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 www.piaotian.tw,南宋日记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这块中原以南的地方,多有匪患盗贼,朝廷剿之不及,灭了一拨,又生一拨……
话不多说,老三一伙渐行渐远,不多时来到蔪州境地,只要速度快,不到一月时间,便可过江州,渡鄱阳湖而抵信州。
到了信州就好了,那里全是老三的旧相识,辛弃疾、黑娃、赵国公、赵汝愚。还有他那军旅之中一干狐朋狗友。
其心中越急越躁,速度自也快捷。但却苦了没有马匹的伙计们。这事老三很纳闷,咋办呢?他向来想去。只有“重操旧业”一途了,于是乎,他便带着众兄弟伙又搞起剿匪的勾当来……
每每行到大小州县,老三必定登门拜访,寻了官差“好处”,又问明当地匪患情况,只要是确定的,他一定带着这伙人布阵而上,群起而攻。剿了兵器钱财,杀了为虎作伥之首,收编了落草的喽啰,全编成苦力军,给这几百个兄弟打杂。
兄弟们也高兴,没想到这还没参军,便已然过了当官的瘾。
嘿!那呼来换取的感觉真好,高高在上,掌握生杀大权!
转眼之间。被老三平掉的“山头”越来越多,辖地州县长官对他感激不尽,都说他带的不是布衣,而是一支剿匪灭盗的神兵!
老三也心安理得。最重要的是,伙计们的装备越来越好,马匹越来越多。战斗力越来越强,所谓兵强马壮。他睡着了都能笑醒来……
安庆府一役,损失了尽两百人。可而今不断补充人员进来,他听伙计们汇报,已然涨到了一千二三之众。
人多力量大,可人多了也麻烦,要吃要喝,关键是要团结,要令行禁止!这些问题一时间涌来,可不好处理的。
行路难啊行路难……
老三一路“坑蒙拐骗”,剿匪杀贼,来者不拒,蚂蚱都是肉呢,他成了个嗜血的恶魔,兄弟们也成了一群嗷嗷乱叫的恶狼。
“辛幼安啊辛幼安,看看老子给你带了一支甚么队伍来?你可得对我家涣哥儿好些,否则老子看白了你!”老三骑在马背上,自言自语。
再经半月时间,这群大江以北带来的队伍终于抵达鄱阳湖,可船只远远不够,无赖之下,他只好去求助江州知州,又把缴获来的钱财打造大船,顺风顺水,一路南去,直逼信州……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以秋其代序。
八月中旬悄然远逝,秋风秋雨就要来临,在这诗情画意的日子里,所有人都在注意一件紧张的事情,便是秋季的科举考试。但却忽略一支浩浩汤汤的队伍,他们正横穿鄱阳湖而去……
到得一个秋高气爽的清早晨,临安府的举子们还在应付最后的一两场考试。
赵汝愚没在信州,他受了陛下传唤,与史浩一道,早早赶去了临安府,要与尚书省的官员们一起看看大宋举子们的好文章、好诗词……
辛弃疾仍在信州厉兵秣马,他这一代将才、一代词人,而今总算得志,官家没有遗忘他,他更卖命了!只想着北上杀贼,将特种战技加以改良和补充,搞得有声有色。
突然,辛弃疾的营房之中,有得一个兵卒急报:“安抚使,大营北端、湖面上来得一支队伍,不见旌佩,不见旗号,但来势浩荡,不下两千之众,手中长剑大刀、强弩长矛、弓箭等武器人手有份,船只排成横排,成了铁锁横江之势,不知是敌是友,请安抚使定夺!”
辛弃疾闻言,一个突兀,急道:“传张复北前来!”
那汇禀之人却道:“回安抚使,黑队长去了信州城,说是赵国公有要事唤他。”
辛弃疾纳闷道:“越是用人之秋,越是出乱子。那伙人是甚么时候被发现的?”
兵卒道:“水上的兄弟说,前日以来,湖面上大雾弥漫,看不清楚,却是今早上突然发现的。”
辛弃疾有所了然:“来者可有甚么异常之举?”
那人道:“相距甚远,不明动向,但其前进步伐半点不停,显得坦然自若。”
辛弃疾当机立断,道:“多半是友非敌,但不容疏忽,传令下去,叫水上的兄弟拉起铁索,先不等来人靠岸;带上两个大队,每队五百人,安插于湖面两侧,强弩准备;传令侦察队,以最快的速度沿大湖西岸而行,绕到来人后方;再带八百兄弟与我一道,正面相迎。若有变故,只见我大旗一挥,便群起而攻!”
那人一一记下,正色道:“得令!”便出了营房,将军令分配给传令官……
辛弃疾点齐兵马、严令将领,一切准备就绪,不到片刻之间,可见其反应之快,看来是练兵有成了!
呵!他不晓得的是,那伙人便是老三带来的队伍,此际他正在船上和左右之人胡吹瞎编,讲一些江湖往事给大家听呢……
周边百姓和渔民见状,消息不胫而走,都说信州来了匪患,全不把朝廷和驻军放在眼底,要来屠戮、要来抢钱、抢粮、抢女人。
市井间的传言越发高涨,大户商家关门避缝,鸡犬相鸣,却不见往来,县城之中,一派死寂。
人言可畏,信州是大难将至……(未完待续。。)
ps: 亲爱的朋友们,新书入v,渴求您的订阅和推荐,此际当真是到了救亡图存之秋,还望多多支持,感激不尽呐!
这块中原以南的地方,多有匪患盗贼,朝廷剿之不及,灭了一拨,又生一拨……
话不多说,老三一伙渐行渐远,不多时来到蔪州境地,只要速度快,不到一月时间,便可过江州,渡鄱阳湖而抵信州。
到了信州就好了,那里全是老三的旧相识,辛弃疾、黑娃、赵国公、赵汝愚。还有他那军旅之中一干狐朋狗友。
其心中越急越躁,速度自也快捷。但却苦了没有马匹的伙计们。这事老三很纳闷,咋办呢?他向来想去。只有“重操旧业”一途了,于是乎,他便带着众兄弟伙又搞起剿匪的勾当来……
每每行到大小州县,老三必定登门拜访,寻了官差“好处”,又问明当地匪患情况,只要是确定的,他一定带着这伙人布阵而上,群起而攻。剿了兵器钱财,杀了为虎作伥之首,收编了落草的喽啰,全编成苦力军,给这几百个兄弟打杂。
兄弟们也高兴,没想到这还没参军,便已然过了当官的瘾。
嘿!那呼来换取的感觉真好,高高在上,掌握生杀大权!
转眼之间。被老三平掉的“山头”越来越多,辖地州县长官对他感激不尽,都说他带的不是布衣,而是一支剿匪灭盗的神兵!
老三也心安理得。最重要的是,伙计们的装备越来越好,马匹越来越多。战斗力越来越强,所谓兵强马壮。他睡着了都能笑醒来……
安庆府一役,损失了尽两百人。可而今不断补充人员进来,他听伙计们汇报,已然涨到了一千二三之众。
人多力量大,可人多了也麻烦,要吃要喝,关键是要团结,要令行禁止!这些问题一时间涌来,可不好处理的。
行路难啊行路难……
老三一路“坑蒙拐骗”,剿匪杀贼,来者不拒,蚂蚱都是肉呢,他成了个嗜血的恶魔,兄弟们也成了一群嗷嗷乱叫的恶狼。
“辛幼安啊辛幼安,看看老子给你带了一支甚么队伍来?你可得对我家涣哥儿好些,否则老子看白了你!”老三骑在马背上,自言自语。
再经半月时间,这群大江以北带来的队伍终于抵达鄱阳湖,可船只远远不够,无赖之下,他只好去求助江州知州,又把缴获来的钱财打造大船,顺风顺水,一路南去,直逼信州……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以秋其代序。
八月中旬悄然远逝,秋风秋雨就要来临,在这诗情画意的日子里,所有人都在注意一件紧张的事情,便是秋季的科举考试。但却忽略一支浩浩汤汤的队伍,他们正横穿鄱阳湖而去……
到得一个秋高气爽的清早晨,临安府的举子们还在应付最后的一两场考试。
赵汝愚没在信州,他受了陛下传唤,与史浩一道,早早赶去了临安府,要与尚书省的官员们一起看看大宋举子们的好文章、好诗词……
辛弃疾仍在信州厉兵秣马,他这一代将才、一代词人,而今总算得志,官家没有遗忘他,他更卖命了!只想着北上杀贼,将特种战技加以改良和补充,搞得有声有色。
突然,辛弃疾的营房之中,有得一个兵卒急报:“安抚使,大营北端、湖面上来得一支队伍,不见旌佩,不见旗号,但来势浩荡,不下两千之众,手中长剑大刀、强弩长矛、弓箭等武器人手有份,船只排成横排,成了铁锁横江之势,不知是敌是友,请安抚使定夺!”
辛弃疾闻言,一个突兀,急道:“传张复北前来!”
那汇禀之人却道:“回安抚使,黑队长去了信州城,说是赵国公有要事唤他。”
辛弃疾纳闷道:“越是用人之秋,越是出乱子。那伙人是甚么时候被发现的?”
兵卒道:“水上的兄弟说,前日以来,湖面上大雾弥漫,看不清楚,却是今早上突然发现的。”
辛弃疾有所了然:“来者可有甚么异常之举?”
那人道:“相距甚远,不明动向,但其前进步伐半点不停,显得坦然自若。”
辛弃疾当机立断,道:“多半是友非敌,但不容疏忽,传令下去,叫水上的兄弟拉起铁索,先不等来人靠岸;带上两个大队,每队五百人,安插于湖面两侧,强弩准备;传令侦察队,以最快的速度沿大湖西岸而行,绕到来人后方;再带八百兄弟与我一道,正面相迎。若有变故,只见我大旗一挥,便群起而攻!”
那人一一记下,正色道:“得令!”便出了营房,将军令分配给传令官……
辛弃疾点齐兵马、严令将领,一切准备就绪,不到片刻之间,可见其反应之快,看来是练兵有成了!
呵!他不晓得的是,那伙人便是老三带来的队伍,此际他正在船上和左右之人胡吹瞎编,讲一些江湖往事给大家听呢……
周边百姓和渔民见状,消息不胫而走,都说信州来了匪患,全不把朝廷和驻军放在眼底,要来屠戮、要来抢钱、抢粮、抢女人。
市井间的传言越发高涨,大户商家关门避缝,鸡犬相鸣,却不见往来,县城之中,一派死寂。
人言可畏,信州是大难将至……(未完待续。。)
ps: 亲爱的朋友们,新书入v,渴求您的订阅和推荐,此际当真是到了救亡图存之秋,还望多多支持,感激不尽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