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 www.piaotian.tw,带着写手系统从末世到古代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敌兵暂时退却,季宣和便没必要继续待在城墙上。墙垛上有墙挡着,却和四面透风也没什么区别。这种寒冷的天气,不只敌军遭罪,己方也一样跟着受苦。
其他人是没办法,季宣和却不需要这样,他只要守好自己的职责就行。如今城墙上暂时不需要他,他便可以干脆利落走人,还不会遭底下人埋怨。说白了,季宣和适应能力很强,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他能吃苦耐劳,一旦有更舒适的方法,他更倾向于在困顿中享受。
平常时候冬天柴炭本就要大量准备,这一回,季宣和从卫所派人提走了税粮之后,就预感有事情要发生,准备的更是充足。其中一大部分都是动用县衙公账上的银子储备的,这些不到非不得已的情况下,都不会动用。一旦动用,也就意味着县城被围困的时日已久。
敌军没动一兵一卒就自行退走,季宣和却并未有多开心。被打败落荒而逃和自行撤走完全是两个概念,性质也不同。败退那就说明战事告一段路,不出意外,他们就安全了。撤走,季宣和就得担心他们随时回返,城门是不能开的。
文官武将壁垒分明,只要不是边关,卫所兵士轻易不允许进城,要不然,陈指挥使早把他的兵士全拉进西林县城内,有了城墙的阻挡,兵力之差就不显了,守城绰绰有余。
这也是因为情况还没那么严重,若不然,为了自己的小命着想,陈指挥使也会豁出去。
西林县城并非位于西林县的正中,反而有些偏北,敌军撤走的方向似乎也是北方,不知道他们的目标是哪里。季宣和知道眼见未必是实,没准敌军撤退的方向就是用来迷惑他们的。虚虚实实,没有更多的信息,他分析不出来。
“王爷,属下护送您先走,车队目标太大了,只有您安全了,其他人才有活命的希望。王妃他们跟随大队人马一起行动,后头就能跟上。”
安王最后看了一眼家人,抱过二儿子,狠狠心上马向封地狂奔而去,身后只跟着几十个护卫。三皇兄上位,其他兄弟也不是省心的,至少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哪个兄弟命丧京城,一个个都跟泥鳅似的,滑不溜秋,眼见事不可为,跑得比任何人都快。
安王笑了,其他兄弟如此,他还不是跟他们一样?只不过是五十步和百步的差别罢了,他哪里有资格笑话他们?
当初皇子们接到父皇让他们进京的消息,其中可是包括了让他们带上所有有品级的家眷以及儿女。那时他们还不敢明面上反抗父皇,不得已只得将子女全都带上。现在麻烦来了,东西不能都放一个篮子里的道理谁都知道,安王要轻装上路,能带的人不多,他便带走了唯一的嫡子。
二儿子才五岁,年岁还小,尚未请封世子,不知道他还有没有这个机会。安王有些同情地看着自己的儿子,小时候被拐,现在还这么点大就要过逃亡的生活,福还没享到倒先吃起苦来。
北风凛冽,吹在人脸上生疼,快马加鞭赶路不将自己全身包裹好,着凉受寒那都是常事,若没照顾好,小病变大病,一命呜呼都有可能。二儿子还小,安王让他坐在身前,用自己的大毛斗篷将他裹得纹丝不透。就算是这样,也挡不住严寒的侵袭。
不知道是不是小时候曾经吃过苦,到了此时,二儿子也一声都没抱怨,比起其他儿子来懂事许多。
安王和他的成年受封的兄弟们一样,都是提前走的,三皇兄上位的消息应当还没传过来,不过他也不能掉以轻心,争取赶在新皇登基的消息传到之前就离开三皇兄的管辖范围。
三皇兄刚得到京城,势力并不稳固,需要他分心的兄弟又多,想要全部顾及,估计他无能为力。光收拢京城势力都要废很多时间,只要他们这帮失败的兄弟跑得够远,三皇兄鞭长莫及,到时候想要处理他们就更难了。
安王还不清楚自己封地的情况,要不然他就没这么好心情了。
西林县城遭人突袭和京城靖王发动事变占领皇宫前后只差了几天,可惜他的兄弟都不是泥糊的,虽然靖王棋高一着,除了占领京城之外,他也并没占据太多优势。
就像安王说的那样,靖王需要些时日才能腾出手来收拾自己成年就藩的兄弟,只不过他有没有这个能力,谁也不清楚。
国不可一日无君,不止三皇兄打的这个主意,其他几位包括安王自己在内,都是一样的打算,只是三皇兄瞅准了空档,率先行动,竟然还给他成功了,如今父皇已无知觉,还不是三皇兄说什么就是什么?
成王败寇,他不怨。安王有些幸灾乐祸,三皇兄的位子不甚稳当呢,那么多兄弟,他竟然一个都没收拾掉,以后有得他受了。
快马加鞭,日夜兼程下,安王只花了半个月就回到了自己的封地。他得到的消息却比他在京城角力失败还要让人沮丧。前院不力,后院居然也遭了殃,不知道其他兄弟是不是也跟他一样倒霉?安王迫切想要自己的兄弟也享受一下这种滋味。
安王以为自己的封地就算不是固若金汤,至少也不是那一碰就碎的豆腐。谁想先是几年前发现自己封地成了别人打探消息的好地盘,还被挖了密道连通县城内外,要不是季宣和误打误撞之下破了他们布下的局,谁知道如今他的封地会成什么样子?
继密道之后,现在又被人绕过边关直入腹地,他的封地怎么会有这么多漏洞让人钻?安王百思不得其解。甘肃物资相较南方富庶之地来说匮乏得很,要打主意也没必要从他这边下手啊。
安王并非狂妄之人,他对自己封地的信心也不是盲目乐观,甘肃不说政务如何,至少兵力并不弱于他任何一个兄弟。他碰到的事情只不过是因为第一次出现,或者是第一次被发现,这才打了他个措手不及,等他有了防备之后便没那么容易被人算计了。
能安然从京城带着家人逃离三皇兄的魔爪,他岂能没点能耐?
安王的府邸并不在甘肃最繁华的临州府,反倒是在靠近边关的沧州。
说起沧州,其实离西林县只隔了一个县,直线距离很近。只是甘肃多山地,一圈绕下来,这路程也就长了。季宣和在西林县呆了三年,连西林县都没出过,只知道安王的府邸建在那里。
安王一行人一路上埋头赶路,都顾不上打探消息,进了自己的封地才知道锦朝北部边境地区不少地方都起了战火,只不过像他这么倒霉的倒是不多。自己封地比外面还要危险,安王一行人总共才几十人,他的府邸又在沧州,仅靠这么点人风险太大,安王直接从后方调了兵士护送。
甘肃起战火的地方主要集中在北部边境地区,西林县虽说靠近边陲,但若不是敌兵发现山中通道,是不会这么容易被入侵的。
敌军见在西林县捞不到油水,便转战其他地方。以他们的兵力,踏平村庄简直易如反掌。季宣和不知道他们的走向,但他清楚不会只有入侵西林县的这一支部族,若他们与其他敌兵前后夹击,不说镇,就连县城也能被攻占。季宣和管不了那么多,他只要顾好西林县即可。
安王抽调了甘肃腹地不少卫所的兵力,边界地区的兵力他是不会动的,现在不比以前,周边地区都可能随时入侵,各地关隘必须有将士防守。
自从第一波敌兵撤走后,季宣和发现每过几天,就有一批敌兵穿越山脉从岷山那出来,然后就扫荡一遍西林县周边村庄。第一批人数最多,越往后人数越少。
第三批人数比青云卫所要少,他们到达之后,陈指挥使直接拿他们开刀。
陈指挥使为人比较谨慎,却也是个血气方刚的武将,哪能容忍敌军在自己管辖范围内来去自如?前两批人数多,他就算全力相拼结果也不过是自损一千伤敌八百,这样亏本的买卖,陈指挥使自然得考虑做还是不做,谁想等他稍一犹豫就错过了进攻的最佳时机。现在他窝火得很,任谁看见敌军在自己国家境内如入无人之境,也都不会愉快到哪里去,何况是武将?
敌军并不蠢笨不知变通,虽说都是从岷山出来,出口却没有一次相同的。陈指挥使派了不少斥候去岷山探查,有心算无心之下下,第三批敌兵总算被陈指挥使逮了个正着。
第三批敌兵和前两次一样,大多都是轻骑兵,只少部分是步兵。骑兵在平原上是一霸,在山中实力却是大减。
卫所兵士骑兵并不太多,这倒不是锦朝武力不行,只不过锦朝是农耕社会,就算有大片平原,也是开垦出大量农田用来种植,产马匹数量就不如草原部族。
除了马落后于敌兵之外,锦朝武器装备明显优于他们,个人平均武力也只稍逊于草原部族。不要小看这些,锦朝人口数量可是大大超于草原部族,光凭兵士数量就能堆死他们。
这次大量草原部族入侵锦朝,就是看准了锦朝内部权力交替之际,边防不像以往那样拧成一股绳。如今的锦朝,除了忠于皇上以及还没投靠皇子的中间势力,其他边关各地都是各顾各的,一旦边境城镇告破,只能藩王将帅自己想办法。
新皇登基又不是八百里加急消息,现在还没传到偏远地区。西林... -->>
敌兵暂时退却,季宣和便没必要继续待在城墙上。墙垛上有墙挡着,却和四面透风也没什么区别。这种寒冷的天气,不只敌军遭罪,己方也一样跟着受苦。
其他人是没办法,季宣和却不需要这样,他只要守好自己的职责就行。如今城墙上暂时不需要他,他便可以干脆利落走人,还不会遭底下人埋怨。说白了,季宣和适应能力很强,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他能吃苦耐劳,一旦有更舒适的方法,他更倾向于在困顿中享受。
平常时候冬天柴炭本就要大量准备,这一回,季宣和从卫所派人提走了税粮之后,就预感有事情要发生,准备的更是充足。其中一大部分都是动用县衙公账上的银子储备的,这些不到非不得已的情况下,都不会动用。一旦动用,也就意味着县城被围困的时日已久。
敌军没动一兵一卒就自行退走,季宣和却并未有多开心。被打败落荒而逃和自行撤走完全是两个概念,性质也不同。败退那就说明战事告一段路,不出意外,他们就安全了。撤走,季宣和就得担心他们随时回返,城门是不能开的。
文官武将壁垒分明,只要不是边关,卫所兵士轻易不允许进城,要不然,陈指挥使早把他的兵士全拉进西林县城内,有了城墙的阻挡,兵力之差就不显了,守城绰绰有余。
这也是因为情况还没那么严重,若不然,为了自己的小命着想,陈指挥使也会豁出去。
西林县城并非位于西林县的正中,反而有些偏北,敌军撤走的方向似乎也是北方,不知道他们的目标是哪里。季宣和知道眼见未必是实,没准敌军撤退的方向就是用来迷惑他们的。虚虚实实,没有更多的信息,他分析不出来。
“王爷,属下护送您先走,车队目标太大了,只有您安全了,其他人才有活命的希望。王妃他们跟随大队人马一起行动,后头就能跟上。”
安王最后看了一眼家人,抱过二儿子,狠狠心上马向封地狂奔而去,身后只跟着几十个护卫。三皇兄上位,其他兄弟也不是省心的,至少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哪个兄弟命丧京城,一个个都跟泥鳅似的,滑不溜秋,眼见事不可为,跑得比任何人都快。
安王笑了,其他兄弟如此,他还不是跟他们一样?只不过是五十步和百步的差别罢了,他哪里有资格笑话他们?
当初皇子们接到父皇让他们进京的消息,其中可是包括了让他们带上所有有品级的家眷以及儿女。那时他们还不敢明面上反抗父皇,不得已只得将子女全都带上。现在麻烦来了,东西不能都放一个篮子里的道理谁都知道,安王要轻装上路,能带的人不多,他便带走了唯一的嫡子。
二儿子才五岁,年岁还小,尚未请封世子,不知道他还有没有这个机会。安王有些同情地看着自己的儿子,小时候被拐,现在还这么点大就要过逃亡的生活,福还没享到倒先吃起苦来。
北风凛冽,吹在人脸上生疼,快马加鞭赶路不将自己全身包裹好,着凉受寒那都是常事,若没照顾好,小病变大病,一命呜呼都有可能。二儿子还小,安王让他坐在身前,用自己的大毛斗篷将他裹得纹丝不透。就算是这样,也挡不住严寒的侵袭。
不知道是不是小时候曾经吃过苦,到了此时,二儿子也一声都没抱怨,比起其他儿子来懂事许多。
安王和他的成年受封的兄弟们一样,都是提前走的,三皇兄上位的消息应当还没传过来,不过他也不能掉以轻心,争取赶在新皇登基的消息传到之前就离开三皇兄的管辖范围。
三皇兄刚得到京城,势力并不稳固,需要他分心的兄弟又多,想要全部顾及,估计他无能为力。光收拢京城势力都要废很多时间,只要他们这帮失败的兄弟跑得够远,三皇兄鞭长莫及,到时候想要处理他们就更难了。
安王还不清楚自己封地的情况,要不然他就没这么好心情了。
西林县城遭人突袭和京城靖王发动事变占领皇宫前后只差了几天,可惜他的兄弟都不是泥糊的,虽然靖王棋高一着,除了占领京城之外,他也并没占据太多优势。
就像安王说的那样,靖王需要些时日才能腾出手来收拾自己成年就藩的兄弟,只不过他有没有这个能力,谁也不清楚。
国不可一日无君,不止三皇兄打的这个主意,其他几位包括安王自己在内,都是一样的打算,只是三皇兄瞅准了空档,率先行动,竟然还给他成功了,如今父皇已无知觉,还不是三皇兄说什么就是什么?
成王败寇,他不怨。安王有些幸灾乐祸,三皇兄的位子不甚稳当呢,那么多兄弟,他竟然一个都没收拾掉,以后有得他受了。
快马加鞭,日夜兼程下,安王只花了半个月就回到了自己的封地。他得到的消息却比他在京城角力失败还要让人沮丧。前院不力,后院居然也遭了殃,不知道其他兄弟是不是也跟他一样倒霉?安王迫切想要自己的兄弟也享受一下这种滋味。
安王以为自己的封地就算不是固若金汤,至少也不是那一碰就碎的豆腐。谁想先是几年前发现自己封地成了别人打探消息的好地盘,还被挖了密道连通县城内外,要不是季宣和误打误撞之下破了他们布下的局,谁知道如今他的封地会成什么样子?
继密道之后,现在又被人绕过边关直入腹地,他的封地怎么会有这么多漏洞让人钻?安王百思不得其解。甘肃物资相较南方富庶之地来说匮乏得很,要打主意也没必要从他这边下手啊。
安王并非狂妄之人,他对自己封地的信心也不是盲目乐观,甘肃不说政务如何,至少兵力并不弱于他任何一个兄弟。他碰到的事情只不过是因为第一次出现,或者是第一次被发现,这才打了他个措手不及,等他有了防备之后便没那么容易被人算计了。
能安然从京城带着家人逃离三皇兄的魔爪,他岂能没点能耐?
安王的府邸并不在甘肃最繁华的临州府,反倒是在靠近边关的沧州。
说起沧州,其实离西林县只隔了一个县,直线距离很近。只是甘肃多山地,一圈绕下来,这路程也就长了。季宣和在西林县呆了三年,连西林县都没出过,只知道安王的府邸建在那里。
安王一行人一路上埋头赶路,都顾不上打探消息,进了自己的封地才知道锦朝北部边境地区不少地方都起了战火,只不过像他这么倒霉的倒是不多。自己封地比外面还要危险,安王一行人总共才几十人,他的府邸又在沧州,仅靠这么点人风险太大,安王直接从后方调了兵士护送。
甘肃起战火的地方主要集中在北部边境地区,西林县虽说靠近边陲,但若不是敌兵发现山中通道,是不会这么容易被入侵的。
敌军见在西林县捞不到油水,便转战其他地方。以他们的兵力,踏平村庄简直易如反掌。季宣和不知道他们的走向,但他清楚不会只有入侵西林县的这一支部族,若他们与其他敌兵前后夹击,不说镇,就连县城也能被攻占。季宣和管不了那么多,他只要顾好西林县即可。
安王抽调了甘肃腹地不少卫所的兵力,边界地区的兵力他是不会动的,现在不比以前,周边地区都可能随时入侵,各地关隘必须有将士防守。
自从第一波敌兵撤走后,季宣和发现每过几天,就有一批敌兵穿越山脉从岷山那出来,然后就扫荡一遍西林县周边村庄。第一批人数最多,越往后人数越少。
第三批人数比青云卫所要少,他们到达之后,陈指挥使直接拿他们开刀。
陈指挥使为人比较谨慎,却也是个血气方刚的武将,哪能容忍敌军在自己管辖范围内来去自如?前两批人数多,他就算全力相拼结果也不过是自损一千伤敌八百,这样亏本的买卖,陈指挥使自然得考虑做还是不做,谁想等他稍一犹豫就错过了进攻的最佳时机。现在他窝火得很,任谁看见敌军在自己国家境内如入无人之境,也都不会愉快到哪里去,何况是武将?
敌军并不蠢笨不知变通,虽说都是从岷山出来,出口却没有一次相同的。陈指挥使派了不少斥候去岷山探查,有心算无心之下下,第三批敌兵总算被陈指挥使逮了个正着。
第三批敌兵和前两次一样,大多都是轻骑兵,只少部分是步兵。骑兵在平原上是一霸,在山中实力却是大减。
卫所兵士骑兵并不太多,这倒不是锦朝武力不行,只不过锦朝是农耕社会,就算有大片平原,也是开垦出大量农田用来种植,产马匹数量就不如草原部族。
除了马落后于敌兵之外,锦朝武器装备明显优于他们,个人平均武力也只稍逊于草原部族。不要小看这些,锦朝人口数量可是大大超于草原部族,光凭兵士数量就能堆死他们。
这次大量草原部族入侵锦朝,就是看准了锦朝内部权力交替之际,边防不像以往那样拧成一股绳。如今的锦朝,除了忠于皇上以及还没投靠皇子的中间势力,其他边关各地都是各顾各的,一旦边境城镇告破,只能藩王将帅自己想办法。
新皇登基又不是八百里加急消息,现在还没传到偏远地区。西林...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