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 www.piaotian.tw,射雕之武穆遗书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下因这种习惯而获益的人,不约而同的反对。”
“当年神宗皇帝天赐英明,王安石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的大勇气,试图改革,不也是遭到了朝野上下。一致的反对么?在全天下这股滔滔洪流之下,纵使神宗威望再高,王安石权势再盛,也终归难以抗衡啊!”
“今日若我等沿袭神宗皇帝和王安石的旧路,何尝又不会成为第二个失败者?”
辛弃疾沉默半晌,才抬起头,睁开眼,问道:“贤侄说的这种习惯,究竟是什么?”
岳无笛呵呵冷笑数声。才握紧拳头,而后又松开,慢悠悠地道:“强干弱枝的军事策略易改,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祖制难变啊!”
此言一出,辛弃疾手里的求和文书,当即掉落在地,韩侂胄本没有什么表情的脸,也倏然变色。
“我若是对一般大儒。是决不会说出这句话的。因为我知道一旦说出这句话,不管先前如何支持我的人。只要是一名读书人,势必都会与我离心。但我相信,辛大人与韩相,决计不会!”说着双眸张开,定定地瞧着辛弃疾和韩侂胄二人的脸色。
见二人半晌怔怔的无言,岳无笛又冷笑一声。缓缓地道:“这就是大宋积弱的根本原因,我想二位,无论如何也不曾真正地想到过吧。二位身为朝廷最顶级的士大夫,向来为国尽忠,又怎会想到。造成国家疲弱的罪魁祸首,又正是和你们自己有关呢?”
辛弃疾的手仍有些发抖,半晌才艰难地开口,问道:“贤侄如何证明,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是本朝积弱的罪魁祸首?”
韩侂胄虽然没有说话,但是一双眼睛,却也是定定地看着岳无笛,想要听他说出个理由,一直以来,韩侂胄虽是明教光明左使,但他内心之中,恐怕最为坚信的,还是儒家的治国平天下之道。
之所以毫不保留地效忠岳无笛,一半是因为岳无笛武功高强,是明教教主,另一半,也是因为在岳无笛的身上,他看到了华夏复兴的希望,才矢志追随。可现在岳无笛却说,导致国家积弱的罪魁祸首,竟然是他这样的人,让他如何能不心惊?若是这样,即使帮助岳无笛得到了天下,他又能得到什么样的好下场?
岳无笛见了二人的神态,却是反而一笑,不慌不忙地道:“二位有些过于担心了,我说导致本朝积弱的罪魁祸首,是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这条祖制,而非士大夫。”
辛弃疾和韩侂胄二人微微一愣,思索片刻后,神色一动,脸色稍稍缓和了下来。但即使如此,二人也还是在等待着岳无笛的理由。尽管罪魁祸首是祖制,而非士大夫,毕竟也与士大夫有关,他们如何能等闲视之?
岳无笛道:“士大夫这个阶层,并不是本朝才出现的,自古有之,自古以来,就是国家朝廷的中坚力量。只是在古时,他们的称谓不同罢了。先秦时,贵族掌握知识和官路,贵族便是士大夫。汉魏南北朝至隋唐时代,门阀掌握知识和官路,门阀便是士大夫。而到了本朝,名门寒门,都可以读书入仕,这些读书人,便是新的士大夫。”
“士大夫从来都是治理天下的中坚力量,而本朝太祖,却是将这个事实,提升到了祖制的程度上,导致士大夫的力量变得前所未有的强大。自此文人独尊,武人的地位空前下降,重文轻武的风气,绵延近两百年,似乎已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如果说大宋是一株大树的话,那么它所结出来的果子,都是文人果子,若是出现一两个武人果子,便会遭到满树文人果子的一致排挤,大宋这株大树上,没有武人果子的生长空间啊。”
“一个重文轻武,没有丝毫尚武风气的国家,若是独占一隅也就罢了,偏偏占据了最为富饶的土地,周遭还有强敌环伺。呵呵,可以想象,它会遭受到怎样的下场。”
“而最为可怕的,还是这种风气,已然深入了这个国家的骨子里,除非再造新骨,否则绝对无法改变。所以这两百年来,大宋先受契丹欺压,再遭女真凌辱,现在又面临蒙古的威胁。就连天南一小国,也都能割裂山河,数百年称皇称帝。”
一番话说得辛弃疾和韩侂胄尽皆默然,低头不语,脸色都有些苍白起来,二人都是武功高强之士,出现这样的情况,也真是罕见稀奇之极了。
二人沉默了一会儿,辛弃疾忽然开口说道:“贤侄所言,固然是甚有道理,让老夫数十年未曾想通的问题,今日豁然开朗。”
岳无笛知道辛弃疾必然还有后话,因此没有接口,只是在等他继续说。
果然,辛弃疾凝眉片刻后,再度开口说道:“正如贤侄所言,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祖制,导致了本朝重文轻武的风气绵延,深入骨髓,才导致多次遭受外侮。”
“然而,若不重文轻武,难道重武轻文不成?太祖皇帝平定了五代十国,纷纷扰扰的战乱,总结前代教训,才想出了这么个重文轻武,强干弱枝的国策,二百年来,大宋始终没有因为内乱而遭受浩劫,可见这条国策,并非无用。”
“若是贤侄你再建新朝,重武轻文,那么汉末诸侯之乱,晚唐藩镇割据,五代战火连绵,岂不是又要再次出现了?”
“重武轻文,容易导致内乱,却能赢得对外的胜利;重文轻武,容易导致外侮,却容易遭受内乱的劫数。这两者,都并非是全然只有好处,都同时存在着弊端。本朝再多的不是,也只不过是选了重文轻武这一种罢了。若是贤侄能够建立新朝,又会做怎样的选择?”
辛弃疾本以为岳无笛会犹豫很久,就算不犹豫很久,也至少要思忖一番,却没想到,岳无笛毫不迟疑地就脱口而出:“国以弱灭,必是外族入侵;国以强亡,不过改朝换代。若是由我在这之间做一个选择的话,我岳无笛,宁以强亡,不以弱灭!”(未完待续。)
下因这种习惯而获益的人,不约而同的反对。”
“当年神宗皇帝天赐英明,王安石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的大勇气,试图改革,不也是遭到了朝野上下。一致的反对么?在全天下这股滔滔洪流之下,纵使神宗威望再高,王安石权势再盛,也终归难以抗衡啊!”
“今日若我等沿袭神宗皇帝和王安石的旧路,何尝又不会成为第二个失败者?”
辛弃疾沉默半晌,才抬起头,睁开眼,问道:“贤侄说的这种习惯,究竟是什么?”
岳无笛呵呵冷笑数声。才握紧拳头,而后又松开,慢悠悠地道:“强干弱枝的军事策略易改,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祖制难变啊!”
此言一出,辛弃疾手里的求和文书,当即掉落在地,韩侂胄本没有什么表情的脸,也倏然变色。
“我若是对一般大儒。是决不会说出这句话的。因为我知道一旦说出这句话,不管先前如何支持我的人。只要是一名读书人,势必都会与我离心。但我相信,辛大人与韩相,决计不会!”说着双眸张开,定定地瞧着辛弃疾和韩侂胄二人的脸色。
见二人半晌怔怔的无言,岳无笛又冷笑一声。缓缓地道:“这就是大宋积弱的根本原因,我想二位,无论如何也不曾真正地想到过吧。二位身为朝廷最顶级的士大夫,向来为国尽忠,又怎会想到。造成国家疲弱的罪魁祸首,又正是和你们自己有关呢?”
辛弃疾的手仍有些发抖,半晌才艰难地开口,问道:“贤侄如何证明,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是本朝积弱的罪魁祸首?”
韩侂胄虽然没有说话,但是一双眼睛,却也是定定地看着岳无笛,想要听他说出个理由,一直以来,韩侂胄虽是明教光明左使,但他内心之中,恐怕最为坚信的,还是儒家的治国平天下之道。
之所以毫不保留地效忠岳无笛,一半是因为岳无笛武功高强,是明教教主,另一半,也是因为在岳无笛的身上,他看到了华夏复兴的希望,才矢志追随。可现在岳无笛却说,导致国家积弱的罪魁祸首,竟然是他这样的人,让他如何能不心惊?若是这样,即使帮助岳无笛得到了天下,他又能得到什么样的好下场?
岳无笛见了二人的神态,却是反而一笑,不慌不忙地道:“二位有些过于担心了,我说导致本朝积弱的罪魁祸首,是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这条祖制,而非士大夫。”
辛弃疾和韩侂胄二人微微一愣,思索片刻后,神色一动,脸色稍稍缓和了下来。但即使如此,二人也还是在等待着岳无笛的理由。尽管罪魁祸首是祖制,而非士大夫,毕竟也与士大夫有关,他们如何能等闲视之?
岳无笛道:“士大夫这个阶层,并不是本朝才出现的,自古有之,自古以来,就是国家朝廷的中坚力量。只是在古时,他们的称谓不同罢了。先秦时,贵族掌握知识和官路,贵族便是士大夫。汉魏南北朝至隋唐时代,门阀掌握知识和官路,门阀便是士大夫。而到了本朝,名门寒门,都可以读书入仕,这些读书人,便是新的士大夫。”
“士大夫从来都是治理天下的中坚力量,而本朝太祖,却是将这个事实,提升到了祖制的程度上,导致士大夫的力量变得前所未有的强大。自此文人独尊,武人的地位空前下降,重文轻武的风气,绵延近两百年,似乎已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如果说大宋是一株大树的话,那么它所结出来的果子,都是文人果子,若是出现一两个武人果子,便会遭到满树文人果子的一致排挤,大宋这株大树上,没有武人果子的生长空间啊。”
“一个重文轻武,没有丝毫尚武风气的国家,若是独占一隅也就罢了,偏偏占据了最为富饶的土地,周遭还有强敌环伺。呵呵,可以想象,它会遭受到怎样的下场。”
“而最为可怕的,还是这种风气,已然深入了这个国家的骨子里,除非再造新骨,否则绝对无法改变。所以这两百年来,大宋先受契丹欺压,再遭女真凌辱,现在又面临蒙古的威胁。就连天南一小国,也都能割裂山河,数百年称皇称帝。”
一番话说得辛弃疾和韩侂胄尽皆默然,低头不语,脸色都有些苍白起来,二人都是武功高强之士,出现这样的情况,也真是罕见稀奇之极了。
二人沉默了一会儿,辛弃疾忽然开口说道:“贤侄所言,固然是甚有道理,让老夫数十年未曾想通的问题,今日豁然开朗。”
岳无笛知道辛弃疾必然还有后话,因此没有接口,只是在等他继续说。
果然,辛弃疾凝眉片刻后,再度开口说道:“正如贤侄所言,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祖制,导致了本朝重文轻武的风气绵延,深入骨髓,才导致多次遭受外侮。”
“然而,若不重文轻武,难道重武轻文不成?太祖皇帝平定了五代十国,纷纷扰扰的战乱,总结前代教训,才想出了这么个重文轻武,强干弱枝的国策,二百年来,大宋始终没有因为内乱而遭受浩劫,可见这条国策,并非无用。”
“若是贤侄你再建新朝,重武轻文,那么汉末诸侯之乱,晚唐藩镇割据,五代战火连绵,岂不是又要再次出现了?”
“重武轻文,容易导致内乱,却能赢得对外的胜利;重文轻武,容易导致外侮,却容易遭受内乱的劫数。这两者,都并非是全然只有好处,都同时存在着弊端。本朝再多的不是,也只不过是选了重文轻武这一种罢了。若是贤侄能够建立新朝,又会做怎样的选择?”
辛弃疾本以为岳无笛会犹豫很久,就算不犹豫很久,也至少要思忖一番,却没想到,岳无笛毫不迟疑地就脱口而出:“国以弱灭,必是外族入侵;国以强亡,不过改朝换代。若是由我在这之间做一个选择的话,我岳无笛,宁以强亡,不以弱灭!”(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