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 www.piaotian.tw,盛世梦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川西的事和家庭让正仕看着,刘芳把芙蓉抽出来跟他一道跑嘉陵江流域。从广元开始,由北而南,山势很快变得低平,广元剑阁由于是入川孔道,是战场,受害很深。而且人们畏其为战地,陕西移民根本不愿意在此停留。因此,人烟稀少,本来耕地就不多,但开发的更少。但从广元往东往阆中方向,情况就渐渐不一样,到苍溪农桑的垦殖渐有起色,到保宁,已渐有鸡犬之声相闻的样子了,查礼贤在川北道为官几年,也刻意农桑,故以保宁为中心,加上附近几个县,形成一个经济相对较好的片区。刘芳与芙蓉正下船看着一个上百亩的桑园,这时走过来一位年轻的农妇,芙蓉忙过去打招呼:“大嫂,还在忙采桑叶呀?”
大嫂:“可不是,这是为下半午采的,一天要采四五道啊!”
芙蓉:“大嫂,你们家这百多亩桑园要养上百蚕簸啦。”
大嫂:“哪的是我们的桑园哟,我有这么大桑园就好了,是要养上百蚕簸的,每年光买蚕茧就有几百两的收入。”
芙蓉:“那你们的蚕茧卖到什么地方哟?”
大嫂:“是保宁府来的人在收,那的有个织绸坊。”
芙蓉:“大嫂,这一带的蚕茧都是那家织绸坊在收吗?多少价一担啰?”
大嫂:“我看到的都是他们在收,多少钱一担只有老板才晓得,听我们老板在抱怨,收价一压再压。自己不善经营,靠压别人蚕茧价来维持,哪有这样的道理?妹儿,我忙。我先走了。”
芙蓉:“妈,有门!”
刘芳:“芙蓉,你看出什么门道了?”
芙蓉:“看这几个县桑树长势这么好,说明这里养蚕户定然不少,产茧量也不少,如果我们在此经营个丝织坊,将锦官城的高级匠人调过来一些,一定织出和锦官城同样的产品来。”
刘芳:“妈也有这个想法,丝可运。蚕茧不可运,只能就地加工成丝,有了丝何必外运,就地织成绫罗锦缎卖出去更简单。走,先会会保宁府知府再说。”
船顺江而下,很快进入了保宁府所在地阆中古城。刘芳与芙蓉在阆中街上看了一下丝织品市场,基本上没有高级织物。刘芳进入一户经营丝织品的绸缎庄“富兴荣”,问道:
“请问掌櫃,你们这里有杭稠、杭缎吗?”
掌櫃见是一位衣着华贵的妇人,忙说:
“很对不起。本庄没有下江织品,本庄只经营本地产品,下江产品,质好价贵,买的人不多,容易造成本钱积压,本地产品买的人多,价格也便宜,赚钱也容易。很对不起。”
刘芳母女出来。对芙蓉道:“你看这里。店铺罗列,行人熙攘。人们是有钱买东西的。下江产品由于长途贩运,中间的老板层层加价,运到保宁这里。价钱就比下江高多了。”
芙蓉:“妈的意思,我们就生产高等级丝织产品,由于没有运价,也没有层层加价,其价格肯定比下江舶来品低,因此,销路一定不错。是这样吗?”
刘芳:“是的。”
保宁知府杨陵森一见是刘芳的投刺,急忙跑出来迎接。又是打拱,又是作揖,说道:“昨天下官收到查大人的信函,得知刘大人巡视嘉陵江,不知今天就光临保宁,未曾远迎,请刘大人恕罪!”
刘芳:“当今圣上对我们四川的农工商发展极为重视,寄予厚望,命我替他到各处看看,这是公事的一面,另外,我也想在嘉陵江流域拓展我们管家的事业,也顺便考察考察看有无中意的目标。”
郁芙蓉:“杨大人,我母亲沿途看来,见保宁一带桑树广植,气象恢弘,想必丝织作坊定然兴盛,但在街市之中却只见一般的绸绢缣帛之类,鲜有上等货品,很是不解,杨大人能否告知一二。”
杨陵森:“刘大人,这位是令千金吗?”
刘芳:“我儿媳妇兼义女,兵部主事郁芙蓉。”
杨陵森:“原来是少夫人郁大人,失敬、失敬。少夫人所言下官已经察觉,蚕桑兴盛而织造滞后,但我却束手无策,因为保宁就只一家丝织作坊,且又经营不善,每况愈下,濒临倒闭,我一点忙都帮不上。正好刘大人成都的新锦官城红红火火,上等织品层出不穷。咦,刘大人,我有个主意,不如刘大人低价把他的作坊买过去,你们来经营,情况就完全变了。”
芙蓉:“杨大人,且慢!他的作坊怎样?工匠技能如何?蚕茧来源是否充份?等等,我们尚且不明,那的就谈收购了呢?杨大人还是先给我们介绍一下这家丝织作坊的情况怎么样?”
杨陵森:“请大人们见谅,这是下官的疏忽。这家丝织作坊叫阆苑兴丝织坊,老板跟我同姓不同宗,叫杨茂林,这是他祖上传下来的,位于阆中城东边的东山头,嘉陵江先绕阆中城,再绕东山,因此交通也便利,后面的东山原来全是他家的,后来山南卖给了人家,只留山北的半岛形地块。由于此人十分平庸,不善经营,又为人刻薄、寡恩、匠人也不出力。致使产量不升反降,他也想把作坊卖了,连厂带地皮,没得二万两他肯定不卖,问题是这个杨茂林像个无赖子弟,谁都怕缠上这个怪物,都是退避三舍,谁还敢买?”
刘芳:“杨大人,我带得有船,能否在船上大至看一下我就心里有数了。”
杨陵森:“行,行,下官带路,下官带路。”
刘芳居中,芙蓉居右,杨陵森居左,站在船头从南到北,绕过东山嘴再从北到南,杨陵森指了指前、后山的界限。
刘芳:“杨大人。我到不是说他的丝织坊值二万两,而是他占的这块地利用好可值二万两。后山的主人也没有来经营后山,这又是为什么?”
杨陵森:“后山主人在外地经商,为一笔生意上的官司。在外地打了一两年至今无结果,刘大人莫非想把整个东山都买下来,这件事只要刘大人帮他了了官司,我看他送你没有问题。”
刘芳:“那倒不必,只是不知他摊到什么官司,我能不能帮得上忙?”
杨陵森:“刘大人,我们还是分两步走,先解决杨茂林的问题,后解决后山的问题。我这就叫庄师爷去找杨茂林谈购买之事。今晚我们在阆苑酒家设宴为大人接风洗尘,到时庄师爷就会有结果了。”
果然,杨大人的酒宴刚开始,庄师爷便找来了,杨大人邀他一同上桌饮酒。庄师爷边饮边说:“杨茂林现在是债台高筑,光欠蚕茧户的就达万两,生产出的丝织品也卖的差不多了,钱被他花天酒地地挥霍了,各方面的债主逼上门,他躲在一个亲戚家不敢露面。我找到他屋里面,见了他妻子,只说有人想买他的作坊及山地,看他卖不卖?”
芙蓉:“他妻子做得了主吗?”
庄师爷:“他那种家庭他妻子哪做的了主?他妻子一方面说要卖,而且说了卖价,连厂带整个地皮二万两。我说买卖是双方的事,你出的价人家愿不愿意接受,这有个互相让价的过程,这你能做主吗?他妻子说。这他做不了主。要他男人说了才行。我说,你男人躲起来不出面。那不是说了玩的吗?对不起,你这个忙我帮不了,你自己找买主去。我站起来要走。他妻子说,我夫君说真要有人买,明天上午我带你去见他。我说好吧,明天上午我带买主来商讨。就这样。”
刘芳:“谢谢庄师爷,先敬你一杯。”
师爷:“刘大人是朝廷命官,小人担当不起。”立即站起来,立饮而尽。
刘芳:“杨大人,保宁是川北重镇,虽军事上不如剑门关,但现在是承平时代,理应发挥其重镇作用,使其在农工商方面同样成为川北的中心,成为繁盛川北的地方大都会,一个工商荟萃的地方。”
杨陵森:“刘大人博古通今,气度宏恢,有刘大人鼎力支持,我阆中古城恢复昔日鼎盛指日可待。”
刘芳:“阆中古城至少在药材、木材、桑蚕、丝绸上成为川北的交易中心,我嘉陵江客货航运已经全面开通,而且将不断加大船只的投入,这就保证了这四大方面的货运畅通。为了适应未来发展需要。建议让我们对阆中古城一些主要街道进行修缮,以便扩大商铺分布范围,繁荣阆中的商业。”
杨陵森:“一切仰仗刘大人了。”
第二天刘芳母女在庄师爷带领下,来到杨茂林家,杨茂林妻子说:“我丈夫让我全权处理。”
刘芳:“那就好,我们到你的作坊去谈好吗?”
杨妻:“为什么不在这里谈呢?”
刘芳:“我们都是做生意的,做生意的人都明白,你可漫天要价,我可就地还钱,这是要讨价还价。第二是看质论价,你的货是否物有所值,我总要看货,再货比三家,难道你的丝织坊在家里面。以上两点是买卖的起码常识,想必夫人是清楚的,如果夫人存心想卖出去,那就请吧!”
杨茂林之妻听后自知理亏,只好陪师爷、刘芳、芙蓉去到阆中城东面的河嘴。在河嘴处有一个大院落,三进,第一进为缫丝作坊,第二进为纺丝作坊,第三进为织丝作坊,约有人员一百五十人,其中匠人为一百二十人,设备三成新。再看库存,存丝半间屋,织成品半间屋。
双方在一间空屋里坐下来谈。
杨茂林妻:“整个丝织坊的情况夫人已经看了,价钱师爷已经跟你们说了,你们觉得怎么样?”
刘芳:“请老板夫人回答我的问话,你喊这个价的根据在什么地方?”
杨茂林妻:“这个,这是我男人说的,我想他有依据吧!”
刘芳:“总体说不出来,那你说,你的织机值多少钱?”
杨茂林妻:“我知道它是什么价啊?又不是我买的。”
刘芳:“杨夫人。既然你什么都不知道,那我们就没有条件谈下去了,看来这件事就到此为止。”
杨茂林妻:“我男人说可以少价。”
刘芳:“让多少?”
杨茂林妻:“少四千两,只要一万六千两。”
刘芳:“除了作坊外。外面的地有多少亩?”
杨茂林妻:“以我们看得见的山脊为界,山脊内是我们杨家的,山脊外是欧阳家的,多少亩,我不清楚。”
庄师爷:“既然你什么都不清楚,说数字也行,干脆来个整数,一万五成交,你交出地契写好契约。把作坊交给这位夫人。”
刘芳:“既然师爷说道这个份上,我也认了,如果老板夫人不接受,我们就告辞了。”
说完便站起身来。
杨茂林妻:“夫人不忙走嘛,我又没说不接受,一万五就一万五!”
庄师爷:“杨夫人想好啊,我马上写契约了。”
杨茂林妻:“请庄师爷写吧。”
庄师爷很快写好一式两份,说道:“杨夫人,是你签字画押,还是拿去你男人签字画押?我看还是你男人签好些。我们一道到你家中去,你拿去叫你男人签了,把地契拿来给管夫人,便把银子数给你,免得你男人说黄话。”
杨茂林妻:“要得!”大家又一同到他家,她让大家等一下,她出门走向一条巷子,这时有一个半大小孩跟了上去。不久杨茂林妻子回来,上面有杨茂林本人的签字画押。接着杨妻从楼上宅中抱来个漆匣子。打开拿出土地契约,师爷看了看。点了点头,刘芳拿出一万五千两银子的银票给杨妻。
刘芳:“还要麻烦夫人到你的丝织坊向全体匠师宣布一下易主的情况。”
杨茂林妻子:“夫人,那是应该的。请吧!”
到了丝织厂,杨茂林妻子召集了全体匠人在第二进的院中,宣布此丝织坊连同所有土地都全部卖给这位夫人,以后就由这位夫人管理这个作坊了。
宣布完后,刘芳说道:“谢谢杨夫人,你请自便,我有事要和匠师们谈谈。”
杨老板妻子走后,庄师爷说道:“各位匠师你们彻底转运了,新老板就是成都锦官城的大老板,也是重庆城最大的老板管世敦的夫人——管夫人,大家请管夫人讲讲。”
刘芳:“奉当今皇上的指示,让我们管家开发川西,我们开发了川西坝的二百万亩土地,又建了十万亩的桑园,重建了锦官城,当然不是原来的锦官城,而是比旧锦官城大十倍的新锦官城,基本上都是请的江苏浙江两省的匠师,恢复了蜀锦的制作。嘉陵江是仅次于川西的农桑发达之地,我在街市上却未见着上等丝织品出卖,一问才知道你们这家唯一的丝织坊却是濒临倒闭的状况。我想如果我在阆中另建一丝织坊,出产价格低、品质好的丝织品,那你们作坊必定无法生存下去,只有关门了事,但你们这一百多人怎么办,一家老小怎么生活?所以我才一咬牙将这个丝织坊买下来由我来安排,你们工作照做,工薪旧拿,然后再慢慢学新丝织手艺。所不同的只是整个作坊要向后移一里多,建一个比原来大的多的新的丝织坊,让它成为我们的川北锦官城,既织造达官贵人喜欢的,也织造士农工商及普通百姓喜欢的,要办的兴兴旺旺、红红火火,大家说好不好?”
众人:“好,谢谢管夫人!”
刘芳:“谁是账房师?”
一个五十来岁的人站出来说道:“我是,老板有什么吩咐?”
刘芳:“你给我造个花名册,注明以下几点:姓名,年龄,在作坊中干什么?是不是匠师或大匠师?工薪多少?有没有家室?”
账房师:“是的。”
芙蓉:“你们谁是大匠师?”
账房师:“老板这里没有大匠师,但有一个负责丝织技能的匠师,还有一个采办师,老板不在的时候就是我们三个商量着办事。”
刘芳:“很好,你们三人继续这么干,账房师。你手头还有多少钱?”
账房师:“账面上已没有分文,除了库房那点东西,其他没有什么了。”
刘芳:“先支五千两给你,该买的买。该进的进,丝织坊一天也不能停。负责丝织技能的匠师是谁,请自报家门。”
一个中年人站出来,说道:“老板,是我,我叫魏银山,本地人,从事丝织三十余年,家父也是干这个的。”
刘芳:“目前我们新来乍到。要从事的事太多,可能一时兼顾不到你们,你们有事找不到我们时,你可到府衙,问师爷,就打听得到了。我和少夫人芙蓉事多,目前这个丝织坊仍由你们三个负责管理,行不?有事你们商量着办事。知府杨大人我们是老朋友了,如有人胆敢来捣乱,可直接给师爷说就行。”
这件事处理完后。立即去找东山后山的所有者欧阳云鹏。几经打听,找到欧阳家,欧阳家到是一个大院,距江边很近,屋里只有一个老母亲在屋,耳朵聋的,只晓得说“当家的媳妇上街去了,很快要回来了。”
师爷:“刘大人,他媳妇我认识。与我还有点沾亲。我是她远房表叔,她姓田。叫田莲群,三十多岁,知书达理的。很能干,要不摊上这场官司事,这个家本来是很好的。”
果然不久,田莲群便背着背篼回来了,里面有头猪崽。一看见师爷,便热情招呼:“表叔什么时候到的,屋里没人,招待不周,请表叔见谅。”
师爷:“莲群,你家出了这档子事,表叔也不能袖手不管。”
他指了指刘芳和郁芙蓉说:“这是管夫人及少夫人,你不是想把东山后山卖出去吗,管夫人有心拉你一把,买你的东山后山,你们先谈谈。”
田莲群:“是大名鼎鼎的重庆管夫人吗?受小女子一拜。”
刘芳:“妹子请起,亏得你知道本人,既然如此,那我们先把买山的说了再说你屋的事。”
田莲群:“这后山是上一辈从杨茂林的父亲手里买过来的,我们还未出生,后来觉得虽无啥用,总算老一辈的一笔遗产,就让他们放在那吧。谁知家门不幸,我夫君出了一档子事。我夫君从事木材贩运,一次在江宁卖出一批木材,心中高兴,于是请买主在一个小酒馆喝酒,谁知买主回家后,当晚便死了,那人便告到江宁县,说是我夫君酒中下毒害死了他,告到官府江宁县,当时将酒店老板与我夫君抓起来审问,酒店老板和我夫君谁也不承认杀人,当时江宁知县要双方各拿出证据,证明自己的清白,我们实在也拿不出证据,只能认为自己没有杀人的理由,官司就这样拖了下来,人还关在牢里。”
>
川西的事和家庭让正仕看着,刘芳把芙蓉抽出来跟他一道跑嘉陵江流域。从广元开始,由北而南,山势很快变得低平,广元剑阁由于是入川孔道,是战场,受害很深。而且人们畏其为战地,陕西移民根本不愿意在此停留。因此,人烟稀少,本来耕地就不多,但开发的更少。但从广元往东往阆中方向,情况就渐渐不一样,到苍溪农桑的垦殖渐有起色,到保宁,已渐有鸡犬之声相闻的样子了,查礼贤在川北道为官几年,也刻意农桑,故以保宁为中心,加上附近几个县,形成一个经济相对较好的片区。刘芳与芙蓉正下船看着一个上百亩的桑园,这时走过来一位年轻的农妇,芙蓉忙过去打招呼:“大嫂,还在忙采桑叶呀?”
大嫂:“可不是,这是为下半午采的,一天要采四五道啊!”
芙蓉:“大嫂,你们家这百多亩桑园要养上百蚕簸啦。”
大嫂:“哪的是我们的桑园哟,我有这么大桑园就好了,是要养上百蚕簸的,每年光买蚕茧就有几百两的收入。”
芙蓉:“那你们的蚕茧卖到什么地方哟?”
大嫂:“是保宁府来的人在收,那的有个织绸坊。”
芙蓉:“大嫂,这一带的蚕茧都是那家织绸坊在收吗?多少价一担啰?”
大嫂:“我看到的都是他们在收,多少钱一担只有老板才晓得,听我们老板在抱怨,收价一压再压。自己不善经营,靠压别人蚕茧价来维持,哪有这样的道理?妹儿,我忙。我先走了。”
芙蓉:“妈,有门!”
刘芳:“芙蓉,你看出什么门道了?”
芙蓉:“看这几个县桑树长势这么好,说明这里养蚕户定然不少,产茧量也不少,如果我们在此经营个丝织坊,将锦官城的高级匠人调过来一些,一定织出和锦官城同样的产品来。”
刘芳:“妈也有这个想法,丝可运。蚕茧不可运,只能就地加工成丝,有了丝何必外运,就地织成绫罗锦缎卖出去更简单。走,先会会保宁府知府再说。”
船顺江而下,很快进入了保宁府所在地阆中古城。刘芳与芙蓉在阆中街上看了一下丝织品市场,基本上没有高级织物。刘芳进入一户经营丝织品的绸缎庄“富兴荣”,问道:
“请问掌櫃,你们这里有杭稠、杭缎吗?”
掌櫃见是一位衣着华贵的妇人,忙说:
“很对不起。本庄没有下江织品,本庄只经营本地产品,下江产品,质好价贵,买的人不多,容易造成本钱积压,本地产品买的人多,价格也便宜,赚钱也容易。很对不起。”
刘芳母女出来。对芙蓉道:“你看这里。店铺罗列,行人熙攘。人们是有钱买东西的。下江产品由于长途贩运,中间的老板层层加价,运到保宁这里。价钱就比下江高多了。”
芙蓉:“妈的意思,我们就生产高等级丝织产品,由于没有运价,也没有层层加价,其价格肯定比下江舶来品低,因此,销路一定不错。是这样吗?”
刘芳:“是的。”
保宁知府杨陵森一见是刘芳的投刺,急忙跑出来迎接。又是打拱,又是作揖,说道:“昨天下官收到查大人的信函,得知刘大人巡视嘉陵江,不知今天就光临保宁,未曾远迎,请刘大人恕罪!”
刘芳:“当今圣上对我们四川的农工商发展极为重视,寄予厚望,命我替他到各处看看,这是公事的一面,另外,我也想在嘉陵江流域拓展我们管家的事业,也顺便考察考察看有无中意的目标。”
郁芙蓉:“杨大人,我母亲沿途看来,见保宁一带桑树广植,气象恢弘,想必丝织作坊定然兴盛,但在街市之中却只见一般的绸绢缣帛之类,鲜有上等货品,很是不解,杨大人能否告知一二。”
杨陵森:“刘大人,这位是令千金吗?”
刘芳:“我儿媳妇兼义女,兵部主事郁芙蓉。”
杨陵森:“原来是少夫人郁大人,失敬、失敬。少夫人所言下官已经察觉,蚕桑兴盛而织造滞后,但我却束手无策,因为保宁就只一家丝织作坊,且又经营不善,每况愈下,濒临倒闭,我一点忙都帮不上。正好刘大人成都的新锦官城红红火火,上等织品层出不穷。咦,刘大人,我有个主意,不如刘大人低价把他的作坊买过去,你们来经营,情况就完全变了。”
芙蓉:“杨大人,且慢!他的作坊怎样?工匠技能如何?蚕茧来源是否充份?等等,我们尚且不明,那的就谈收购了呢?杨大人还是先给我们介绍一下这家丝织作坊的情况怎么样?”
杨陵森:“请大人们见谅,这是下官的疏忽。这家丝织作坊叫阆苑兴丝织坊,老板跟我同姓不同宗,叫杨茂林,这是他祖上传下来的,位于阆中城东边的东山头,嘉陵江先绕阆中城,再绕东山,因此交通也便利,后面的东山原来全是他家的,后来山南卖给了人家,只留山北的半岛形地块。由于此人十分平庸,不善经营,又为人刻薄、寡恩、匠人也不出力。致使产量不升反降,他也想把作坊卖了,连厂带地皮,没得二万两他肯定不卖,问题是这个杨茂林像个无赖子弟,谁都怕缠上这个怪物,都是退避三舍,谁还敢买?”
刘芳:“杨大人,我带得有船,能否在船上大至看一下我就心里有数了。”
杨陵森:“行,行,下官带路,下官带路。”
刘芳居中,芙蓉居右,杨陵森居左,站在船头从南到北,绕过东山嘴再从北到南,杨陵森指了指前、后山的界限。
刘芳:“杨大人。我到不是说他的丝织坊值二万两,而是他占的这块地利用好可值二万两。后山的主人也没有来经营后山,这又是为什么?”
杨陵森:“后山主人在外地经商,为一笔生意上的官司。在外地打了一两年至今无结果,刘大人莫非想把整个东山都买下来,这件事只要刘大人帮他了了官司,我看他送你没有问题。”
刘芳:“那倒不必,只是不知他摊到什么官司,我能不能帮得上忙?”
杨陵森:“刘大人,我们还是分两步走,先解决杨茂林的问题,后解决后山的问题。我这就叫庄师爷去找杨茂林谈购买之事。今晚我们在阆苑酒家设宴为大人接风洗尘,到时庄师爷就会有结果了。”
果然,杨大人的酒宴刚开始,庄师爷便找来了,杨大人邀他一同上桌饮酒。庄师爷边饮边说:“杨茂林现在是债台高筑,光欠蚕茧户的就达万两,生产出的丝织品也卖的差不多了,钱被他花天酒地地挥霍了,各方面的债主逼上门,他躲在一个亲戚家不敢露面。我找到他屋里面,见了他妻子,只说有人想买他的作坊及山地,看他卖不卖?”
芙蓉:“他妻子做得了主吗?”
庄师爷:“他那种家庭他妻子哪做的了主?他妻子一方面说要卖,而且说了卖价,连厂带整个地皮二万两。我说买卖是双方的事,你出的价人家愿不愿意接受,这有个互相让价的过程,这你能做主吗?他妻子说。这他做不了主。要他男人说了才行。我说,你男人躲起来不出面。那不是说了玩的吗?对不起,你这个忙我帮不了,你自己找买主去。我站起来要走。他妻子说,我夫君说真要有人买,明天上午我带你去见他。我说好吧,明天上午我带买主来商讨。就这样。”
刘芳:“谢谢庄师爷,先敬你一杯。”
师爷:“刘大人是朝廷命官,小人担当不起。”立即站起来,立饮而尽。
刘芳:“杨大人,保宁是川北重镇,虽军事上不如剑门关,但现在是承平时代,理应发挥其重镇作用,使其在农工商方面同样成为川北的中心,成为繁盛川北的地方大都会,一个工商荟萃的地方。”
杨陵森:“刘大人博古通今,气度宏恢,有刘大人鼎力支持,我阆中古城恢复昔日鼎盛指日可待。”
刘芳:“阆中古城至少在药材、木材、桑蚕、丝绸上成为川北的交易中心,我嘉陵江客货航运已经全面开通,而且将不断加大船只的投入,这就保证了这四大方面的货运畅通。为了适应未来发展需要。建议让我们对阆中古城一些主要街道进行修缮,以便扩大商铺分布范围,繁荣阆中的商业。”
杨陵森:“一切仰仗刘大人了。”
第二天刘芳母女在庄师爷带领下,来到杨茂林家,杨茂林妻子说:“我丈夫让我全权处理。”
刘芳:“那就好,我们到你的作坊去谈好吗?”
杨妻:“为什么不在这里谈呢?”
刘芳:“我们都是做生意的,做生意的人都明白,你可漫天要价,我可就地还钱,这是要讨价还价。第二是看质论价,你的货是否物有所值,我总要看货,再货比三家,难道你的丝织坊在家里面。以上两点是买卖的起码常识,想必夫人是清楚的,如果夫人存心想卖出去,那就请吧!”
杨茂林之妻听后自知理亏,只好陪师爷、刘芳、芙蓉去到阆中城东面的河嘴。在河嘴处有一个大院落,三进,第一进为缫丝作坊,第二进为纺丝作坊,第三进为织丝作坊,约有人员一百五十人,其中匠人为一百二十人,设备三成新。再看库存,存丝半间屋,织成品半间屋。
双方在一间空屋里坐下来谈。
杨茂林妻:“整个丝织坊的情况夫人已经看了,价钱师爷已经跟你们说了,你们觉得怎么样?”
刘芳:“请老板夫人回答我的问话,你喊这个价的根据在什么地方?”
杨茂林妻:“这个,这是我男人说的,我想他有依据吧!”
刘芳:“总体说不出来,那你说,你的织机值多少钱?”
杨茂林妻:“我知道它是什么价啊?又不是我买的。”
刘芳:“杨夫人。既然你什么都不知道,那我们就没有条件谈下去了,看来这件事就到此为止。”
杨茂林妻:“我男人说可以少价。”
刘芳:“让多少?”
杨茂林妻:“少四千两,只要一万六千两。”
刘芳:“除了作坊外。外面的地有多少亩?”
杨茂林妻:“以我们看得见的山脊为界,山脊内是我们杨家的,山脊外是欧阳家的,多少亩,我不清楚。”
庄师爷:“既然你什么都不清楚,说数字也行,干脆来个整数,一万五成交,你交出地契写好契约。把作坊交给这位夫人。”
刘芳:“既然师爷说道这个份上,我也认了,如果老板夫人不接受,我们就告辞了。”
说完便站起身来。
杨茂林妻:“夫人不忙走嘛,我又没说不接受,一万五就一万五!”
庄师爷:“杨夫人想好啊,我马上写契约了。”
杨茂林妻:“请庄师爷写吧。”
庄师爷很快写好一式两份,说道:“杨夫人,是你签字画押,还是拿去你男人签字画押?我看还是你男人签好些。我们一道到你家中去,你拿去叫你男人签了,把地契拿来给管夫人,便把银子数给你,免得你男人说黄话。”
杨茂林妻:“要得!”大家又一同到他家,她让大家等一下,她出门走向一条巷子,这时有一个半大小孩跟了上去。不久杨茂林妻子回来,上面有杨茂林本人的签字画押。接着杨妻从楼上宅中抱来个漆匣子。打开拿出土地契约,师爷看了看。点了点头,刘芳拿出一万五千两银子的银票给杨妻。
刘芳:“还要麻烦夫人到你的丝织坊向全体匠师宣布一下易主的情况。”
杨茂林妻子:“夫人,那是应该的。请吧!”
到了丝织厂,杨茂林妻子召集了全体匠人在第二进的院中,宣布此丝织坊连同所有土地都全部卖给这位夫人,以后就由这位夫人管理这个作坊了。
宣布完后,刘芳说道:“谢谢杨夫人,你请自便,我有事要和匠师们谈谈。”
杨老板妻子走后,庄师爷说道:“各位匠师你们彻底转运了,新老板就是成都锦官城的大老板,也是重庆城最大的老板管世敦的夫人——管夫人,大家请管夫人讲讲。”
刘芳:“奉当今皇上的指示,让我们管家开发川西,我们开发了川西坝的二百万亩土地,又建了十万亩的桑园,重建了锦官城,当然不是原来的锦官城,而是比旧锦官城大十倍的新锦官城,基本上都是请的江苏浙江两省的匠师,恢复了蜀锦的制作。嘉陵江是仅次于川西的农桑发达之地,我在街市上却未见着上等丝织品出卖,一问才知道你们这家唯一的丝织坊却是濒临倒闭的状况。我想如果我在阆中另建一丝织坊,出产价格低、品质好的丝织品,那你们作坊必定无法生存下去,只有关门了事,但你们这一百多人怎么办,一家老小怎么生活?所以我才一咬牙将这个丝织坊买下来由我来安排,你们工作照做,工薪旧拿,然后再慢慢学新丝织手艺。所不同的只是整个作坊要向后移一里多,建一个比原来大的多的新的丝织坊,让它成为我们的川北锦官城,既织造达官贵人喜欢的,也织造士农工商及普通百姓喜欢的,要办的兴兴旺旺、红红火火,大家说好不好?”
众人:“好,谢谢管夫人!”
刘芳:“谁是账房师?”
一个五十来岁的人站出来说道:“我是,老板有什么吩咐?”
刘芳:“你给我造个花名册,注明以下几点:姓名,年龄,在作坊中干什么?是不是匠师或大匠师?工薪多少?有没有家室?”
账房师:“是的。”
芙蓉:“你们谁是大匠师?”
账房师:“老板这里没有大匠师,但有一个负责丝织技能的匠师,还有一个采办师,老板不在的时候就是我们三个商量着办事。”
刘芳:“很好,你们三人继续这么干,账房师。你手头还有多少钱?”
账房师:“账面上已没有分文,除了库房那点东西,其他没有什么了。”
刘芳:“先支五千两给你,该买的买。该进的进,丝织坊一天也不能停。负责丝织技能的匠师是谁,请自报家门。”
一个中年人站出来,说道:“老板,是我,我叫魏银山,本地人,从事丝织三十余年,家父也是干这个的。”
刘芳:“目前我们新来乍到。要从事的事太多,可能一时兼顾不到你们,你们有事找不到我们时,你可到府衙,问师爷,就打听得到了。我和少夫人芙蓉事多,目前这个丝织坊仍由你们三个负责管理,行不?有事你们商量着办事。知府杨大人我们是老朋友了,如有人胆敢来捣乱,可直接给师爷说就行。”
这件事处理完后。立即去找东山后山的所有者欧阳云鹏。几经打听,找到欧阳家,欧阳家到是一个大院,距江边很近,屋里只有一个老母亲在屋,耳朵聋的,只晓得说“当家的媳妇上街去了,很快要回来了。”
师爷:“刘大人,他媳妇我认识。与我还有点沾亲。我是她远房表叔,她姓田。叫田莲群,三十多岁,知书达理的。很能干,要不摊上这场官司事,这个家本来是很好的。”
果然不久,田莲群便背着背篼回来了,里面有头猪崽。一看见师爷,便热情招呼:“表叔什么时候到的,屋里没人,招待不周,请表叔见谅。”
师爷:“莲群,你家出了这档子事,表叔也不能袖手不管。”
他指了指刘芳和郁芙蓉说:“这是管夫人及少夫人,你不是想把东山后山卖出去吗,管夫人有心拉你一把,买你的东山后山,你们先谈谈。”
田莲群:“是大名鼎鼎的重庆管夫人吗?受小女子一拜。”
刘芳:“妹子请起,亏得你知道本人,既然如此,那我们先把买山的说了再说你屋的事。”
田莲群:“这后山是上一辈从杨茂林的父亲手里买过来的,我们还未出生,后来觉得虽无啥用,总算老一辈的一笔遗产,就让他们放在那吧。谁知家门不幸,我夫君出了一档子事。我夫君从事木材贩运,一次在江宁卖出一批木材,心中高兴,于是请买主在一个小酒馆喝酒,谁知买主回家后,当晚便死了,那人便告到江宁县,说是我夫君酒中下毒害死了他,告到官府江宁县,当时将酒店老板与我夫君抓起来审问,酒店老板和我夫君谁也不承认杀人,当时江宁知县要双方各拿出证据,证明自己的清白,我们实在也拿不出证据,只能认为自己没有杀人的理由,官司就这样拖了下来,人还关在牢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