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 www.piaotian.tw,晚唐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关外的十月东北,已经开始下雪。
大安的秦军大营却紧然有序,根本不像大战告捷的样子,透过辕门望去,在层层军帐、片片枪矛之间是一顶庞大的赤色军帐,帐蓬上虽已有不少积雪,但帐外甲士却肃然林立毫不懈怠,帐前高竖着秦军黑色飞鹰大旗,这便是第十三军团少将军团长郭崇韬的中军大帐。
此时此刻,大帐里虽然诸将列座,可却是一片沉默,唯有几个炭火盆噼里啪啦的作响。十三军团军团长郭崇韬,字正臣,他身披着一套藏青色全身甲,外罩着赤色战袍,肩上系着一件白银色丝绸披风,怀抱着那顶狼头式尖嘴锅盔,宽额大脸上虽然有几道皱纹,且一脸的大胡子,看起来似乎是一个三十多岁,可实际上,他从没有对人说明过的是,他今年其实才刚二十,比他自称的三十岁小了足足十岁。真实的年纪,甚至比秦王李璟座下的那些门徒都要年轻,不过边地生长的他,确实有几分粗糙,使得看起来说三十岁也毫无破绽。
此次出兵,第十三军团完全是一支新建军团,从秦军各军团中抽调的塞外蕃骑们所组建而成,十个军五万骑兵,全是秦军的精锐,他们既有秦军的训练有素,纪律景然,同时又有着蕃人们天生的马背本领,骑射技能。在秦军之前,许多蕃骑就都是各部族的精锐战士,后来又被挑选入秦军之中,经历了数年的磨练打造,如今再次重新编组为全蕃骑的十三军团,可以说,在塞外的战场上,他们如鱼得水。
郭崇韬以少将军衔,担任第十三军团军团长,总领十个军五万蕃骑,部下正好十大部族军。从接到任职的第一天起,他就已经得到秦王亲自的接见,并告知了他组建十三军团的原因,以及选他为军团长的决定。第十三军团将负责给予契丹人最后一击的重任,而郭崇韬将担任指挥十三军团的重任,可谓是十足的信任。
郭崇韬也不负重任,接令之后虽然一开始许多十三军团的蕃骑们惴惴不安,但他依然很快的把这支军团磨合默契。
在渤海战场上,秦王李璟出其不意的率军攻入黑水流域,击败迫服空虚的各个部族,并引得渤海的黑水军最终无法坚持下去,离开了上京,返回黑水,也最终在都里要塞前被伏击大败而降。黑水臣服,导致了东线的部族军不战自乱,紧接着东线室韦人兵败投降,东线契丹人顽抗,但已经是寡不敌众,最后被击败歼灭。
东线的溃败,使得西线的契丹人最终也是无法继续坚持了。
待到入秋之后,契丹人终于开始撤退。
五万契丹精锐骑兵集结撤退,跟随一起的还有室韦等其它部族精锐骑兵三万人马,另外由老弱组成的辅兵更是多达十五万人,此外还有从渤海裹挟的渤海降军以及民夫等十八万人,整个突围部队达到了四十一万人。
各种秦军和早已经被秦军控制的渤海军队早已经从四面围向契丹人,契丹人一突围,秦军马上就占领了西线部族军原来占据的那些地盘,并开始如狼群追逐羊群一样,展开了最终追逐大战。
面对秦军的追击,契丹人不断派出少量辅军带领着大部渤海军殿后,试图用这些渤海炮灰来阻滞秦军追击势头。
不过契丹精锐都逃了,一些连马都没有了的老弱辅兵,和那些早已经暗中时刻想着投降的渤海人,怎么可能在这种时候还能挡住秦军的追击。
契丹人不断的将数千上万的人留下殿后,可每次秦军追击部队总能迅速击溃他们。甚至很多被留下的渤海人不等秦军赶到,就已经阵前反戈,趁黑夜等时间围杀那些契丹辅军。
逃跑与追击,成了一个个日日夜夜不变的主题。
契丹人能坚持到这个秋天撤退,其实已经相当不容易了。用秦军情报人员的话说,那就是契丹人已经灭绝了人性。他们的后勤补给完全中断,这大半年来,除了捕鱼狩猎补充小部份外,他们最大的粮食补给来自于腌肉,腌的是两脚羊。
所谓两脚羊就是占领区内的渤海人,那些不能帮他们做事的渤海老人妇女小孩,都被他们直接抓去,杀掉之后用盐腌渍起来,充做军粮。半年时间,契丹人杀掉了数十万的渤海人,用来淹军粮,既是军中消耗,同时也是为突围做的干粮储备。而且他们的很多战场也没有了充足的干草,最近只有精锐战士才保留了战马,且每人只保留了一匹战马,其余的全都杀掉腌肉。这使得这次突围开始,四十万人,却只有不到十万匹战马,剩下的那些辅军降兵,全部都成了没马的步兵。
从一开始,契丹高层就已经做出了决择,真正到了突围的时候,并不可能所有人都能逃走,既然如此,那么就最大限度的保留那些精锐的战士,而把那些老人孩子妇女等“辅兵”必要时就抛弃掉。
契丹人一直期望的中原新朝廷,并没有为他们带来希望中的结果。十八镇攻秦,攻了大半年,对秦军并没有造成什么伤害。反而是眼看着又坚持了许久,可最终东张却全线崩溃了。东线的崩溃,使得契丹人再也无法继续下去了。他们撤退,突围!
西线八万精骑,带着三十余万炮灰,可这些炮灰并没有发挥出原本预料中的作用。
在突围一个月之后,契丹的三十余万炮灰非死既降,损失殆尽。如果用三十几万炮灰能换得契丹与室韦等联军精锐的突围成功,他们还是愿意的。只是三十余万炮灰,并没有给秦军带来什么伤亡,甚至连迟缓的作用几乎都没有起到。
三十几万他们视作的炮灰,更多是不战自溃,或者渤海人阵前反戈,或者部族辅兵们绝望的投降,或者四散而逃。
没有了这些炮灰,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们不得不面对着不断追逐前来的秦军兵马,一次次的交战,一次次的割肉撤逃,使得八万骑兵越战越少。契丹人甚至也曾想要设伏伏击秦军,可秦军的探马十分厉害,几次伏击,最终反被秦军早早识破,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最终使得他们放弃了伏击的打算,他们也想着与秦军决战一场,但面对着不但数量上充满优势,甚至还有着大量火器和重弩等随军携带的秦军,野外仓促决战,他们更没有半点优势,几次试探的战斗打下来,他们也完全放弃了决战击退秦军的想法,开始头也不回的逃亡之旅。
十三军团一开始,并没有在追击的第一线。他们不急不缓的呆在后面,保持着稳定的行军速度。当追逐的各部队击溃一支又一支的部族兵马时,他们只是一声不响的继续前进。
等进入九月之后,契丹人已经逃到了难水一线,他们的三十余万炮灰也早光了,就是契丹和室韦等的八万精骑,此时也剩下了不到五万。
此时,秦军各支追击拦截的部队也已经是疲惫不已,唯独一直在行军,始终还未与契丹人交过手的十三军团还保持着完整的建制和饱满的战斗力。
九月底,第十三军团终于开始发力,他们先在鱼儿泺追上部族军并夜袭敌营,大破部族军,斩首万余。杀的契丹兵大败而逃,紧接着三天后追上已经与契丹人分散而逃的室韦联盟兵马,再次大破部族军,并斩首万余,成功迫使剩余的近万部族精锐骑兵全部投... -->>
关外的十月东北,已经开始下雪。
大安的秦军大营却紧然有序,根本不像大战告捷的样子,透过辕门望去,在层层军帐、片片枪矛之间是一顶庞大的赤色军帐,帐蓬上虽已有不少积雪,但帐外甲士却肃然林立毫不懈怠,帐前高竖着秦军黑色飞鹰大旗,这便是第十三军团少将军团长郭崇韬的中军大帐。
此时此刻,大帐里虽然诸将列座,可却是一片沉默,唯有几个炭火盆噼里啪啦的作响。十三军团军团长郭崇韬,字正臣,他身披着一套藏青色全身甲,外罩着赤色战袍,肩上系着一件白银色丝绸披风,怀抱着那顶狼头式尖嘴锅盔,宽额大脸上虽然有几道皱纹,且一脸的大胡子,看起来似乎是一个三十多岁,可实际上,他从没有对人说明过的是,他今年其实才刚二十,比他自称的三十岁小了足足十岁。真实的年纪,甚至比秦王李璟座下的那些门徒都要年轻,不过边地生长的他,确实有几分粗糙,使得看起来说三十岁也毫无破绽。
此次出兵,第十三军团完全是一支新建军团,从秦军各军团中抽调的塞外蕃骑们所组建而成,十个军五万骑兵,全是秦军的精锐,他们既有秦军的训练有素,纪律景然,同时又有着蕃人们天生的马背本领,骑射技能。在秦军之前,许多蕃骑就都是各部族的精锐战士,后来又被挑选入秦军之中,经历了数年的磨练打造,如今再次重新编组为全蕃骑的十三军团,可以说,在塞外的战场上,他们如鱼得水。
郭崇韬以少将军衔,担任第十三军团军团长,总领十个军五万蕃骑,部下正好十大部族军。从接到任职的第一天起,他就已经得到秦王亲自的接见,并告知了他组建十三军团的原因,以及选他为军团长的决定。第十三军团将负责给予契丹人最后一击的重任,而郭崇韬将担任指挥十三军团的重任,可谓是十足的信任。
郭崇韬也不负重任,接令之后虽然一开始许多十三军团的蕃骑们惴惴不安,但他依然很快的把这支军团磨合默契。
在渤海战场上,秦王李璟出其不意的率军攻入黑水流域,击败迫服空虚的各个部族,并引得渤海的黑水军最终无法坚持下去,离开了上京,返回黑水,也最终在都里要塞前被伏击大败而降。黑水臣服,导致了东线的部族军不战自乱,紧接着东线室韦人兵败投降,东线契丹人顽抗,但已经是寡不敌众,最后被击败歼灭。
东线的溃败,使得西线的契丹人最终也是无法继续坚持了。
待到入秋之后,契丹人终于开始撤退。
五万契丹精锐骑兵集结撤退,跟随一起的还有室韦等其它部族精锐骑兵三万人马,另外由老弱组成的辅兵更是多达十五万人,此外还有从渤海裹挟的渤海降军以及民夫等十八万人,整个突围部队达到了四十一万人。
各种秦军和早已经被秦军控制的渤海军队早已经从四面围向契丹人,契丹人一突围,秦军马上就占领了西线部族军原来占据的那些地盘,并开始如狼群追逐羊群一样,展开了最终追逐大战。
面对秦军的追击,契丹人不断派出少量辅军带领着大部渤海军殿后,试图用这些渤海炮灰来阻滞秦军追击势头。
不过契丹精锐都逃了,一些连马都没有了的老弱辅兵,和那些早已经暗中时刻想着投降的渤海人,怎么可能在这种时候还能挡住秦军的追击。
契丹人不断的将数千上万的人留下殿后,可每次秦军追击部队总能迅速击溃他们。甚至很多被留下的渤海人不等秦军赶到,就已经阵前反戈,趁黑夜等时间围杀那些契丹辅军。
逃跑与追击,成了一个个日日夜夜不变的主题。
契丹人能坚持到这个秋天撤退,其实已经相当不容易了。用秦军情报人员的话说,那就是契丹人已经灭绝了人性。他们的后勤补给完全中断,这大半年来,除了捕鱼狩猎补充小部份外,他们最大的粮食补给来自于腌肉,腌的是两脚羊。
所谓两脚羊就是占领区内的渤海人,那些不能帮他们做事的渤海老人妇女小孩,都被他们直接抓去,杀掉之后用盐腌渍起来,充做军粮。半年时间,契丹人杀掉了数十万的渤海人,用来淹军粮,既是军中消耗,同时也是为突围做的干粮储备。而且他们的很多战场也没有了充足的干草,最近只有精锐战士才保留了战马,且每人只保留了一匹战马,其余的全都杀掉腌肉。这使得这次突围开始,四十万人,却只有不到十万匹战马,剩下的那些辅军降兵,全部都成了没马的步兵。
从一开始,契丹高层就已经做出了决择,真正到了突围的时候,并不可能所有人都能逃走,既然如此,那么就最大限度的保留那些精锐的战士,而把那些老人孩子妇女等“辅兵”必要时就抛弃掉。
契丹人一直期望的中原新朝廷,并没有为他们带来希望中的结果。十八镇攻秦,攻了大半年,对秦军并没有造成什么伤害。反而是眼看着又坚持了许久,可最终东张却全线崩溃了。东线的崩溃,使得契丹人再也无法继续下去了。他们撤退,突围!
西线八万精骑,带着三十余万炮灰,可这些炮灰并没有发挥出原本预料中的作用。
在突围一个月之后,契丹的三十余万炮灰非死既降,损失殆尽。如果用三十几万炮灰能换得契丹与室韦等联军精锐的突围成功,他们还是愿意的。只是三十余万炮灰,并没有给秦军带来什么伤亡,甚至连迟缓的作用几乎都没有起到。
三十几万他们视作的炮灰,更多是不战自溃,或者渤海人阵前反戈,或者部族辅兵们绝望的投降,或者四散而逃。
没有了这些炮灰,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们不得不面对着不断追逐前来的秦军兵马,一次次的交战,一次次的割肉撤逃,使得八万骑兵越战越少。契丹人甚至也曾想要设伏伏击秦军,可秦军的探马十分厉害,几次伏击,最终反被秦军早早识破,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最终使得他们放弃了伏击的打算,他们也想着与秦军决战一场,但面对着不但数量上充满优势,甚至还有着大量火器和重弩等随军携带的秦军,野外仓促决战,他们更没有半点优势,几次试探的战斗打下来,他们也完全放弃了决战击退秦军的想法,开始头也不回的逃亡之旅。
十三军团一开始,并没有在追击的第一线。他们不急不缓的呆在后面,保持着稳定的行军速度。当追逐的各部队击溃一支又一支的部族兵马时,他们只是一声不响的继续前进。
等进入九月之后,契丹人已经逃到了难水一线,他们的三十余万炮灰也早光了,就是契丹和室韦等的八万精骑,此时也剩下了不到五万。
此时,秦军各支追击拦截的部队也已经是疲惫不已,唯独一直在行军,始终还未与契丹人交过手的十三军团还保持着完整的建制和饱满的战斗力。
九月底,第十三军团终于开始发力,他们先在鱼儿泺追上部族军并夜袭敌营,大破部族军,斩首万余。杀的契丹兵大败而逃,紧接着三天后追上已经与契丹人分散而逃的室韦联盟兵马,再次大破部族军,并斩首万余,成功迫使剩余的近万部族精锐骑兵全部投...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