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 www.piaotian.tw,红色警戒之民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看到再一次沉没的会议室,陈绍直接站起来说道:“从两个方向实施的进攻只有相互支援,密切协同,才能取得最大战果,因此,我决定,整个太平洋战场,除了太平洋舰队之外,其余全部纳入太平洋战区指挥体系,由钱四海统一指挥。”
对陈绍的这个决定,并没有人反对,不说陈绍的威信,就是他的这个命令,也是十分的合理。在太平洋上,太平洋战区所属的主要部队就是海军陆战队,而丛林集团军更多是配合性质,再有那些已经登陆澳大利亚的陆军,也很多没有正式划入太平洋战区体系。空军更是一直都属于独立。
陈绍的命令,直接把这些东西,全部都交给钱四海,意义就完全不一样。最少,太平洋战区的规模进一步的扩大。
其实,当你打开世界地图的时候,把目光看向澳大利亚周围就明白了,岛屿实在是太多了。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指挥机构,配合起来必然很麻烦。
从澳大利亚轴线到中太平洋进攻的规模之大,在战争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中华怎样才能攻克星罗棋布的盟军岛屿。横渡大洋,大踏步地把战线向前推进呢?在这方面没有什么历史经验可供借鉴。
发动这一新的攻势,既要在训练方面采用新的方法,在战斗、支援、补给和维修方面采取新的措施,还要研制出一整套新的武器装备。
尽管这样,到中兴十六年秋,即在中华参战后一年的时间里,从中太平洋发动进攻的准备工作即将就绪。这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个丰功伟绩。
这不是小打小闹,而是真正的大手笔。
中太平洋部队的主力,是中华太平洋战区的攻击舰队。这支舰队是由兵员以及舰船和飞机组成的一支合成部队。是为了实施远程突击而组建的。
这是一支和完全服务于制海权和制空权的太平洋舰队完全不同的舰队。目前该舰队只有一艘真正航空母舰。但是这个攻击舰队,拥有最强大对地攻击力量。
从去年,中华的第一艘两栖攻击舰正式大规模服役以来,攻击舰队到如今。已经拥有二十二艘这样的两栖攻击舰。这些排水量三万多吨的大家伙。一点也不比始皇大帝级航空母舰小。其实。这在西方国家眼中,就是航空母舰。只不过这上面并没有固定翼战斗机,而是清一色的直升机。
直通型甲板。独立的舰岛,其实就是二战航母的样子。不过,里面就不一样了。高达的船体中,只有两层是直升机机库。其余的都是装载陆战队士兵和两栖装甲车、坦克的船坞。
登陆战,就是两栖攻击舰的核心任务。并不会担负制空任务和制海任务。
该舰队真正的改组,是从日本联合舰队袭击之后展开,即从第一艘阳澄湖号两栖攻击舰(37000吨,32节)驶抵菲律宾而开始的。
接着,第一艘排水量万吨左右的快速轻型航空母舰(商船改装)也开到菲律宾。
到如今,攻击舰队已辖有航空母舰1艘、轻型航空母舰5艘、护航航空母舰8艘、两栖攻击舰22艘,巡洋舰24艘、驱逐舰56艘、护卫舰86艘,运输舰129艘,综合补给舰150艘,武库舰64艘(大家别想歪了,就是那种商船改装,然后放置大量的火箭炮发射装置,专属对岛屿攻击任务,弥补舰炮和舰载机之间的火力空白,没啥技术含量。二战时,美国在打琉球的时候,近千艘舰艇中,一大堆这玩意。武库舰,纯属华丽个人叫法。不是那个可以放五百多个导弹发射装置的家伙),大型医疗舰四艘,以及大量登陆艇只和各种特种船只(如,扫雷舰,救援舰之类)。
这支强大舰队的司令官是晓劲光海军上将。他也是一位才略过人,要求严格的海军军官。他在海军参谋学院任教时成绩卓著,并被誉为战略家。
攻击舰队的突击兵力是它的快速航空母舰特混舰队。这支特混舰队的主要任务是支援登陆作战,诸如为封锁登陆地域而实施远程突击,在登陆部队突击上陆前对登陆地段实施航空火力准备,对登陆部队实施战术支援,对威胁两栖作战舰船的空中和海上敌人进行截击等等。这支快速航空母舰特混舰队,通常编为4个特混大队。每个特混大队配备轻型航空母舰各一艘和两艘护航航母,并配有巡洋舰三至四艘、驱逐舰四至六艘以及护卫舰八至十艘为其担任护航。
当特混大队处于巡航状态时,由护卫舰组成外层反潜警戒幕,但当出现空袭危险时,则令护卫舰加入由驱逐舰和巡洋舰组成的内层环形警戒幕。
这些航空母舰特混大队具有极大的灵活性,既能与其它部队协同作战,亦可单独执行作战任务,它可从其中抽调部分舰只编成水面舰艇突击编队执行特别使命。
这种航空母舰特混大队,就是海上浮动的航空基地,它可以为横渡太平洋、进至盟军海岸开辟道路。
攻击舰队的登陆作战兵力,是两栖作战集群,为实施登陆作战,这支两栖部队编有两栖攻击舰,运输船、货船、登陆舰艇、船坞登陆舰等。
为了组织护航和担任直接支援任务,还辖有驱逐舰、护航航空母舰、巡洋舰和武库舰等。这支部队在作战中通常分为两至三个梯队,往往还派遣部分兵力去执行特殊任务。
若战术上有某种需要时,还派遣以火炮为主要武器的快速舰只,或与航空母舰特混大队一同行动,或与登陆编队一同行动。
从战争以来,不断总结经验,专业分工越来越细,常常将阻止敌人反击的任务交给快速航空母舰及其警戒舰只担任,而把对地面部队进行战术支援的任务交给两栖作战部队的护航航空母舰和以炮火为主要武器的舰只去完成。
两栖作战部队所属的一切地面部队,不管是陆军还是海军陆战队,一律编入两栖作战集团军。
攻击舰队还辖有一支岸基航空部队,其中包括陆军、海军和海军陆战队三个系统所属的飞机。起初,这支岸基航空部队的任务主要是辅助航空母舰执行登陆前的航空侦察和空袭登陆地域等任务。
后来,快速航空母舰特混编队和两栖作战部队,没有岸基航空兵的支援,也可完成支援登陆作战的任务,而且越打越有经验。所以,就把部队的名称改为中太平洋前进地域航空队。这时,它的任务是,进行空中侦察,摧毁敌方基地,以及保卫中华新占的基地等。
为了迅速横渡个太平洋,并能一面向前推进一面掌握制海权,攻击舰队必须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机动能力和势如破竹的战略势头。
像100年前的舰队那样,由于需要补给、装载燃料和维修而被束缚在后方基地附近的情况必须摆脱。为使已经占领的要地免遭盟军的袭击,并能反复袭击盟军,以便给下一步的进攻创造有利条件,快速航空母舰特混舰队必须能在海上(或前方)长期逗留。
攻击舰队有无持续作战的能力,关键在于能否利用某些环礁的礁湖以及其它比较隐蔽的锚地,迅速建起前进基地。因为需要进行海上补给,战局越向前发展,越需要建立更多的前进基地。
由后勤支援部队所属的供应舰、修理舰和浮动船坞等组成后勤供应舰编队。这种编队既能对前方作战的全部舰船进行补给,也能对破损舰艇(除受重创须进厂大修者)进行修理。
攻击舰队的舰只,在下一战役开始前,总要有计划地进入后勤支援部队设在海上或岸上的前进基地,对舰艇进行维修,使舰员得到休息。
战线逐步向东推进,后勤供应舰编队也随之向适当的锚地转移,以便在靠近作战海域的地方建立起新的的前进基地。
快速航空母舰特混编队,在航行中即可由补给舰群进行重要物质的补给,因而可将其在前进基地驻泊的时间减少到最低限度。预计,在太平洋战争的后期,每天只从作战海域抽出一个航空母舰特混大队与补给舰群会合,其余的几个大队仍可继续同盟军作战。
与补给舰群在海上会合后,航空母舰特混大队立即补给燃料,补充弹药、食品、各种备件、飞机和人员,领取寄来的邮件,并将重伤员送到医院船上。然后,返回作战海域,替换另一个航空母舰特混大队于次日到会合点进行补给,海上补给舰群为各航空母舰特混大队补给完毕之后,将各补给船上的货物集中起来,令空船回到前进基地再行装载。在此期间,新装上补给品的船只又从基地出发,进行替换。
这种复杂而周密的海上补给,只是整个计划、建造、订购、训练、输送和维修等项工作的一个侧面。这种海上补给,既可使中华把这支合成部队变成快速而强有力的突击力量,又使美军能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把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从中华本土送到澳大利亚。(未完待续。。)
看到再一次沉没的会议室,陈绍直接站起来说道:“从两个方向实施的进攻只有相互支援,密切协同,才能取得最大战果,因此,我决定,整个太平洋战场,除了太平洋舰队之外,其余全部纳入太平洋战区指挥体系,由钱四海统一指挥。”
对陈绍的这个决定,并没有人反对,不说陈绍的威信,就是他的这个命令,也是十分的合理。在太平洋上,太平洋战区所属的主要部队就是海军陆战队,而丛林集团军更多是配合性质,再有那些已经登陆澳大利亚的陆军,也很多没有正式划入太平洋战区体系。空军更是一直都属于独立。
陈绍的命令,直接把这些东西,全部都交给钱四海,意义就完全不一样。最少,太平洋战区的规模进一步的扩大。
其实,当你打开世界地图的时候,把目光看向澳大利亚周围就明白了,岛屿实在是太多了。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指挥机构,配合起来必然很麻烦。
从澳大利亚轴线到中太平洋进攻的规模之大,在战争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中华怎样才能攻克星罗棋布的盟军岛屿。横渡大洋,大踏步地把战线向前推进呢?在这方面没有什么历史经验可供借鉴。
发动这一新的攻势,既要在训练方面采用新的方法,在战斗、支援、补给和维修方面采取新的措施,还要研制出一整套新的武器装备。
尽管这样,到中兴十六年秋,即在中华参战后一年的时间里,从中太平洋发动进攻的准备工作即将就绪。这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个丰功伟绩。
这不是小打小闹,而是真正的大手笔。
中太平洋部队的主力,是中华太平洋战区的攻击舰队。这支舰队是由兵员以及舰船和飞机组成的一支合成部队。是为了实施远程突击而组建的。
这是一支和完全服务于制海权和制空权的太平洋舰队完全不同的舰队。目前该舰队只有一艘真正航空母舰。但是这个攻击舰队,拥有最强大对地攻击力量。
从去年,中华的第一艘两栖攻击舰正式大规模服役以来,攻击舰队到如今。已经拥有二十二艘这样的两栖攻击舰。这些排水量三万多吨的大家伙。一点也不比始皇大帝级航空母舰小。其实。这在西方国家眼中,就是航空母舰。只不过这上面并没有固定翼战斗机,而是清一色的直升机。
直通型甲板。独立的舰岛,其实就是二战航母的样子。不过,里面就不一样了。高达的船体中,只有两层是直升机机库。其余的都是装载陆战队士兵和两栖装甲车、坦克的船坞。
登陆战,就是两栖攻击舰的核心任务。并不会担负制空任务和制海任务。
该舰队真正的改组,是从日本联合舰队袭击之后展开,即从第一艘阳澄湖号两栖攻击舰(37000吨,32节)驶抵菲律宾而开始的。
接着,第一艘排水量万吨左右的快速轻型航空母舰(商船改装)也开到菲律宾。
到如今,攻击舰队已辖有航空母舰1艘、轻型航空母舰5艘、护航航空母舰8艘、两栖攻击舰22艘,巡洋舰24艘、驱逐舰56艘、护卫舰86艘,运输舰129艘,综合补给舰150艘,武库舰64艘(大家别想歪了,就是那种商船改装,然后放置大量的火箭炮发射装置,专属对岛屿攻击任务,弥补舰炮和舰载机之间的火力空白,没啥技术含量。二战时,美国在打琉球的时候,近千艘舰艇中,一大堆这玩意。武库舰,纯属华丽个人叫法。不是那个可以放五百多个导弹发射装置的家伙),大型医疗舰四艘,以及大量登陆艇只和各种特种船只(如,扫雷舰,救援舰之类)。
这支强大舰队的司令官是晓劲光海军上将。他也是一位才略过人,要求严格的海军军官。他在海军参谋学院任教时成绩卓著,并被誉为战略家。
攻击舰队的突击兵力是它的快速航空母舰特混舰队。这支特混舰队的主要任务是支援登陆作战,诸如为封锁登陆地域而实施远程突击,在登陆部队突击上陆前对登陆地段实施航空火力准备,对登陆部队实施战术支援,对威胁两栖作战舰船的空中和海上敌人进行截击等等。这支快速航空母舰特混舰队,通常编为4个特混大队。每个特混大队配备轻型航空母舰各一艘和两艘护航航母,并配有巡洋舰三至四艘、驱逐舰四至六艘以及护卫舰八至十艘为其担任护航。
当特混大队处于巡航状态时,由护卫舰组成外层反潜警戒幕,但当出现空袭危险时,则令护卫舰加入由驱逐舰和巡洋舰组成的内层环形警戒幕。
这些航空母舰特混大队具有极大的灵活性,既能与其它部队协同作战,亦可单独执行作战任务,它可从其中抽调部分舰只编成水面舰艇突击编队执行特别使命。
这种航空母舰特混大队,就是海上浮动的航空基地,它可以为横渡太平洋、进至盟军海岸开辟道路。
攻击舰队的登陆作战兵力,是两栖作战集群,为实施登陆作战,这支两栖部队编有两栖攻击舰,运输船、货船、登陆舰艇、船坞登陆舰等。
为了组织护航和担任直接支援任务,还辖有驱逐舰、护航航空母舰、巡洋舰和武库舰等。这支部队在作战中通常分为两至三个梯队,往往还派遣部分兵力去执行特殊任务。
若战术上有某种需要时,还派遣以火炮为主要武器的快速舰只,或与航空母舰特混大队一同行动,或与登陆编队一同行动。
从战争以来,不断总结经验,专业分工越来越细,常常将阻止敌人反击的任务交给快速航空母舰及其警戒舰只担任,而把对地面部队进行战术支援的任务交给两栖作战部队的护航航空母舰和以炮火为主要武器的舰只去完成。
两栖作战部队所属的一切地面部队,不管是陆军还是海军陆战队,一律编入两栖作战集团军。
攻击舰队还辖有一支岸基航空部队,其中包括陆军、海军和海军陆战队三个系统所属的飞机。起初,这支岸基航空部队的任务主要是辅助航空母舰执行登陆前的航空侦察和空袭登陆地域等任务。
后来,快速航空母舰特混编队和两栖作战部队,没有岸基航空兵的支援,也可完成支援登陆作战的任务,而且越打越有经验。所以,就把部队的名称改为中太平洋前进地域航空队。这时,它的任务是,进行空中侦察,摧毁敌方基地,以及保卫中华新占的基地等。
为了迅速横渡个太平洋,并能一面向前推进一面掌握制海权,攻击舰队必须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机动能力和势如破竹的战略势头。
像100年前的舰队那样,由于需要补给、装载燃料和维修而被束缚在后方基地附近的情况必须摆脱。为使已经占领的要地免遭盟军的袭击,并能反复袭击盟军,以便给下一步的进攻创造有利条件,快速航空母舰特混舰队必须能在海上(或前方)长期逗留。
攻击舰队有无持续作战的能力,关键在于能否利用某些环礁的礁湖以及其它比较隐蔽的锚地,迅速建起前进基地。因为需要进行海上补给,战局越向前发展,越需要建立更多的前进基地。
由后勤支援部队所属的供应舰、修理舰和浮动船坞等组成后勤供应舰编队。这种编队既能对前方作战的全部舰船进行补给,也能对破损舰艇(除受重创须进厂大修者)进行修理。
攻击舰队的舰只,在下一战役开始前,总要有计划地进入后勤支援部队设在海上或岸上的前进基地,对舰艇进行维修,使舰员得到休息。
战线逐步向东推进,后勤供应舰编队也随之向适当的锚地转移,以便在靠近作战海域的地方建立起新的的前进基地。
快速航空母舰特混编队,在航行中即可由补给舰群进行重要物质的补给,因而可将其在前进基地驻泊的时间减少到最低限度。预计,在太平洋战争的后期,每天只从作战海域抽出一个航空母舰特混大队与补给舰群会合,其余的几个大队仍可继续同盟军作战。
与补给舰群在海上会合后,航空母舰特混大队立即补给燃料,补充弹药、食品、各种备件、飞机和人员,领取寄来的邮件,并将重伤员送到医院船上。然后,返回作战海域,替换另一个航空母舰特混大队于次日到会合点进行补给,海上补给舰群为各航空母舰特混大队补给完毕之后,将各补给船上的货物集中起来,令空船回到前进基地再行装载。在此期间,新装上补给品的船只又从基地出发,进行替换。
这种复杂而周密的海上补给,只是整个计划、建造、订购、训练、输送和维修等项工作的一个侧面。这种海上补给,既可使中华把这支合成部队变成快速而强有力的突击力量,又使美军能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把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从中华本土送到澳大利亚。(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