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 www.piaotian.tw,钢铁雄心之舰男穿越记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更多了。
过去的几年里,德国方面一直有意地在向美国廉价地抛售大量的晶体管电台成品和零散的晶体管制品。这些轻巧、稳定、能耗低,维护方便的晶体管设备极受美国军方的欢迎,多年下来,几乎所有的军用电台都是晶体设备,而军用的雷达上的零件,同样也有大量从德国进口的晶体管制品。
核爆产生的emp是晶体管设备最大的杀手,汉娜在多年前就埋下的暗子,终于在这一刻图穷匕首现。
只有部分没有开机,同时又距离较远的军舰上的晶体管设备在这场核爆中逃过一劫,但这并不包括哈尔西所在的旗舰蒙大拿号。为了和外围舰队取得联络,哈尔西将军不得不放弃舰舰,搭载小艇,转移到附近电台还能正常工作的军舰上。
但这依旧要消耗时间,而时间在这个时候是最宝贵的。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凌晨三(蟹)点二十五分,在遭遇核爆后第四十分钟,蒙大拿号上的通讯兵总算找到了和其他军舰通过无线电联络的方法:舰上有水兵在混乱中突然想到仓库里还有存放着被淘汰的电子管电台,本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想法,通讯兵们从角落里找出那个已被打包封存,落满灰尘的电台,一番调试,更换了一些零配件后,又折腾了近十几分钟,总算恢复了无线电通讯联络。(注:老式的真空管电台,放着不用,电子管也容易失效损坏的)
而这个时候,哈尔西刚刚将他的司令部转移到附近的一艘巡洋舰上。当哈尔西正在犹豫是不是要返回旗舰时,巡洋舰上的通讯电台送来一份电报,是来自两百公里外,最外围警戒舰队的电报:内容是核爆发生前三分钟,外围舰队发现在西北方被重点监视的科曼多群岛方向,出现了大量的雷达讯号,疑似是从那儿的苏联驻岛机场上起飞的飞机。
当时这些飞行目标在外围舰队的警戒雷达上暴露出后不到分钟,对手就大量地空投铝箔干拢带,干扰了雷达的监视。
一年战争后,美国方面吸收了英国人和本国太平洋海战惨败的教训,花了大力气在新式雷达的研究,并成功地开发出变频雷达,对铝箔干扰有很强反干扰能力。警戒舰队很快通过调频避开干扰,并通知了阿图拉岛方向作好夜间防空袭准备。
然而还没有等警戒舰队向阿图拉岛发送警报电报,那枚十万吨级别的原子弹就在阿图拉岛零海拔高度被引爆。剧烈核爆将岛上的一切暴露在地面的防空设施、陆基飞机全部摧毁殆尽。核爆产生的emp全频带阻塞。更造成了这里和外界的无线电通讯联络被中断了近半个小时。
在1946的时候,航母在通常情况下,是不会派出夜间战斗机进行防空作战。
在这个时代。舰载机一旦放飞,在夜间着舰或寻找航母是个大问题。为了让放飞的飞机着舰时能找到航母甲板降落,就必须点亮大灯照明指示,在潜艇出没的海域这简直是找死的行为,同时点亮大灯,也等于是在告诉对手,我在这里。快来炸我吧。
而布在外围的警戒舰,虽然也有空母随行,但这些都是护航航母。数量不多,舰机量少,战术上和技术上,航母要放飞大量的夜间战斗机去拦截对手的夜间轰炸机都不可能。而对于飞行员来说。夜间空战和白天空战完全是两回事。前者飞行员更难培养,对飞机的性能也有额外的要求。即使是航母远离陆基机场出击时,夜间防空任务也是交由正式的战斗航母上的舰载机担任的。(注:历史上美国人是开发出f4u夜间型担任舰上夜间空战任务,但实际上日本飞机当时不具备夜间搜索攻击美军舰队的能力,最后f4u夜间型通常只用于岛基机场的夜间防空)
而以阿图拉岛为中心的美国舰队,整个夜间防空体系,最大缺点就是过度依赖阿图拉岛上的陆基机场。
在吃过旧金山之战的大亏后,美国人开发出了专业的夜间战斗机黑寡妇p61。这是一款极优秀的夜间战斗机。p-61是第一种实用的夜间型战斗机,最先使用红外线搜索技术(机载雷达)和第一代带有隐身色彩的夜间战斗机。
美国海军进驻阿图拉岛后。每天夜上都有四架p61在阿图拉上空作不间断地夜间巡航飞行,而当时岛基机场上还有整整六十架的p61停在露天作备用值勤。除此之外,吃过旧金山之战大亏的美国人,甚至还在岛上放置了二十架老式双翼夜间战斗机备用以针类蝙蝠、剑鱼这样的“低空低速”流氓攻击机。
美国人对夜间防空,不可谓不用心,但是他们却独独没有想到,对手一出手就是直接使用了十万吨级的增强型原子弹,一击直接抹掉了阿图拉岛上所有的陆基防空力量。
原子弹爆火乍时产生的全频带阻塞,更让驻扎在这儿的美军舰只,丧失了和外围的无线电通讯能力,白白浪费了近四十分钟的防空预警时间——就算有预警也没有多大的作用,因为港内停泊状态的航母根本根本不可能在四十分钟内加速到可以放飞夜间战斗机的速度。
三(蟹)点三十六分,阿图拉港上空传来了飞机的嗡鸣声,接着,被核爆从睡梦中惊醒的太平洋舰队的水兵们抬头望天时,首先看到的是一团巨大的火球象流星一般地撞向地面,而后在海面上撞击爆火乍。
这是一架正忠实地在阿图拉岛上空作夜间巡航飞行p61夜间战斗机。
原子弹爆炸时,当时共有四架p61在这片海域上空作夜间巡逻飞行,其中两架在爆炸的瞬间,由机头正对爆心,飞行员直面核爆闪光,结果眼睛当场被强光刺瞎,最后飞机坠毁。
另外两架p61,当时虽然背对爆心飞行,但其中滞后的一架离爆心过近,被爆炸产生的冲击波追上导致飞机失控,最终坠毁。仅有最后的一架活了下来,但当时的飞行员,身体已承受大剂量的核辐射,同样命不久矣。
忠于职守的他还坚持在无法着陆的阿图拉岛上空作巡逻飞行,当时的他,机上的晶体管电台已经报废,下面的机场也是一片狼藉无法着陆,无法联系也找不到着陆点的他正茫然地在空中打着圈子时,来自科曼多尔岛方向的核攻击机已经杀到。
首先到达的阿图拉岛上空的,既不是德国最新式的me26(蟹)4远程轰炸机,也不是苏联的图4轰炸机,而是李华梅带队的八架ta154夜间战斗机。
李华梅没有出手,而是居中指挥,在她的引导下,其余的ta154飞行员很轻松地就将这架遭受了大剂量核辐射的飞行员驾驶的p61战机打了下来。
三(蟹)点三十八,me26(蟹)4飞临阿图拉岛上空。
虽然从遭遇第一次核爆开始,港内的美国军舰就集体拼命地生火想要离开,但是除了启动速度快的驱逐舰外,那些大型战舰到现在都还动弹不得。
三(蟹)点四十分,第二枚核弹脱离me26(蟹)4的弹仓,目标正是停泊在港口里,正在拼命生火蓄力想要移动的军舰。
在六千五百米高空,me26(蟹)4投下的是一枚八万吨级别的增强型原子弹。
海面上,每条美国军舰都动用舰上所有对空炮对着空中疯狂地开火,但已无济于事。
三(蟹)点四十四分,又一道白光,撕破了北太平洋的黑暗,就在距离第一次核爆不到六公里外的地点,再度升起了一朵巨大的蘑菇状火球。(未完待续。。)
更多了。
过去的几年里,德国方面一直有意地在向美国廉价地抛售大量的晶体管电台成品和零散的晶体管制品。这些轻巧、稳定、能耗低,维护方便的晶体管设备极受美国军方的欢迎,多年下来,几乎所有的军用电台都是晶体设备,而军用的雷达上的零件,同样也有大量从德国进口的晶体管制品。
核爆产生的emp是晶体管设备最大的杀手,汉娜在多年前就埋下的暗子,终于在这一刻图穷匕首现。
只有部分没有开机,同时又距离较远的军舰上的晶体管设备在这场核爆中逃过一劫,但这并不包括哈尔西所在的旗舰蒙大拿号。为了和外围舰队取得联络,哈尔西将军不得不放弃舰舰,搭载小艇,转移到附近电台还能正常工作的军舰上。
但这依旧要消耗时间,而时间在这个时候是最宝贵的。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凌晨三(蟹)点二十五分,在遭遇核爆后第四十分钟,蒙大拿号上的通讯兵总算找到了和其他军舰通过无线电联络的方法:舰上有水兵在混乱中突然想到仓库里还有存放着被淘汰的电子管电台,本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想法,通讯兵们从角落里找出那个已被打包封存,落满灰尘的电台,一番调试,更换了一些零配件后,又折腾了近十几分钟,总算恢复了无线电通讯联络。(注:老式的真空管电台,放着不用,电子管也容易失效损坏的)
而这个时候,哈尔西刚刚将他的司令部转移到附近的一艘巡洋舰上。当哈尔西正在犹豫是不是要返回旗舰时,巡洋舰上的通讯电台送来一份电报,是来自两百公里外,最外围警戒舰队的电报:内容是核爆发生前三分钟,外围舰队发现在西北方被重点监视的科曼多群岛方向,出现了大量的雷达讯号,疑似是从那儿的苏联驻岛机场上起飞的飞机。
当时这些飞行目标在外围舰队的警戒雷达上暴露出后不到分钟,对手就大量地空投铝箔干拢带,干扰了雷达的监视。
一年战争后,美国方面吸收了英国人和本国太平洋海战惨败的教训,花了大力气在新式雷达的研究,并成功地开发出变频雷达,对铝箔干扰有很强反干扰能力。警戒舰队很快通过调频避开干扰,并通知了阿图拉岛方向作好夜间防空袭准备。
然而还没有等警戒舰队向阿图拉岛发送警报电报,那枚十万吨级别的原子弹就在阿图拉岛零海拔高度被引爆。剧烈核爆将岛上的一切暴露在地面的防空设施、陆基飞机全部摧毁殆尽。核爆产生的emp全频带阻塞。更造成了这里和外界的无线电通讯联络被中断了近半个小时。
在1946的时候,航母在通常情况下,是不会派出夜间战斗机进行防空作战。
在这个时代。舰载机一旦放飞,在夜间着舰或寻找航母是个大问题。为了让放飞的飞机着舰时能找到航母甲板降落,就必须点亮大灯照明指示,在潜艇出没的海域这简直是找死的行为,同时点亮大灯,也等于是在告诉对手,我在这里。快来炸我吧。
而布在外围的警戒舰,虽然也有空母随行,但这些都是护航航母。数量不多,舰机量少,战术上和技术上,航母要放飞大量的夜间战斗机去拦截对手的夜间轰炸机都不可能。而对于飞行员来说。夜间空战和白天空战完全是两回事。前者飞行员更难培养,对飞机的性能也有额外的要求。即使是航母远离陆基机场出击时,夜间防空任务也是交由正式的战斗航母上的舰载机担任的。(注:历史上美国人是开发出f4u夜间型担任舰上夜间空战任务,但实际上日本飞机当时不具备夜间搜索攻击美军舰队的能力,最后f4u夜间型通常只用于岛基机场的夜间防空)
而以阿图拉岛为中心的美国舰队,整个夜间防空体系,最大缺点就是过度依赖阿图拉岛上的陆基机场。
在吃过旧金山之战的大亏后,美国人开发出了专业的夜间战斗机黑寡妇p61。这是一款极优秀的夜间战斗机。p-61是第一种实用的夜间型战斗机,最先使用红外线搜索技术(机载雷达)和第一代带有隐身色彩的夜间战斗机。
美国海军进驻阿图拉岛后。每天夜上都有四架p61在阿图拉上空作不间断地夜间巡航飞行,而当时岛基机场上还有整整六十架的p61停在露天作备用值勤。除此之外,吃过旧金山之战大亏的美国人,甚至还在岛上放置了二十架老式双翼夜间战斗机备用以针类蝙蝠、剑鱼这样的“低空低速”流氓攻击机。
美国人对夜间防空,不可谓不用心,但是他们却独独没有想到,对手一出手就是直接使用了十万吨级的增强型原子弹,一击直接抹掉了阿图拉岛上所有的陆基防空力量。
原子弹爆火乍时产生的全频带阻塞,更让驻扎在这儿的美军舰只,丧失了和外围的无线电通讯能力,白白浪费了近四十分钟的防空预警时间——就算有预警也没有多大的作用,因为港内停泊状态的航母根本根本不可能在四十分钟内加速到可以放飞夜间战斗机的速度。
三(蟹)点三十六分,阿图拉港上空传来了飞机的嗡鸣声,接着,被核爆从睡梦中惊醒的太平洋舰队的水兵们抬头望天时,首先看到的是一团巨大的火球象流星一般地撞向地面,而后在海面上撞击爆火乍。
这是一架正忠实地在阿图拉岛上空作夜间巡航飞行p61夜间战斗机。
原子弹爆炸时,当时共有四架p61在这片海域上空作夜间巡逻飞行,其中两架在爆炸的瞬间,由机头正对爆心,飞行员直面核爆闪光,结果眼睛当场被强光刺瞎,最后飞机坠毁。
另外两架p61,当时虽然背对爆心飞行,但其中滞后的一架离爆心过近,被爆炸产生的冲击波追上导致飞机失控,最终坠毁。仅有最后的一架活了下来,但当时的飞行员,身体已承受大剂量的核辐射,同样命不久矣。
忠于职守的他还坚持在无法着陆的阿图拉岛上空作巡逻飞行,当时的他,机上的晶体管电台已经报废,下面的机场也是一片狼藉无法着陆,无法联系也找不到着陆点的他正茫然地在空中打着圈子时,来自科曼多尔岛方向的核攻击机已经杀到。
首先到达的阿图拉岛上空的,既不是德国最新式的me26(蟹)4远程轰炸机,也不是苏联的图4轰炸机,而是李华梅带队的八架ta154夜间战斗机。
李华梅没有出手,而是居中指挥,在她的引导下,其余的ta154飞行员很轻松地就将这架遭受了大剂量核辐射的飞行员驾驶的p61战机打了下来。
三(蟹)点三十八,me26(蟹)4飞临阿图拉岛上空。
虽然从遭遇第一次核爆开始,港内的美国军舰就集体拼命地生火想要离开,但是除了启动速度快的驱逐舰外,那些大型战舰到现在都还动弹不得。
三(蟹)点四十分,第二枚核弹脱离me26(蟹)4的弹仓,目标正是停泊在港口里,正在拼命生火蓄力想要移动的军舰。
在六千五百米高空,me26(蟹)4投下的是一枚八万吨级别的增强型原子弹。
海面上,每条美国军舰都动用舰上所有对空炮对着空中疯狂地开火,但已无济于事。
三(蟹)点四十四分,又一道白光,撕破了北太平洋的黑暗,就在距离第一次核爆不到六公里外的地点,再度升起了一朵巨大的蘑菇状火球。(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