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 www.piaotian.tw,盛世梦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田大人回衙后即差人请管郎中衙中一叙。
管上学即来衙中后堂,在堂屋中与田大人喝茶叙话,他告诉管上学:
“管郎中,知府程大人很关切令郎管世敦的事迹,充分肯定世敦在推广高产粮食品种红苕和包谷以解决百姓口粮的功绩,打算秋收时去青木关田地上看看,表明知府程大人对世敦的重视,这是极难得的机会,让世敦向程大人发出热情的邀请,程大人给世敦的礼物奖赏都准备就绪,这固然表明程大人务本重农的态度,亦表明对推行当今圣上移民填川的耿耿忠心,更说明知府大人对世敦的殷切希望。”
管上学:“知府程大人如此重视世敦是我管家的荣幸,一定不辜负程大人的期望,热烈欢迎程大人光临青木关管家院,如果程大人俯允,趁年节将知府衙门重新进行装修。”
田大人:“能否考虑将川东道道台衙门一道装修呢?”
管上学:“完全可以,只要道台大人不反对,一并装修,借以回报二府衙门的殷切关怀,不知知府大人何日成行?”
田大人:“大约中秋或中秋前后,由我陪同。”
管上学:“道台大人去不去?”
田大人:“昨天未谈及此事,不清楚。”
管上学:“知府除送门匾外,还准备送什么,我们事前知道,我儿应对便不会失礼。”
田大人:“就一句话。”
管上学:“一句话?什么话?”
田大人:“一句问话,你还要多少山包,如果世敦说八个。大人就会说,同意你再占八个,到田知县那儿办个手续就行,也就是说世敦还需要地发展什么产业。他都会破例给与的,就是对世敦勤农务本的鼓励,可叫世敦早作考虑。”
管上学:“谢谢田大人,如果没有其他事,我就先告辞了。”
管上学回来后立即将田大人与自己的谈话原原本本的写信告诉了管世敦,让一个伙计送回青木关。
管世敦接爹爹的信时,正与大哥世衡谈论上坪村那边下一步的打算,如果红苕包谷普及后,价格陡降。栽种获利甚微时,仍退回来种麦子、高粱吗?
两兄弟看了管上学的信后,世衡说道:
“如果抓住知府,甚至道台这个靠山,做什么都好办了。”
管世敦:“我现在转向种水果,已七千亩够忙一阵了。现在知府愿给我土地,问题是拿来怎么安排,不要也太可惜,目前我还真没想到该怎么办,大哥。你的问题我倒想了一条路。”
管世衡:“什么路?未必又是叫我种水果?”
管世敦:“不是不是,你种水果没有销路,我前几天去荣昌买猪,看见人家织麻布,你那儿不如改种麻,织麻布,荣昌哪儿的麻布又白又细,卖价很贵,听说卖到南洋去了。大哥出去走走。看看。你的思路就会打开了。”
管世衡:“要得,我考虑考虑。然后你陪我一道去荣昌。看看人家怎么整的。四弟,你背靠重庆城,现在人越来越多了。什么东西都好卖,都能赚钱。”
管世敦:“大哥说得对,背靠重庆城,赚钱也靠重庆城,这个思路很对,农村一是种植,这我有了,种粮食,种水果,二是养殖,猪我养起了。”
管世衡:“四弟,你养猪并不是为了养猪卖猪肉,你是为了积肥来种庄稼,目的不同,你不会着意去发展养猪,如果四弟你改变思路,以卖猪肉为主,那你的养法就不一样了,是不是?”
管世敦:“是的,可以凭借这么多包谷,红苕,专买架子猪来喂,几个月就催肥了,月月都有肥猪卖,那也来银子,同时还可养羊,养鱼,这都是城里很缺的。”
管世衡:“四弟,可以从这方面考虑。”
第二天,管世衡两兄弟去清木关街上买东西,突然间,茶馆里面有人喊他:
“管老板,上街来了?进来喝茶。”
管世敦一看是街上做木货生意的张老板张兴发,老熟人,于是和世衡一道进去,一人要了碗砣茶。
管世敦:“张三哥,看你满脸红光,又发大财了?”
张兴发:“发大财的是你管四哥的事,与我无关。昨天,我到缙云山上去耍,顺便到一条小河沟钓钓鱼,没半个时辰,我就钓了条大鱼,你猜多重?九斤半,差点把我拉到水里头去了,好不容易才整上来,昨天吃了顿,今天又吃了顿,都没吃完。”
管世敦:“好大一条河有这么重的鱼?”
张兴发:“管四哥,你没有去过,在缙云山顶,叫连珠凼,从南到北中间一条小河,但小河有的很宽,宽的像个大的堰塘,有的又很窄,所以叫连珠凼。”
管世敦:“张三哥,你怕是把人家喂的鱼钓了吧?”
张兴发:“绝对不是!除了砍柴的,放羊的没有人去过,好多里都没有人,绝不是人养的。由于极少有人去钓鱼,所以才有大鱼。你说到养鱼,那个地方却真是个养鱼的好地方,在缙云山顶的两条山脊之间,中间七八个大水凼,一条小河连起,水也是活水,整个地方叫余家槽,前后都有一个山口。”
管世敦:“余家槽好宽?”
张三哥:“不很宽,约一里多二里,但长有七八里,其实隔你们的地也很近,翻过去就是你占的地方了,而且从你院子的侧边有条小路上山,我就是从你院子的这条小路上山的。”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有如此好的一个养鱼的地方,岂能放过,管世敦惦记着这件事,哪的还有心思喝茶。管世衡看出这点,说道:
“四弟,我要回去给那几个丘二吩咐点事,我们往回转吧。张三哥,告辞!”拱了拱手。
出了的茶馆,管世衡说道:
“四弟,我已看出你心中的喜悦,你坐不住了,是不是?”
管世敦:“知我者,大哥也,这不,养鱼。养羊都可解决了,一个长八里,宽二里的山谷要养多少羊啊,八个大水凼要养多少鱼啊,真天助我也,大哥,明天我们一道去看看,不错的话,就给知府程大人提出,此即非田非土的地方。知府大人一定会让我占的。”
第二天两兄弟带着两个年轻的长年背着干粮和水,从小路上山了。说实在,大家都以为十分荒僻,结果原来还曾住过人家,还有几座并不太破旧的院落,也有一些荒地,连珠水凼也是实,但并不是大小一致,而且有的大。有的小。大的大到一百来亩,小的小到只有几亩。中间小河流淌,两边是荒着的山坡,长着不太密的树林。沿着这条河边小道往前走。昨晚管世敦叫管事去问长工中间有谁喂过羊?有谁喂过鱼,其结果很令人鼓舞,竟有三兄弟喂过鱼,是在桐梓帮长年为人喂过,有五个人喂过羊,也是同姓兄弟,故一样带了一个上来,一会儿走到一个两边都是崖壁的地方,两边山头靠得很近,形成一线天,但下面还很宽,主要是两边都有个几丈深的岩檐,岩檐里各为一个大洞子,并不深,却很宽,养过羊的黄天林说道:“管老板,这里是关羊子的好地方,每个洞可关上千只,隔水也近,就是下雨羊也可在岩檐下活动,吃食。”
又经过三个大小水凼,河水就变得小了,槽谷便到尽头,来时走的右岸,回来走的左岸。左岸宽一些,院子虽不大,但有六七座,院子周围也有土,有的十几亩,有的二三十亩,从左岸走至尽头,河水流到一个叫滴水岩的地方变成一条瀑布流下去。在瀑布上方不远处有个跳蹬过小河,过了河,又沿右岸返回上山小路路口,整整走了一个半时辰,都有点累了,大家坐在一个石头上喝水、休息。
管世敦:“余大哥,这八个水凼,用来养鱼,你看怎么样?”
余大成:“管老板,这是个养鱼的好地方,水干净,又是活水,而且又靠一边,很适合,只是要变成养鱼塘还要加以修整,如建喂食池,而且有的水凼要合并,太小了不适用。”
管世敦:“黄天林,这个地方适合养羊吗?你是养羊的老羊倌了。”
黄天林:“管老板,这个地方太好了,这么大的一面低山坡,树也不太多,各种草,小杂树都有,还有两个大岩洞可关羊子,洞外又有大岩檐,而附近还有个大院子,住人,关待产母羊,羊饲料都有了。”
余大成:“这槽里面除院子还有一两百亩地,住人种吃的条件都不错,还可喂猪,哪样都不缺,这个余家槽真的不错。”
管世敦:“大家都觉得很好,我也觉得很好,看来余家槽要改性了,走,回去!”
他们边走边看,走到垭口处,下面的情况一览无余,他突然有个发现,从梁滩河分出的一条支流由南向北直达管家院东边不到一里的地方,还有两个打渔船在水上打渔。
管世敦:“大哥,你看到那条河没有?就是那条直接通梁滩河的小河,我如果挖条河过来,可到院子门口,或者修条大路可直通这条小河,这样我们的东面运出去就方便了,不知这条小河有名字没有,如果没有,干脆就叫管家河。”
管世衡:“修条路简便的多,而且任何东西都要运才能到院子下面,不如干脆直接运到那边的船上,远不了几步。”
余大成:“老板,鱼走水路最保险,如果用骡子驮,中间荡来荡去怕要抛洒一半。”
管世敦:“我要沿坡脚从感恩坝到青木关修一条大路,在缙云山下和山包之间也要修一道大路,再打造几辆大车,用骡子拉,比现在要好运得多。你们看右边这个山脊伸出的坡很平缓,我还准备利用这个山脊修一条之字形的大路,让马车通到山上来,以后从山下运东西上山。或运东西下山都用车拉,就省事多了。”
黄天林:“老板,你可坐车上山下山了。”
管世敦:“岂止我坐呢?大家都可以坐嘛!”
黄天林:“老板,你看那边竹林里有间房子。”
大家一看。果然有间土墙房子。
就几十步,很快就到了,不仅是一座房子,而且是一座小院子,门上有锁,已绣了,黄天林用手一拉,便落下来,大家进内一看。一个农家的全部家当原封不动的摆着,只是人去久矣,阳尘,蜘蛛网满屋吊起。
大家退出,关上门,下山回到管家院。
完成了春耕春种,管世敦留下三百人修路,其中两百人修青木关到感恩堡的大车路,一百人修管家院到管家河的大路。
管世敦专门去北碚找船帮帮主,说明来意。买两艘小木船,专航梁滩河和他的支流管家河。
船帮帮主和管世敦早就是熟悉的老朋友,他说道:
“梁滩河的航行没有问题,问题是那条小支流我不清楚,我先找个打渔船走一走,我就知道该用多大的船了。”
管世敦:“要得,先坐打渔船试航一下。”
随即,花钱雇了个打渔船往梁滩河上游走,走到五福村便转进这条小支流。很顺利的就到管家院附近。
帮主:“管老板。我心里有数了,走。坐回去买船。”
他们很快又回到北碚,帮主把管世敦带到船场,订做了两艘可装二千斤的小木船。并推荐了两名驾船师傅,专门带管世敦的驾船工学会驾这种小木船。
管世敦当即派了四个年轻人去... -->>
田大人回衙后即差人请管郎中衙中一叙。
管上学即来衙中后堂,在堂屋中与田大人喝茶叙话,他告诉管上学:
“管郎中,知府程大人很关切令郎管世敦的事迹,充分肯定世敦在推广高产粮食品种红苕和包谷以解决百姓口粮的功绩,打算秋收时去青木关田地上看看,表明知府程大人对世敦的重视,这是极难得的机会,让世敦向程大人发出热情的邀请,程大人给世敦的礼物奖赏都准备就绪,这固然表明程大人务本重农的态度,亦表明对推行当今圣上移民填川的耿耿忠心,更说明知府大人对世敦的殷切希望。”
管上学:“知府程大人如此重视世敦是我管家的荣幸,一定不辜负程大人的期望,热烈欢迎程大人光临青木关管家院,如果程大人俯允,趁年节将知府衙门重新进行装修。”
田大人:“能否考虑将川东道道台衙门一道装修呢?”
管上学:“完全可以,只要道台大人不反对,一并装修,借以回报二府衙门的殷切关怀,不知知府大人何日成行?”
田大人:“大约中秋或中秋前后,由我陪同。”
管上学:“道台大人去不去?”
田大人:“昨天未谈及此事,不清楚。”
管上学:“知府除送门匾外,还准备送什么,我们事前知道,我儿应对便不会失礼。”
田大人:“就一句话。”
管上学:“一句话?什么话?”
田大人:“一句问话,你还要多少山包,如果世敦说八个。大人就会说,同意你再占八个,到田知县那儿办个手续就行,也就是说世敦还需要地发展什么产业。他都会破例给与的,就是对世敦勤农务本的鼓励,可叫世敦早作考虑。”
管上学:“谢谢田大人,如果没有其他事,我就先告辞了。”
管上学回来后立即将田大人与自己的谈话原原本本的写信告诉了管世敦,让一个伙计送回青木关。
管世敦接爹爹的信时,正与大哥世衡谈论上坪村那边下一步的打算,如果红苕包谷普及后,价格陡降。栽种获利甚微时,仍退回来种麦子、高粱吗?
两兄弟看了管上学的信后,世衡说道:
“如果抓住知府,甚至道台这个靠山,做什么都好办了。”
管世敦:“我现在转向种水果,已七千亩够忙一阵了。现在知府愿给我土地,问题是拿来怎么安排,不要也太可惜,目前我还真没想到该怎么办,大哥。你的问题我倒想了一条路。”
管世衡:“什么路?未必又是叫我种水果?”
管世敦:“不是不是,你种水果没有销路,我前几天去荣昌买猪,看见人家织麻布,你那儿不如改种麻,织麻布,荣昌哪儿的麻布又白又细,卖价很贵,听说卖到南洋去了。大哥出去走走。看看。你的思路就会打开了。”
管世衡:“要得,我考虑考虑。然后你陪我一道去荣昌。看看人家怎么整的。四弟,你背靠重庆城,现在人越来越多了。什么东西都好卖,都能赚钱。”
管世敦:“大哥说得对,背靠重庆城,赚钱也靠重庆城,这个思路很对,农村一是种植,这我有了,种粮食,种水果,二是养殖,猪我养起了。”
管世衡:“四弟,你养猪并不是为了养猪卖猪肉,你是为了积肥来种庄稼,目的不同,你不会着意去发展养猪,如果四弟你改变思路,以卖猪肉为主,那你的养法就不一样了,是不是?”
管世敦:“是的,可以凭借这么多包谷,红苕,专买架子猪来喂,几个月就催肥了,月月都有肥猪卖,那也来银子,同时还可养羊,养鱼,这都是城里很缺的。”
管世衡:“四弟,可以从这方面考虑。”
第二天,管世衡两兄弟去清木关街上买东西,突然间,茶馆里面有人喊他:
“管老板,上街来了?进来喝茶。”
管世敦一看是街上做木货生意的张老板张兴发,老熟人,于是和世衡一道进去,一人要了碗砣茶。
管世敦:“张三哥,看你满脸红光,又发大财了?”
张兴发:“发大财的是你管四哥的事,与我无关。昨天,我到缙云山上去耍,顺便到一条小河沟钓钓鱼,没半个时辰,我就钓了条大鱼,你猜多重?九斤半,差点把我拉到水里头去了,好不容易才整上来,昨天吃了顿,今天又吃了顿,都没吃完。”
管世敦:“好大一条河有这么重的鱼?”
张兴发:“管四哥,你没有去过,在缙云山顶,叫连珠凼,从南到北中间一条小河,但小河有的很宽,宽的像个大的堰塘,有的又很窄,所以叫连珠凼。”
管世敦:“张三哥,你怕是把人家喂的鱼钓了吧?”
张兴发:“绝对不是!除了砍柴的,放羊的没有人去过,好多里都没有人,绝不是人养的。由于极少有人去钓鱼,所以才有大鱼。你说到养鱼,那个地方却真是个养鱼的好地方,在缙云山顶的两条山脊之间,中间七八个大水凼,一条小河连起,水也是活水,整个地方叫余家槽,前后都有一个山口。”
管世敦:“余家槽好宽?”
张三哥:“不很宽,约一里多二里,但长有七八里,其实隔你们的地也很近,翻过去就是你占的地方了,而且从你院子的侧边有条小路上山,我就是从你院子的这条小路上山的。”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有如此好的一个养鱼的地方,岂能放过,管世敦惦记着这件事,哪的还有心思喝茶。管世衡看出这点,说道:
“四弟,我要回去给那几个丘二吩咐点事,我们往回转吧。张三哥,告辞!”拱了拱手。
出了的茶馆,管世衡说道:
“四弟,我已看出你心中的喜悦,你坐不住了,是不是?”
管世敦:“知我者,大哥也,这不,养鱼。养羊都可解决了,一个长八里,宽二里的山谷要养多少羊啊,八个大水凼要养多少鱼啊,真天助我也,大哥,明天我们一道去看看,不错的话,就给知府程大人提出,此即非田非土的地方。知府大人一定会让我占的。”
第二天两兄弟带着两个年轻的长年背着干粮和水,从小路上山了。说实在,大家都以为十分荒僻,结果原来还曾住过人家,还有几座并不太破旧的院落,也有一些荒地,连珠水凼也是实,但并不是大小一致,而且有的大。有的小。大的大到一百来亩,小的小到只有几亩。中间小河流淌,两边是荒着的山坡,长着不太密的树林。沿着这条河边小道往前走。昨晚管世敦叫管事去问长工中间有谁喂过羊?有谁喂过鱼,其结果很令人鼓舞,竟有三兄弟喂过鱼,是在桐梓帮长年为人喂过,有五个人喂过羊,也是同姓兄弟,故一样带了一个上来,一会儿走到一个两边都是崖壁的地方,两边山头靠得很近,形成一线天,但下面还很宽,主要是两边都有个几丈深的岩檐,岩檐里各为一个大洞子,并不深,却很宽,养过羊的黄天林说道:“管老板,这里是关羊子的好地方,每个洞可关上千只,隔水也近,就是下雨羊也可在岩檐下活动,吃食。”
又经过三个大小水凼,河水就变得小了,槽谷便到尽头,来时走的右岸,回来走的左岸。左岸宽一些,院子虽不大,但有六七座,院子周围也有土,有的十几亩,有的二三十亩,从左岸走至尽头,河水流到一个叫滴水岩的地方变成一条瀑布流下去。在瀑布上方不远处有个跳蹬过小河,过了河,又沿右岸返回上山小路路口,整整走了一个半时辰,都有点累了,大家坐在一个石头上喝水、休息。
管世敦:“余大哥,这八个水凼,用来养鱼,你看怎么样?”
余大成:“管老板,这是个养鱼的好地方,水干净,又是活水,而且又靠一边,很适合,只是要变成养鱼塘还要加以修整,如建喂食池,而且有的水凼要合并,太小了不适用。”
管世敦:“黄天林,这个地方适合养羊吗?你是养羊的老羊倌了。”
黄天林:“管老板,这个地方太好了,这么大的一面低山坡,树也不太多,各种草,小杂树都有,还有两个大岩洞可关羊子,洞外又有大岩檐,而附近还有个大院子,住人,关待产母羊,羊饲料都有了。”
余大成:“这槽里面除院子还有一两百亩地,住人种吃的条件都不错,还可喂猪,哪样都不缺,这个余家槽真的不错。”
管世敦:“大家都觉得很好,我也觉得很好,看来余家槽要改性了,走,回去!”
他们边走边看,走到垭口处,下面的情况一览无余,他突然有个发现,从梁滩河分出的一条支流由南向北直达管家院东边不到一里的地方,还有两个打渔船在水上打渔。
管世敦:“大哥,你看到那条河没有?就是那条直接通梁滩河的小河,我如果挖条河过来,可到院子门口,或者修条大路可直通这条小河,这样我们的东面运出去就方便了,不知这条小河有名字没有,如果没有,干脆就叫管家河。”
管世衡:“修条路简便的多,而且任何东西都要运才能到院子下面,不如干脆直接运到那边的船上,远不了几步。”
余大成:“老板,鱼走水路最保险,如果用骡子驮,中间荡来荡去怕要抛洒一半。”
管世敦:“我要沿坡脚从感恩坝到青木关修一条大路,在缙云山下和山包之间也要修一道大路,再打造几辆大车,用骡子拉,比现在要好运得多。你们看右边这个山脊伸出的坡很平缓,我还准备利用这个山脊修一条之字形的大路,让马车通到山上来,以后从山下运东西上山。或运东西下山都用车拉,就省事多了。”
黄天林:“老板,你可坐车上山下山了。”
管世敦:“岂止我坐呢?大家都可以坐嘛!”
黄天林:“老板,你看那边竹林里有间房子。”
大家一看。果然有间土墙房子。
就几十步,很快就到了,不仅是一座房子,而且是一座小院子,门上有锁,已绣了,黄天林用手一拉,便落下来,大家进内一看。一个农家的全部家当原封不动的摆着,只是人去久矣,阳尘,蜘蛛网满屋吊起。
大家退出,关上门,下山回到管家院。
完成了春耕春种,管世敦留下三百人修路,其中两百人修青木关到感恩堡的大车路,一百人修管家院到管家河的大路。
管世敦专门去北碚找船帮帮主,说明来意。买两艘小木船,专航梁滩河和他的支流管家河。
船帮帮主和管世敦早就是熟悉的老朋友,他说道:
“梁滩河的航行没有问题,问题是那条小支流我不清楚,我先找个打渔船走一走,我就知道该用多大的船了。”
管世敦:“要得,先坐打渔船试航一下。”
随即,花钱雇了个打渔船往梁滩河上游走,走到五福村便转进这条小支流。很顺利的就到管家院附近。
帮主:“管老板。我心里有数了,走。坐回去买船。”
他们很快又回到北碚,帮主把管世敦带到船场,订做了两艘可装二千斤的小木船。并推荐了两名驾船师傅,专门带管世敦的驾船工学会驾这种小木船。
管世敦当即派了四个年轻人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