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 www.piaotian.tw,重返1977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 洪衍武他们一路游去,发现果然如“老刀鱼”刚才所说,海底简直像过了篦子似的那么干净。
不但鲍鱼、海螺、扇贝全然殆尽,就连让“海碰子”们根本不屑一顾的“刺锅子”、“海红”和“海蛎子”也所剩无几。
而直到游到彻底看不到海底的区域他们才停下,这里距海岸已经有六七十米远了。
这时,“老刀鱼”先独自探了下海底深度,发现大致是“五庹水”八(九)米左右,心里就有了底。等到再回到海面上,他便开始给洪衍武和陈力泉介绍起扇贝的习性和捞捕方法来。
他说扇贝这玩意最不耐热,夏秋时要去深水区避暑,直到入冬水冷了,扇贝才会往浅水区回迁。
而扇贝在水里移动的方式,那几乎就像是在“飞”。在它需要“搬迁”时,会毅然决然地主动挣断与礁石的连接,然后还会伸展开两扇贝壳,用力地一张一翕闭合地兜水、排水。并借助由此产生强劲的后坐力,最终实现飘忽地“飞”起来。
至于如何捞捕扇贝,也因此变得格外简单。
由于这个季节的扇贝是搬迁新地,与礁石基础连接不牢,通常情况下,扇贝只需轻轻一揪就下来。还有些时候,扇贝飞翔落点不太准确,往往没落在礁石上,而是落在了礁石丛间泥沙地上,这种情况,也可轻松垂手捡起。
所以说,捞捕扇贝并不存在什么实际困难,基本上靠一双手就能完成,更无需借助什么特别的工具。而收获丰厚唯一的关键,就在于个人深水下的活动能力和寻找水下暗礁的能力。
对洪衍武和陈力泉的潜水本事,“老刀鱼”当然充满信心,所以“运气”的技巧他就没有再说,有关潜水,唯一郑重告诫他们的,是几条在海底保证安全的防范措施。
第一,就是人碰海要有尺度,不能贪财,懂得取舍,对风险要有正确衡量。
比如说太过危险的礁洞,就不要贸然去钻。有海流子和离岸太远的深水海域,也不要以身犯险。哪怕里面的货再厚,该放弃的时候也要舍得放弃。
第二,到生疏海域潜水时也要谨慎加小心,千万不能冒失。
为了安全起见,凡水深复杂的地方,尽量分二到三次才潜到底,为的是摸清海底情况。因为虽然洪衍武他们不怕被贝壳剐伤,但也还存在着被海草缠绕,和头撞礁石的风险。由这两种意外情况导致身死的“海碰子”,从古到今可并不在少数。
第三,永远记住水上水下是两重天。深水区不同浅水区,下面不但有以忍受的刺骨严寒,还有难以忍受的压力。
一旦下潜过五六米,人就开始遭罪了。及至八(九)米时,人便会被压力挤压得极其痛苦。而人最终的下潜极限基本就在二十米左右。一旦到了这种深度,就会增加两个大气压。哪怕还能再往下潜也没用了。到时候不但水镜玻璃会被压碎,人也会得“潜水病”的。
另外,也正是因为水下压力的存在,很可能还会有两种意外情况发生。第一就是水镜漏水,第二则是鼻腔出血。
可无论遇到哪一种情况,水镜当时都不能摘下来,一定要坚持憋气,迅速浮出水面。这是因为水下的压力大,没有了水镜更容易呛水。
尤其是鼻腔出血,那场面或许会很吓人,水镜里往往会变得一片赤红,让人什么都看不清。但实际上无需担心,因为那只是初学者都要经历的一关。
这行里的人都知道,凡“海碰子”扎深水,都要破一次鼻子,但从此之后也就再不会破了。这就象考毕业证似的,一劳永逸。
因此若真是破了鼻子,只要上得海面把水镜摘下来,洗一下,冲冲鼻子就好,绝不会有什么严重后果。
说完了潜水,“老刀鱼”最后又说起该如何迅速发现水下暗礁。
其实这一条,一直是让“海碰子”们最头疼的问题。因为没有暗礁就没有海物。“海碰子”们之所以喜欢暗礁,不怕暗礁,就是因为暗礁里面有货。
但是,在陌生的海湾里,人如果总是把头埋进水里寻找,不一会儿眼睛就会出现幻觉,仿佛觉着四周全是暗礁。而这时,人要是一猛子扎下去,只能看到一片空荡荡的沙滩。便会使人好半天懊丧不已。
要知道,“诲碰子”可最怕扎“空猛子”,因为人完全是靠精神头。水下面如果有货,“海碰子”就会越干越起劲,再疲倦也能兴致勃勃。可要接连扎三个“空猛子”,就会感觉全天的气力都会用完了。
不过,“老刀鱼”毕竟是“老刀鱼”,在这件事上他竟然也有自己的独门诀窍。
只见他神秘地一笑,然后便非常自得地告诉了洪衍武和陈力泉一句话。
“你们要是在从没有扎过猛的海滩‘扎猛’,可不要用眼睛找暗礁,一定要用……耳朵!”
/> 洪衍武他们一路游去,发现果然如“老刀鱼”刚才所说,海底简直像过了篦子似的那么干净。
不但鲍鱼、海螺、扇贝全然殆尽,就连让“海碰子”们根本不屑一顾的“刺锅子”、“海红”和“海蛎子”也所剩无几。
而直到游到彻底看不到海底的区域他们才停下,这里距海岸已经有六七十米远了。
这时,“老刀鱼”先独自探了下海底深度,发现大致是“五庹水”八(九)米左右,心里就有了底。等到再回到海面上,他便开始给洪衍武和陈力泉介绍起扇贝的习性和捞捕方法来。
他说扇贝这玩意最不耐热,夏秋时要去深水区避暑,直到入冬水冷了,扇贝才会往浅水区回迁。
而扇贝在水里移动的方式,那几乎就像是在“飞”。在它需要“搬迁”时,会毅然决然地主动挣断与礁石的连接,然后还会伸展开两扇贝壳,用力地一张一翕闭合地兜水、排水。并借助由此产生强劲的后坐力,最终实现飘忽地“飞”起来。
至于如何捞捕扇贝,也因此变得格外简单。
由于这个季节的扇贝是搬迁新地,与礁石基础连接不牢,通常情况下,扇贝只需轻轻一揪就下来。还有些时候,扇贝飞翔落点不太准确,往往没落在礁石上,而是落在了礁石丛间泥沙地上,这种情况,也可轻松垂手捡起。
所以说,捞捕扇贝并不存在什么实际困难,基本上靠一双手就能完成,更无需借助什么特别的工具。而收获丰厚唯一的关键,就在于个人深水下的活动能力和寻找水下暗礁的能力。
对洪衍武和陈力泉的潜水本事,“老刀鱼”当然充满信心,所以“运气”的技巧他就没有再说,有关潜水,唯一郑重告诫他们的,是几条在海底保证安全的防范措施。
第一,就是人碰海要有尺度,不能贪财,懂得取舍,对风险要有正确衡量。
比如说太过危险的礁洞,就不要贸然去钻。有海流子和离岸太远的深水海域,也不要以身犯险。哪怕里面的货再厚,该放弃的时候也要舍得放弃。
第二,到生疏海域潜水时也要谨慎加小心,千万不能冒失。
为了安全起见,凡水深复杂的地方,尽量分二到三次才潜到底,为的是摸清海底情况。因为虽然洪衍武他们不怕被贝壳剐伤,但也还存在着被海草缠绕,和头撞礁石的风险。由这两种意外情况导致身死的“海碰子”,从古到今可并不在少数。
第三,永远记住水上水下是两重天。深水区不同浅水区,下面不但有以忍受的刺骨严寒,还有难以忍受的压力。
一旦下潜过五六米,人就开始遭罪了。及至八(九)米时,人便会被压力挤压得极其痛苦。而人最终的下潜极限基本就在二十米左右。一旦到了这种深度,就会增加两个大气压。哪怕还能再往下潜也没用了。到时候不但水镜玻璃会被压碎,人也会得“潜水病”的。
另外,也正是因为水下压力的存在,很可能还会有两种意外情况发生。第一就是水镜漏水,第二则是鼻腔出血。
可无论遇到哪一种情况,水镜当时都不能摘下来,一定要坚持憋气,迅速浮出水面。这是因为水下的压力大,没有了水镜更容易呛水。
尤其是鼻腔出血,那场面或许会很吓人,水镜里往往会变得一片赤红,让人什么都看不清。但实际上无需担心,因为那只是初学者都要经历的一关。
这行里的人都知道,凡“海碰子”扎深水,都要破一次鼻子,但从此之后也就再不会破了。这就象考毕业证似的,一劳永逸。
因此若真是破了鼻子,只要上得海面把水镜摘下来,洗一下,冲冲鼻子就好,绝不会有什么严重后果。
说完了潜水,“老刀鱼”最后又说起该如何迅速发现水下暗礁。
其实这一条,一直是让“海碰子”们最头疼的问题。因为没有暗礁就没有海物。“海碰子”们之所以喜欢暗礁,不怕暗礁,就是因为暗礁里面有货。
但是,在陌生的海湾里,人如果总是把头埋进水里寻找,不一会儿眼睛就会出现幻觉,仿佛觉着四周全是暗礁。而这时,人要是一猛子扎下去,只能看到一片空荡荡的沙滩。便会使人好半天懊丧不已。
要知道,“诲碰子”可最怕扎“空猛子”,因为人完全是靠精神头。水下面如果有货,“海碰子”就会越干越起劲,再疲倦也能兴致勃勃。可要接连扎三个“空猛子”,就会感觉全天的气力都会用完了。
不过,“老刀鱼”毕竟是“老刀鱼”,在这件事上他竟然也有自己的独门诀窍。
只见他神秘地一笑,然后便非常自得地告诉了洪衍武和陈力泉一句话。
“你们要是在从没有扎过猛的海滩‘扎猛’,可不要用眼睛找暗礁,一定要用……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