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 www.piaotian.tw,城管无敌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中国有句俗话,叫做:“落毛的凤凰不如鸡。”
还有一句俗话,叫做:“小姐的身子,丫鬟的命。”
而这也是英国人在二战之后,国运日薄西山,沿着快车道一路滑坡的真实写照。
事实上,直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期,大英帝国依然相信自己正处于帝国的黄金时期,相信自己依然是统治万顷波涛的海上女王——在二战爆发之前,伦敦的白厅控制着全世界二百多个殖民地、属国与属地,土地总面积超过一千一百万平方英里。这个帝国的版图上栖息着太平洋海岛上的波利尼西亚土著与北极的爱斯基摩人,分布着非洲古国的后裔与莫卧儿王朝的遗址,生活着澳大利亚的农夫与南非的金矿矿工。飘扬的米字旗从苏格兰的高地一直延伸到南极的冰原,从魁北克的法语伐木场一直延伸到中东的清真寺。对于一个本土人口当时只有不到五千万的岛国来说,这简直是是一个人类历史上最令人羡慕的伟大奇迹。
所以,在那个时代,“日==不落帝国”的说法不是文学修辞,而是铁板钉钉的事实。甚至直到二十世纪的五十年代,英国人也依然沉浸在浓厚的帝国情结当中。学校里挂的是满眼飘红的殖民地分布图,历史课上教授的是克莱武的征服印度之战以及英国传教士在非洲的成就,儿童百科全书中记述的是南亚次大陆上的染色棉布工业和马来亚的橡胶树资源。一个世界帝国的痕迹无处不在,从英国人的家里到屋外。从街道的名称与竖立在公园的雕像,从印度进口的异域挂饰到非洲大象皮革制成的雨伞托;从喜马拉雅山区运来的杜鹃花,到进入日常英语中的印度方言;从博物馆的埃及木乃伊军团到无数的古希腊雕像……还有竖立在不知道多少港口城市的米字旗和维多利亚女王雕像。似乎全都在向世人诉说着不列颠的辉煌与伟大。
可是,无论昔日大英帝国征服七海的赫赫武功,维多利亚女王统治万顷波涛的豪迈霸权,是多么的令人叹为观止。但毕竟自从二战结束之后,英国的实力就在一直不断地下跌,只是时快时慢而已。
要知道,英国在近代史上能够称霸世界的根本原因。就是它拥有遍及全世界各大陆的庞大殖民地,可以为这个岛国提供无穷无尽的市场和资源;又有世界第一的无敌舰队组成强悍的钢铁之网,将众多截然不同的土地与居民联系在了一起——海军舰队之于英国的战略意义。就如同道路与军团之于古罗马一样。
然而,在二战胜利之后,这一切构成了大英帝国全球霸业的各项资本,却全都土崩瓦解了。
——二战给英国带来了一场颠覆性的变革。以至于全世界的观察家和学者。都将二战后的英国与战前的那个世界帝国来了个一刀两断的彻底切割:爱尔兰、印度、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马来亚、非洲、香港……一块块殖民地全都相继脱离而去,让统治全球四分之一陆地的大英帝国,变成了有名无实的英联邦。当1956年夺回苏伊士运河的努力失败之后,当时的英国首相已经在哀叹这是“垂死大国的最后喘息”。
再接下来,“铁娘子”撒切尔夫人的当政,北海油田的开发和马岛战争的胜利,总算是给这个急速衰颓的老朽帝国注入了一剂宝贵的强心针。而冷战的胜利和苏联的瓦解,更是让英国获得了一种虚幻的自豪感。
但是。在这短暂的回光返照之后,这个死撑着帝国架子的衰颓国度。依然在不可遏制地继续坠落深渊——如果说在撒切尔夫人的时代,英国人在仔细搜刮家底之后,还能凑出一点余力,跨越大西洋和“准发达国家”阿根廷扳一下手腕的话。那么在进入二十世纪之后,不受欧盟见待的英国,就只能给美国当小跟班了。而在全球金融风暴发生之后,产业高度空心化的英国人,更是连最后一丝力气也已经随风而逝。
说到底,在经历了几个世纪的荣耀和伟大之后,一切繁华尽皆散去的不列颠,终究还是没能摆脱偏僻岛国的尴尬身份,待到短暂的辉煌全部结束,最终还是要回归他们原本的历史地位。
非常遗憾的是,保守、固执而又傲慢的英国人,还没有完全从超级大国的梦中醒来,不甘心沦为二流国家,不愿意承认失败,更不肯放下身段,成为欧罗巴诸国之中的普通一员,而是不自量力地继续谋求欧洲领导者的宝座,依靠美国这个最强大的外援,一而再再而三地在欧盟内部充当搅屎棍。
这种吃里扒外、站在欧洲反欧洲的做法,确实是给英国取得了一些短期利益,但是从长期来看,却是把这个岛国一步步推到了欧洲公敌的地步,而且也是一种逆历史潮流而动的错误做法——欧洲各国政治领袖热衷的一体化可不是什么纸上谈兵,而是欧洲历史演进的必然产物,也是现实政治进程的无奈选择。
从历史的角度上来看,正是欧盟的诞生,才使得欧洲人直到二十一世纪还能在国际上保有强大的影响力。但同时也正是因为英国这个带路党和南欧一堆猪队友,协助美国人不断进行的内部破坏,才让原本寄托了欧洲复兴希望的欧盟,变得先天不足,随时都有沦为联合国的可能——也就是变成一个摆设。
在欧洲人的眼中,英国人这种自私自利的举动,简直就跟中国人眼中的台独势力没什么两样。
如果英国依然拥有能够单挑全欧洲的强悍势力,压制得所有人得不敢吭声,这种做法或许还没有什么大碍。可惜事实并非如此——确实,尽管帝国已经崩溃,但英国人依旧长期保持着世界第四的国防预算。仅次于美国,中国和俄罗斯,把原本可以花在教育、工业或者基础设施上的经费变成了航母和核潜艇,以此来让英国继续保持世界级玩家的地位。但残酷的现实却是,在几乎每一场战争中,不列颠都只是在美国的阴影笼罩下作战。既不为世人关注,也没有取得多少利益。仿佛一个自备干粮找苦吃的白痴小跟班。
而就连这支耗尽了国力才建设起来的强大军队,最终也随着经济的衰退和内部的贪腐,而开始逐步地崩溃。以至于最后闹到了女王的阅舰式搞成划艇比赛,治安作战要依靠雇佣兵的程度。
可想而知,面对着这样一个外强中干、犹如纸糊一般的衰朽帝国,有谁愿意屈居其下、任凭摆布?
所以。眼看着不列颠明明已经没有了世界帝国的实力。却依然保持着地球霸主的强硬、贪婪和傲慢,它的仇敌们终于联合了起来,开始策划起了踢开这颗绊脚石的秘密作战……
——————————————————————————
“……虽然整个计划到目前为止,都还没有出什么岔子。但我们这一次筹集的兵力实在是有点少……”
法国加莱海岸的指挥部里,黑发微卷,留着络腮胡子的巴纳扎尔上校,一边吸着手中的古巴雪茄烟,一边望着墙上标注着敌我双方兵力布置的英吉利海峡电子地图。略带忧郁地叹息道,“……就是在黑暗中世纪的1066年。诺曼底公爵威廉一世从法国渡海征服英格兰,打响黑斯廷斯战役的时候,他的身边也带了至少七千军队。可我们这一次的欧洲联合行动,却只在加莱地区集... -->>
中国有句俗话,叫做:“落毛的凤凰不如鸡。”
还有一句俗话,叫做:“小姐的身子,丫鬟的命。”
而这也是英国人在二战之后,国运日薄西山,沿着快车道一路滑坡的真实写照。
事实上,直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期,大英帝国依然相信自己正处于帝国的黄金时期,相信自己依然是统治万顷波涛的海上女王——在二战爆发之前,伦敦的白厅控制着全世界二百多个殖民地、属国与属地,土地总面积超过一千一百万平方英里。这个帝国的版图上栖息着太平洋海岛上的波利尼西亚土著与北极的爱斯基摩人,分布着非洲古国的后裔与莫卧儿王朝的遗址,生活着澳大利亚的农夫与南非的金矿矿工。飘扬的米字旗从苏格兰的高地一直延伸到南极的冰原,从魁北克的法语伐木场一直延伸到中东的清真寺。对于一个本土人口当时只有不到五千万的岛国来说,这简直是是一个人类历史上最令人羡慕的伟大奇迹。
所以,在那个时代,“日==不落帝国”的说法不是文学修辞,而是铁板钉钉的事实。甚至直到二十世纪的五十年代,英国人也依然沉浸在浓厚的帝国情结当中。学校里挂的是满眼飘红的殖民地分布图,历史课上教授的是克莱武的征服印度之战以及英国传教士在非洲的成就,儿童百科全书中记述的是南亚次大陆上的染色棉布工业和马来亚的橡胶树资源。一个世界帝国的痕迹无处不在,从英国人的家里到屋外。从街道的名称与竖立在公园的雕像,从印度进口的异域挂饰到非洲大象皮革制成的雨伞托;从喜马拉雅山区运来的杜鹃花,到进入日常英语中的印度方言;从博物馆的埃及木乃伊军团到无数的古希腊雕像……还有竖立在不知道多少港口城市的米字旗和维多利亚女王雕像。似乎全都在向世人诉说着不列颠的辉煌与伟大。
可是,无论昔日大英帝国征服七海的赫赫武功,维多利亚女王统治万顷波涛的豪迈霸权,是多么的令人叹为观止。但毕竟自从二战结束之后,英国的实力就在一直不断地下跌,只是时快时慢而已。
要知道,英国在近代史上能够称霸世界的根本原因。就是它拥有遍及全世界各大陆的庞大殖民地,可以为这个岛国提供无穷无尽的市场和资源;又有世界第一的无敌舰队组成强悍的钢铁之网,将众多截然不同的土地与居民联系在了一起——海军舰队之于英国的战略意义。就如同道路与军团之于古罗马一样。
然而,在二战胜利之后,这一切构成了大英帝国全球霸业的各项资本,却全都土崩瓦解了。
——二战给英国带来了一场颠覆性的变革。以至于全世界的观察家和学者。都将二战后的英国与战前的那个世界帝国来了个一刀两断的彻底切割:爱尔兰、印度、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马来亚、非洲、香港……一块块殖民地全都相继脱离而去,让统治全球四分之一陆地的大英帝国,变成了有名无实的英联邦。当1956年夺回苏伊士运河的努力失败之后,当时的英国首相已经在哀叹这是“垂死大国的最后喘息”。
再接下来,“铁娘子”撒切尔夫人的当政,北海油田的开发和马岛战争的胜利,总算是给这个急速衰颓的老朽帝国注入了一剂宝贵的强心针。而冷战的胜利和苏联的瓦解,更是让英国获得了一种虚幻的自豪感。
但是。在这短暂的回光返照之后,这个死撑着帝国架子的衰颓国度。依然在不可遏制地继续坠落深渊——如果说在撒切尔夫人的时代,英国人在仔细搜刮家底之后,还能凑出一点余力,跨越大西洋和“准发达国家”阿根廷扳一下手腕的话。那么在进入二十世纪之后,不受欧盟见待的英国,就只能给美国当小跟班了。而在全球金融风暴发生之后,产业高度空心化的英国人,更是连最后一丝力气也已经随风而逝。
说到底,在经历了几个世纪的荣耀和伟大之后,一切繁华尽皆散去的不列颠,终究还是没能摆脱偏僻岛国的尴尬身份,待到短暂的辉煌全部结束,最终还是要回归他们原本的历史地位。
非常遗憾的是,保守、固执而又傲慢的英国人,还没有完全从超级大国的梦中醒来,不甘心沦为二流国家,不愿意承认失败,更不肯放下身段,成为欧罗巴诸国之中的普通一员,而是不自量力地继续谋求欧洲领导者的宝座,依靠美国这个最强大的外援,一而再再而三地在欧盟内部充当搅屎棍。
这种吃里扒外、站在欧洲反欧洲的做法,确实是给英国取得了一些短期利益,但是从长期来看,却是把这个岛国一步步推到了欧洲公敌的地步,而且也是一种逆历史潮流而动的错误做法——欧洲各国政治领袖热衷的一体化可不是什么纸上谈兵,而是欧洲历史演进的必然产物,也是现实政治进程的无奈选择。
从历史的角度上来看,正是欧盟的诞生,才使得欧洲人直到二十一世纪还能在国际上保有强大的影响力。但同时也正是因为英国这个带路党和南欧一堆猪队友,协助美国人不断进行的内部破坏,才让原本寄托了欧洲复兴希望的欧盟,变得先天不足,随时都有沦为联合国的可能——也就是变成一个摆设。
在欧洲人的眼中,英国人这种自私自利的举动,简直就跟中国人眼中的台独势力没什么两样。
如果英国依然拥有能够单挑全欧洲的强悍势力,压制得所有人得不敢吭声,这种做法或许还没有什么大碍。可惜事实并非如此——确实,尽管帝国已经崩溃,但英国人依旧长期保持着世界第四的国防预算。仅次于美国,中国和俄罗斯,把原本可以花在教育、工业或者基础设施上的经费变成了航母和核潜艇,以此来让英国继续保持世界级玩家的地位。但残酷的现实却是,在几乎每一场战争中,不列颠都只是在美国的阴影笼罩下作战。既不为世人关注,也没有取得多少利益。仿佛一个自备干粮找苦吃的白痴小跟班。
而就连这支耗尽了国力才建设起来的强大军队,最终也随着经济的衰退和内部的贪腐,而开始逐步地崩溃。以至于最后闹到了女王的阅舰式搞成划艇比赛,治安作战要依靠雇佣兵的程度。
可想而知,面对着这样一个外强中干、犹如纸糊一般的衰朽帝国,有谁愿意屈居其下、任凭摆布?
所以。眼看着不列颠明明已经没有了世界帝国的实力。却依然保持着地球霸主的强硬、贪婪和傲慢,它的仇敌们终于联合了起来,开始策划起了踢开这颗绊脚石的秘密作战……
——————————————————————————
“……虽然整个计划到目前为止,都还没有出什么岔子。但我们这一次筹集的兵力实在是有点少……”
法国加莱海岸的指挥部里,黑发微卷,留着络腮胡子的巴纳扎尔上校,一边吸着手中的古巴雪茄烟,一边望着墙上标注着敌我双方兵力布置的英吉利海峡电子地图。略带忧郁地叹息道,“……就是在黑暗中世纪的1066年。诺曼底公爵威廉一世从法国渡海征服英格兰,打响黑斯廷斯战役的时候,他的身边也带了至少七千军队。可我们这一次的欧洲联合行动,却只在加莱地区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