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 www.piaotian.tw,大宋有毒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诸位没意见本官就当同意了,从即日起诸位的部曲交由本官统领,大家就留在府内好好休息几天,不能随便出去走动,但可以给朝廷上书。顺便说一句,如果不想平白无故让属下丧命,最好不要轻易去鼓动他们做傻事。忍个把月朝廷的正式调令就会下达,我们好合好散,留着有用之躯去别处为国效力,何必非要惩一时之勇呢。”
事已至此洪涛就不想再争取什么了,说服一个人太难,说服这么多人基本没可能。只要他们不做无畏的反抗就算达到了目的,自己都把人家软禁了,还能指望对自己有啥好脸色吗?
就这样兵不血刃,不对,还是死了一个,以后可能还得死。然后这二万多禁军步卒就算临时变成了工程兵,被派往大名府北面的工地,拿刀枪的手抡起了铁锹和锄头。
反抗?不用担心,这些本来驻扎在不同州县的禁军又被以都为单位打散分配到不同的工段,兵甲利器全部收缴,除了当逃兵之外翻不起大浪花。
而且蒋二郎在对待反抗者的手段上和洪涛如出一辙,有过几次不成功的尝试之后,只要能保证吃喝供应、不打骂虐待、工作量合理,禁军们也就不急于反抗了,左右也是一两个月的事儿,忍忍吧。
对于帅司这次明显违反大宋律法的行径,宪司和漕司不干预也不配合。这很符合三人之间的君子协定,合法的人家就配合,不合法的就不配合,是不是上书弹劾那是人家的权利。
真没用一个月朝廷就有反应了,但来的不是御史也不是枢密院的调令,而是一老一中两个人。老的是枢密副使、领参谋部参谋王韶,中的是原鄜延路经略安抚使沈括。
跟着他们俩前来的还有两份任命,王韶领大名府路都钤辖一职,沈括领河北两路仓司一职,代替了曾布。
一武一文,把洪涛手里的权利分了,这应该就是神宗皇帝在朝堂上替妹夫争取到的最优厚条件,想独揽边关最重要的府路大权,没门!
但在禁军的问题上洪涛如意了,四个军步卒全部调走,只把两个军的骑兵留下,并归王韶辖制。除此之外,朝廷还会从京西北路和京西南路调来两万厢役听用。
这件事儿朝堂到没太大争议,本来厢役就是个大包袱,疯驸马乐意背就背吧。别说两万,再要五万都能给。
“王侯莫要得意,这些厢役到来之后恐怕就该气恼了。”王韶打算给驸马泼点冷水,这次的事情在朝堂里都快吵翻天了,已经有人联名上奏要严惩开国侯飞扬跋扈的行为,枢密院里更是意见不一。
若不是章惇和苏轼一伙人据理力争,神宗皇帝也不好明目张胆的袒护妹夫。捅这么大篓子的人却若无其事一般,天理何在啊。
“老大人还是不要叫本官王侯了,怎么听怎么像在叫王厚兄,不知他在甘凉路可否顺心?”对于王韶给自己当副手并加以钳制,洪涛的抵触不是很大。
这个老头对军事挺在行,也不拘泥于传统、道德、礼仪之类虚头巴脑的讲究,打起仗来比自己还狠还坏。自己和他在北伐的准备工作上应该不会有太大分歧,遇到麻烦事儿他还能帮自己出谋划策。
“顺心?我那个蠢儿已经快被都尉留下的那些孩子折腾疯了,说也说不过、斗也斗不过,去了整整一年,给老夫写了十多封信,里面全是疑惑和不满。好在他天性纯厚,还肯听老父的话,这才没搞出大事来。”
一说起自己的儿子王韶就使劲儿摇头,好歹也算将门之后,从小跟着自己没少征战,可是在行军打仗的造诣上,居然比不上一个初出茅庐的驸马,这玩意上哪儿说理去啊。
“老大人此言差矣,王兄比本官稳重的多,开拓之时以本官为优,守成之时还是王兄更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长处,取长避短才是用人之策。陛下就有识人之明,知道本官身边没有帮手,这不就把沈兄派来了。沈大人,从一路帅司屈尊仓司,不气恼吧?”
关于王厚的事儿洪涛根本不用问王韶就知道,还特别详细。每隔一个月,邮政系统就会把来自甘凉路的汇报传递过来,从公事到私人生活,王厚在自己眼前几乎是透明的。
说到识人之明,神宗皇帝确实有独到之处,也很趋近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程度。选择王厚接替自己掌管甘凉路确实是最合适的人选,此人性格宽厚、野心不大、老成持重。
指望他继续拓边有点... -->>
“诸位没意见本官就当同意了,从即日起诸位的部曲交由本官统领,大家就留在府内好好休息几天,不能随便出去走动,但可以给朝廷上书。顺便说一句,如果不想平白无故让属下丧命,最好不要轻易去鼓动他们做傻事。忍个把月朝廷的正式调令就会下达,我们好合好散,留着有用之躯去别处为国效力,何必非要惩一时之勇呢。”
事已至此洪涛就不想再争取什么了,说服一个人太难,说服这么多人基本没可能。只要他们不做无畏的反抗就算达到了目的,自己都把人家软禁了,还能指望对自己有啥好脸色吗?
就这样兵不血刃,不对,还是死了一个,以后可能还得死。然后这二万多禁军步卒就算临时变成了工程兵,被派往大名府北面的工地,拿刀枪的手抡起了铁锹和锄头。
反抗?不用担心,这些本来驻扎在不同州县的禁军又被以都为单位打散分配到不同的工段,兵甲利器全部收缴,除了当逃兵之外翻不起大浪花。
而且蒋二郎在对待反抗者的手段上和洪涛如出一辙,有过几次不成功的尝试之后,只要能保证吃喝供应、不打骂虐待、工作量合理,禁军们也就不急于反抗了,左右也是一两个月的事儿,忍忍吧。
对于帅司这次明显违反大宋律法的行径,宪司和漕司不干预也不配合。这很符合三人之间的君子协定,合法的人家就配合,不合法的就不配合,是不是上书弹劾那是人家的权利。
真没用一个月朝廷就有反应了,但来的不是御史也不是枢密院的调令,而是一老一中两个人。老的是枢密副使、领参谋部参谋王韶,中的是原鄜延路经略安抚使沈括。
跟着他们俩前来的还有两份任命,王韶领大名府路都钤辖一职,沈括领河北两路仓司一职,代替了曾布。
一武一文,把洪涛手里的权利分了,这应该就是神宗皇帝在朝堂上替妹夫争取到的最优厚条件,想独揽边关最重要的府路大权,没门!
但在禁军的问题上洪涛如意了,四个军步卒全部调走,只把两个军的骑兵留下,并归王韶辖制。除此之外,朝廷还会从京西北路和京西南路调来两万厢役听用。
这件事儿朝堂到没太大争议,本来厢役就是个大包袱,疯驸马乐意背就背吧。别说两万,再要五万都能给。
“王侯莫要得意,这些厢役到来之后恐怕就该气恼了。”王韶打算给驸马泼点冷水,这次的事情在朝堂里都快吵翻天了,已经有人联名上奏要严惩开国侯飞扬跋扈的行为,枢密院里更是意见不一。
若不是章惇和苏轼一伙人据理力争,神宗皇帝也不好明目张胆的袒护妹夫。捅这么大篓子的人却若无其事一般,天理何在啊。
“老大人还是不要叫本官王侯了,怎么听怎么像在叫王厚兄,不知他在甘凉路可否顺心?”对于王韶给自己当副手并加以钳制,洪涛的抵触不是很大。
这个老头对军事挺在行,也不拘泥于传统、道德、礼仪之类虚头巴脑的讲究,打起仗来比自己还狠还坏。自己和他在北伐的准备工作上应该不会有太大分歧,遇到麻烦事儿他还能帮自己出谋划策。
“顺心?我那个蠢儿已经快被都尉留下的那些孩子折腾疯了,说也说不过、斗也斗不过,去了整整一年,给老夫写了十多封信,里面全是疑惑和不满。好在他天性纯厚,还肯听老父的话,这才没搞出大事来。”
一说起自己的儿子王韶就使劲儿摇头,好歹也算将门之后,从小跟着自己没少征战,可是在行军打仗的造诣上,居然比不上一个初出茅庐的驸马,这玩意上哪儿说理去啊。
“老大人此言差矣,王兄比本官稳重的多,开拓之时以本官为优,守成之时还是王兄更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长处,取长避短才是用人之策。陛下就有识人之明,知道本官身边没有帮手,这不就把沈兄派来了。沈大人,从一路帅司屈尊仓司,不气恼吧?”
关于王厚的事儿洪涛根本不用问王韶就知道,还特别详细。每隔一个月,邮政系统就会把来自甘凉路的汇报传递过来,从公事到私人生活,王厚在自己眼前几乎是透明的。
说到识人之明,神宗皇帝确实有独到之处,也很趋近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程度。选择王厚接替自己掌管甘凉路确实是最合适的人选,此人性格宽厚、野心不大、老成持重。
指望他继续拓边有点...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