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 www.piaotian.tw,大明圣祖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校并不会有太多的限制,既然在权利上,自己打破了皇帝和大臣的制约,那么就要建立另一种监督制约机制,尽管这个机制很脆弱,但也比较有效,不是么?
至于杨涟打的注意,朱由校并不在意,他也许不知道,有一个招数,叫做资格审查,不是什么人都能开办报纸的,还有一个招数,叫做国家机密,不是什么消息都能在报纸上刊登的。
送走杨涟后,朱由校回到了书房,开始执笔写文章,既然军队要等待组建,不可轻动,那么舆论的造势就先开始了,先用强大的舆论攻势,让整个帝国的臣民来一场头脑风暴,到时候各种改革的阻力会小很多。
写着写着,朱由校自己都忍不住窃笑起来,他不知道,当明朝的士大夫看到明天的焕然一新帝国日报时,会是什么反应。当帝国日报这几期传遍整个天下时,会产生何等的影响。
“生活,真是美好啊,没事了就写点东西,水上一贴,惊起一些风浪,也是挺有意思的。”朱由校惬意的想到,他决定,以后这样的事情一定要多干干,不然等他们见识逐渐丰富、开放的时候,这样的有趣的事会再也没有的。
第二三零章改变
杨涟出了皇宫后,径直来到了帝国日报的编辑部,那是位于大明门外的一栋两层小楼,位于各个部门的后面,一个僻静的位置。
“从今天起,我就是帝国日报的主编,全权负责帝国日报的发行事宜。”走进门后,杨涟对着大小猫两三只的编辑部成员说道,淡然的语气,放佛是在说一件小事。
“现在,我说,你写。”杨涟指了一个年轻的文书,然后径直开始念叨,那是一片精致的八股文,是杨涟多年经文的研读心得,虽不精深,但颇有新意,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杨大人,这是陛下让咱家送过来的。”等杨涟念叨完后,忽然刘若愚的声音出现,“陛下让杨大人明天将这份文章刊登在第一版。”
“好的,刘公公,我会办理的。”杨涟结果文稿,一看之后,便脸色数变,极为精彩。
“你们都还看什么,还不出去采访?”回过神来后,杨涟发现编辑部的人都盯着他看,不由怒吼道。
“采访!?”几名秀才编辑相互对视一眼,不明所以。
“就是大街小巷的去问,问军人,问官员,问百姓,问他们对某些事物的看法,所有人都去,天黑之前每人给我交一篇稿子上来。”杨涟再度怒吼道,所有人都被他气镇山河的气势给赶了出去。
“呼!舒坦多了!”看着手中皇帝写的稿子,杨涟不禁摇头苦笑,“这样的文稿,也不知道会惹出多大的乱子。”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报童就开始沿街叫卖了,有的发展出了指定的客户,更是直接跑过去,将报纸放好。
左光斗起来之后,也买了一份报纸,作为杨涟的好友,在对方上任后的第一份报纸,总得支持一下。只是才看了一眼,他就噗的一声,将嘴巴中的早点给喷了出来。
只见当先头版写着斗大的标题——论变革之必要。
“时移而世易,世易而事变,自恒古以来,未有长久不变者,大明立国两百载,其典礼制度,皆从国初,至今风俗人情已便,然制度仍未改也,吾窃以为不妥。”
不妥,不妥你妹啊!
左光斗真的很想这么吼一句,然而良好的教养,让他终究还是没有当众发作。他快速的将这片文章浏览下来,文章不长,通篇都是在将变革的必要性,更是那国初的卫所和现在的卫所做比较,说不变者就是这样的下场。
这些都不是关键,关键是对方那指点江山的口气,姿态摆的极为高调,评论先皇,纵论古今,简直是不要命的典范。
他翻到最后,看了下著名,叫开疆拓土,很陌生的一笔名,而且行文风格也和他脑海中的人对不上号。
寻摸了半天,他也摸不准这作者什么来路,最终只能摇头放弃,“这家伙,这是嫌现在还不够火热,再添一把柴火么?”
皇帝在登基那天就说了,他要改革,当时碍于红丸案无人反对,而今失态平息,反对的风潮渐渐泛起,而这篇文章又来这么一出,为变革吹捧,寻找理论依据,这是彻底的激化矛盾啊。
“真是风雨欲来啊!”左光斗砸吧了下嘴,继续往下看去。
后面的文章就有趣多了,多是些介绍性的,有介绍辽东的,简述那边的新政策,说只有有人移民,就有分的土地,而且在那边种田免税,一辈子都不用交税负。这则文章看的左光斗眼角直跳,“吹牛的吧!”
心中这么想着,但他确地却隐隐有几分相信,这可是帝国日报,是皇帝的喉舌,上面是不可能有假消息的。
“孙稚绳好手段,帝国日报流传深远,在这上面吸引移民,当真是一本万利。”看着上面介绍辽东地理风情的文章,左光斗不得不说一个服字。
就在他这么想着的时候,他旁边的街面上传来一阵喧闹,左光斗牛头看去,却是一位青衣秀才,正拿着一份报纸,大声念着,而内容,正是辽东这一篇。
秀才还没念完,街道上就嚷嚷起来。
“哎,这的免税么?还是一辈子都免,哪里会有这么好的事情啊!”
“这是真的么,辽东的条件这么好啊!”
“是啊,是啊,要是去的话,怎么去啊!”
“秀才,说说,上面写了咋去不?”
“上面说了,去警局报名,到时候人多了,会统一送过去的。”秀才大声的喊着,他身边越来越多的人聚集起来,都是问这个的。在不远处,另一位年报纸的人也是这样,这里是天子脚下,读书认字的多了去了。
“这……..”看到这个情况,左光斗目瞪口呆,他料想这篇文章会引发巨大的轰动,但没想到这个轰动来的这么突然,远远超出了他的估计。回过头,他看向自己好友写的那篇经义,心中突然火热起来,若是自己的著作能够在上面刊登,让如许多的人观看的话……
今天这一版报纸刚一发售,就让许多人惊叹,那篇为皇帝变革的鼓吹的文章,辽东免税政策,杨涟的经义,太医院的介绍,无不让人大开眼界。无数京师地界的读书人都在议论,有吗太医院伤风败俗的,有琢磨是不是去辽东应招的,也有些佃农商量是不是去辽东开垦的。
总之,今天这份报纸成为了整个京师讨论的对象。自那之后,帝国日报便风格大改,每三天一期的报纸,不在是以前的官样文章,全部都换成了各种宣讲介绍的版面,有各种经义的讨论,有海外风土人情介绍,有各地奇闻趣事的描述,还有辽东各种政策的宣传。
而帝国日报的规模,也在杨涟的手下日渐膨胀,他在各个省城开设分社,出了搜集各地的新闻外,便是将最新一期的报纸用快马送达,然后当地印刷,这样虽然越远的地方会有延期,但为了日报的影响力,也顾不得许多了。
记者制度也在逐渐的推广,每个省份都有,他们到处跑着,搜集各地的信息,随着帝国日报的逐渐完善,朱由校除了厂卫外,又多了一条信息来源。
而杨涟,也在这日渐繁忙的工作中,体会到宣传的巨大作用。
校并不会有太多的限制,既然在权利上,自己打破了皇帝和大臣的制约,那么就要建立另一种监督制约机制,尽管这个机制很脆弱,但也比较有效,不是么?
至于杨涟打的注意,朱由校并不在意,他也许不知道,有一个招数,叫做资格审查,不是什么人都能开办报纸的,还有一个招数,叫做国家机密,不是什么消息都能在报纸上刊登的。
送走杨涟后,朱由校回到了书房,开始执笔写文章,既然军队要等待组建,不可轻动,那么舆论的造势就先开始了,先用强大的舆论攻势,让整个帝国的臣民来一场头脑风暴,到时候各种改革的阻力会小很多。
写着写着,朱由校自己都忍不住窃笑起来,他不知道,当明朝的士大夫看到明天的焕然一新帝国日报时,会是什么反应。当帝国日报这几期传遍整个天下时,会产生何等的影响。
“生活,真是美好啊,没事了就写点东西,水上一贴,惊起一些风浪,也是挺有意思的。”朱由校惬意的想到,他决定,以后这样的事情一定要多干干,不然等他们见识逐渐丰富、开放的时候,这样的有趣的事会再也没有的。
第二三零章改变
杨涟出了皇宫后,径直来到了帝国日报的编辑部,那是位于大明门外的一栋两层小楼,位于各个部门的后面,一个僻静的位置。
“从今天起,我就是帝国日报的主编,全权负责帝国日报的发行事宜。”走进门后,杨涟对着大小猫两三只的编辑部成员说道,淡然的语气,放佛是在说一件小事。
“现在,我说,你写。”杨涟指了一个年轻的文书,然后径直开始念叨,那是一片精致的八股文,是杨涟多年经文的研读心得,虽不精深,但颇有新意,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杨大人,这是陛下让咱家送过来的。”等杨涟念叨完后,忽然刘若愚的声音出现,“陛下让杨大人明天将这份文章刊登在第一版。”
“好的,刘公公,我会办理的。”杨涟结果文稿,一看之后,便脸色数变,极为精彩。
“你们都还看什么,还不出去采访?”回过神来后,杨涟发现编辑部的人都盯着他看,不由怒吼道。
“采访!?”几名秀才编辑相互对视一眼,不明所以。
“就是大街小巷的去问,问军人,问官员,问百姓,问他们对某些事物的看法,所有人都去,天黑之前每人给我交一篇稿子上来。”杨涟再度怒吼道,所有人都被他气镇山河的气势给赶了出去。
“呼!舒坦多了!”看着手中皇帝写的稿子,杨涟不禁摇头苦笑,“这样的文稿,也不知道会惹出多大的乱子。”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报童就开始沿街叫卖了,有的发展出了指定的客户,更是直接跑过去,将报纸放好。
左光斗起来之后,也买了一份报纸,作为杨涟的好友,在对方上任后的第一份报纸,总得支持一下。只是才看了一眼,他就噗的一声,将嘴巴中的早点给喷了出来。
只见当先头版写着斗大的标题——论变革之必要。
“时移而世易,世易而事变,自恒古以来,未有长久不变者,大明立国两百载,其典礼制度,皆从国初,至今风俗人情已便,然制度仍未改也,吾窃以为不妥。”
不妥,不妥你妹啊!
左光斗真的很想这么吼一句,然而良好的教养,让他终究还是没有当众发作。他快速的将这片文章浏览下来,文章不长,通篇都是在将变革的必要性,更是那国初的卫所和现在的卫所做比较,说不变者就是这样的下场。
这些都不是关键,关键是对方那指点江山的口气,姿态摆的极为高调,评论先皇,纵论古今,简直是不要命的典范。
他翻到最后,看了下著名,叫开疆拓土,很陌生的一笔名,而且行文风格也和他脑海中的人对不上号。
寻摸了半天,他也摸不准这作者什么来路,最终只能摇头放弃,“这家伙,这是嫌现在还不够火热,再添一把柴火么?”
皇帝在登基那天就说了,他要改革,当时碍于红丸案无人反对,而今失态平息,反对的风潮渐渐泛起,而这篇文章又来这么一出,为变革吹捧,寻找理论依据,这是彻底的激化矛盾啊。
“真是风雨欲来啊!”左光斗砸吧了下嘴,继续往下看去。
后面的文章就有趣多了,多是些介绍性的,有介绍辽东的,简述那边的新政策,说只有有人移民,就有分的土地,而且在那边种田免税,一辈子都不用交税负。这则文章看的左光斗眼角直跳,“吹牛的吧!”
心中这么想着,但他确地却隐隐有几分相信,这可是帝国日报,是皇帝的喉舌,上面是不可能有假消息的。
“孙稚绳好手段,帝国日报流传深远,在这上面吸引移民,当真是一本万利。”看着上面介绍辽东地理风情的文章,左光斗不得不说一个服字。
就在他这么想着的时候,他旁边的街面上传来一阵喧闹,左光斗牛头看去,却是一位青衣秀才,正拿着一份报纸,大声念着,而内容,正是辽东这一篇。
秀才还没念完,街道上就嚷嚷起来。
“哎,这的免税么?还是一辈子都免,哪里会有这么好的事情啊!”
“这是真的么,辽东的条件这么好啊!”
“是啊,是啊,要是去的话,怎么去啊!”
“秀才,说说,上面写了咋去不?”
“上面说了,去警局报名,到时候人多了,会统一送过去的。”秀才大声的喊着,他身边越来越多的人聚集起来,都是问这个的。在不远处,另一位年报纸的人也是这样,这里是天子脚下,读书认字的多了去了。
“这……..”看到这个情况,左光斗目瞪口呆,他料想这篇文章会引发巨大的轰动,但没想到这个轰动来的这么突然,远远超出了他的估计。回过头,他看向自己好友写的那篇经义,心中突然火热起来,若是自己的著作能够在上面刊登,让如许多的人观看的话……
今天这一版报纸刚一发售,就让许多人惊叹,那篇为皇帝变革的鼓吹的文章,辽东免税政策,杨涟的经义,太医院的介绍,无不让人大开眼界。无数京师地界的读书人都在议论,有吗太医院伤风败俗的,有琢磨是不是去辽东应招的,也有些佃农商量是不是去辽东开垦的。
总之,今天这份报纸成为了整个京师讨论的对象。自那之后,帝国日报便风格大改,每三天一期的报纸,不在是以前的官样文章,全部都换成了各种宣讲介绍的版面,有各种经义的讨论,有海外风土人情介绍,有各地奇闻趣事的描述,还有辽东各种政策的宣传。
而帝国日报的规模,也在杨涟的手下日渐膨胀,他在各个省城开设分社,出了搜集各地的新闻外,便是将最新一期的报纸用快马送达,然后当地印刷,这样虽然越远的地方会有延期,但为了日报的影响力,也顾不得许多了。
记者制度也在逐渐的推广,每个省份都有,他们到处跑着,搜集各地的信息,随着帝国日报的逐渐完善,朱由校除了厂卫外,又多了一条信息来源。
而杨涟,也在这日渐繁忙的工作中,体会到宣传的巨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