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 www.piaotian.tw,盛世梦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二天,老太太命人雇了三乘凉轿,三匹坐马,并令小儿子和外孙女陪代朋一家去花垣。代朋让一道逃难的乡亲慢慢来,他们在花垣等他们。
一路无话,傍晚时分,便到了花垣。
小女孩将管代朋一家安排在馆驿门房歇着,他与小舅乘骄马赶去县衙门,进内室后,见着姨爹姨妈,立即说道:“姨爹姨妈,我为弟弟请了位神医来,弟弟的病有救了。”随即将外婆处听到的、看到的讲了出来。
她姨父,花垣县令林龙章林大人,万历丙辰(1616年)科进士,为花垣县令已经两年多了,政声比较好,被百姓称为青天林大人,本来一切都顺顺利利,谁知宝贝儿子因病失聪,心中很是烦闷,现听说侄女为他们请来了神医,忙问神医现在何处?那女孩说:“我暂时让他们在驿馆门房歇着,我便赶来县衙门了,林大人立即让侄女和一名衙役去驿馆,将他们四人安顿在上房,自己也立即赶去相见,并叫另一名衙役去花明楼餐馆,包桌酒席,为上学一家接风洗尘。
林县令和夫人收拾停当,来到馆驿与上学一行相见,侄女一一做了介绍,林大人问了问安顿情况,便让上学一家洗洗脸,他退在正厅等候,并带他去花明楼赴接风宴。
坐齐后,林大人举杯说道:“神医一家不辞劳苦专程为小儿来治病,本人不胜感激,现请满饮此杯以表谢意。“
管上学:“我代表我们一家对林大人的盛情款待表示由衷的感谢,本人年纪尚青,在医界出道不久,还有不足,更不敢当神医之称,自己当不断努力精进,在行医中不断提高,以为广大百姓的安康尽绵薄之力。“
林大人:“敝县地处湖广边陲,再过去不远便是四川了,由于山区,物产有限,民俗简朴,招待不周,希望海涵。“
管代朋:“我等初至贵地,啥事没有做,素手相扰,很是惭愧。“
管上学问道:“林大人,怎么未见令公子来赴宴?”
林大人道:“自从耳朵失聪,他便有意回避外人、生人,像这样情况,他断不会来的。”
酒饭差不多了,上学急于了解林公子的情况,便说道:“林大人能否把令公子的情况给在下细说一下?”
林大人道:“详细情况夫人说得清楚些,夫人,你给郎中谈谈吧。”
夫人道:“是这样的,十多天前,他从塾馆放学回来,看天色还早,便约附近的孩子一道玩,当天天气晴朗,秋风徐徐,小伙伴们便约去附近的山顶上放风筝,于是他拿了纸鸢出门去了,可能是爬山流了汗,内衣打湿了,山顶上风又大,着了凉,直流鼻涕。第二天,该去塾馆的时候,尚未见他出来,我推开门一看,还昏昏的睡着,我预感不对头,用手摸了摸他的前额,烫的吓人,便知伤风了,一面命人去仁和堂请郎中,一面用冷帕子打湿了搭在额头上,一会儿仁和堂郎中来了,诊过病,开了药方,吃了三付。“
管上学:“好了些吗?”
林夫人:“没有什么效果,于是叫人去请保和堂的郎中,偏偏经验丰富的老郎中回老家凤凰县冉家村去了,只请来了一位三十来岁的郎中,切了脉,看了舌苔,开了方子,三付药下来,伤风到是好了,但两只耳朵却突然听不见了。那个看病的郎中听说医出事故了,吓的不知跑到什么地方去。我们又找了好几个郎中,都没法解决恢复听力的问题,他才九岁就聋了,今后怎么办呀!”说着眼泪不由自主的流下来了。
那位侄小姐说道:“我表弟聪明伶俐,勤奋好学,四书五经已读得差不多了,已经在读《春秋左传》《战国策》了,两三年就可准备参加县试和郡试,考秀才入官学读书了。将来一定是个大有用处的人才,神医一定要救救他啊!”
上学道:“侄小姐莫急,治病救人,解病家之急难,乃医者的本分和天职,我一定尽力而为。”
上学又转身对林夫人道:“令公子的病,我心里已经有些数了,还想问夫人一下,那些郎中开的药单子还在不在?”
夫人道:“在!在!我特意带来了。”随即命一侍女打开一个螺钿漆盒,拿出一叠药单子递给上学。上学认真看了这些药单子,特对其中一张反复看了几遍,又递给春红,用食指指了指其中二味药,春红看了看,点头轻声说道:“可能问题就在这里!”
五妹多年帮师母七婶侍弄中草药,在七婶的指导下,读了《金匮要略》《政和征类本草》,加上其父从事药材贩卖,家学渊源,已能辨识药物药理。
上学道:“林大人、林夫人,看了药单,我心里基本上有底了,这张药单用药本无错,问题出在剂量上,有的药,多一点,少一点都不行,由于是多味药混合医治,药性互相平衡,在平衡中治病,因此,大量的表现在汤头歌上,强调各种药多少的比例,稍有偏差就会出事,因此,行医者,掌握好用药的分寸最为重要。”
林大人:“是的,拿捏分寸是成事的关键。”
上学:“同时用药的药量还与一个人的年龄和体质极为相关,我要看了公子的具体情况,掌握了他的脉相后才能做出最后判断。因此,我认为让令公子恢复听力不太难,林大人,林夫人尽可放心。”
林大人:“这么说,我儿有救了!”
上学点头道:“是的,林大人。”
林夫人破涕为笑道:“阿弥陀佛,郎中真是活菩萨呦。”
第二天早上,上学和春红都早早起来,梳洗完毕,正做出诊的准备,县衙内的小厮正押着县令林大人的绿呢四人大轿和一顶小轿来接他们小两口了,很快将他二人抬进县衙的二堂前面,先让他们用了早饭,然后请到后院,后院仍为上房五间,中为堂屋,西二间为起居室,里间为林大人夫妇的住房,东为接待至亲的客室,两厢一边为茅房,杂屋间,一遍为丫鬟仆妇的住房,院中左右各有一个花台,一边载了株桂花,一边载了株海棠,目前正是金桂飘香的时候,满院洋溢着桂花浓郁的香气。
桂花树下放了一张石桌,几个石凳子,一石凳子上坐了一个不足十岁的少年,神情俊朗,头戴束发金冠,一袭绣缎长衣,腰系丝绦,侧坠三件成串的佩玉,脚登粉底布靴,当上学夫妇快走到他近前他才感到有客人来,忙叫:“爹爹,客人到了!”并回过头来对上学拱手道:“管先生好!”声音别无异样,于是上学也拱手道:“林公子好!”他指了指耳朵,摆了摆手,表示他听不见。上学笑了笑,这时,林大人出来了,穿的常服,头上亦用幞头,对上学夫妇拱了拱手道:“昨晚休息的好吗,小县条件简陋,还望见谅。”
上学道:“谢大人安排,住的舒适,睡的很好,这位小哥,想必就是令公子?
林大人:“是的,正是小儿林霄。管郎中,是在花园里诊病呢还是进堂屋去诊?”
上学:“这里就很好!”
林大人立即命人在桌上铺以红毡,石凳铺以坐垫,下人送来两碗盖碗菜。
这时丫鬟陪着夫人出来了,上学坐好,让林公子坐在他侧边,林大人也围坐在旁边,上学拿出医枕,叫林公子把手腕放在上面,他开始为他仔细诊脉,诊了左手诊右手,大家静静的看着。
上学接着拿出银针,对县令林大人夫妇说道:“我从脉相的跳动得知,由于有两位药的剂量弄反了,该多的没多,该少的没少,由于药力的副作用,使管听力的穴道暂时封闭了,这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能力,现在用银针打开这穴道,听力就能恢复,再用药将错剂量的两味药形成的药性去掉,就永远不会有反复了,林大人,林夫人,可以不?”
林大人道:“一切由管郎中您自己的办法办。”
管上学拿出银针,并请大人准备笔墨纸砚,他需与林公子笔谈,林大人立即吩咐下人拿来,上学用笔在纸上写了两行字:“林公子,我要用银针解开有关听力的穴道,你就很快听得见了,不痛,更不用怕。”写完递给林公子,林公子看后连连点头,并坐正身子,林大人拿过来看了看,握了握儿子的手,鼓励他,林公子会意,点了点头。
上学让下人准备一碗烧酒,点燃,他要为银针消毒,银针经过火烧,上学再用白绢擦得亮亮的,首先在正中百会穴下一针,然后在耳?\周围各扎了三针,就开始轻轻地捻动,当第一轮捻完,林公子突然说道:“我听到一点声音了。”上学有开始第二轮捻动,并将各根银针向内进了半寸,再捻动到一半时,林公子说道:“爹爹,妈,我完全听得见了!”针扎完后,他让春红收拾银针,他开了一剂药方交给林夫人。
上学道:“请抓三付,每天熬一付,分三次喝完,三付用完,就完全痊愈了。”
林大人夫妇亲自看见了上学的神技和小儿治愈的过程,朴实无华,治病救人,让病家口服心服。林夫人再次流下了激动地眼泪,忙叫儿子向神医磕头谢恩,林公子立即俯下身子,规规矩矩的磕了三个头。上学道:“治病救人为郎中本分,并非施恩于人,亦不图报。”
夫人看了看药单即命人去药房抓药。
林大人道:“管郎中年纪轻轻,有如此高超的医术,不如就在敝县开个医馆强似四处奔波。”
上学道:“大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正由于自己的年纪不大,虽从医有年,但总感学识尚浅,需要多见世面,遍访名医,向其请教,以学到更多的知识。子曰:学而后知不足。自己知道的东西越多,越觉自己浅薄,越感觉要不断学习,不断充实,以便更好的为苍生治病。或许重庆、成都这样的通都大邑,我会留住一定的时间,因为那些地方卧虎藏龙,高手如云。因此,我等一家谢谢大人的美意,明天一早我们便会起程西行。”
中午林大人约了亲朋好友亦有本县医界名人设宴向管郎中致谢,二来让大家知道他的爱子林霄已经痊愈,感谢大家的关心。“
这件事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在县城就传遍了,并积聚在花明楼下,想目睹神医的风采,好几位后生还扶着自己生病的老人坐在门外石阶上准备让神医瞧病。
林大人知悉此事后,立即令店家拿几条板凳在外面让有病的老人坐着休息,午宴在上学的要求下很快结束,店家知道县大老爷爱民如子,有意让神医为百姓治病,特搬了两张桌子,两把椅子及几个方凳放在衙边。
上学匆匆吃完饭,立即下楼,刚出店门,即被大家包围,几个带着生病老人的年轻人更是连声请求神医为其老人看病,上学一看桌凳已经摆好,立即坐到桌前,姨妈帮忙维持好秩序,排好了队,五妹打开了药箱,拿出医枕,林大人认为这是他体察民情的好机会,于是也坐在一张椅子上看上学为人治病,一些熟悉的人忙来给他打招呼。
第一位病人是个七十来岁的老太婆,患的是老年性气管炎,喘的像抽风箱。上学清楚这种老年慢性病很难治,他切了切脉,仍用银针在她背上扎了几针,老太婆竟不喘了,大家一下都惊住了,纷纷赞曰:真神医也!上学随即写了几个字给年轻人,给他吩咐:“这种老年病医好是很难的,我给你说个药方,在药铺去买半斤岩峰糖,化水给老人吃,将肺润着,就能减少发病,万一不注意接触生冷的东西,就到有会扎针的医馆,按这三个穴位扎扎就能治喘了。”小伙子拿着药单,扶着老太婆走了,留下了两只母鸡做医资。
大家见上学连医方医技都告诉大家,毫不保留,真是为穷苦百姓着想。
上学知道,穷苦百姓拿不出钱只有拿自己所养的鸡鹅鸭之类,毫不介意。林大人叫花明楼的人来拿进去,算成钱给管郎中。
接着是位老头,由于老眼昏花,挖地时不小心挖在脚背上,现在伤口没愈合,反而化脓了,疼的直流泪。
上学道:“老爷爷,放心,我可以治。”随即叫带他来的那个年轻人,把老人扶好,他先拿银针扎脚上的穴位,止了痛,用小刀划开伤口,立即叫年轻人为其父挤出脓,用软纸擦干了脓血,随即从药箱中拿出一个小药葫芦,向伤口洒了些白色药粉,顿时,一股清凉的感觉从老人的脚上透出。
上学说道:“回去用干净的布包一下,不要沾水,几天就会好,这里我开了几位草药,你到山上扯或到草药铺买都行。”
年轻人留下一筐鸡蛋作谢。
不到一个时辰,上学已看了十多个人了,上学的医技大有手到病除的效果,这是有目共睹,更是林大人所亲见的。
管上学那一心为穷苦百姓治病,并不计较收入的品格,连林大人都很受教益,为他以后的官宦生涯都有深刻的影响,使他能注重民间疾苦,为百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好事,从而政声好,逐渐得到升迁,不几年便升到知府,他的儿子林霄次年便考取秀才,二十岁便乡试中举,二十四岁便中二甲进士,走上仕途,林霄有其父之风,勤政爱民,颇有政声。
上学在花明楼看病,围了一大圈,从乾州走来的老乡很容易找到他们一家,当晚,县令在花明楼为上学一家践行,请众乡亲作陪,上学请店家将病家送的鸡鸭禽蛋做成菜招待众乡亲。
第二天一早,上学一行起程西行,林大人及公子亲自送到城外长亭,林公子执意要拜上学为兄长,上学盛情难却,互相致礼,约为兄弟,林大人因有公事,便拱手作别,林霄又送了一程,临别,林霄道:“兄长慢走,小弟我将来如有出头之日,一定不会忘记兄长的大恩。”上学道:“贤弟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前途不可限量,望吾弟珍重。”隧拱手作别。
管代朋、管上学一行继续向四川走去,问当地老百姓得知,再过二... -->>
第二天,老太太命人雇了三乘凉轿,三匹坐马,并令小儿子和外孙女陪代朋一家去花垣。代朋让一道逃难的乡亲慢慢来,他们在花垣等他们。
一路无话,傍晚时分,便到了花垣。
小女孩将管代朋一家安排在馆驿门房歇着,他与小舅乘骄马赶去县衙门,进内室后,见着姨爹姨妈,立即说道:“姨爹姨妈,我为弟弟请了位神医来,弟弟的病有救了。”随即将外婆处听到的、看到的讲了出来。
她姨父,花垣县令林龙章林大人,万历丙辰(1616年)科进士,为花垣县令已经两年多了,政声比较好,被百姓称为青天林大人,本来一切都顺顺利利,谁知宝贝儿子因病失聪,心中很是烦闷,现听说侄女为他们请来了神医,忙问神医现在何处?那女孩说:“我暂时让他们在驿馆门房歇着,我便赶来县衙门了,林大人立即让侄女和一名衙役去驿馆,将他们四人安顿在上房,自己也立即赶去相见,并叫另一名衙役去花明楼餐馆,包桌酒席,为上学一家接风洗尘。
林县令和夫人收拾停当,来到馆驿与上学一行相见,侄女一一做了介绍,林大人问了问安顿情况,便让上学一家洗洗脸,他退在正厅等候,并带他去花明楼赴接风宴。
坐齐后,林大人举杯说道:“神医一家不辞劳苦专程为小儿来治病,本人不胜感激,现请满饮此杯以表谢意。“
管上学:“我代表我们一家对林大人的盛情款待表示由衷的感谢,本人年纪尚青,在医界出道不久,还有不足,更不敢当神医之称,自己当不断努力精进,在行医中不断提高,以为广大百姓的安康尽绵薄之力。“
林大人:“敝县地处湖广边陲,再过去不远便是四川了,由于山区,物产有限,民俗简朴,招待不周,希望海涵。“
管代朋:“我等初至贵地,啥事没有做,素手相扰,很是惭愧。“
管上学问道:“林大人,怎么未见令公子来赴宴?”
林大人道:“自从耳朵失聪,他便有意回避外人、生人,像这样情况,他断不会来的。”
酒饭差不多了,上学急于了解林公子的情况,便说道:“林大人能否把令公子的情况给在下细说一下?”
林大人道:“详细情况夫人说得清楚些,夫人,你给郎中谈谈吧。”
夫人道:“是这样的,十多天前,他从塾馆放学回来,看天色还早,便约附近的孩子一道玩,当天天气晴朗,秋风徐徐,小伙伴们便约去附近的山顶上放风筝,于是他拿了纸鸢出门去了,可能是爬山流了汗,内衣打湿了,山顶上风又大,着了凉,直流鼻涕。第二天,该去塾馆的时候,尚未见他出来,我推开门一看,还昏昏的睡着,我预感不对头,用手摸了摸他的前额,烫的吓人,便知伤风了,一面命人去仁和堂请郎中,一面用冷帕子打湿了搭在额头上,一会儿仁和堂郎中来了,诊过病,开了药方,吃了三付。“
管上学:“好了些吗?”
林夫人:“没有什么效果,于是叫人去请保和堂的郎中,偏偏经验丰富的老郎中回老家凤凰县冉家村去了,只请来了一位三十来岁的郎中,切了脉,看了舌苔,开了方子,三付药下来,伤风到是好了,但两只耳朵却突然听不见了。那个看病的郎中听说医出事故了,吓的不知跑到什么地方去。我们又找了好几个郎中,都没法解决恢复听力的问题,他才九岁就聋了,今后怎么办呀!”说着眼泪不由自主的流下来了。
那位侄小姐说道:“我表弟聪明伶俐,勤奋好学,四书五经已读得差不多了,已经在读《春秋左传》《战国策》了,两三年就可准备参加县试和郡试,考秀才入官学读书了。将来一定是个大有用处的人才,神医一定要救救他啊!”
上学道:“侄小姐莫急,治病救人,解病家之急难,乃医者的本分和天职,我一定尽力而为。”
上学又转身对林夫人道:“令公子的病,我心里已经有些数了,还想问夫人一下,那些郎中开的药单子还在不在?”
夫人道:“在!在!我特意带来了。”随即命一侍女打开一个螺钿漆盒,拿出一叠药单子递给上学。上学认真看了这些药单子,特对其中一张反复看了几遍,又递给春红,用食指指了指其中二味药,春红看了看,点头轻声说道:“可能问题就在这里!”
五妹多年帮师母七婶侍弄中草药,在七婶的指导下,读了《金匮要略》《政和征类本草》,加上其父从事药材贩卖,家学渊源,已能辨识药物药理。
上学道:“林大人、林夫人,看了药单,我心里基本上有底了,这张药单用药本无错,问题出在剂量上,有的药,多一点,少一点都不行,由于是多味药混合医治,药性互相平衡,在平衡中治病,因此,大量的表现在汤头歌上,强调各种药多少的比例,稍有偏差就会出事,因此,行医者,掌握好用药的分寸最为重要。”
林大人:“是的,拿捏分寸是成事的关键。”
上学:“同时用药的药量还与一个人的年龄和体质极为相关,我要看了公子的具体情况,掌握了他的脉相后才能做出最后判断。因此,我认为让令公子恢复听力不太难,林大人,林夫人尽可放心。”
林大人:“这么说,我儿有救了!”
上学点头道:“是的,林大人。”
林夫人破涕为笑道:“阿弥陀佛,郎中真是活菩萨呦。”
第二天早上,上学和春红都早早起来,梳洗完毕,正做出诊的准备,县衙内的小厮正押着县令林大人的绿呢四人大轿和一顶小轿来接他们小两口了,很快将他二人抬进县衙的二堂前面,先让他们用了早饭,然后请到后院,后院仍为上房五间,中为堂屋,西二间为起居室,里间为林大人夫妇的住房,东为接待至亲的客室,两厢一边为茅房,杂屋间,一遍为丫鬟仆妇的住房,院中左右各有一个花台,一边载了株桂花,一边载了株海棠,目前正是金桂飘香的时候,满院洋溢着桂花浓郁的香气。
桂花树下放了一张石桌,几个石凳子,一石凳子上坐了一个不足十岁的少年,神情俊朗,头戴束发金冠,一袭绣缎长衣,腰系丝绦,侧坠三件成串的佩玉,脚登粉底布靴,当上学夫妇快走到他近前他才感到有客人来,忙叫:“爹爹,客人到了!”并回过头来对上学拱手道:“管先生好!”声音别无异样,于是上学也拱手道:“林公子好!”他指了指耳朵,摆了摆手,表示他听不见。上学笑了笑,这时,林大人出来了,穿的常服,头上亦用幞头,对上学夫妇拱了拱手道:“昨晚休息的好吗,小县条件简陋,还望见谅。”
上学道:“谢大人安排,住的舒适,睡的很好,这位小哥,想必就是令公子?
林大人:“是的,正是小儿林霄。管郎中,是在花园里诊病呢还是进堂屋去诊?”
上学:“这里就很好!”
林大人立即命人在桌上铺以红毡,石凳铺以坐垫,下人送来两碗盖碗菜。
这时丫鬟陪着夫人出来了,上学坐好,让林公子坐在他侧边,林大人也围坐在旁边,上学拿出医枕,叫林公子把手腕放在上面,他开始为他仔细诊脉,诊了左手诊右手,大家静静的看着。
上学接着拿出银针,对县令林大人夫妇说道:“我从脉相的跳动得知,由于有两位药的剂量弄反了,该多的没多,该少的没少,由于药力的副作用,使管听力的穴道暂时封闭了,这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能力,现在用银针打开这穴道,听力就能恢复,再用药将错剂量的两味药形成的药性去掉,就永远不会有反复了,林大人,林夫人,可以不?”
林大人道:“一切由管郎中您自己的办法办。”
管上学拿出银针,并请大人准备笔墨纸砚,他需与林公子笔谈,林大人立即吩咐下人拿来,上学用笔在纸上写了两行字:“林公子,我要用银针解开有关听力的穴道,你就很快听得见了,不痛,更不用怕。”写完递给林公子,林公子看后连连点头,并坐正身子,林大人拿过来看了看,握了握儿子的手,鼓励他,林公子会意,点了点头。
上学让下人准备一碗烧酒,点燃,他要为银针消毒,银针经过火烧,上学再用白绢擦得亮亮的,首先在正中百会穴下一针,然后在耳?\周围各扎了三针,就开始轻轻地捻动,当第一轮捻完,林公子突然说道:“我听到一点声音了。”上学有开始第二轮捻动,并将各根银针向内进了半寸,再捻动到一半时,林公子说道:“爹爹,妈,我完全听得见了!”针扎完后,他让春红收拾银针,他开了一剂药方交给林夫人。
上学道:“请抓三付,每天熬一付,分三次喝完,三付用完,就完全痊愈了。”
林大人夫妇亲自看见了上学的神技和小儿治愈的过程,朴实无华,治病救人,让病家口服心服。林夫人再次流下了激动地眼泪,忙叫儿子向神医磕头谢恩,林公子立即俯下身子,规规矩矩的磕了三个头。上学道:“治病救人为郎中本分,并非施恩于人,亦不图报。”
夫人看了看药单即命人去药房抓药。
林大人道:“管郎中年纪轻轻,有如此高超的医术,不如就在敝县开个医馆强似四处奔波。”
上学道:“大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正由于自己的年纪不大,虽从医有年,但总感学识尚浅,需要多见世面,遍访名医,向其请教,以学到更多的知识。子曰:学而后知不足。自己知道的东西越多,越觉自己浅薄,越感觉要不断学习,不断充实,以便更好的为苍生治病。或许重庆、成都这样的通都大邑,我会留住一定的时间,因为那些地方卧虎藏龙,高手如云。因此,我等一家谢谢大人的美意,明天一早我们便会起程西行。”
中午林大人约了亲朋好友亦有本县医界名人设宴向管郎中致谢,二来让大家知道他的爱子林霄已经痊愈,感谢大家的关心。“
这件事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在县城就传遍了,并积聚在花明楼下,想目睹神医的风采,好几位后生还扶着自己生病的老人坐在门外石阶上准备让神医瞧病。
林大人知悉此事后,立即令店家拿几条板凳在外面让有病的老人坐着休息,午宴在上学的要求下很快结束,店家知道县大老爷爱民如子,有意让神医为百姓治病,特搬了两张桌子,两把椅子及几个方凳放在衙边。
上学匆匆吃完饭,立即下楼,刚出店门,即被大家包围,几个带着生病老人的年轻人更是连声请求神医为其老人看病,上学一看桌凳已经摆好,立即坐到桌前,姨妈帮忙维持好秩序,排好了队,五妹打开了药箱,拿出医枕,林大人认为这是他体察民情的好机会,于是也坐在一张椅子上看上学为人治病,一些熟悉的人忙来给他打招呼。
第一位病人是个七十来岁的老太婆,患的是老年性气管炎,喘的像抽风箱。上学清楚这种老年慢性病很难治,他切了切脉,仍用银针在她背上扎了几针,老太婆竟不喘了,大家一下都惊住了,纷纷赞曰:真神医也!上学随即写了几个字给年轻人,给他吩咐:“这种老年病医好是很难的,我给你说个药方,在药铺去买半斤岩峰糖,化水给老人吃,将肺润着,就能减少发病,万一不注意接触生冷的东西,就到有会扎针的医馆,按这三个穴位扎扎就能治喘了。”小伙子拿着药单,扶着老太婆走了,留下了两只母鸡做医资。
大家见上学连医方医技都告诉大家,毫不保留,真是为穷苦百姓着想。
上学知道,穷苦百姓拿不出钱只有拿自己所养的鸡鹅鸭之类,毫不介意。林大人叫花明楼的人来拿进去,算成钱给管郎中。
接着是位老头,由于老眼昏花,挖地时不小心挖在脚背上,现在伤口没愈合,反而化脓了,疼的直流泪。
上学道:“老爷爷,放心,我可以治。”随即叫带他来的那个年轻人,把老人扶好,他先拿银针扎脚上的穴位,止了痛,用小刀划开伤口,立即叫年轻人为其父挤出脓,用软纸擦干了脓血,随即从药箱中拿出一个小药葫芦,向伤口洒了些白色药粉,顿时,一股清凉的感觉从老人的脚上透出。
上学说道:“回去用干净的布包一下,不要沾水,几天就会好,这里我开了几位草药,你到山上扯或到草药铺买都行。”
年轻人留下一筐鸡蛋作谢。
不到一个时辰,上学已看了十多个人了,上学的医技大有手到病除的效果,这是有目共睹,更是林大人所亲见的。
管上学那一心为穷苦百姓治病,并不计较收入的品格,连林大人都很受教益,为他以后的官宦生涯都有深刻的影响,使他能注重民间疾苦,为百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好事,从而政声好,逐渐得到升迁,不几年便升到知府,他的儿子林霄次年便考取秀才,二十岁便乡试中举,二十四岁便中二甲进士,走上仕途,林霄有其父之风,勤政爱民,颇有政声。
上学在花明楼看病,围了一大圈,从乾州走来的老乡很容易找到他们一家,当晚,县令在花明楼为上学一家践行,请众乡亲作陪,上学请店家将病家送的鸡鸭禽蛋做成菜招待众乡亲。
第二天一早,上学一行起程西行,林大人及公子亲自送到城外长亭,林公子执意要拜上学为兄长,上学盛情难却,互相致礼,约为兄弟,林大人因有公事,便拱手作别,林霄又送了一程,临别,林霄道:“兄长慢走,小弟我将来如有出头之日,一定不会忘记兄长的大恩。”上学道:“贤弟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前途不可限量,望吾弟珍重。”隧拱手作别。
管代朋、管上学一行继续向四川走去,问当地老百姓得知,再过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