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 www.piaotian.tw,马踏天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李大帅虽然狠狠地教训了他,但却没有将这个营拆散的打算,这让他一直担心的事情有了一个出乎意料的结果,殊不知要不是李清准备在北线大动干戈,的确需要在北线加强力量,这个步兵营必然会被拆散分置到其它各营去。
到十月的时候,姜奎部已集结了三万余精兵强将,田丰的到达更是让北线万事俱备,只等时局成熟,便挥戈北进,攻取卢州,全面进攻吕氏地盘了。
作为一个新兴的势力集团,李清麾下的一众官员们还没有老官僚体系那么臃肿和拖沓,新兴官僚阶层为了更远大的前程,热情高涨,办事效率保持在一个相当高效的程度上,当然,这也让李清的工作量大大增加,案头上永远堆满了批阅不完的文件,大小会议一个接着一个,一天的日程从凌晨安排到深夜,有时连吃饭的时间也被挤占,日子过得是相当的辛苦。
但看到自己控制的地盘实力每一日都在增长,除了军事,经济民生也是蒸蒸日上,境内百姓安居乐业,李清痛并快乐着,很是满足。
以前以定州一州之力供养十万大军,财政上捉襟见肘,不得不借贷度日,但拿下了复州,并州之后,日子便好过多了,复州商业发达,盐业足以影响整个大楚的价格,而并州是产粮大州,有了他,三州的粮食基本上可以做到自给自足,而且李清在定州新扩展的地盘上大力耕荒,开拓新的粮源,连原先的以牧业为主的蛮族都有一部分开始了定居种植,如今从抚远要塞到上林里之间,数百里的原先的大荒原,战斗频频发生的区域已是良田万顷,站在要塞顶上看过去,金黄的麦浪犹如黑水洋里那无尽的波涛,随着风一起一伏,让人不由得不心花怒放。
即便如此,李清还是不遗余力地在贮备粮食,在他看来,整个大楚的战争还仅仅是开端,随着战事的深入,中原腹地大量的良田将被荒芜,无数的农民将被强制入伍,人祸已是可以肯定的了,如果运气不好,再碰上一个旱灾水涝的,粮食价格将会飞涨,定州必须有备无患。提前作好准备。
付正清负责的定州债卷发行司仍在运作,这个原先为了应付财政危机而临时成立的机构已正式化,一年的债卷到期后,定州果然如约返还本息,这让原先被迫购卖的一些商贾官员们大喜过望,而一些本着支援当时平蛮战争,本就没有收回这点银子的的老百姓也是欢天喜地,居然意外地小小地发了一笔财。
而象龙四海之流的人物,在债卷司拿到银票之后,当场便表示愿意继续购买定州的债卷,龙四海当年购买债卷,本就是一种政治投资,钱收不收回来根本不在乎,反正这两年,他跟着李清已不知赚了多少钱回来,眼下看来,当年的这一点投资完全拿不上台面来。
而向文金这样有把柄被统计调查司捏着的大商,只要清风不去找他的麻烦,用这些钱买个平安,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于是继续发卖有期债卷便成了定复州讨论的话题,连刚刚在归附的并州百姓士绅也开始关注这个问题。
对于继续发行债卷,定州高层一连商量了几天,终于决定将这个政策延续下来,债卷司这个临时衙门便继续存在并转正了,对于李清而言,他是很乐于如此的,在民间,在士绅商人们手中,存在着大量的现银,这些人赚了银子,很多人并不是拿来扩大生产,扩大经营,而是将其私藏起来,装在地窖之中发霉,这在李清看来,简直就是浪费,钱只有流通起来,才能体现他的价值。
发现官府信守承诺,原本只能私藏在家的银子还可每年稳稳地赚回一笔利息,百姓们也是兴高烈,奔走相告,当然,这也是对李清本人,和李清控制下的政权的一种信任,换一个统治者,大家不免担心要被他侵吞了,但李清这些年在定复州积累子极高的声望,既然有大帅出面担保,大家一些小小的担心也一扫而空,债卷在李清控制的区域一时成了最热门的东西。
债卷司从原来的冷清衙门一跃而成了炙手可热的部门,原因无他,因为定州发行的债卷分为三种,一年期,三年期,五年期,而且数量都有着严格的规定,这是李清与他的高级幕僚们通过仔细研究,反复论证,确认无论发生了什么情况,这些债卷到期后都有能力归还本息的情况下制定出来的。否则到时出现了烂帐,就会导致信用破产,这对于李清当然是不可接受的。
数量有限,但购买的人却多,这便形成了僧多粥少的局面,付正清的这个债卷司当然便成了大腕了。
,李大帅虽然狠狠地教训了他,但却没有将这个营拆散的打算,这让他一直担心的事情有了一个出乎意料的结果,殊不知要不是李清准备在北线大动干戈,的确需要在北线加强力量,这个步兵营必然会被拆散分置到其它各营去。
到十月的时候,姜奎部已集结了三万余精兵强将,田丰的到达更是让北线万事俱备,只等时局成熟,便挥戈北进,攻取卢州,全面进攻吕氏地盘了。
作为一个新兴的势力集团,李清麾下的一众官员们还没有老官僚体系那么臃肿和拖沓,新兴官僚阶层为了更远大的前程,热情高涨,办事效率保持在一个相当高效的程度上,当然,这也让李清的工作量大大增加,案头上永远堆满了批阅不完的文件,大小会议一个接着一个,一天的日程从凌晨安排到深夜,有时连吃饭的时间也被挤占,日子过得是相当的辛苦。
但看到自己控制的地盘实力每一日都在增长,除了军事,经济民生也是蒸蒸日上,境内百姓安居乐业,李清痛并快乐着,很是满足。
以前以定州一州之力供养十万大军,财政上捉襟见肘,不得不借贷度日,但拿下了复州,并州之后,日子便好过多了,复州商业发达,盐业足以影响整个大楚的价格,而并州是产粮大州,有了他,三州的粮食基本上可以做到自给自足,而且李清在定州新扩展的地盘上大力耕荒,开拓新的粮源,连原先的以牧业为主的蛮族都有一部分开始了定居种植,如今从抚远要塞到上林里之间,数百里的原先的大荒原,战斗频频发生的区域已是良田万顷,站在要塞顶上看过去,金黄的麦浪犹如黑水洋里那无尽的波涛,随着风一起一伏,让人不由得不心花怒放。
即便如此,李清还是不遗余力地在贮备粮食,在他看来,整个大楚的战争还仅仅是开端,随着战事的深入,中原腹地大量的良田将被荒芜,无数的农民将被强制入伍,人祸已是可以肯定的了,如果运气不好,再碰上一个旱灾水涝的,粮食价格将会飞涨,定州必须有备无患。提前作好准备。
付正清负责的定州债卷发行司仍在运作,这个原先为了应付财政危机而临时成立的机构已正式化,一年的债卷到期后,定州果然如约返还本息,这让原先被迫购卖的一些商贾官员们大喜过望,而一些本着支援当时平蛮战争,本就没有收回这点银子的的老百姓也是欢天喜地,居然意外地小小地发了一笔财。
而象龙四海之流的人物,在债卷司拿到银票之后,当场便表示愿意继续购买定州的债卷,龙四海当年购买债卷,本就是一种政治投资,钱收不收回来根本不在乎,反正这两年,他跟着李清已不知赚了多少钱回来,眼下看来,当年的这一点投资完全拿不上台面来。
而向文金这样有把柄被统计调查司捏着的大商,只要清风不去找他的麻烦,用这些钱买个平安,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于是继续发卖有期债卷便成了定复州讨论的话题,连刚刚在归附的并州百姓士绅也开始关注这个问题。
对于继续发行债卷,定州高层一连商量了几天,终于决定将这个政策延续下来,债卷司这个临时衙门便继续存在并转正了,对于李清而言,他是很乐于如此的,在民间,在士绅商人们手中,存在着大量的现银,这些人赚了银子,很多人并不是拿来扩大生产,扩大经营,而是将其私藏起来,装在地窖之中发霉,这在李清看来,简直就是浪费,钱只有流通起来,才能体现他的价值。
发现官府信守承诺,原本只能私藏在家的银子还可每年稳稳地赚回一笔利息,百姓们也是兴高烈,奔走相告,当然,这也是对李清本人,和李清控制下的政权的一种信任,换一个统治者,大家不免担心要被他侵吞了,但李清这些年在定复州积累子极高的声望,既然有大帅出面担保,大家一些小小的担心也一扫而空,债卷在李清控制的区域一时成了最热门的东西。
债卷司从原来的冷清衙门一跃而成了炙手可热的部门,原因无他,因为定州发行的债卷分为三种,一年期,三年期,五年期,而且数量都有着严格的规定,这是李清与他的高级幕僚们通过仔细研究,反复论证,确认无论发生了什么情况,这些债卷到期后都有能力归还本息的情况下制定出来的。否则到时出现了烂帐,就会导致信用破产,这对于李清当然是不可接受的。
数量有限,但购买的人却多,这便形成了僧多粥少的局面,付正清的这个债卷司当然便成了大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