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 www.piaotian.tw,三国之最风流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荀贞虽想见陈登,不过现在却没有机会。
陈登现人在州府,其家又不是在广陵,也只能等日后有机会时再说造访相见之事了。
却说就在荀攸、姚昇回来的前两天,刘备已从下邳归来。
刘备到广陵郡府后,除了向荀贞汇报了面见笮融的经过,以及对笮融这个人的观感评价,还向荀贞正式提出了他想要独领一军。
不过,刘备当时没有说得这么直接,没有直接说“我想独领一军”,而是说道:“今徐州虽无巨贼,而外有青、兖黄巾之窥,以现下这个时局来看,没有强兵则不行,备不才,深受君侯厚恩,极思欲报之,愿赴丹阳、泰山,为君侯前去募兵。”
泰山在徐州的西北边,与广陵之间只隔了一两个郡,丹阳更近,在徐州南边,和广陵接壤。这两个郡都是盛产精兵之地,不久的将来,诸侯讨董之时,鲍信、王匡所带的都是泰山兵,王匡在兵败之后,还曾再次赴泰山募兵,而曹操在初战失利之后,痛定思。 痛、为得精兵,也曾不远千里地专门跑到丹阳去召兵,去这两个地方募兵,或者说去丹阳募兵,是荀贞在来广陵的路上时就考虑过的,所以“去这两个地方募兵”这件事并没有让荀贞感到惊奇,但让荀贞觉得意外的是,却居然在他提出这件事之前,在他刚到广陵之后,刘备居然就提出了这件事,而且主动请缨,“愿为他前去募兵”。
如论智谋,荀贞虽非顶级,但经过这么年的历练,他现在却也不难从一个人的话中看出这个人的真实想法,因而很快,荀贞就猜出了刘备的真实所欲。
荀贞故作不解刘备之意,讶然问道:“玄德,你为何忽有这个想法?”
“今徐州外临黄巾之胁,京都又有董卓肆乱,君侯麾下将士虽勇,然才仅四千之众,以备度之,倘若徐州有变,甚而天下生乱,如仅凭此眼下所有之兵力,恐似稍嫌不足。泰山、丹阳,皆精兵之地,备虽不才,然此去之,借君侯之威名,不敢言多,想来至少也能为君侯募来两千敢战之士。备受君侯厚恩久矣,无以为报,唯愿能为君侯牛马走,以之稍报君侯厚恩一二。”
所谓“牛马走”云云,意思就是说愿给荀贞当个跑腿儿的,以此来回报一点荀贞的厚恩。
刘备这是在以退为进,只是在找个话头好请求荀贞能同意让他独领一军,——什么“愿去泰山、丹阳给荀贞募兵”,募来的兵不管有多少,不都还得荀贞养?
荀贞笑道:“玄德欲领军乎?”
被荀贞看出了所欲,刘备倒也不是很尴尬,从容应道:“备自忖无治政之才,亦非智谋之士,所能为者,不过是一身武勇,欲要报答君侯,也只能托身寄命,为君侯破敌在阵前了。”
最初的时候,荀贞觉得刘备这个人很可怕,百折不挠,只这份毅力就非常人所能及,但后来随着自己的成长,也随着自己眼界的开阔,自信越来越多,对刘备已不再有最初的那份忌惮,——不但对刘备,对关羽、张飞也是如此,荀贞最初时,是颇想将他两人招揽到帐下的,张飞还不错,“亲近士大夫”,现而今他和荀贞的关系处得挺好,也挺亲密,可以说他与荀贞的亲密程度已不在他和刘备之下,现在荀贞军中他也是手握实权,但关羽就不行了,不管荀贞怎么示好,也只能让他不像以前那样对荀贞充满“偏见”,但要想将之延揽到麾下,成为自家的爪牙,却明显是不太可能做到的事情,不太可能也就不太可能吧,荀贞现在对此和对待刘备的态度一样,也都是不介意了。
但话说回来,不介意、不忌惮是一回事,“倒持干戈”、“养虎遗患”却是另一回事。
刘备这个人,是个“非为久居人下”的人,荀贞和他相识、接触这么多年,现下对他也是十分了解了,从很多细小的事情就可以看出,在“重义”、“仁厚”的外表之下,刘备的内心实则是“野心勃勃”,尤其是近两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同时也是“随着眼界的开阔”,刘备的这个“野心”更是比以前更强、更显露出来了。
所以说,不再忌惮刘备是一回事儿,但亲手扶植刘备,让他羽翼壮大,给自己培养出一个可能的未来的强敌,这却是另一回事儿了。
这是两码事。
因而,在听了刘备的话后,按照荀贞真实的想法,他首先想到的就是拒绝。
但是,做为一个上位者,做一个决定的时候,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
一向来,荀贞待刘备甚厚,“视若兄弟”,这个时候,刘备提出来想独领一军,如果直接拒绝掉,会让麾下的其他人怎么想?你待刘备这么亲厚,你都不同意让他独领一军,你是不想放权?刘备都是这样,难以独领一军,那么如陈午、魏光等等这些人呢?是不是更难得到这个机会了?
所以,不能直接拒绝掉刘备。
荀贞笑道:“此事不急,我刚到广陵,下车伊始,诸事未熟,军备非当务之急,且等我熟悉了地方情况之后,再议此事不迟,……玄德,你以为呢?”
&n... -->>
荀贞虽想见陈登,不过现在却没有机会。
陈登现人在州府,其家又不是在广陵,也只能等日后有机会时再说造访相见之事了。
却说就在荀攸、姚昇回来的前两天,刘备已从下邳归来。
刘备到广陵郡府后,除了向荀贞汇报了面见笮融的经过,以及对笮融这个人的观感评价,还向荀贞正式提出了他想要独领一军。
不过,刘备当时没有说得这么直接,没有直接说“我想独领一军”,而是说道:“今徐州虽无巨贼,而外有青、兖黄巾之窥,以现下这个时局来看,没有强兵则不行,备不才,深受君侯厚恩,极思欲报之,愿赴丹阳、泰山,为君侯前去募兵。”
泰山在徐州的西北边,与广陵之间只隔了一两个郡,丹阳更近,在徐州南边,和广陵接壤。这两个郡都是盛产精兵之地,不久的将来,诸侯讨董之时,鲍信、王匡所带的都是泰山兵,王匡在兵败之后,还曾再次赴泰山募兵,而曹操在初战失利之后,痛定思。 痛、为得精兵,也曾不远千里地专门跑到丹阳去召兵,去这两个地方募兵,或者说去丹阳募兵,是荀贞在来广陵的路上时就考虑过的,所以“去这两个地方募兵”这件事并没有让荀贞感到惊奇,但让荀贞觉得意外的是,却居然在他提出这件事之前,在他刚到广陵之后,刘备居然就提出了这件事,而且主动请缨,“愿为他前去募兵”。
如论智谋,荀贞虽非顶级,但经过这么年的历练,他现在却也不难从一个人的话中看出这个人的真实想法,因而很快,荀贞就猜出了刘备的真实所欲。
荀贞故作不解刘备之意,讶然问道:“玄德,你为何忽有这个想法?”
“今徐州外临黄巾之胁,京都又有董卓肆乱,君侯麾下将士虽勇,然才仅四千之众,以备度之,倘若徐州有变,甚而天下生乱,如仅凭此眼下所有之兵力,恐似稍嫌不足。泰山、丹阳,皆精兵之地,备虽不才,然此去之,借君侯之威名,不敢言多,想来至少也能为君侯募来两千敢战之士。备受君侯厚恩久矣,无以为报,唯愿能为君侯牛马走,以之稍报君侯厚恩一二。”
所谓“牛马走”云云,意思就是说愿给荀贞当个跑腿儿的,以此来回报一点荀贞的厚恩。
刘备这是在以退为进,只是在找个话头好请求荀贞能同意让他独领一军,——什么“愿去泰山、丹阳给荀贞募兵”,募来的兵不管有多少,不都还得荀贞养?
荀贞笑道:“玄德欲领军乎?”
被荀贞看出了所欲,刘备倒也不是很尴尬,从容应道:“备自忖无治政之才,亦非智谋之士,所能为者,不过是一身武勇,欲要报答君侯,也只能托身寄命,为君侯破敌在阵前了。”
最初的时候,荀贞觉得刘备这个人很可怕,百折不挠,只这份毅力就非常人所能及,但后来随着自己的成长,也随着自己眼界的开阔,自信越来越多,对刘备已不再有最初的那份忌惮,——不但对刘备,对关羽、张飞也是如此,荀贞最初时,是颇想将他两人招揽到帐下的,张飞还不错,“亲近士大夫”,现而今他和荀贞的关系处得挺好,也挺亲密,可以说他与荀贞的亲密程度已不在他和刘备之下,现在荀贞军中他也是手握实权,但关羽就不行了,不管荀贞怎么示好,也只能让他不像以前那样对荀贞充满“偏见”,但要想将之延揽到麾下,成为自家的爪牙,却明显是不太可能做到的事情,不太可能也就不太可能吧,荀贞现在对此和对待刘备的态度一样,也都是不介意了。
但话说回来,不介意、不忌惮是一回事,“倒持干戈”、“养虎遗患”却是另一回事。
刘备这个人,是个“非为久居人下”的人,荀贞和他相识、接触这么多年,现下对他也是十分了解了,从很多细小的事情就可以看出,在“重义”、“仁厚”的外表之下,刘备的内心实则是“野心勃勃”,尤其是近两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同时也是“随着眼界的开阔”,刘备的这个“野心”更是比以前更强、更显露出来了。
所以说,不再忌惮刘备是一回事儿,但亲手扶植刘备,让他羽翼壮大,给自己培养出一个可能的未来的强敌,这却是另一回事儿了。
这是两码事。
因而,在听了刘备的话后,按照荀贞真实的想法,他首先想到的就是拒绝。
但是,做为一个上位者,做一个决定的时候,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
一向来,荀贞待刘备甚厚,“视若兄弟”,这个时候,刘备提出来想独领一军,如果直接拒绝掉,会让麾下的其他人怎么想?你待刘备这么亲厚,你都不同意让他独领一军,你是不想放权?刘备都是这样,难以独领一军,那么如陈午、魏光等等这些人呢?是不是更难得到这个机会了?
所以,不能直接拒绝掉刘备。
荀贞笑道:“此事不急,我刚到广陵,下车伊始,诸事未熟,军备非当务之急,且等我熟悉了地方情况之后,再议此事不迟,……玄德,你以为呢?”
&n...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