心中,科考才是这才是大事。他觉得以钟浩的文采,考个“锁厅试”还是手到擒来的。
是以富弼嘱咐钟浩明年一定要及时回京,赶上明年的“锁厅试”。富弼觉得狄青带西军去对付侬智高,应该是能脆胜的,费不了多长时间。但万一西军和侬智高打成持久战,钟浩到时也要想办法离去去京城参加科考。反正钟浩随军南下,怕是也起不了太大作用,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
明年大宋的省试科考会在二月份举行,而如今八月正是各州举行解试取解的时候。当然,钟浩如今有官身,自然是参加“锁厅试”的,不用再去参加解试。
大宋的科举和后世明清的科举有很大的不同。
明清时期的科考,过了县试、府试就能考取童生的功名,便算是有终身的功名了,步入有身份的读书人行列了。
若是再过了院试考取秀才功名,这辈子已经算是迈入特权阶级的门槛了。
若是再考中举人便已经绝对算是进入特权阶级了,就算一辈子考不上进士,这辈子也基本不用为吃喝等俗事发愁了。明清的举人不但有权利可以为官,而且还有许多免税赋和徭役的特权,到时只是吃来投献和卖身为奴的人的田租等,就已经足够日常的生活用度了。
但在大宋这取中了解试的举人,若是考不中进士,依旧只是个穷措大。大宋的举人头衔,只是个一次性的消费品,只是当科有效,过期则就作废。
这点对大宋的读书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所谓的“穷文富武”在大宋很难成立,若是没有一定的家底做物质保证,很难培养一个读书人,支撑到这个读书人考中进士。
在大宋,就是一个小康之家,若是这个读书人迟迟考不中进士,估计用不了多少年就能变成赤贫户。读书科考日常所费的开销,可是着实不小的。书籍、笔墨和纸张等,在如今这个年代可是很贵的。
若是像后世明清那样的科考方式,便可以吸纳更多的人走读书科考的路子。毕竟一个寒门子弟只要考中秀才,便可以有一些免税赋和徭役的特权,若是成绩好点,成了府县学宫里的廪生,每月还有一些钱粮发放,基本可以保证日常生活了,可以让学子们安心去读书了。
大宋的科考比起后世明清来,对应试的学子们来说有很多缺点,但是也是有一些优点的。
比如大宋的科考中考中后,觉得名次不满意,可以放弃这次名次和进士头衔,几年后再来考。毕竟一甲、二甲和三甲的排名,对以后的仕途来说,区别还是很大的。当然,这样的人都是对自己的水平有绝对的自信的。能舍得放弃好不容易考到手的进士身份的人并不多,但在大宋绝非没有。
像王安石变法时作为主将之一的章惇便曾经干过。
嘉佑二年,章惇入京参加科举考试,连过省试和殿试,最终高中二甲第十八名。按说这个名次绝对不低了。要知道嘉佑二年的龙虎榜,可是号称千年科考史上最闪耀的一榜。这一榜可是有无数大家的,苏轼、苏辙、张载、程颢、程颐、曾巩、曾布、吕惠卿、王韶等一个个都是赫赫有名的人物,在大宋史册上都留下自己浓重的印迹。光是后来名列唐宋八大家的,就有苏轼、苏辙、曾巩三人。唐宋八大家中的宋六家,就有三个是出自嘉佑二年的龙虎榜,占了半数。
无疑,嘉佑二年的这次科考含金量是相当高的。章惇能在这历史上最牛的一科中高中二甲第十八名,这个名次已经着实不算低了。但是在发榜之际,章惇看见侄子章衡名在自己的前面,而且还是高中状元。心高气傲的章惇耻于在其下,所以拒绝接受二甲进士的身份,丢下到手的二甲进士身份,飘然回家准备读书再战一次去了。等到嘉祐四年,章惇才再一次参加考试,这次名列第五名。
当然,像章惇这样敢于放弃到手的进士身份,回去重考的并不多。但大宋科举在这方面,总归还是比明清那种“一考定终身”的制度好一些,给那些确实有实力却因为一次发挥不好的学子们更多的机会。
而且大宋的科举和明清的科举不同之处便是,即使有品级的官员对目前的处境不满意,可以参加“锁厅试”,以期考取进士身份,毕竟科班正途出身的官员和非科班正途出身的官员,在仕途上还是有很大不同。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